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章庄河事件》
章庄河事件

第六章 青山陵园

张万钧三人在门市部一人炫了碗泡面便直奔青山陵园。

青山陵园坐落在市中区和市北区交界处的小青山上,说是山,确切的讲其实是个小丘陵,海拔不过三百米,不仅比不过城东周山、西城朱山,即便对于雷城市民来说也远不如沿海景区的小山公园出名,外地人就更难知晓了。陵园仿南京中山陵而建,倒是为肃穆的陵园增添了几分雄伟,但即便如此,由于少有人员前来参拜,整个园区内还是显得十分清冷。

三人拾级而上,行至中途就到了陵园中门的警卫室,门房里亮着灯,透过窗看过去,屋里铺设简单,一张松木桌子,一架铁制床架,再堆了些零零碎碎的暖瓶脸盆,屋子正中间的躺椅上一个老汉正在摇头晃脑的摇弋着,口中念念有词,显然没有注意到门外三名来客。

赵天杨敲敲窗,然后推开门“师傅,跟您打听个事儿啊?”

房门一开,传来的是收音机里地方戏曲的念唱声,老汉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起身而是躺在椅子上问道“你们谁啊?来干什么?”

“师傅,我们是章庄河派出所的民警,来找您打听点事。”赵天杨掏出证件,因为正在实习他并没有制式的警官证,但警官大学的学生证封皮看起来和警官证相差无几,不认真看还真分辨不出来。

“俺这儿也不归你们所管啊,有什么事快问吧。”老汉似乎并没被三人的警察身份影响,只是将收音机的声音调小了一些。

刘国栋显然对他这副态度有些不爽,张万钧看在眼里把话头抢了过去“上个月24号晚上,师傅您在干嘛?”

“上个月,啊,上个礼拜俺歇假,那天应该是在家的。”老汉正了正身子说道。

“那,师傅您贵姓,我们所中庄桥饭店的老板娘那天捡到了一个包裹,说是您这边一位师傅丢的。”张万钧并没有直接讲出实情,而是在话里设了个套儿。

“俺叫赵二保”老汉有些不耐烦的答道。

“师傅,那咱们这有没有一个姓周的师傅,老板说丢东西的师傅好像姓周。”张万钧接着问。

“老周?老周他节前请假回老家了,说要赶在夏天之前回去翻修下房顶,得十几天才能回来。”赵师傅看和自己没关系就又把身子躺回了。“他落了什么东西,你们放在这儿就行了,等他回来我告诉他。”

“我们今天是顺路过来的,东西放在所里了,师傅您有周师傅的电话吗?我留个联系方式。”赵天杨巧妙的转移了话题,掏出手机记下了周志强的电话。“另外还有个事,麻烦您,您看我们能上去转转吗?我是外地人,还没来过咱们这儿祭奠英烈呢。”天杨指指窗外。

“去吧,门没锁,这地儿别说外地人了,本地人也不咋来的,也就是每年清明节,街道上的领导过来拍拍照片,要不就是烈士的家属们来祭奠下。”赵老汉把手一扬当是送客了,又旋开收音机的按钮回到自己的梨园世界中。

三人识趣的出门向上,赵天杨先拨通了周志强的电话,拨通许久后手机另一端只传来了“你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张万钧让他等会再打,三个人顺着台阶爬到了陵园顶端的纪念碑前。小青山在雷城算不上什么名山大川,但好在周围都是沿河平原,再加上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这里也成了周围几里的一处制高点。碑面上镌刻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也就显得格外凛然肃穆。纪念碑两侧就是烈士陵园,东边的是生平可考有名有姓的210位烈士,西边是99位无名烈士,他们都牺牲在了解放雷城的战役中。70多年前的他们和纪念碑前肃穆敬礼的三名青年警官年纪相仿,时空转换,斗转星移,变得是身份职业,不变的是一代代热血男儿共同维护山河安宁的志向和初心。

赵天杨又打了遍电话,周志强那边还是没有人接。三个人又在园里逛了逛,虽然赵老汉说这里不经常有人来,但看得出陵园的卫生还是有人悉心料理过,茂盛的植被被精心修整,砖石铺就的地面也十分整洁。陵园东侧不远就是观海快速路,北城的居民顺着这条路通往周山。西侧是市中区殡仪馆,草丛中有一条小路通向墙边,墙上一扇小门已经上锁,打开后应该可以通向殡仪馆的后院。

“回吧,今天看来不会有什么收获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再碰碰头说不定会有新思路。”刘国栋看这边似乎一时难有进展,建议大家回所里再从长计议。

三个人原路返回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色。夜色浓密,孤星伴月,视线向南,工棚和街店都停止了喧嚣变得宁静,远处的村庄星星灯火温馨安宁。跨过灰暗的张村河再向南看,是这座城市蓬勃的大动脉,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霓虹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快速路上飞驰,城市的灯火恍如白昼,耀眼的让星星都不见了踪影。长眠于此的烈士们观赏着这样的景色,应该会感到满足和慰藉。

而对今天生活在张村河两岸的人们来说,远处车水马龙的城市已经是可望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了,那里有太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事物,有太多的诱惑和陷阱。

阅读章庄河事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