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科技:熊孩子毁我高考,我反手上交核聚变》
科技:熊孩子毁我高考,我反手上交核聚变

第四百六十七章 优点

专业的研究人员戴上了专门的保护设备,缓缓地来到了模拟设备旁边,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设备!

“滋滋滋滋滋滋!”

伴随着一阵电光火花暴射!

一阵浓浓的黑烟,缓缓地从模拟设备中冒了出来!

“嗯。”

众人脸上都忍不住发出了一道闷哼声,缓缓地后退了两步,跟这模拟设备隔得远了一些!这味道刺鼻无比,闻着便让人感到有些恶心!

研究人员取出了被烧成了灰烬的石墨烯和纳米金属,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神色:

“不行,应该是稳定系数没有控制住。高温带来的超导直接把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的基础结构一起破坏了。”

他摇了摇头,无奈地看向了陆语。

陆语靠近了一些,开始仔细地端详这个失败品:

“看来是失败了。”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稳定性.....具体是在那个时间点出的问题,麻烦给我看一下。”

“是,陆总工。”

一个学者瞬间反应了过来,将模拟实验的详细数据,摆到了陆语的面前。

陆语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大致扫了一眼实验数据之后。

陆语眉头一挑:

“看来是电源供给方面出了问题。由纳米金属构成活性电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神经元传导器的稳定性,但涉及到神经系统....这玩意还是有些太敏感了。”

“而我们的外骨骼设备,主要的能源供应又是靠着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来维持的。”

“目前,咱们的微型托克马克装置还不够成熟。”

“也做不到对神经元传导器那么精细的装置,进行稳定的控制....”

陆语将问题的根源缓缓地分析了一遍,而在场一众学者们脸上,顿时流露出了一抹明悟的神情!

“原来如此!”

这个问题要形容的话,其实并不难!

就想好是一个精密无比的仪器,对于能源的供应量可能没那么高,但是对于稳定性,却有着高精度的要求!

而外骨骼设备的主要功能装置,却是被称为“小太阳”的微型托克马克装置!

在能源供应量上,绝对是百分之百足够的!

可是....一旦托克马克装置稍微有所波动,能源的上下起伏便会彻底把纳米金属制作的活性电极给摧毁,实验也就自然而然地失败了!

“可既然是能源供应方面的问题。”

“又该如何解决?是不是...得升级一下咱们手上的托克马克装置?可这短时间内做不到吧?”

一个学者问道。

一个日耳曼国的学者,皱着眉头说道:

“可控核聚变的能源供应,短时间内应该很难满足神经元传导器稳定性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装置,专门给神经元传导器提高能源供应!”

“没错!”

另外一个龙国中年学者,点头认同道:

“我们可以缔造两个能源供应系统,由托克马克装置来专门维持外骨骼设备的能源供应。”

“然后再专门建立一套独立的能源供应装置,来独立供应神经元传导器!”

“这样的话!”

“应该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咱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一众研究人员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思考着用哪一种能源供应装置比较合适!

首先,这种能源供应装置必须要满足独立供能,这是最基础的条件!

其次,它的供能能力必须要足够精细化,这样才能够满足神经元传导器稳定性的需求!

再次,供能系统本身,还应该简单一些,不能太过于复杂影响到外骨骼设备的基本运行!

光是一个条件,其实不难满足!

但是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毫无疑问,难度并不想!

包括苏晓晓和其他研究人员在内的人聊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能源供给设备出来,几个人又忍不住,将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陆语。

其实,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估计两三天之内,也能给出一个不错的想法!

可是...现在的时间有些太紧了!

而且或许是路径依赖的缘故,一众研究学者们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依赖陆语了!

如果将科研比作一片海洋,那么陆语就是海洋上的快艇,只要稍微一启动,速度就能远远超过在里面游泳的人!

“这个嘛...”

陆语皱了皱眉。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想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可问题是涉及到神经元系统这个专业领域的事情,并非他所长,所以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突破性的想法能拿得出手。

“我暂时也没想到什么好点子。”

陆语的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继续道:

“如果是生物学领域方面的内容,我可能还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但是涉及到神经元领域,我真没比各位知道多...”

他本来是想谦虚一下,可是说着说着,话语突然顿住了!

紧接着,陆语的眼眸中闪过了一抹亮光!

“神经元领域....生物学。”

“我们只是需要制造一个独立的供能系统,并不需要什么特别专业的神经元领域研究啊!”

“供能系统....”

陆语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继续道:

“既然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独立的供能系统!那直接利用纳米金属和石墨烯的混合产物,碳纳米管,制作一个微型的生物电池放在传导器中!”

“这是不是就足够我们解决问题了?!”

碳纳米管?

听到了陆语的答案,几个人先是一愣,然后瞬间反应了过来!

“陆语。”

“你的意思是,咱们做一个基于碳纳米管的生物燃料电池?然后用这个生物电池,来进行独立的供能?”

苏晓晓迅速问道。

“没错!”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生物燃料电池,让它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将人体内部的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水和电能,从而为神经传感器提供持续和稳定的电源供给!”

“跟微型托克马克装置对比的话,这种供能系统要稳定得多!”

“功率虽然不高,但是完全足够满足神经元传导器的需要了!”

陆语道。

他迅速地开始演算了起来,一边演算,一边汇报成果: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

“这种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和低毒性的特点!尤其是低毒性,这个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生物电池可以与人体内部的环境相容,大幅度减少对人体的损伤和影响!”

“不光如此这种生物燃料电池还可以通过调节碳纳米管的形态和结构,来改善催化性能和输出功率,从而提高电源供给的效果!”

“如果后续的实验中,有什么地方的数据对不上,咱们还可以具体地改变碳纳米管的结构,来完善供能!”

陆语将他的想法大致说了一遍,而且将优势阐述地极为明显!

“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陆语环视了一圈,问道。

众学者们思索了一会,皆是摇了摇头。他们按照陆语提出的这个方案继续构思了下去,发现确实极具有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直接使用碳纳米管来构建生物电池,优势确实太明显了!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那我们继续开工吧,分配一下任务,a组重新制作一份石墨烯神经元传导器,b组符合修复活性电极。我带领c组来完成生物电池的制作!”

陆语也是没说什么废话,直接下达了指令!

很快,实验室内,偌大一个学术团队瞬间行动了起来!

a组和b组干的活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关照的地方,陆语索性也就没有管。他直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c组,也就是生物电池的制作上。

虽然想法说出来容易,可是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上,难度却是一点也不少。

“咱们得确定一下,具体的碳纳米管种类应该选择哪一种。”

“得先把方向,定下来。”

陆语直接道。

碳纳米管的种类、形貌和结构会影响生物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如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内阻等.....

不同种类、形貌和结构的碳纳米管,会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导电性、孔隙率和力学性能,这些特性又会影响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电子传导速度、质量传输效率和机械稳定性!

所以,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碳纳米管种类,最为重要!

就像是开车,只要定下了具体的方向,才能够踩下油门!

“要不咱们依次试试看?”

“用实践来证明?”

一个研究人员提议道。

陆语却是直接摇了摇头,道:“不行!”

“我们的时间比较赶,要是每一个都采用枚举法,用实验去论证,那太耗时间了!”

“还是得从根本原理上入手,想一想对于我们的神经元传导器而言,哪一种碳纳米管种类更合适。”

他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事实上,碳纳米管种类很多,每一种都有着鲜明的优势与劣势,并没有绝对的好和坏!

就例如....

单壁碳纳米管比多壁碳纳米管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却更容易聚集和断裂!

碳纳米管网络比碳纳米管粉末有更高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但也更容易堵塞和脱落!

除了基础类型之外,一些细节点同样会有影响,就比如碳纳米管的长度、直径和排列方式便会直接影响其与电解质或微生物的接触程度和方向!

因此,必须要!需要选择合适的碳纳米管类型!

只有确认了基础比例之后,再控制其结构细节...才能达到陆语需要的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晓晓,我们先做一个多壁碳纳米管吧。”

“我觉得,这应该要比其他种类的碳纳米管,更适合我们的需求。”

陆语在分析了一番之后,直接说道。

“多壁碳纳米管,确实有着一些独特的优势。可是它的问题也不好解决啊....”

苏晓晓有些犹豫:

“就比如。”

“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导率太低了,它受到层间相互作用和缺陷的影响,比单壁碳纳米管低得多。”

“咱们这一块研究内容,对于电导率需求并不低。”

“而且多壁碳纳米管的典型纵横比较低,因此电导率的渗透阈值较高,很容易导致电流散溢。”

另外一个学者也分析道:

“是啊,除了电导率之外,它的弹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多壁碳纳米管由于其较高的刚性,在不损坏结构的前提下,不容易弯曲、扭曲、扭结或屈曲。”

“我觉得单臂碳纳米管更适合咱们吧?单壁碳纳米管的柔韧性可是强得多,能很容易地恢复其原始结构....”

陆语琢磨了一会,仍旧是摇了摇头。

“不。”

“我们还是应该选择多碳纳米管!”

他犹豫了一下,或许是因为不想太过于“专制”的原因,还是将优劣具体地说了出来。

“你们要知道,我们的一切实验需求,都是为了满足外骨骼设备的需求!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相对简单,可以利用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方法,用极低的成本实现高产量和低成本的制备!

“而单壁碳纳米管就麻烦多了。,需要使用激光蒸发法、高压二氧化碳法等,产量太低,很难实现大规模的配备。”

“这是成本问题。”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除了成本之外,稳定性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多壁碳纳米管由多层石墨烯卷绕层组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抗氧化能力,可以在高温和恶劣的电化学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

“而单壁碳纳米管由一层石墨烯片组成,很容易受到热、氧、酸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变形或损坏!”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外骨骼设备,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行动....”

“没有足够的稳定性,神经操控突然失控了怎么办?!”

“还有,你说的弹性,这并非是多碳纳米管的缺点,反倒是优点!”

陆语将目光投向了之前那名学者。

“不是缺点,是优点?”

“....”

阅读科技:熊孩子毁我高考,我反手上交核聚变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