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 175 章 进退得宜

刘邦振奋不矣,吕雉在这时候提醒道:“陛下无须传诏,想必萧先生既从天幕口中听到这一切,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去安排诸事。陛下传诏反倒耽误他办事了。倒不如等他安排妥当进宫再说。”

啊,刘邦忙着高兴,忙着想要把那个叫地动仪的东西做出来,倒是一时间忘记了,萧何何许人也,这样的好事何须刘邦提醒萧何,萧何再去安排?

这时候萧何定然已经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研究这些事。

哪怕一时想不到合适的那个人,萧何定然也会让人去寻,必是要寻一个合适的人。

“皇后提醒得对,提醒得对,萧先生何许人也,用不着朕吩咐。”刘邦认可无比,且让内侍下去,无须传人了!

汉武帝刘彻的反应比刘邦还激动,第一时间已经站起来,“卫青。”

得令的卫青立刻出列,“陛下,臣立刻去寻能工巧匠。”

对喽,这样的好物唯有那些能工巧匠才能做得出来。

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道:“传朕诏令,凡能研究出得利于家国天下,民生百态之物,朕会论功行赏。”

不难听出沈悠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人人都觉得读书好,当官好,以至于他们一个个都只想读书,当官。哪怕有人做出了好东西,能够改变大汉的生活,利于军事,都没有人受到奖励,长此以往,谁还想扎头研究这些新东西,又如何再能弄出利于家国天下之物?

既如此,刘彻便以官爵相许,只要他们有本事研究出利于国家天下之物,他便重赏。

底下的臣子都震惊的抬起头,有人反对道:“陛下,此举不妥!”

“有何不妥?你们读书凭脑子,难道他们这些做工的人不是凭脑子和手艺?”刘彻知道为什么有人拦着。他开了这个先例,以后的人就不会再一味觉得多读几本书,多识几个字有什么了不起。

“此事朕已经决定,你们无须多言。”刘彻扬手打断他们想脱口而出的话,只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所有人只需要听话照做。

刘彻这副全然不是跟人商量的意思,谁看不出来,再要跟他硬杠,他们硬得动吗?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时,听到沈悠对邓绥的夸赞,底下的臣子们目光流转,不难看出他们的不服气。

女人肯定都会帮着女人说话的,沈悠未必不可能有意把邓绥的功绩夸大。哼,他们才不相信。

谁要他们相信了不成?

贞观年间,李世民听到地动仪,他倒不是没有读过相关的记载,但一直觉得这应该是假的,怎么可能有人能够测得到地动呢?

沈悠一番话,那表情分明是在说,这不是不可能,或许在后世里,他们其实也都做到了,为此才会想要验证一番。到底张衡的地动仪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陛下,臣安排。”房玄龄无须李世民说话,只消一个眼神,君臣相知,自去安排。

“日后我大唐的官爵,也不是只单纯限于治国安天下者

,像天幕所说那类的人才,也可以提拔,具体如何实施,细议之后,你们拿出个章程。”李世民给群臣们下达诏令,没有想到一旁的朝臣听着便要提出反对意见,李世民道:“工部内也不是没有擅长修河造桥之人。他们修好了桥,会修河堤不致百姓遭受洪水之灾,朝廷提拔,朕现在对外宣称有另外提拔,你们反倒不乐意?”

?想看行而不辍写的《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第 175 章 进退得宜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迈出了半只脚的人默默的收回了脚。

李世民相对满意了,别一个个张了嘴的就喊这个不行,那个不妥,该根据实际推行。

沈悠就不管一时间大多数的人关注点都在地动仪上了,她只继续道:【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更不必说了,如今我们都还在用,那可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凡能得第一的,都得是这个。】

竖起大拇指朝着观众们,沈悠笑意也加深了。

【别管是蔡伦也好,张衡也罢,甚至是许慎,都是配角,但用出这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的邓绥难道会只是运气好?不不不,但凡要是知道彼时的东汉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没有人能说得出邓绥纯属运气好的话来。一切还是从头说起。】

【邓绥是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校羌校尉邓训的女儿。东汉汉章帝建初六年生,厉害的人,年少已然显露。邓绥自小喜读诗书典籍,最不喜于家务,为此邓母时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却另外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博士吗?”瞧,东汉就已经有无数的女人被人烙上了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印记,认为女子就该学着女红织布,而不应该深迷于书籍之内。男人就不一样了,男人只要能读书,家里家外的事都无须他们操心。】

【可是,读书识字就可以不把家里家外的事当回事了吗?难道读书就可以不用吃,不用睡?读了书,天上就能掉钱?或者就能吃饱?】

额,沈悠的反问让人无法忽视,读书怎么可能就不需要生活了呢?一应吃穿用度,哪一样是不费钱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的人读不起书。没有钱,何来的书,何来的纸笔墨砚?

【无论是读书或者不读书的人,都应该学习生存的基本技能,因为这是人活下来的基础。连怎么让自己活下来都不知道,请问这样的人读了书,出仕为官,他会知道怎么让百姓活下来?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过是如晋惠帝一般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女人要学习生存的技能,男人也需要。邓绥也不和母亲争辩,只是选择白天学习女红,晚上就买蜡烛诵读经典。宗族内外都叫她为“诸生”。】

【汉和帝永元七年,十五岁的邓绥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彼时的邓绥身长七尺二寸,姿色十分美丽,出类拔萃,这也就为邓绥占据了先天优势。对此会有人觉得,女人长得美就是先天优势,以色惑人,怪不得能够成为皇后,太后,肯定没少用不正当的手段。】

【如果单纯只从一个人的相貌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说得好像

男人长得好看就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一样?没有人会不喜欢美丽的人和物。长得美,为此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那并不是那个人的错。相貌是父母给的,不是自己选的。再者,如果能让人有得选,谁不想长得好看?长得好看并不是错,也不是任何人用来攻击人的理由。】

【鄙视一个人,可以因为他的德行,他处理事情的方式,但不应该是相貌。更不应该因为别人长得好看,看到对方成功,就断定别人是利用相貌不择手段上位。除非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一切,否则不应该以貌取人。你怎么知道那一个长得好看的人没有经过努力,没有付出心血就能得到你所羡慕而不可及的一切。】

以貌取人,不仅是因为有人长得丑,长得好看的人也极有可能被人以貌定论。

嗯,细细一想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长得好看的人,不管是男的女的,都一样会遭受一定的恶意,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人。

【初初入宫的邓绥为贵人,进入掖庭之后,邓绥就师从班昭学习经书,兼及天文、算数,更博览五经传记、百家图谶、风雨占候,以及《老子》《孟子》《礼记·月令》《法言》等书,而从不看浮华无用之书。诚然,邓绥相貌出众,但就这一份好学之心,试问有多少人做得到?一个长得好看又十分好学聪慧的女子,如何不让人喜欢?】

【邓绥有一回生病,汉和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皇帝如此特例,自是莫大的恩宠,可邓绥却对汉和帝说:“宫中禁国至为重要,若让外戚久留宫中,会让陛下背负偏袒私幸的讥讽,也让贱妾遭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真不愿意这样。”

作为一个宫妃,邓绥牢记自己的本份,不逾礼,不让皇帝为自己而担上恶名,换成是谁能拒绝这份心意?】

【而且自邓绥入宫以来,面对中宫皇帝恭敬有礼,与同列的妃嫔应接慰藉,常常克己体下,即使对宫中仆役,也加恩施惠,全然没有半点恃宠而娇的意思,早已让汉和帝十分嘉许。如今再如此懂得进退,更让汉和帝心中喜爱。】

作为一个过来人,刘邦可以很肯定的说,要是能得到邓绥这样的女人,他也会喜欢。不过,可以贪一时新鲜,还是戚姬更合他心意。邓绥和吕雉有几分相似之处。

汉武帝就不吱声了,他并不认为卫子夫会比邓绥差,他的皇后由他来选,也就更应该符合他的心思。

李世民表示,论温良贤惠,知进退,懂他心意,能及时的劝阻于他不犯事,他的观音婢绝不比邓绥这位和熹皇后差,他用不着羡慕。!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