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第183章 蓝家庄子的生活!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全本免费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不能装逼的日子,一晃眼就过去了。

自从方静之给朱橚画了一张卷烟机的三维视图,朱橚就陷入到了疯狂的工作状态中。

用方静之的话来说,就是科学家的脑子,那都是不正常的。

朱橚就是他在大明发现的第一个堪比爱因斯坦的科学家。

说的不是科学成就,而是发型。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家伙以后会成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的人。

蓬头垢面的朱橚,带着自己招募的一群人,今天出现在铁匠铺,明天出现在木匠坊,后天又钻到了烟草司作坊。

不是指着图纸打群架,就是铁匠铺子,木匠工坊记激烈争吵。

一群人都已经魔怔了。

甚至就连吃饭这样的大事,都要人催着,这群家伙才能难得的从自己的事情上走出来一会。

当然,也就仅仅只是一会。

方静之有幸参与过这群科学怪人的午饭,结果就因为自己提出了一个自认为还算可以的完美答案。

结果一个饭碗就从脑袋上飞了过去,吓得方静之屁滚尿流的跑了。

就连一向仁慈的马皇后,都有些担忧这群家伙的精神状态。

一个处处透着干净整洁庄子,出现一群衣衫褴褛如同乞丐的科学怪人,怎么看怎么别扭。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方静之也没时间去关注这群早已经沉浸到机械世界的怪人。

他现在只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天知道哄孩子是多么让一个成年人头疼的事情。

带着孩子们调皮捣蛋,斗鸡溜狗打群架,炸人家茅坑这个他在行,可是给孩子们上课。

简直要了他的老命了好吗!

朱橚去搞科研了,孔善祥带着弟子去寻找书院所需的人才。

原本学堂里的孩子们,就被交到了方静之的手上。

没办法,这是作为黄埔学院的校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于是每天早上,带着孩子们打饭的人,就变成了方静之。

带着孩子们用过饭后,便是去学堂教书。

因为庄子上暂时也没有先生,而方静之又是那个庄子上剩余人除李景隆这个不靠谱的以外学历最高的人。

所以,方先生又上岗了。

而每当这时,方静之的身后,总会出现三条小尾巴。

两条来自小金刚与小菩萨,剩下的一条,就是小小朱了。

小孩子总是需要玩伴的,哪怕是小小朱这样的天潢贵胄,未来的大明天子。

在他年纪幼小的时候,也与寻常人家的孩童没有什么两样。

需要玩伴,需要读书,甚至需要比平常人家的孩子读更多的书。

而他恰恰又很喜欢方静之,所以方先生的课堂上,就多了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马皇后彻底的喜欢上了在蓝家庄子的生活。

不必像以前一样操心宫里的那么多事情,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食堂就好。

食堂的大权,如今已经被她手拿把掐。

可怜的胖厨子,再也没有了以往嚣张霸道的样子,每日屁颠屁颠的跟在马皇后的身后,忙东忙西,累的像狗一样还要嘿嘿笑着说不累。

没法子,少爷说了,伺候不好少爷的婶婶,那就不用在食堂干了,赶紧去修路去吧。

相比起食堂养尊处优的日子,胖厨子那是打死都不能去修路啊!

于是乎,干劲满满的投入的伟大的做菜事业中去了。

食堂在马皇后的管理下,就如同蓝家庄子一样,一片的欣欣向荣。

庄户们的笑脸也是更胜往昔。

相比起胖厨子就会的那老三样,马皇后做菜的花样,那可是数不胜数。

换着花样给庄户们做好吃的,自然引得庄户们一片好评。

可惜这群庄户不知道厨房里那个胖胖的妇人就是马皇后,不然就是啃树皮估计这群家伙也会比划出大拇指,然后大大的唱一个好字。

厨房之外,马皇后对方静之给孩子们上课兴趣满满。

一个看似不靠谱但又很聪明的大孩子给一群看着很靠谱却又很不靠谱的小孩子们上课,那一定是相当有趣的事情。

每日忙完了食堂里的事情,总会跨上篮子,去学堂里一遍纳鞋底,一边听方静之给孩子们上课。

方静之也没有让马皇后失望。

相比起朱橚的医学与植物学,孔善祥严谨的儒学。

方静之给孩子们上课,就显得天马行空的多了。

从上古的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洪武大明,方静之没有如同孔善祥一样讲述帝王名臣们的功绩,而是讲起了属于寻常百姓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

每一个小故事,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哄堂大笑,但是在大笑之余,孩子们却也是受益匪浅。

而每每当孩子们在思考的时候,马皇后也在跟着思考。

为什么先民

们每日光着屁股生活,他们不知道有伤风化嘛!

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

饭都吃不饱,讲究什么礼义廉耻。

为什么春秋之前一个农人只能耕地少许,但是到了如今却能耕地三亩甚至更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为有了耕牛跟铁犁,先进的工具导致生产效率的提升。

为什么盛唐时期,长安城内多胡人,并且百姓对此不以为意。

以德服人,以德报怨。

因为大唐的武德太猛,打的外族抬不起头,所以百姓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外族人,一只小蚂蚁,自然不会引起人正眼相看。

就是这么一些浅显的道理,却是引人发聩。

虽然马皇后觉得方静之对孩子们说什么自己歪曲的以武德服人有点不好。

但是少年心气,不就应该如此吗!

甚至正因如此,马皇后对方静之也是更加满意了。

联想到钟山千户所兵卒的神奇。

若无封狼居胥之志,又何须练此强兵。

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娃,文武双全。

晚上必须给娃做他喜欢吃的蒸大鹅。

若不是宫里实在没有合适年龄的公主,马皇后都想给方静之赐婚了。

可惜了这么好的孩子,不能收做女婿。

要不,收个干儿子?

老朱都收了那么多,自己收一个,应该问题不大吧!

他难不成还敢有什么意见不成?

马皇后看着方静之,眼神愈发的慈爱。

提起钟山千户所,那就不得不说老朱同志了。

作为一个知兵爱兵之人,老朱当年也是带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虽然战绩很明显比不过徐达常遇春等狠人。

但是并不妨碍他老朱是大明最牛逼的大将军啊!

要不你问问徐达,他敢反对,敢有什么意见吗。

要不你再去问问常遇春,你敢嘛,只要你敢去问,老朱他就真敢送你过去。

你品品,老朱是不是天下第一的大将军。

自从来到了钟山千户所,亲眼见识到了千户所士卒的牛逼之处。

老朱算是大开了眼界。

密折上写的多么多么牛逼,还以为他们是在吹牛逼,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的牛逼啊!

我曹,你瞅瞅这年轻人,我曹,竟然钻泥潭里半刻钟才出来。

我曹,这个更牛逼,茅坑都敢钻。

你们是真的牛逼,咱老朱这辈子都没带过这么变态的兵啊!

然后……

老朱转头就加入到了徐达蓝玉的精兵讨论小组。

脑海中,开始浮现一个个还不太成熟的小计划。

结果他就悲哀的发现,这样的精兵自己还真的练不起。

也不是说练不起,而是说不能将大明的所有兵卒都练得如钟山千户所一样。

毕竟看看那每天送上千户所的物资,就这个吃法,别说是边军了,就是御林军都比不过啊!

不过转念一想千户所制定的训练量,心里也就释然了。

果真吃才是军队战斗力的最大保证。

就这样的一群兵,每天若是没有肉食撑着,那都能练的尿血。

不知何时,士卒们惊奇的发现,队伍的最后面出现三个顶盔掼甲,一脸肃容的老头。

不是老朱蓝玉徐达的精兵讨论小组又是何人。

只是可怜**骧,只能苦着一张脸,屁颠屁颠的跟在三人后边。

不仅白天要看好三人别受伤,晚上还要负责给三人添茶掌灯,以方便三人阅读《洪武大帝军事训练手册》。

蓝玉还好说,到底是年富力强,可另外俩人,不管是那个伤了磕了,估计**骧都要挨一顿教训。

这个教训可能来自太子,可能来自魏国公府,更可能来自……

**骧一想起方静之教训郭振的场景,三条腿就有点软。

说起洪武大帝军事训练手册,这是方静之根据自己穿越前看的那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改编来的。

方静之本来就是个

阅读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