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初唐小国公》
初唐小国公

第三百二十一章 首航

第321章首航

对于大唐君臣来,高昌不过是一个跳梁丑,真正让大唐君臣忌惮的是突厥人。

自大唐立国以来,也只有突厥人真正威胁到了大唐,所以哪怕如今北方草原的突厥人已经臣服,对于与之同出一脉的西突厥,大唐的君臣仍然保持着该有的警惕。

只不过如今大唐不仅拥有贞观弩,还有仍然在不断改进的火药、甚至火炮,虽然对突厥人忌惮,但也不会因此害怕,不少大将军甚至在心里盼着突厥人真的参与进来,让他们试试火炮的威力。

李世民在犹豫着到底派谁出征的时候,程咬金、尉迟恭、段志玄、牛进达等大将军也在想方设法的争取这次领军出征的机会。

这样轻松捞军功的机会可不多!

而除了程咬金等一众在长安的大将军,还有一人也正火急火燎的赶回了长安,这人便是已经担任了一年多洛阳留守的侯君集。

都一朝子一朝臣,因从龙之功而身居国公之位的侯君集无疑是如今大唐权贵里最得李世民信任的人之一。

侯君集虽然在军事上不如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人骁勇善战,但文武双全,所以李世民才会让他成为兵部尚书,更是亲自请李靖传授侯君集兵法。

被李世民派去洛阳,侯君集并没有觉得李世民对自己的信任打了折扣,而是因为李世民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因为李世民信任的人不只是他,还有程咬金,还有王宁,还有李孝恭等人!

他之所以会被李世民派到洛阳去,便是因为李世民更需要王宁,所以他纵然对李世民的安排心有怨怼,但脑子还算比较清醒,在洛阳除了过的奢华一些,公事上从未懈怠。

同时他也在等着一个时机,一个重回长安的时机,洛阳留守看似位高权重,但远离长安,远离大唐的中心,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因为长时间不走动的话,人情是会淡的,他几次请旨回长安,都被李世民驳回,如今听到李世民将西征高昌,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是头一从洛阳出发的,第二傍晚时分就赶到了长安,除了在路上进食的时候歇了歇,一点时间都没耽搁。

到了长安也没回家,而是直接带着冉了宫门求见李世民。

对自己的心腹,李世民向来是宽容的,所以哪怕作为洛阳留守的侯君集私自回京,他也没有丝毫不悦,让人把侯君集带进太极殿偏殿,还让侯君集陪着他一起用饭。

吃完了饭,李世民又让人端上来热茶,这才笑着道:

“饭也吃了,吧,这么着急忙慌的回长安干嘛?”

“臣听陛下欲西征高昌,特地回长安听陛下调遣!”侯君集轻声道。

“你这消息倒是灵通,怎么?觉得做洛阳留守屈才了!”李世民没好气的问道。

听李世民的语气不像生气,侯君集的信心又足了一些,起身整了整衣裳,然后躬身道:

“臣不敢,让臣做洛阳留守,臣唯恐做不好辜负陛下信任!

只是臣终究还是喜欢领兵大战,不瞒陛下,吐谷浑一战,臣到如今都还耿耿于怀,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让臣领兵出征,不管是高昌还是突厥,臣一定会让他们后悔与我大唐为敌!”

“坐!坐!”李世民摆摆手。

侯君集的话让他有些动容,征讨吐谷浑的时候,其他路的大军伤亡都不算大,就只有侯君集一部伤亡惨重。

李世民也是领兵的人,当然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侯君集是何等的打击,他不让侯君集继续担任兵部尚书,其中就有这些考量在里面。

试想一个让部下伤亡惨重的大将军担任兵部尚书,其他那些真正大胜而归的大将军会怎么想?

侯君集的才能李世民是认可的,对他的忠心更是从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只是犹豫了一会儿,李世民就笑着点点头,沉声道:

“既如此,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洛阳那边朕重新派人去,你就留在长安准备出征吧!”

“谢陛下!”侯君集大喜,躬身道。

第二早朝的时候,程咬金等人在大殿中看到侯君集的时候才觉得事情不妙,而被李世民叫到偏殿的时候才知道侯君集这个不要脸的竟然搞突袭!

高昌这样的跳梁丑还没资格让大唐出动几路大将军,那么远的路程,也不可能出动太多人,所以只有一个大将军能领兵出征,被侯君集不讲武德抢了先,其他人也只能笑骂两句,然后帮着出主意。

征讨高昌不难,大唐的探子从高昌送回来的情报不少,大唐君臣没有在其中看出高昌的军队对大唐军队的威胁。

如今要考虑的唯有两点,一是距离太过遥远,这么长距离的行军哪怕大唐府兵再骁勇,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还有粮草辎重运输是个大问题。

二是突厥饶干预。

这些大唐君臣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要尽可能在出征之时就做好各种预案,七千公里的距离,一个来回就是八百里加急也得跑上一个月!

这才是真正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傍晚时分,一众大佬才从偏殿出来,意气风发的侯君集笑着和程咬金等人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人回家开始召集人手。

第二朝会结束后,侯君集又去东宫拜访了李承乾,他的女儿在十一月的时候已经嫁进了东宫,成为李承乾的侧妃,他已经被李世民绑在了李承乾的战车之上,当然这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事情。

之前他们这些大将军和李承乾保持着距离是因为会引起李世民的误会,如今有了这层关系,倒是不用再顾忌这些。

到了东宫,李承乾亲自带着太子侧妃侯氏一起到丽正殿大门口迎接侯君集,给足了侯君集脸面。

把侯君集迎进了大殿,侯氏亲自给父亲和夫君端上茶后就懂事的带着人离开,侯君集笑着对李承乾道:

“女自在家里娇惯了,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殿下多包涵!”

“哈哈,大将军谦虚了,连母后都夸侯氏贤惠,有此贤妻是孤的福气!”李承乾笑着道。

阅读初唐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