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晋司马衷》
大晋司马衷

第一章 秦凉之变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

此时东吴尚未平定,而秦陇地区聚居着大量鲜卑、羌、戎等少数民族。朝廷为防止出兵东吴时边疆不稳,特意抽调将领胡烈、牵弘分任秦、凉两州刺史,以镇边关。

然而胡烈在任期间不但没有好好安抚边境众部落,反而时常侵侮边民。

公元270年,连续两年的大旱让河西、陇西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陷入大饥荒中。胡烈作为秦州刺史却怠于救灾,只一味高压欺民,终于激起民变。

鲜卑秃发部首领树机能趁机聚集河西鲜卑北部起兵反叛,胡烈在万斛堆一战中兵败身亡。

凉州羌、氐、匈奴各部见势也加入反叛之中,叛军声势愈发浩大。朝廷屡次换将帅却始终无法平定此次大乱。

通往京城洛阳的管道上,一名驿卒骑着快马疾驰而过,不多时便出现在尚书台。当其将手中的快报交给当值的尚书郎后便因脱力昏死了过去。

“启奏陛下!凉州急报!”晋帝司马炎正在太极殿与众大臣议事,刚接过快报的尚书郎紧急求见。

司马炎闻言眉头紧锁,道:“念!”

“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兵败被杀!”那名尚书郎声音有些颤抖,忐忑地念着快报上的内容。

“什么!”司马炎再也维持不了他身为帝王的威严,愤而起身。

底下众臣或是惊惧或是激愤,皆默然不语。

司马炎在龙椅旁来回踱步,片刻后望着底下的大臣道:“秦凉二境,众将接连战败,我朝损失惨重,朕寝食难安,众卿以为何人能去此大患?”

大臣们闻言在下面低声议论着,大都不敢吭声,生怕自己一旦开口,这倒霉差事就落到自己身上。此前扶风王司马亮旗下的将军刘旂多么勇武的一员大将,都被地方吓得观望不进,更不谈胡烈、牵弘等人都已死于敌军之手。在朝的部分大臣安逸享乐惯了,可不想白白送命。

“陛下若能发匈奴五部之众,任命刘元海为三军之帅,凉州之乱,定可指日平定。”太子太傅李憙环顾四周,见无人建言,便上前一步,推荐了刘元海,即刘渊。

这刘渊乃西汉匈奴族首领冒顿的后裔,其父刘豹为匈奴左部帅。刘渊长得健壮威武,擅骑射,且文武双全。

公元264年,他作为任子留居洛阳,之后备受晋武帝赏识。刘渊在洛阳混得如鱼得水,他的见识跟风度使得诸多朝中大臣愿意同他结交,这李憙就是其中之一。

“臣附议!刘元海实有大才,可堪重用!”中书侍郎王济附和道。王浑王济父子也一直同刘渊过往甚密。

“不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渊并非池中之物,一旦让他蛟龙入海,定会趁势而起。他如果真能斩杀树机能,只怕凉州是走了豺狼又来虎豹!”御史中丞孔恂立即反对。

齐王司马攸此前就对刘渊持警惕态度,因此同样反对。

对于刘渊之能武帝是十分认同的,但经孔恂等人这么一说,他也觉得确实不能给刘渊太大的权力。

“既如此,众卿可有其他人选?”司马炎扫视着众人。

他们下底下交头接耳,却无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阅读大晋司马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