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 209 章 太子李弘

刘邦不曾注意到,一直无视他目光的吕雉在听到他让戚姬进来时,淡淡的斜睨前方,果然,男人就是一个德行,他们所享受的从来都是自己以为的。

【如果说这是针对内宫的改革,所能为武则天收拢人心这一努力得到的效果并不算很大,就须得说说另外两件事了。《旧唐书》记载,显庆五年正月,李治和武则天幸并州,也就是夫妻两人双双前往武则天的故乡。武则天这是什么,衣锦还乡啊!李治是相当的给武则天面子,四月,武后在朝堂宴请亲戚故旧。在内殿招待妇女,宴后分别进行赏赐。高宗下诏,并州八十以上的妇人都版授为郡君。】

听到这话,多少皇后都生出了想要问一问身边那位皇帝的意思?

别说什么爱屋及乌了,他们有给过当皇后的她们脸面吗?

【李治对武则天好吗?毫无疑问,这是相当的好,非常的好。他是给足了武则天面子,让武则天可以以皇后之尊,享受和他几乎相同的待遇。因为并州是武则天的故乡,他更要让这片孕育武则天的土地,这里的人都因为武则天而得到赏赐。可以说,武则天能够一步一步的大权在握,慢慢的在朝廷上占据份量,和李治的大力支持脱不了干系。】

【上元二年,武则天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的权力,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一听到所谓的北门学士,无数皇帝自动的想到大明的内阁,别说内阁了,就唐朝官制中的三省,不都是各方权利为分权而创造出来的?

北门学士中既然有学识渊博的人在,还参与修书了,可见真才实学的人怕是不少。这就为武则天奠定了人才基础。这武则天用的可是帝王之术,而且明显看得出来,她相当清楚想要控制朝堂的关键。

【武则天让人修的这些书里,和我们女性相关的当然就是《列女传》《古今内范》《内范要略》。武则天把历朝历代许多妇女们值得称颂的事迹,编辑整合起来,作为当时妇女们的楷模。这样一来,武则天通过对这些妇女的肯定,使天下人知道妇女也有被尊重的价值,她们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和男性享有等同的政治权利。这样一来,难道不是也提高了她的地位,堵住那些拿着性别当借口的男人们的嘴?】

【更别说她成立了北门学士这个部门,初初可能就是她个人的一个部门,为她出谋划策。要知道好些部门几乎都是作为帝后个人的部门开始,慢慢的这些人却开始涉及朝堂,一点一点的在朝堂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修书,确实,他们听了那么多帝王将相的故事,修书就是一块敲门砖,书一但修得好,好处出人意表。武则天,脑子相当不错。可以说她知道自己一开始依靠的只有唐高宗李治,但她并不满足于一直

依靠唐高宗李治。

【但凡只要武则天保持这份清醒,武则天就绝对可以成为在她之前那些皇后太后的顶峰,手握大权,生杀予夺。事实证明武则天不是轻易犯蠢的,至少在李治驾崩之前她都保持着清醒。相比之下,怎么说呢?不知道是不是强强结合的帝后生下的儿子都不太友好!武则天为李治生下了四子二女,长女早夭,李治和武则天也念着这位早夭的小公主。饶是当年没能借小公主之死废王皇后,孩子当初突然暴毙,作为父母,大权在握之后,于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等同亲王的等级,于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连对死去的女儿都能如此厚待,武则天活着的儿女们,也是子以母贵。原本李治是有立太子不假,随着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长孙无忌等大臣被逐出朝堂,那一位太子李忠也难逃被废的命运。武则天的长子李弘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的新任太子。次子李贤也在出生不久后被封为潞王,三子李显被为周王,四子李旦被封为殷王。最后一个女儿是为太平公主。可以说,武则天的所有儿女都是在极致的权利和宠爱中长大的。】

【但是,就连武则天自己怕是也没有想到,到最后,为她带来地位稳固的儿子们却也成了她的敌人。】

儿子是敌人?

吕雉不可思议的抬起头,一旁的薄姬何尝不是一愣。已然进屋的戚姬在请安好乖乖的立在一旁,看起来很是乖巧,听到这话,更是注意到吕雉和薄姬的反应,连忙唤了一声陛下。

刘邦淡淡瞥过她一眼,“若是无事就回去吧。”

他岂不知戚姬何意,可是对于刘邦来说,他倒是很能理解,为什么武则天生下能够稳固她地位的儿子,最后又将儿子视为敌人。不过都是为了权利!

权利,为了权利,就算是儿子又怎么样?

【儿子给武则天带来多少的利益,王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她无子,所以长子李弘的出生给了武则天底气,可以想像,对这个儿子武则天到底寄以了多少希望。然而随着李弘长大,有些事情变得就不太一样了。这不仅对于李治来说不一样,对武则天何尝不是。】

【前面说过的,李治为了不把权利交到大臣的手里,宁可选择手把手教武则天,甚至配合无比的把武则天捧上了高位,不难看出李治但凡不是身体不好,断不可能允许任何人分他的权。李弘是太子,名正言顺的太子,在世人看来,将来的李弘会成为下一任皇帝,当李弘长大,而且相当的出色时,试问满朝的文武大臣会怎么想?或者说那些不满于武则天一个女人也能居于朝堂之上,对他们指手画脚的男人们,他们会怎么想?】

哈,这种问题完全已经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好吧!

不喜欢女人掌权,唯一的办法就是推一个人上去,取她而代之。

不用脑子想都知道,李弘这个必然是成为了大唐朝廷官员认为可以取武则天而代之的那个人。

可是,李弘是太子,太子,他不是皇帝!他并没有权利名正言顺的去夺

武则天的权,那是武则天的权吗?不,那是李治的。太子是储君,储这个字的意思已经表露得相当清楚,那就是一个储备的存在,有什么事太子顶上。现在有什么事吗?

?本作者行而不辍提醒您最全的《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尽在,域名[(

【李弘是件被寄以厚望的人,不仅仅是他的父母,包括大唐的臣民们都觉得一个仁德的太子将来一定能够治理好整个天下。确实,自幼被立为储君的李弘深得李治和武则天的宠爱和重视。李弘不负父母和朝臣的厚望,幼时好学,集百家名师教导,作为一个未来的储君,他最该学的是人心,是驭下之道,更是以史为鉴。】

【他的亲爷爷李世民为什么能够开创贞观之治?不仅因为李世民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更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努力杜绝史上那些君王会犯的错。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但李弘呢?早年李弘曾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书叹息:“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太子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郭瑜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这回好些人的脸色都变了,李弘的反应不对啊!你仁德是可以仁德,可你仁德得连这史书上发生的丑事都不想听,为此让人教你别的书,这态度对吗?

吕雉听着想到了刘盈,仁德什么的,难道不是无能懦弱,只有理想空谈,不求实际的另一种说辞。

什么是仁?什么是德?吕雉眼中闪过冷意,武则天要是碰上这么一个儿子,比她兴许都要惨。

【仁德二字,并不是不好,可是试问这自来被称赞为仁德的人,于国之功如何?治国之能又有如何?况且,郭瑜算是已经跟李弘讲清楚了为何先人著《春秋》。本就为惩恶扬善,连听一个臣子犯上弑君的事他都觉得污了耳朵,他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更忘了他的祖父李世民是怎么得的皇位?对,李世民是没有弑君不假,可他弑兄杀弟夺位,和芈商臣有什么区别。不想听这点事,不如请他直接把李世民给抹杀了?连同他爹,还有他自己也最好一并抹去。】!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