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独孤言》
独孤言

第128章 商君之法

“留下这对母子。”

“而在下,之所以将其接到成都来”

“不是为了那妇人,而是为了姜冏之子,姜维。”

“也就是刚刚那孩童。”

“哦?这是为何,莫非那孩童,有什么过人之处?”诸葛亮依旧疑惑。

为此,独孤言只好撒了个谎。

“确实如此,那孩子,吾听闻,极为不凡。”

“若是加以教导日后,必然是名动天下的奇才。”

听到这里。

诸葛亮算是明白了。

看来,独孤言说要将那孩子托付于他,就是想让他教导啊。

“如此,便拜托孔明了!”

独孤言也好,诸葛亮也罢,又或者庞统法正他们。

都会慢慢变老。

而姜维,周不疑他们,还有创建学府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有人才可用。

周不疑陆延还有姜维,他们三人分别拜独孤言和诸葛亮为师。

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日后,就是大汉的最顶层的三人。

随即,他们两个人就往城郊而去。

自然是为了去视察一下红薯的推广。

不知过了多久。

他们来到了一处村庄。

然后找到里正。

里正,也就是相当于村长一样。

管理村子的事务。

这里是陈家村,里正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

一见到对方,独孤言便问:“老里正,不知红薯在村子里推行得怎么样了?”

然而,里正听到这话,面露苦涩。

“两位大人,那什么番薯真的能亩产几十石?”筷書閣

里正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在他看来,世间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嘛。

如果有,那谁还会挨饿?

闻言,独孤言皱皱眉!

看这里正的表情就知道。

红薯苗,肯定还没种到地里去。

好家伙,那苗要是枯萎了,那独孤言就要骂娘了。

那可是他花真金白银的名望值,买来的。

“究竟怎么回事,吾不是让你务必在全村推广么种植么?”

“莫非你没去推广?”诸葛亮有些愠怒的问道。

一万根苗,在附近的几座村子,每户都是分得两百多根。

“大人,并非老朽没去执行大人交代的事,实在是无奈啊!”老里正叹了一口气。

“大人之前分发的那个什么红薯苗。”

“说产量可以达到亩产几十石,但是乡亲们不相信啊。”

“每家的壮丁就那么多,谁又愿意荒废自家的田地,去种什么红薯。”

显然,不仅是老里正,还有村民们,都不相信红薯能产那么多量。

如今这个时代,确实也是壮丁少。

大部分都是被抓去,或者自愿去当兵了。

家家户户能做事的人,都有事情安排。

独孤言听到这里,知道他是欠考虑了。

虽然说可以强行执行,但是还是免不了有些村民随便乱种。

“阳明,如此,该如何是好?”诸葛亮这时皱眉问道。

闻言,独孤言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先思考一番。

种这些红薯,其实最多也就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搞定。

而现在,村名连一天的时间都不愿意拿出来

若是换在后世,或者独孤言不需要名望值。

那他完全就可以不必管这事。

爱种不种,他不强求。

但是,现在,却是不得不让他们去种。

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弱,就看普通人,能不能衣食无忧。

想到这,独孤言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便对诸葛亮道:“孔明可知昔日商君之法乎?”

“立木之法?”

“正是!”独孤言点点头。

秦国时期,法家著名的商鞅为了变法。

然后在城的一边,放一块木头。

承诺,只要有人将木头搬去城的另一边,便赏赐五十金。

结果基本没人去搬。

但是人那么多,总有那么一个想试一试的。

于是当有人将木头搬去城的另一边时。

商鞅立马将五十金赏给那人。

从此,这个信字,就立起来了。

这为后面的变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而秦国之所以那么强大,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变法。

“此法倒是可行!”诸葛亮觉得。

随即独孤言便对老里正道:“里正你去通知所有村民。”

“就说,凡是第一个种植番薯者,赏五十金!”

“另外,等成熟季节到了,凡是种植出番薯,都有赏钱。”

说着,独孤言还让人拿出五十金。

当然,这里指的金,其实是黄铜五十两。

开玩笑,五十两真的黄金,那折合成后世的软币,那可是一千多万。

五十两黄铜等于很多五铢钱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比巨大的收入。

见状,老里正没想到独孤言居然真的拿这么多钱出来。

顿时,眼神露出一抹意动。

他也是村民啊,他想现在就去种那什么红薯苗。

然而,独孤言接下来的一番话,顿时将他浇了一碰冷水。

“老里正,是先说明,你家不能得到奖励。”

“还有,不能与他人串通!”

听见这话,里正失望无比。

不过独孤言随即话锋一转。

“话虽如此,但,只要老里正,能将番薯成功推广种植出去。”

“那到时的好处,少不了你!”

闻言,老里正这才心里平衡起来。

独孤言这样的大人物承诺的好处,肯定比那什么五十金好多了。

里正这样想着。

当即就准备去通知村民。

随后,诸葛亮又派人去其他村子里,照葫芦画瓢。

都立个商君之法。

再接着,独孤言和诸葛亮就回城里了。

到了城里,他们第一时间,便是去安排给姜维母子的府邸。

而后,独孤言对姜夫人说明事情。

对于让小姜维拜诸葛亮为师,姜夫人,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

如此又过去一天。

城郊各村落的里正,都纷纷传来消息。

说是村民们,都种植上红薯了。

原因自然就不用说。

在得知第一个种红薯有那么多钱拿后。

那些之前犹豫不决的村民,场子都悔青了。

一个个的,都纷纷跑去种植了。

说是,种的时候,没拿到赏金,已经错过了。

等红薯成熟后,一定要拿到赏金。

其实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让村民种植。

有些人就会说了,不能直接让士兵种植么?

阅读独孤言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