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初唐小国公》
初唐小国公

第三百四十三章 绝望的禄东赞

第343章绝望的禄东赞

把稻种的事情安排妥当,王宁便带着独孤曼玉回了三原县。

马上就是上元佳节,相比元日,上元佳节才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长安虽然热闹,王宁还是更愿意回家与家人团聚。

如今王宁的地位和庄户们已经是一个一个地,早已不是多年的王家二郎,可是王铁柱夫妇和庄户们的关系却没有因为地位的差距而发生太大的改变。

围绕着格物研究院建造的各个工坊最初用的人大都是王家庄子和李家庄子的人,现在几年过去,随着工坊的规模不断扩大,用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庄子里人只要头脑灵活,勤快一点的,现在最差也在工坊里混了个组长。

而且只要是庄子里的人,不管是水泥还是砖瓦、钢筋,都能用成本价买,如今的两个庄子早就没有了茅草房,而是清一色的砖瓦房。

有些人家里还贴上了瓷砖,用上了玻璃窗户。

王铁柱还带着人把水泥路铺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一家都没落下。

庄户们自然知道这些都是谁带给他们的,除了平时偶尔会往王家送东西,每年的上元节前后,庄户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往王家送东西,东西五花八门,一头羊、几匹布之类的。

王铁柱夫妻俩基本上不会拒绝,往往会回一份礼,都是王记商号各地的分号越家里来的。

王宁回到家里后,有人来送礼,有熟悉的人,他也会到前院的客厅陪着聊聊家常。

更多时候却是窝在西厢院里陪着自己的妻妾。

顺便给野牛和王延年开蒙,当然他自己都是半吊子,给侄子和儿子开蒙的人是颜如玉。

上元节的时候,难得王宁也在家里,独孤曼玉让管家带着人在两个庄子中间的广场上扎了一个巨大的花灯,和各家各户门前的花灯一起照得两个庄子五彩斑斓。

过了上元节,王宁便带着七娘和十二赶回了长安。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喜欢七娘和十二服侍。

到了长安,每日的朝会又成了让王宁深恶痛绝的事情,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色还是一片漆黑,王宁就带着人赶到了大明宫的丹凤门,等大门打开后就跟着人群进了含元殿参加贞观十一年的第一次大朝会,看样子以后李世民是不打算再回到破旧的太极宫了。

如果元日的庆典是歌功颂德的话,今日的大朝会就是真正办事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与周边邻国的事务。

其中最让各国使臣关心的便是李世民会如何处置大唐军队在高昌屠城、烧杀抢掠一事。

不知道是打心眼里看不起高昌还是觉得李世民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侯君集竟然让高昌的一个王子偷偷溜出了城,还跑到长安来。

这位高昌王子到了长安后就到处卖惨,把大唐军队在高昌做的事情添油加醋的了一通,如今就算是长安的百姓都对自己家军队做的事开始质疑。

大唐的人是骄傲的,在战场上自然是生死由命,但在人家投降之后还连妇孺都不放过,就有些不过去了,尤其是还听大唐的军队在高昌不止奸淫掳掠,还喜欢把孩童的心挖出来吃掉。

要这其中没有人暗中推波助澜,王宁是不信的,但这些谣言真真假假,普通百姓根本不管这么多。

李世民不管是因为帝王的考量,还是要维护自己可汗的脸面,都不会轻轻放下此事。

果然,高昌王子在含元殿哭诉一番后,李世民便当众宣布,免去侯君集西州行军道大总管的官职,押回长安候审。

除了侯君集,还有一个中郎将和三个都尉也一同押回长安候审,不出意外的,这四人大概是活不了了,出了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负责。李世民不想杀侯君集,就只能杀了他们!

而派去接管西州道大军的则是远在灵州的薛万彻。

一群大将军沉默不语,李世民的决定自然没引起多大的波澜,各国的使臣虽然觉得李世民对侯君集等饶处罚有些轻飘飘,但还是很识趣的没有出声反对。

真正失落的也许只有高昌王子,自己奔波半年,原本以为能为父王和高昌的百姓讨一个公道,如今看来是如茨真。

等一脸死灰的高昌王子出了大殿,大殿中的气氛又再次热闹起来,原因自然是吐蕃的使臣禄东赞恭敬的献上了吐蕃赞普亲手写的国书。

然后便大声道:

“大唐皇帝陛下,外臣受赞普所托,带着诚意来大唐向皇帝陛下求亲,赞普愿以一千匹战马、一千头牛、二千只羊作为聘礼……”

禄东赞口才不错,用娴熟的大唐官话拍着李世民的马屁。

从聘礼就能看出来,吐蕃确实是非常有诚意,而且王宁也知道吐蕃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想向大唐求亲。

不娶到大唐的公主能给吐蕃带去先进的种植、纺织、建造等先进技术,就是如今大唐边军在青海、松洲一带的虎视眈眈就让吐蕃人如坐针毡。

大唐边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好了,全身的铁甲,连战马都披着一层轻便的软甲,弩箭和火油仿佛用不完一般。

自吐谷浑一战后,吐蕃和大唐虽然没有打过大战,但边境的游骑还是经常碰上,而一旦碰上,吐蕃的游骑往往就是全军覆没,而大唐的斥候则伤亡很少。

甚至有时候,大唐的边军直接肆无忌惮的追进了吐蕃的领土,还摆出一副欲拒还迎的姿态,分明就是想惹怒吐蕃人,然后打起来。

禄东赞和吐蕃赞普都是一代人杰,知道这时候惹怒大唐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吐谷浑就是前车之鉴。

眼看着大唐的游骑有时候已经从乌海一带摸进吐蕃,他们甚至怀疑他们倚为屏障的高原气疾已经对唐人不起作用。

要是没有这道屏障,吐蕃人能打得过唐人吗?

吐蕃赞普和禄东赞连想都不敢想,为今之计就只有想办法与大唐和平相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联姻,而且是把大唐的公主娶回去。

几年前向大唐求娶公主,更多的考量还是为了引进大唐的先进技术,现在则已经完全是为了降低大唐对吐蕃的敌意。

阅读初唐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