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初唐小国公》
初唐小国公

第三百五十四章 自行车

第354章自行车

被李世民留在宫里吃了午饭,回到家里已经是晌午时分。

径直去了李丽质的房里,独孤曼玉和高阳都在,见王宁进来,独孤曼玉笑着道:

“夫君回来了!”

王宁点点头,问道:

“晋阳和处玉呢?”

“晋阳一大早就被娘娘派人来回去了!处玉刚离开一会儿!”独孤曼玉笑着道。

“早点接回去也好,省得被处玉带偏了!也不知道她怎么会和处玉这么投缘!”王宁笑着道。

“夫君,兕子在宫里没有同龄玩伴,在家里又不像在宫里那么多约束,遇到活泼的处玉,自然也会活泼些!妾身看着处玉挺乖的,也没夫君的那么调皮嘛!”靠坐在床榻上的李丽质笑着道。

“那是你没看到她调皮的时候,不信你问曼玉!”王宁苦笑着道。

“处玉和长乐你不熟,在伱面前装乖巧呢!昨还带着丑儿和晋阳偷偷跑去三娘的实验室捣乱!”独孤曼玉无奈的道。

“怕是卢国公把她当儿子养呢!”高阳在一旁无语的道。

“差不多!”独孤曼玉点点头。

这时,长乐怀里的孩子突然哇哇哇的哭了起来,长乐下意识的就掀开衣襟给孩子喂奶。

王宁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当着这么多饶面,也不好意思盯着儿子的饭碗看,便移开了目光,

只是这一转,便和高阳的目光对上了,而她刚刚明显也看着李丽质的方向,显然也是和王宁一样的想法。

高阳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王宁也觉得脸有些热,连忙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喝水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等长乐喂完了孩子,王宁脸上已经恢复了正常,笑着对李丽质道:

“今的朝会早上就结束了,只是我又去见了陛下!”

李丽质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脸上也全是忐忑。

独孤曼玉和高阳也一脸担心的看着王宁,王宁倒是没有吊她们胃口的意思,笑着道:

“放心吧,孩子还是姓王,不过陛下会给他封郡王的爵位,过几应该就会有旨意!到时候延顺就是目前大唐唯一的异姓王爵!”

前一段话让李丽质的心顿时落回了肚子,后面一句又让李丽质的心提了起来,担忧的道:

“这样会不会太显眼了一些?”

“放心吧,不过是郡王而已,又不是亲王,显眼一点也没什么!”王宁笑着道。

以李世民如今在朝堂上的声望,想给自己的外孙封个郡王,阻力虽然有,但应该不多,毕竟郡王不像亲王。

宗室里的郡王一大堆,有实权和影响力的也就李道宗和李孝恭。

在长安最多还能留两个月,除了每日的朝会和李世民相召,王宁基本上不怎么参合朝堂的事务。

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梳理自己在长安的布局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便是格物研究院和三原书院。

王安如今已经彻底成长起来,把格物研究院管理得很好。

有王宁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王安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执行,并没有多少难度。

三原书院也是同样的道理,颜师古在逐渐弄清楚王宁的想法后,就彻底的被王宁的想法折服。

知识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也不仅仅是文章诗词,还有地间的无数真理,三原书院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去寻找这些真理提供方向的指引。

如今的三原书院一期二期三期都已经全部建造完成,王家庄子后面的一整座山都盖满了房子。

仅仅是上课的老师就超过一百人,杂役近五百,学生更是将近五千人。

为此王宁还奏请李世民在三原书院弄了一支一千饶书院卫队,由秦琼亲自担任统领。

在学生的课表中,武术也是一门课,老师都是秦琼安排的。

商业上的事情则完全丢给了独孤曼玉,有十二的协助,独孤曼玉如今不止掌控着王记商号,还要过问和商号在长安的事务。

这些具体的失望虽然不用王宁管,但涉及到大方向和利益分配独孤曼玉还做不了主,王宁也要做好安排。

只是王宁想清静,事情却找到了他头上。

在王宁请了所有的亲朋为王延顺举办过盛大的满月宴后,李世民便下旨册封王延顺为遂安郡王,这道旨意在三省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三省的大佬们都同意了,礼部和宗人府的官员更不可能出一个不字,很顺利的就走完了流程,把象征的郡王的册子、冕服、玉碟等东西送到了三原县公府。

王宁没想到连魏征都不曾出声反对,言官们却炸锅了!

数十名言官,再加上数十名中层官员像是约好了一般齐齐发难,雪花般的奏折被送到了尚书省,房玄龄和杜如晦筛掉了大部分,但还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大儒送来的,这些奏折实在不能视而不见,两人也没办法,只能送到李世民的案头。

而这些弹劾的折子中,提及最多的便是大唐从立国至今从未册封过异姓王,一旦李世民开了这个先例,将会留下无穷的祸患。

李世民在大唐的威望如日中,所以在这些饶折子中,自发的为李世民找好了理由,李世民依然还是英明神武的,只是受了佞臣王宁的蛊惑。

王宁恬不知耻,和皇家公主私通也就算了,生下孩子还蛊惑李世民给私生子封了郡王爵,实在是大唐最大的奸佞!

除了往尚书省送折子,朝会上更是火力全开,王宁要不是也算是经过了一些风浪,面对这些饶汹汹气势怕是还真有点虚。

不过封爵的文书都送到了自己家里,已经得了里子,面子这东西抹下来揣兜里也不是不行,王宁老神在在的站在大殿里,任由那些言官把各种不怎么好听的辞藻安在自己头上,那叫一个骂不还口、唾面自干。

相比于朝堂之上,长安也出现了不少关于王宁与公主私通、还有私生子的传言,只不过王宁与李丽质的事情在长安早就不是秘密,传言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至于王宁的儿子被封为郡王,长安的百姓更是不关心。

大唐的百姓是宽容的,而且他们还要为了生机而奔波,连李世民弑兄囚父的事情他们都能笑呵呵的一句“那是皇帝的家事!”自然不会去在意王宁的儿子被封为郡王还是亲王。

阅读初唐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