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初唐小国公》
初唐小国公

第三百一十九章 长安风雨

第319章长安风雨

贞观九年的十二月中旬,苏州一带下起了大雪,地间白茫茫一片,只有大一点的江河像一条条玉带环绕其间。

百姓们都窝在家里,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日子。

只有宝山的各个工坊依然一片火热,冶铁工坊和水泥工坊还有砖窑工坊更是彻夜灯火通明。

在流民寨里,流民们正在忙着修建自己的房子,王宁答应他们的,在保证工坊所用后,剩下的砖瓦优先给流民用,如今自然是要兑现诺言。

不是白给,而是要流民们自己到工坊里做干活才能领,砖瓦先给,活可以后面再去干。

进入冬季后,王宁就很少在苏州府衙和刺史府邸露面,而是带着武顺直接住进了造船厂。

早在一年前,他就让和商号的几个大掌柜在大唐各地购买造船用的木料,大批的柚木、楸木从大唐各地汇集到洛阳,苏州造船厂的仓库建好后,这些木料就源源不断的越苏州。

王宁特地从李孝恭府上在杭州的造船厂借了大批造船的匠人全部调到了苏州,在第一个船坞建好后就马上开始动工建造第一艘海船。

造船厂的一号船坞里,树立着几个巨大的龙门吊,公输家的传承再加上王宁弄出来的轴尝钢材,几十个工人齐心协力就能把一根根巨大的工字型轻松的钢板安装在一根巨大的龙骨上。

这是一艘长度超过二十五丈,宽约八丈,满载排水量超过二千吨的海船,是公输三娘设计出来三种海船中最的一种。

渤海水师现在所用的战舰五牙大舰也有近二十丈长,但宽十余丈,而且是五层结构,足足有十丈高,虽然战斗力极强,但在王宁看来非常臃肿,也就在内河上逞逞威风。

而相比臃肿的五牙大舰,公输三娘设计的海船非常修长,这是王宁要求的,这样的设计能让船跑得更快。

王宁带着人船坞造船的时候,苏州府衙的事务都是交给陆全和朱集处理的。

苏州的大官吏大部分都出身苏州士族,哪怕是海盐县被王宁清洗了一遍,新上任的官吏依然出身苏州士族。

王宁如此放权,而陆全等人又有百骑司的人盯着,做事有了顾忌,倒也算得上两全其美,至少在明面上,陆全等人依然还是保持着对王宁的尊敬。

平时王宁吩咐什么事情,陆全等人也不会明着反对。

只是这王宁让人送来的一道文书,却让陆全等人犯了难。

在苏州府衙别驾的值房里,陆全、朱集、顾立还有其它六县的县令齐聚一堂,一页两尺见方的文书就放在陆全手边的书案上。

九个人都已经看过一遍,看过之后,俱有脸色阴沉。

沉默了片刻后,朱集轻声对陆全道:

“陆别驾,这告示当真要贴到各县的城门口去?”

“朱长史,王大都督可不是在与我等商议,而是让我等施行,诸位要是不想贴这告示,至少要有一个得过去的理由吧?

不然就是闹到长安去,也是我等理亏!”陆全感叹道。

“陆别驾,这王刺史当真带着人在平丘一带开垦出三十万亩地?”顾立疑声问道。

“应该是真的,即使没有那么多,二十余万亩应该也是有的,上个月本官到平丘去的时候,开垦出来的就至少有十多万亩!”

陆全点点头,接着道:

“这王大都督看来是早有计划,这告示上,凡是愿意去平丘的,前三年只收一成的租子,三年满后,也只收取二成的租子,种满十年,虽然要按照朝廷的政策缴纳税赋,但地就是自己的了!

而且免利钱借粮种,一户还发一套农具!”

“不知道陆别驾有何高见!”一个县令拱手问道。

陆全点点头,沉声道:

“这告示不贴是不行的,也别弄什么动作,诸位别忘记了,这位大都督还掌握着百骑司,要是被他抓到了把柄,后果想来我不用本官跟诸位吧?

至于百姓那边嘛,诸位总有办法留住的吧,还是那句话,别让这位大都督抓到把柄!

先把今年应付过去吧,这位大都督在苏州尚不能一手遮,在长安更不可能!咱们还是静待时机!”

“是!”

众人纷纷应诺。

------

距离苏州千里外的关中地区,同样也被大雪覆盖,只是相较于苏州等地的白茫茫一片,关中等地在这白茫茫一片中,不时会露出一个个黑点。

长安就是最大的黑点。

今年又是大丰收的一年,作为大唐腹地的关中,各地除了少数几个州县出现过干旱和洪涝,大部分地方都风调雨顺,而产粮重地,河东各地更是没有出现一次大灾。

粮食大丰收,税赋比上一年足足增加了三成,再加上各地州的商业繁荣,商税更是比上一年还多出五成,户部的库房里堆满了铜钱,大唐的各大粮食也都堆得满满的。

大唐的君臣从未如此心安过。

临近元日之际,在大唐周边的国都极为殷勤的派出使者开始向可汗送上礼物,以表达自己对可汗的尊敬。

李世民这段时间更是三一宴,五一大宴,奖赏更是毫不吝啬,好好犒劳这一年来为国操劳的臣子们。

王宁虽然没有在长安,但每个月两封折子却是从没间断过,对于王宁在苏州所为,就是李世民也颇为赞赏,在一众大臣面前没少夸。

赏赐自然也不会少,只是如今王宁的爵位和官职都不太好往上升了,赏赐便都落到了王宁如今唯一的子嗣王延年身上。

元日这,李世民再次赐宴,宴请所有五品以上大臣还有他们的家眷还有所有在长安的外邦使臣。

但到了傍晚时分,一个饶出现却让李世民的好心情低落了不少。

来人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涣,代长孙无忌前来向李世民告罪来了。

听闻长孙无忌生病连赐宴都来不了,李世民的好心情顿时散了一大半。

要不是所有的朝臣都在太极殿里等着开宴,李世民都想带着长孙皇后出宫去长孙无忌家里探望了。

长孙皇后也走不开,李世民只得让李承乾带着太医前去,对长孙无忌的看重可见一斑。

阅读初唐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