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第102章

魏成淮身上的伤势很重, 明明该是很疼,可他却是笑着的,唯独望着崔舒若的目光里藏着深深不舍。

但再不舍, 为不能违逆天意。

他的眼里倒映着崔舒若,到底没有再开口的机会, 手无力滑落。

战场风沙, 旌旗残破, 血流长河。

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了定局,赵巍衡宫变胜了, 崔舒若也是赢家, 而有些人即便曾璀璨如长月,也只能如流星陨落, 成为史书所载的早逝将才。

在魏成淮的粗粝的大手即将彻底垂落前, 一双白皙姣好的手握住了它。

【起死回生术, 已生效!】

崔舒若不仅握住了他垂落的手, 还捧起他宛如刀削斧凿般深邃□□的面庞。原本已闭上的双眸,猛然睁眼, 不同于将死之人的溃散,反而锐利如鹰隼。

在旁人见不到的地方,藏在盔甲下的伤口悄无声息的愈合, 但因着他身上的血迹太多,反而掩盖住了伤口愈合的事。

魏成淮皱了皱眉,他察觉到了身体的不对,方才那一刻, 自己的的确确是垂死的状态。

两人面对面相望着,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瞒不过对方,崔舒若的脸上浮起轻轻笑意, 在魏成淮要张嘴问之前,她给了一个眼神,魏成淮心领神会,闭口不言。

崔舒若顺势挽住魏成淮的手臂,在外人看来,像是支撑住摇摇欲坠的他。

不仅如此,崔舒若做出一副他伤势危急的模样,让带在身边的雁容接手,不再掺和接下来的事。魏成淮则十分配合的被搀扶着下去治伤。

为崔舒若驾马的人姗姗来迟,她将人扶上马车,交代要将人送回府中治伤。

魏成淮明明濒死,然而不但被救了回来,甚至所有的伤口不翼而飞,若是被人知道了,百姓自然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在其他人看来,尤其是在上位者看来,无疑是种威胁。

除非他做好了今生不掌兵不沾实权的准备,否则必有性命之忧。

看着魏成淮小时在眼前后,崔舒若转而看向赵巍衡。赵巍衡凭借赵仲平的头颅,即便身边没跟着几个人,也轻而易举的让那些人投降。

首恶伏诛,将士们念在被迫为之,不予追究。

但安抚住这些人还不够,接下来,赵巍衡要趁热打铁,进宫顺势夺取皇位。连丧二子,皇帝必定心神大恸,这个时机最好,若是让皇帝有了喘息的余地,说不准窦皇后生的几个儿子都要无缘皇位。

既然做了,就做绝些。

赵巍衡这一去,必定要威逼皇帝,崔舒若虽掺和了宫变的事,但没必要跟在他身后继续做恶人。因而赵巍衡微一沉思,准备自己进宫,且借口请崔舒若回去将一切安好的消息带给孙宛娘,“宛娘和孩子们怕等得心急如焚,还请二妹将我安好的情形告知于她,也好宽慰一二。”

面对赵巍衡郑重的嘱托,崔舒若颔首道:“三哥放心!”

两拨人就此分开行走,赵巍衡逼宫,而崔舒若赶回城内公主府。

经年下来,崔舒若不敢说手中权势多大,但心腹总还是收拢了几个,跟在她坐在马车内的人,全都是忠心耿耿,哪怕抄家灭族也要维护她的。藏着一个魏成淮,不把实情透露出去,更是不在话下。

但马车外还有赵巍衡的人跟着护送,不好畅所欲言,魏成淮假做受伤的模样,靠在车厢上,偶尔风吹进来也不会露馅。唯有在外头人看不见的角落里,崔舒若和魏成淮的手放在一块,互相在对方的手心写字,问出心中疑惑。

[我的伤,是你救的对吗?]

[嗯,并非人力,切勿外传。接下来的时日,你就佯装重伤,住在我府中养伤。]

[好。]

在写完那个字后,魏成淮握住崔舒若的手似乎紧了些,不疼,但能感觉到他的心绪起伏。停顿了一会儿,他才继续一笔一划的写字询问她。

[你救我,可要付出什么代价?对身体可有碍?]

他没有趁机在重新获得生命的喜悦中,反而清楚的记得崔舒若每回用那些能力都会受到反噬,他蹙起的眉头全是担忧。

依照以往主系统的德行,如此违逆自然规律的行为,遭到的反噬肯定很大,但这个是抽出来的单次技能,除了要耗费很大的功德值之外,对崔舒若不会有太大的反噬。

毕竟是救人的技能,倘若真的反噬极大,而用在崔舒若的身上的话,岂不是刚救好,人又重伤,委实不合情理。

崔舒若转而握住魏成淮的大手,浅浅一笑,摇了摇头。

魏成淮的目光一刻不离的巡视着,见她确实没有故作安好的迹象,人看着也还正常,心总算放下不少。接着又慎重地在崔舒若手心写字,向她道谢,真心实意的道谢。

二人接着又交流了一番各自所掌握的情形,串通了接下来的说辞,互相有数。

很快,衡阳公主府就近在眼前。

明明宫变的事情还没有大张旗鼓的传出去,可城内莫名比往昔安静许多。能在乱世里存活下来的勋贵,怕是比狐狸还精,怕是一个个闻到味了,于是都闭门不出,只等着尘埃落定,效忠新皇。

在崔舒若到之前,孙宛娘带着几个儿女藏于后院的一间屋舍内,外头全是赵巍衡留下的心腹,衷心不说,且都是在疆场上磨炼出来的,各个以一当十不成问题。

而崔舒若之所以把孙宛娘她们藏在这间屋子,也是因为屋子临着院墙,真要有事,带着人翻墙逃进小巷,多少也是生机。

不仅是屋外的心腹亲卫严阵以待,屋内的孙宛娘也十分警醒,她面上不见慌乱,一边轻轻轻轻拍打总角之龄的长子背部,哄他安睡,一边将目光落在袖间。

她面色冷静,平素极为秀丽温婉的女子,也有威严的一面。在孙宛娘的袖子里,左边是一瓶毒药,右边是一把匕首。

若是赵巍衡宫变失败,亲卫会带走她的长子,为他留存一缕血脉,而她会留下来拖延时间,且绝不苟活。

随着院子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所有人的心都高高挂起,孙宛娘面色不变,却握紧了袖子。

“拜见衡阳公主!”

屋外心腹们的行礼声,成功让屋内人悬起的心放下。

崔舒若推开房门,光线倾洒在暗沉的屋内,霎时明亮。

“恭喜三嫂嫂,一切尘埃落定,三哥赢了!”顾不得虚礼,崔舒若开口便是喜讯,安下孙宛娘她们的心。

和孙宛娘一同等赵巍衡音讯的其他人都喜不胜喜,孙宛娘自然也是欢喜的,却不及其他女人喜怒形于色,她看向崔舒若,询问道:“二妹妹,你三哥可有受伤,现今身在何处?”

崔舒若如实回答,当然本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三哥不曾受伤,此时应已在汤泉宫内面见阿耶,痛陈太子恶行。”

孙宛娘眼里的笑意到此时才彻底绽开,放下了心。

而事情的进展也确实如先前所料,最险恶的一关过了,后头的事就简单起来。

当日,皇帝就下旨废除赵仲平的太子之位,立赵巍衡为太子。

又过了三日,皇帝禅位于太子赵巍衡,做起了太上皇。

赵巍衡接了圣旨于玉玺后,头一件事便是封孙宛娘为皇后,立孙宛娘所处长子为太子,而崔舒若与赵平娘被加封长公主,食邑各加一千五百户,崔舒若还获得了户部实权,掌管皇室多处产业,并且可以像男子一般上朝。

在赵巍衡登基后的第一日,崔舒若身着长公主规制朝服,十二只凤鸾金钗,身后跟着以王十九娘为首的女官,浩浩荡荡的上朝。

过往崔舒若就已经手握实权,且让原本只有后宫权力的女官们染指庙堂权势,但带着她们一道上朝却是头一遭。可谁都清楚赵巍衡这一回登基,崔舒若出了大力,乃是不世功臣。

但赵巍衡登基以后,她没有世子大开口,所得到的加封赏赐几乎与赵平娘等同,唯一出格的便是让女官上朝,占据一席之地。这种行为看似过分,可历朝历代并非没有先例,加上战乱已久,男丁流逝,民间女子掌家也不少见,民风彪悍,故而虽有非议,却还能在情理之中。

比起寥寥女官,反倒是举族迁来的世家与原并州权贵们的矛盾更大些。

一来二去,加上崔舒若的有意为之,女官们的事情反倒是被模糊了起来。

可崔舒若却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即便赵巍衡成了皇帝,即便她的地位稳固,即便当日参与谋划害死窦皇后的人都被斩首,但那又怎样?

窦皇后不会死而复生,原本和和乐乐的赵家人彻底四分五裂。

那个曾在并州给她温暖的家似乎消散了,一家人在上元节听爆竹声,看花灯的场景也永永远远只能成为回忆中的一幕,再不复现。

在赵巍衡登基后的第一个休沐日,崔舒若去了太上皇的殿内。

虽说太上皇如今没有了权力,可他毕竟是赵巍衡的阿耶,有情分与孝道,他的日子不会差,一切待遇都比照往昔,份例上甚至比赵巍衡还高,许多贡品都是先送到太上皇这里的,伺候太上皇的人也不敢疏忽。

崔舒若到时,殿外的空地上,内侍满头大汗地放着风筝,有大雁、蝉、老鹰,看画法圆润,倒像是小孩子放的风筝。

等进殿内时,便看见太上皇在下棋,时不时望一眼天上的风筝。

他察觉到了崔舒若的到来,却没有崔舒若预想中的气急败坏,更没有指责。他的两鬓都添了白发,人也消瘦许多,可神情却从过去的强势精明变得风淡云轻,好似什么都看开了一般。

崔舒若都要以为他看不见自己的时候,太上皇望着天上的风筝突然开口,“是我的错。

是我的错。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他们兄弟阋墙是为什么,是为了皇位之争吗?我一直想一直想,越往前想越清晰,早在并州时就已经有了裂痕,因我的偏心。

这些孩子里我最喜欢衡儿,但又觉得他心高气傲,不宜娇宠,故而分外严厉。仲平看出了我的偏心,衡儿看出了我的严厉,知光则被我一直忽视。

他们兄弟啊,早就有嫌隙了。

有今日也在情理之中。”

太上皇在对崔舒若说话,眼睛却始终盯着天上的风筝,那些风筝都是几个儿女小时候放过的。

崔舒若似乎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不曾开口,而是静静聆听。

她就这么安静听着太上皇讲他们几个儿时的趣事,讲啊讲,讲到日头将落。他突然又不见了,只是发怔。在崔舒若以为他不会说话的时候,突然问道:“你说,阿窦会不会怪我?”

不等崔舒若回答,他自嘲答道:“必然是的。我害了她的两个孩子,若是当初我不包庇仲平,而是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将害了阿窦的人绳之以法,也许还不到今日的局面。

一步错步步错。

我愧对阿窦,愧对你们。”

崔舒若在这一刻无比清晰的意识到,曾经那个心怀天下的枭雄,他老了。人老了才会心软,才会顾念往昔,开始追悔。

然而追悔无用,错已铸成。

待到日头半埋山中时,崔舒若才出宫,她走在长长的甬道里,身边仆婢环绕,众星捧月,影子却越拉越长,孤寂常伴。

等崔舒若回到自己的公主府后,便进书房写了封信,是给赵平娘的。

原本赵平娘就因太上皇忘记阿娘祭日一事远走封地,出了宫变一事后,更是不愿回来,连赵巍衡的登基大典都不曾出现,反而写信痛骂赵巍衡,可见她心头恼怒。

也因此,崔舒若一直不敢联系她,生怕收到赵平娘一刀两断的信。

但从宫里回来后,她改变了想法。

阅读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