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初唐小国公》
初唐小国公

第二百七十四章 故意找事

第274章故意找事

李世民答应了要给王宁升爵,王铁柱他们就准备等圣旨到了家里再回去。

没想到足足过了七日,王宁晋爵三原县公的圣旨才到了王家。

一大早辰时刚过,礼部郎中陆昊就带着几个吏员还有几个内侍,在一队禁军的护送下声势浩大的到了崇义坊。

早已得到通知的王宁带着全家打开中门在大门口迎接。

“门下:

三原县侯王宁,功勋卓着……”

陆昊的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门口响起,足足念了有一盏茶的功夫,才把圣旨念完,把圣旨双手捧着递给王宁,又从身后吏员的手中拿过一道圣旨,笑着对王宁道:

“这是老夫饶!”

于是一脸茫然的杨氏手中也多了一道圣旨,听倒是听了,只是不知道这圣旨到底是了什么。

然后便是独孤曼玉。

圣旨念完后,吏员就把与品级相对应的朝服配饰分别送到了王宁、杨氏、独孤曼玉的手上。

杨氏傻傻的捧着大红色的二品诰命服,再看看独孤曼玉手中的,终于知道刚刚的圣旨到底了什么。

最后几个人抬起一块刻有三原县公的牌匾换下原来三原县候的牌匾,封爵才算是完成。

“幸苦陆郎中和诸位了!快请进,快请进!”王宁笑着招呼道。

“叨扰了!”陆昊也没推辞,带着人跟着王宁进了府。

老瞿早就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王宁和王铁柱亲自作陪招待陆昊。

离开的时候,王宁还让人给每人都准备了厚礼,这种时候,不管送再厚的礼,送的人开心,收的人也放心,陆昊等人自然不会拒绝。

“二郎,我这和曼玉一样都是二品的诰命夫人了?”等人都走后,杨氏依然还是如在梦中,拉着王宁不确定的问道。

“您是二品,曼玉是从二品,您比她高一级呢!”王宁笑着道。

“阿娘,夫君如今封了县公,依照惯例一般都会给阿娘封诰命的!只是陛下多给您提了一级!”独孤曼玉笑着道。

“那二郎可要好好谢谢陛下才是!”杨氏似懂非懂的道。

“好好为陛下办事才是正道!”王铁柱在一旁酸溜溜的道。

“过两让曼玉带着娘进宫去见皇后娘娘,您自己去谢!”王宁笑着道。

昨得到消息的时候,王宁就让人给程咬金等人送去了请柬,午时刚过,程咬金等人就成群结队的到了王家。

连李承乾穿着便服带着人来,倒是把王宁吓得不轻,然后发现他竟然没把李丽质带着来,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王家热闹非凡的时候,武家姐妹正好带着丫鬟、护卫乘着马车出门,看着刚换上三原县公府牌匾,武顺笑着对武照道:

“王世兄真的升为县公了!”

“升县公又没请咱们,姐姐高兴什么?”

“瞎什么,他以什么理由请我们?”武顺白了妹妹一眼,轻声道。

“姐姐的是,咱们还是快点去东市看看,要是姐姐想当面向三原县公贺喜,晚一点再去便是!”武照无语的道。

武士彟带着武元庆回到荆州后,舟车劳顿之下,又再次病倒,卧床十数日才慢慢有所好转。

武元庆在长安做的蠢事虽然不至于让他丢了命,却再也没有继承自己爵位的可能,武士彟只能把希望放在次子武元爽身上。

身体刚刚有所好转就把武元爽召到身体悉心教导。

但对于大家族而言,嫡长子从就被重点培养,为了就是以后接自己的班,其他人是不可能同样重视的,像李渊那样不止大儿子李建成优秀,次子李世民同样优秀的毕竟是特例。

武元爽从就被放养,学业更是完全荒废,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却连最简单的账目都看不明白,如今想短时间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谈何容易?

所以原本准备让武元爽去长安代替武元庆接手武家事务的武士彟不得不临时改变的计划,去信让女儿继续管着家里的大事。

武照接到武士彟的信后,心中并没有什么觉得高兴,甚至心里对自己的父亲有些怨怼。

但是武士彟毕竟是她的父亲,母亲杨氏也经常苦口婆心的劝她,所以纵使心中再不高兴,她依然把商号打理得很好。

武家的商号名字就叫做武记商号,是武士彟才开始经商时所取的名字,专做木材营生,从名贵的檀木到普通的桦木,大到家具,到一块镇纸都有经营,到如今已经是三十余年历史的一家老字号。

其中东市的铺子有一间,专做高档营生,西市的铺子所卖的东西则相对便宜。

之前王宁找武士彟帮忙从蜀地弄金丝楠木,还请武士彟免费供应一部分修建太安宫所需要的木材,而作为回报,王宁请人制作了一块精美的牌匾送到武士彟家里,上面是李世民手书然后请匠锐刻的“皇室专用”四个大字。

武士彟便让人把这块牌子挂到了东市的铺子里。

毫不客气的,有这个块牌匾挂在铺子里,武家就算爵位没了,就做木材营生,也能富贵三世不愁吃喝,要知道整个大唐的木材行当,王宁只送了三块这样的牌匾出去。

只是武元庆竟然在送往太安宫的木材里动手脚,王宁不止把武家踢出了供应之列,还牌匾也收了回去,然后厚着脸皮去请河间王妃帮忙,这块牌匾自然也送到了河间王府。

武元庆只知道王宁用这块的牌匾就让武家白白送了那么多好木材出去,却不知道这块牌匾不止能帮武记商号打响名声,也能帮商号遮风挡雨。

古往今来,买卖上的事就少不了尔虞我诈,大唐再民风淳朴,循规蹈矩的商人不少,也总有人为了钱财总有人使些下三滥的手段,知道武记商号背后是应国公府的,自然不会一点钱财去得罪应国公府。

但武记商号门楣上又没有挂着应国公府的招牌,自然有人不知道。

这刚进午时,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拿着一张印着武记商号印戳的提货单子,带着十多来个人把十辆装满了家具的马车停在了武记商号在东市的铺子的门前。

两个月前,因为建造新宅,他在武记商号的铺子买了整整十车的黄花梨家具。

结果这两才发现这些家具在不显眼的地方用的压根不是黄花梨,而是普通的铁木。

现在,他要讨个法。

阅读初唐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