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红楼,和黛玉一起打BOSS》
穿越红楼,和黛玉一起打BOSS

计划

早在林道答应景山道人化解林黛玉孽缘的当天晚上,她就钻进了小书房,熬夜写出了一份《关于林黛玉病症研究及应对训练计划》,又称《三年训练五年康复》。

首先,林道结合前世对红楼梦的了解和对林黛玉家庭情况的认知,觉得林黛玉的早逝大致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便是身体基础,林如海夫妻年过四十才有了黛玉,母体本就不算康健,林黛玉从胎里便带了不足之症,先天孱弱多病。

后世也有红学家推测黛玉是先天性心脏病,后期发展成心衰,合并成心源性哮喘。但是先天性心脏病受不得刺激更不能有大的情绪起伏,你看黛玉别的不说,与宝玉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恼将起来又是剪香囊又是摔玉的,也没见黛玉怎么样啊。

且根据《红楼梦》里面堪比游戏gm的癞头和尚也曾给黛玉预言:“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所以林黛玉身体上的不足,大抵是不会影响寿命的,顶多就是吃些补药罢了。但是吃补药在古代那些大户人家看来真不算事儿,指不定还以吃补药为流行呢?你没见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就问林黛玉平日常服何药,又说:“如今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所以林黛玉的死亡原因不在于身体怯弱,而在于第二个原因:心理问题。

林黛玉是十分像她的父亲林如海的,不仅在才学上文采飞扬,在性情上更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多愁善感。

如果她生活在一个健全美满的家庭,那么她仅仅会在青春期有些自怨自艾,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很快就会被父母的宠爱所抚平。

但是林黛玉是不幸的,六岁丧母,十一岁丧父。来自父母双逝的悲痛,寄人篱下的不安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都使得林黛玉的敏感脆弱有了源头。与宝玉的爱情就成了她黑暗无望的生命里最后一道曙光,来自宝玉的呵护和承诺是在冰冷的贾府里她能感受的唯一慰藉。但是宝玉娶亲了,林黛玉不知道宝玉是被骗婚,她以为宝玉背叛了两人的爱情,所以她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与其在这肮脏的贾府生存,与最后落得贾迎春的下场,还不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与于污淖陷沟渠。”

总结好原因,林黛玉的病就好对症下药了。

不足之症,没关系。只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好生拿药养着,长命百岁不成问题。至于药钱,对于林家的百万家私来说也不成问题,别看景山道人没有说,林道也猜得出来。林如海又不傻,肯定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道理。虽说贾琏肯定拿走了一部分,但是肯定给林黛玉留的有后路。林如海去世前一晚,景山道人与林如海待了半天,肯定是商量如何安置待遇

倒是心理问题有点难解决了,不同于很多人对宝黛爱情的认知,觉得在两人关系中林黛玉是主导者,是处处辖制宝玉,宝玉也是处处陪着小心,生怕一句话不对就惹恼了林黛玉。

林道觉得在这段爱情中,林黛玉才是真正的弱势方。

从前世缘分上看,林黛玉是还债者,必定比贾宝玉先动心。当贾宝玉还懵懂着:“只需许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就说这些闲话。”林黛玉已经明白:“我为的是我的心。”所以到最后,必定是林黛玉痴情枉付。

贾宝玉虽也是痴心不解,病势难好,可他自小便是个怜香惜玉多情风流的性子,既怕宝钗多心,又怕老太太、太太生气,再有袭人时时劝解。自己便看开了,想着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的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此后更是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过起了夫妻和睦的小日子。

只可怜了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临死都念着宝玉。

所以要让林黛玉平平安安的度过情劫,拆散木石前盟,让林黛玉不喜欢贾宝玉才是第一要务。

这事看起来不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难。林黛玉为什么喜欢贾宝玉,说白了就是因为孤独,诺大的贾府,都没有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所以她才会对出身贾府却对自己真心实意的紫鹃那么好,连从扬州带来的雪雁都退了一射之地。自己只要日日缠着黛玉,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怀,黛玉自然就会移情了。当时的薛宝钗用几句话,几两燕窝就能哄的黛玉将宝钗看作个好人,不就是因为林黛玉缺少亲人关怀训导,旁人对自己一点好便记在了心里吗?

要说还泪,也不见得就必须是喜欢宝玉。就看宝玉那多病多灾的坎坷命运,又是被魇魔,又是被泼灯油,又是被贾政拿板子狠打的,不愁黛玉不为贾宝玉痛哭流涕。

再有黛玉也曾说过:“近来我只觉得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可见这还的眼泪却也是有定数的,还完两人的因果也就尽了。

综上所述,只需要将黛玉与宝玉隔绝开来,等到宝玉出事时,再放林黛玉去痛哭一场便可以完成任务了。

写完计划书,林道长出了一口气,将这几页纸小心的掖进包袱里。准备以后便按照计划行事,没想到第一步便出师不利。

林道本想着,趁自己与黛玉同在扬州,定要好好培养培养感情,没想到因为林如海病重,林黛玉日日衣不解带的侍奉堂前,待到林如海去世以后,林黛玉更是焚香守灵,亲力亲为,挺着瘦弱的小身板忙前忙后,恐怕父亲的葬礼出了什么差池。直到丧礼结束,林黛玉大病一场,紫鹃等丫鬟唯恐黛玉身子撑不住,反劝着她多来找林道,毕竟林道打着的就是给黛玉调养身子的道医名头,才没有林道的计划出师未捷身先死。

路上的时光总是无聊且漫长的,为了让黛玉从悲痛中走出来,紫鹃等人倒是时常哄着黛玉来林道这里与林道说话解闷。

林小姑娘刚开始还有些拘谨,说话客客气气的不失一点礼数。但是林道是谁,前世是眼睛里都带着清澈的愚蠢的女大学生一枚,穿越过来之后又被最恨繁文缛节的景山道人带大,不说对这些客套话不太精通吧,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了。跟林黛玉这种在宅斗中无师自通,第一次进贾府通过贾母对三春的介绍就知道贾府不重视女子教育,立马从“刚念了四书”改口“些许识得几个字”的猛将对比,自己真可谓是渣渣了。

林黛玉在那边客气:“本该早来拜访道长的,只是家中事务繁多,我身子又不争气倒连累道长劳心。还望道长见谅。”说罢便盈盈下拜。

林道瞪着一双卡姿兰大眼睛盯着林黛玉,心里踌躇着该怎么说才显得文雅一些,好半天才吐出文绉绉的几个字:“林姑娘不用客气。叫我姐姐就好。”

林黛玉也不在意:“姐姐既如此说,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听闻姐姐是要陪我去京城,倒是劳烦姐姐奔波劳碌了。只是我尚且寄人篱下,唯恐连累了姐姐,倒教我有些不安。”说着便想起自己父母皆丧,不禁悲伤从中来。

倒是林道全不在意,只摇了摇头:“你不必这么小心,出家人云游四方尚且不言苦,府上吃喝不愁,又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唐人也有‘时挑野菜和根煮’之语,难道竟还能苦过他们不成。”

黛玉本有些感伤,听了这话,倒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姐姐说话倒是有意思的很,府里有位凤姐姐,是琏二哥哥的媳妇,说话也是利落有趣的很,姐姐与她定是能说到一块儿去的。”

哦,王熙凤啊,林道点了点头,王熙凤可以说是贾府里的大管家了,虽没有决策权,却有着实打实的执行权利,且管着贾府大大小小一干事务,与贾琏并称贾府里一内一外两大管家,能力是自不必说的。贾琏虽应承了景山道长,但毕竟他身在外宅,内院的事儿还要多多仰仗王熙凤,到时还是不得罪的好。

黛玉一为解闷,二也为让林道多了解了解贾府的情况,免得进了贾府两眼一抹黑,让人使了绊子,便将贾府的一干人事细细与林道说个分明。

“头一位老太太自不用提,对小辈向来只有奖的没有罚的,最是宽容和厚的。大太太不过是在请安时见过几面,平日里也不来,与我们没什么相干。倒是二太太,你只管敬着就是了,她平日里吃斋念佛,也不会得罪了你。”

听到这里,林道有些明悟,看来林黛玉也知道王夫人不怎么喜欢她啊。

“琏二嫂子刚刚已经说了,还有三位姊妹,脾气秉性都是好的,以后或是说话谈笑,或是偶一玩笑都是可以一处的。还有个哥哥是二太太生的,因为老太太疼爱,自小同姐妹们一起长大。还有一位宝姐姐,原是二太太姊妹薛姨妈的女儿,是满府里都夸的好性儿,你以后见到就知道了。”

黛玉将贾府里的情况大致给林道说了一遍,然后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

看着屋里重新归于寂静,林道准备投桃报李,给黛玉讲个小故事。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没错,林道准备给黛玉讲的就是中国流传广泛的戏曲故事,也是后来宝黛定情共读的书《西厢记》,只不过是魔改过的《西厢记》,林道将原剧本中的圆满结局改为张生考中状元后,另娶富家小姐为妻,莺莺因为与张生私定终身,已经身怀六甲。因经受不住乡人的嘲讽和情人背叛的打击,莺莺最终悬梁自尽,一尸两命。崔老夫人也受不了女儿自杀的打击,一命呜呼。红娘安葬了两人,孤身一人到京城寻找张生,结果看见张生正迎娶新人,鲜红的嫁衣和吹吹打打的锣鼓声里,红娘仿佛看见了一片红光里随着白绫左右晃动的小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道用尽毕生才华将前半截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描绘的天花乱转,又在后半段将张生的虚伪背叛与莺莺的可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提炼总结,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话都是不可信的。

原来只有黛玉一人过来听,但因为古代精神生活实在太过贫瘠,所以后来紫鹃雪雁等人也都纷纷围到林道这里来听故事,待到后来知道张生琵琶别抱,不提黛玉,几个小丫鬟倒是都气的痛骂起来,紫鹃更是恨的咬紧了牙:“真该让这黑了心的王八羔子来看一看莺莺的尸身,纵然是现在躲着不见了,以后到了阴曹地府,却不知拿什么脸来见崔小姐?”

听到这话,林道不禁抬头看了紫鹃一眼,这倒像紫鹃说的话,只是紫鹃姑娘你还是太天真,哪里知道但凡是这等薄情寡义的人,又怎么会有什么没脸见人的愧疚之心呢。

你这想法,跟原来那些被吐槽会心冷的给男人洗内裤的女人没什么区别啊!

忽有一日,京城里遣人来报,说是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为贤德妃了。

阅读穿越红楼,和黛玉一起打BOSS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