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官场弃婿,被渣后走上仕途巅峰》
官场弃婿,被渣后走上仕途巅峰

第148章 全县第一老大难

“林秘书,你对陈镇更了解,你有什么好的干部推荐?”赵荪问。

林西岳摇头。

楚建国忽然道:“这次市里的四大班子调整,有许多理论工作很踏实的干部,他们很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你要让市委办考虑一下。”

不说让组织部考虑一下的意思何宁出。

巩建业已经被排除在信任名单之外。

林西岳这下就有了思路,但他看了一眼袁凯。

袁凯慌忙摇头。

我啥地位啊敢推荐人?

楚建国一考虑,就让袁凯考虑一个人推荐到北江县。

这也算是对袁凯这些天一直都转变的不错的一点奖励。

袁凯果然很激动。

有了这个态度,他至少不用担心被打成海州帮的成员了。

但他很谨慎地提到了楚建国身边的人,比如秘书小吴。

小吴可不是事业编,他是楚建国从京城带来的转业的军人。

他跟着楚建国十多年,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一级主任科员了。

“你是想让我没司机啊,小林子开车不太稳当,小吴还是要留在市委的。”楚建国说,“不过小吴年龄也不小,是该考虑让他过几天稳定日子了。”

这是林西岳的任务,袁凯就没敢伸手。

说着话车队出了陈镇,很快到达和陈镇接壤的麻里镇。

这个镇很邪乎。

麻里镇东南方是双桥镇,南边是陈镇,西边是中原,北面也是中原,但东北方向还有两个属于北江县的镇,那两个镇却和鲁南几乎融为一体。

这么一个地方按说应该是更有鲁南的气息,可东北方向那两个镇是鲁南味道,麻里镇却是地地道道的本省特点。

只不过在民风方面,麻里镇更靠近中原。

“麻里镇最大的特点就是横,而且穷横穷横那种。”赵荪说。

楚建国先看林西岳。

林西岳赞同。

“麻里镇从建国到现在,历史上出的大学生还不到一百个,哪怕是民办本科的毕业生都算上。”林西岳对此很无语,“这个地方的人,似乎对学习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全北江县的基础入学率,全靠麻里镇拖后腿。”

哦?

这就让人奇怪了。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不支持孩子读书的地方?

楚建国带着怀疑,从车上仔细打量看起来根本不穷的外景。

麻里镇的外景相当好。

可以说,这里山清水秀连接三个省,自然地理风光和风土人情都很有开发的潜力。

北江县也没丢弃这个地方,从道路交通到基础设施全部都给麻里镇配备了。

进麻里镇的道路,甚至比陈镇的道路还要好。

可麻里镇长住的人口不到十二万,却只有一所中学,三所小学,幼儿园到现在还没见几家。

车进了镇子里,楚建国完全不敢相信这是林西岳嘴里的穷镇子了。

镇政府修的很阔气,长达几公里的主街道两侧,无论商店还是饭馆,乃至修车洗车住宿的修车厂和酒店,那可都不比偏远省份的县城差。

这怎么能是穷镇子呢?

“表面看起来不差,可大部分商店都是空的,里面根本就没有货!”林西岳道,“楚书记你看那个修车厂。”

怎么?

楚建国很奇怪,少说几十个人看起来都在忙活。

这不差啊!

“修车厂大部分人不是工人,是保镖!”林西岳说。

……

“当地任何外来人员的矛盾这么深?原因是什么?县委县政府有没有考虑过解决办法?”楚建国很生气的质问。

赵荪长叹一声。

为了这个镇子,县委县政府都快愁死了。

“三省交界的地方本来情况就比较复杂,再加上这个地方的人不重视教育,后来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在这里交汇形成一个重要的人员货物集散地,几年前这里可是全县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赵荪描述,“可后来,没文化不懂法还被网络信息化里面的负面信息影响的民众热衷赚快钱,年轻人口的大量外流,交通带来的负面因素一下子就冲毁了这里薄弱的经济意识和法律观念基础。”

他就举了一个例子:“麻里镇的人谁要是没有上过赌桌过年都没有上桌的资格。”

楚建国这下完全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一个因素。

可这些基础设施?

“县里每年都要给麻里镇拨款,”赵荪豁出去了,直言不讳地道,“有人说双桥镇吃扶贫款吃肥了,这话不公平。”

李维山这时候才敢插嘴,他很委屈地表示:“许多人说我给双桥镇落实了多少不该有的扶贫款,这话我没法辩解。双桥镇前些年没基础,发展的时候,的确是依靠扶贫每款,全镇一分钱一分钱积攒出发展基础的。可后来的双桥镇凭的是干苦力活,做代工,一点一滴积攒出发展实力来的。”

但他不能不承认,双桥镇发展起来的时候对周边乡镇的虹吸效应很巨大。

原本麻里镇拉来的一个汽车零件的加工厂,因为双桥镇条件更好,虽然交通不如麻里镇这么好,可那边的人员素质和基础建设,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要远远高于麻里镇,所以人家搬到双桥镇了。

反观麻里镇,从镇政府到民众从来不考虑自己有什么问题。

他们就是闹,去县里找县政府闹。

一闹县里就得给钱。

“双桥镇现在的确还存在吃扶贫款的有钱人,但数量不多,不超过两位数。麻里镇全部!”李维山哀叹道。

刘孜庆补刀:“那不一定,麻里镇吃扶贫款的人的确多,可双桥镇绝不至于两位数的非法吃扶贫款的人口。”

“我说的是户不是人口。”李维山淡淡道。

楚建国不听他们的辩论,从车窗里往镇子上看。

崭新的学校,里面似乎空荡荡的,偶尔能看到有窗子上出现几个小脑瓜,那是还在上学的孩子。

旁边的镇中心小学还好一丁点。

最起码学校里读书声声音还不小。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教育的不重视居然能严重到如此地步?

楚建国考虑在镇子里开个会。

市里县里一起向镇子里施压,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林西岳不赞同这种现场就要结果的做法。

他认为这会适得其反。

阅读官场弃婿,被渣后走上仕途巅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