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 240 章 追击

刘邦听着却是哈哈大笑道:“是啊,若非项羽自己葬送大好的局势,岂有我得这天下的机会。”

那些人才,有多少不是奔着项羽去的。

无奈项羽用人唯亲,非以为才,以至于那些原本奔着项羽去的人,一个个都失望相继离去。别的人都不用说了,范增的结局多少人看在眼里,谁能不觉得那就是最好的警示?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不是吗?

高兴之余的刘邦眼中闪烁着冷意,他从不觉得成功或者失败会是偶然,时至今日他还是那么的想。因此对于那些让他忌惮的人,他们若是规规矩矩,一切都好说,若不然......

【哪怕疲于救援,项羽也不曾反思,反而为自己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而甚喜。都到这个时候了,项羽东击陈留、外黄,竟然还曾想坑杀外黄抵抗者,他莫不是以为这样的坑杀依然能够达到震慑的目的?倒是难得一回,一个外黄小儿劝住了项羽,叫项羽没有再做出草菅人命的事来。】

【或许项羽也曾反思过的,只不过随着他一进军,各城听说后又争相归降,项羽一路进军至睢阳。所以,项羽大概又觉得自己没有错了。瞧他所到之处,谁不是对他俯首称臣?不敢与之直视?】

【项羽之勇,天下皆知,人人都会避之锋芒,却不代表人人都对他心悦诚服。况且,他一个人能干有什么用,身边都是拖他后腿的人。在项羽出征时,曹咎不顾项羽的警告,被刘邦的挑战所激怒,引兵渡汜水,汉军趁机发动进攻,大破曹咎军。】

!!!虽然不道德,可秦始皇是想笑的,笑项羽明明是王,却事事都要自己坐镇,就他这样像一个王的样儿吗?

嗯,他得引以为鉴,万万不能让自己落得那样的地步。真要是当成那样的王,他也别当了!

【没办法,救火队员项羽听闻曹咎兵败,麻利的引兵而回。虽然当时的汉军正于荥阳东围攻钟离眜,听到项羽回来了,全都麻利的退了,完全没有要跟项羽打的意思。真想问问当时项羽的心理阴影!】

刘邦高兴的乐呵道:“哎哟哎哟,别说,当年我怎么就没觉得项羽这样其实挺惨的呢?明明像他这样英勇无双的人该是威风凛凛的,但像天幕说的那样,项羽东奔西跑的救援,马不停蹄,风/尘仆仆,这日子过得像样吗?”

吕雉淡淡的道:“当年陛下被项羽追在身后日子何尝好过?不过是各有所图,为了自己那点盘算,也只能撑下去罢了!”

哎哟,要不说吕雉会说话呢?刘邦连连点头道:“不错,不过都是为自己那点盘算,我们都坚持下来而已。结果是我赢了,项羽输了。”

这是一件让刘邦极其骄傲的事,没有人想得到,那勇冠三军,威镇天下的项羽最后会败在他刘邦这样一个人人都看不起,人人都鄙视的小人手里。生前死后,刘邦都该为这样一件事高兴对吧!

吕雉的视线落在刘邦身上,那些年他们作为阶下囚不容易,刘邦也不容易。要说怨,吕雉真没怎

么怨刘邦,

她比谁都更清楚的知道,

刘邦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如果当初刘邦因为他们而向项羽妥协,他们一家子坟上都长草了!

就项羽做的那些事,谁会觉得他但凡捉住刘邦会手下留情的?

手下留情是不可能留情的,杀他们全家一个不留才是最有可能。

所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斗争,早就已经知道结果了。那是注定的你死我活。

【就算项羽杀回来了,刘邦退了,可现在的局势是怎么样的呢?是项羽腹背受敌,加上打了那么久,他身边又没有像萧何这样的后勤部长,时刻操心兵员粮草的问题,以至于粮草不继。哪怕项羽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他真没办法再弄死刘邦。不仅没有办法,他还得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同意刘邦的求和,商量商量划界而治。对喽,鼎鼎大名的鸿沟之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的。】

【有喜欢下象棋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这楚河汉界,就是鸿沟之约定下的内容。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中分天下。也是在这汉四年九月,项羽归还刘邦父太公、妻子吕氏,军皆呼万岁。对于项羽来说,虽然是刘邦求和,但事实上何尝不是项羽败了,想他分封各诸侯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无人敢与之争锋,谈和这个字眼从来没有在他的字典里出现过,现在怎么样?】

【是,确实是刘邦向他求和的不假,他不过是顺势同意了这件事。想想项羽的性格,但凡他要是有办法,他会同意刘邦和他平起平坐,平分天下吗?绝对不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鸿沟之约完全是刘邦翻身把歌唱的表现,所以汉军那边又怎么能不欢呼雀跃?】

【在所有人眼里不可战胜的项羽,瞧瞧,他们不就打败了吗?哪怕这种败没有体现在明面上,但刘邦现在得了多少土地,和之前的情况一比又好了多少?这样的胜利何尝不是在激励着刘邦集团的人们。】

谁说不是呢?跟着刘邦的人们,他们也绝没有想到打败项羽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

哪怕不是没有人告诉过他们,项羽并非不可战胜的,但就项羽从来都是故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将所有不喜于项羽的势力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攻克项羽,真正让项羽低下头,同意议和,何尝不让他们意外和惊喜。

【项羽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不得而知,中分天下,划地而治,于项羽看来他和刘邦之间就该停战了。可以说,项羽对一统的意识并不深,或许更应该说,作为一个痛恨大秦的人,他不喜于秦,包括秦人,以及大秦的制度,尤其是秦始皇定下的制度。可是,他所不在意的,于旁人而言却是不然。至少刘邦的求和并非是为了真正的划地而治,相反,那是刘邦一方顺势提出的想法,要的是试探项羽的态度。也得把自家的父亲妻子救回来对吧。】

【当和项羽达成鸿沟之约后,可以说刘邦的软肋终于被项羽放回来了,之前他和项羽死磕争天下,接下来必须也得继续。项羽这样的人不是能容人的,刘邦不可能体会不到,自然,在他明摆着有优势的情况下,

他怎么可能就此偃旗息鼓,

给项羽喘息的机会,

然后回头又揍他一顿?】

!!!额,话糙理不糙,刘邦觉得沈悠是个懂他的人,看看把他心头的想法说得多到位。

【鸿沟和议后,以为就此能够太平的项羽引兵东归,相对来说,项羽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而刘邦嘛?我们都知道的,他并没有项羽的操守。所以刘邦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是我们也知道,凭刘邦一个人是不可能打得过项羽的,在出兵之前,刘邦和韩信、彭越约定一起出击项羽,可是这两位却没有来。以至于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只能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反转,还会有反转。

怎么着,韩信和彭越这是想要在这危难关头要挟刘邦,还是想取刘邦而代之?

【就韩信和彭越明明跟刘邦约好却不出兵这个事,站在他们的立场,项羽是怎么对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他们瞧着了,尤其是彭越,他可不是没有立功的人,可他立再多的功又怎么样,项羽记得他的功吗?十八路诸侯可没有他的份。所以,彭越觉得,仗打完功不好赏,不如在这快要打完之前,先把他要的拿到。韩信也是那么一个意思。】

【刘邦听闻这两个人按兵不出,留他一个人对抗项羽,他能不气吗?气的,相当的气!可再气如果不能得这两人相助,他绝对干不过项羽。要说刘邦最大的一个优点莫过于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事,从来不去碰他不擅长的事,而是用擅长的人去办。打仗的事明显他不如彭越和韩信,再加上他现在又被项羽围着了,这两位的做法他再生气也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出兵。】

【好,他们两个不就是想封王地吗?好的呢,刘邦给他们封王划地。如愿以偿的韩信和彭越立刻出兵,不用说,各路兵齐出,本就已经占了下风的项羽,只能一步一步的退,直到垓下!这时候项羽的手中还有十万大军,而刘邦以五路兵马聚集共有五十万,追击项羽而来。】

【想不到啊想不到,鸿门之时,项羽陈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不过四年的时间,双方的形势已然逆转,这回项羽居于下风了。可是,别忘了项羽当年可是以两万兵马大破秦军四十万的人,他现在有十万,人数比起当年来多得多了。项羽怕吗?他当然不怕。但是,项羽现在的敌人不是秦军,而是兵仙韩信,韩信!】!

阅读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