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顺宗》
大唐顺宗

第八十九章 无 言

内阁会议的结果是决定从山南东道和鄂西两镇抽调八千精锐到关中听用,同时把浑镐的那一军精锐留下八千在坊州,只让他带着五千人到河北去,另外经李诵提议内阁同意,决定将军器监的规模扩大四倍,长安的作坊扩大一倍,另外在洛阳再重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军器坊。

这个结果李诵觉得很无奈的,关中兵力在十万以上,沿边兵力在十八万左右,加上这一万六千人,足有二十万人,而且大多是精锐,但是战线实在太长,防不过來啊!而朝廷的兵力,投入在淄青的在程权投入战场后已经有十八万之多,在魏博的有十二万,再加上王承宗假惺惺地布置在魏博边上的三万人,也达到了十五万,连上河南诸军,内外战场加起來已经动员了五十大几万军人。

这五十几万人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人呢?李诵说:

“就是每一个都要粮食要军饷要衣服被褥要铠甲要兵器要战马要花费无数钱粮的人!”

这五十几万人一个月就要花掉朝廷将近百万缗,幸亏是逐次进入战争状态的,不然这仗已经打了半年多,李诵非心疼死不可,但是李诵在庆幸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这五十几万人真正投入战争的还只有三十万,如果全部投入的话,只怕花费还要翻上一倍不止,为了应付这三十万军人,洛阳新开了大军器场,招募流民做事,为了应付六十万人两线作战,李诵下令把长安的军器坊扩大了一倍。

如果战争仅仅是军人的事情就好办了,为了这三十万人,朝廷已经动员了五十万民夫,淄青刚刚开战时招募的专职民夫根本不够用的,只能应付李愬和李光颜的大军,而新投入的乌重胤、程权、张茂昭、范希朝等军都需要民夫來支持,可以想象,如果西线战事再爆发,将要动员数目多么庞大的民夫,上百万的劳力不事生产,从事战争,想到这里执政陆贽就会做恶梦,皇帝李诵更会做噩梦,毕竟执政可以换,而皇帝不能换,开战之初那些制定在纸上的预案现在看起來真是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了,李诵真正的感受到为什么李绛高兴不起來了,不是李绛不把国家当国家,而是太当国家了。(.)

尽管李诵肩头担着的压力很沉重,现在大臣们却反而对李诵称颂有加,为的是李诵的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德宗时代,朝廷至多只能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支持一场二十万人规模的平定淮西的战争两年左右,要是规模再大,时间再长,从关中到江淮准得是生产衰退民怨沸腾,可是在李诵这六年多的经营下,朝廷广开财源,精简冗员,减免赋税,夯实基础,与民休息。虽然几乎每年都要打仗都有天灾,但是朝廷府库依然充盈,而且越來越充盈,仗打到现在有半年多了,依然是靠国库支撑,除了战区沿边之外,其他地方生产尤其是朝廷命脉所在的江淮几乎未受大的影响,连税率都还沒有加上去,海贸的规模反而更加扩大了,这些不能不说是皇帝的圣明所至。

听到有人赞颂自己李诵当然很高兴,不过李诵现在意识到,眼下不是高兴的时候,危机就快來临了,望着沙盘上官军节节推进,李诵恨不得眼下就从郓州城下抽调两个军,三个军,四个军到关中去,可是正如李绛所说:

“淄青虽然大部丧失,但是元气未大伤!”

郓州附近集结了淄青精锐将近十万人,背后还有田季安,田季安后面还有王承宗,在前线的兵力是一个也不能往回抽调。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李诵还是知道的,民智未开的时代,指望通过以一致对外为口号來发动舆论宣传攻势给逆臣施加压力完全不可能,只能咬咬牙把这一阵子先坚持过去了,既然不能集结大军击退外敌,那就只能尽量寻求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來避免两线作战了,如果政治外交手段依然达不到目的,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延迟战争爆发的时间了。

“怎么着也要把边境的局势稳定到关中夏收以后!”

李诵对宰相们说道,在朝廷目前的财政压力下,谁都知道夏收意味着什么?关中夏收意味着什么?关中夏收意味着在江淮钱粮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可以支持边境十几万大军年余。

命令发到长安后,抵达长安一个半月沒有见到什么重要人物的吐蕃使者论短立藏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受人欢迎起來了,先是留守长安还未到山南东道赴任的前宰相李藩在官邸设宴款待了他,接着太常卿权德舆又被他在大街上撞到,最后太子李纯又在东宫接见了论短立藏,几件事情以后,走在长安大街上都会突然冒出个人來对他拱手道:

“哟,这不是使臣阁下么!”

从无人问津到在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这不禁让论短立藏有些受宠若惊,受宠若惊之余,论短立藏动起了脑筋。

前两次來长安基本上都是宰相以上面都沒照,只出來个对等官员就把他打发了,这一次接二连三地凡是在长安的大人物他几乎都见到了,这让论短立藏忍不住想高歌一曲,不过作为使臣,论短立藏的眼光和智慧都是吐蕃数得着的,很快,论短立藏就明白过來,唐朝对他这么客气完全是因为东边藩镇叛乱不愿意再生边事的缘故,所以,在长安又逗留了数日后,论短立藏正式向礼部官员请求去洛阳晋谒大唐舅舅皇帝,果然得到了礼部官员的积极回应。

数次出使,终于有所收获,论短立藏不禁兴奋异常,在得到礼部官员的通知准备动身后,论短立藏立刻修书两封回国,一封给赞普,一封给大论,在信中大谈特谈了自己此次出使的不容易以及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在信中建议道:

“······臣(我)此次前往洛阳,必定会取得大的收获,不但前番达成的合约可以全部推翻,臣(我)想还能为大赞普从唐谋取更多的益处,为了完成使命,请赞普(大论)驻扎重兵在河西,给唐施加压力,以为臣(我)的外力,这样想來不用耗费我吐蕃勇士的生命,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这两封信的内容被快马加鞭送到吐蕃的同时,还有一封同样内容的信出现在了太子的案头,接着被快马加鞭送往洛阳,李诵得到了这封信的汉文版后,长舒了一口气,对吕温道:

“爱卿,下面的就要看你的了!”

当日,李诵下诏,任命吕温为中书舍人,准备让吕温在论短立藏到洛阳后主持谈判。

兴治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在论短立藏即将抵达潼关的时候,李愬屯兵东阿,在他对面,是被他打得一路狼狈败退的淄青大将王济,李愬大军四万人,王济大军三万人。

在抵达东阿之前,李元奕奉命率本部神策第十军东进,准备配合李听会攻登州,配合程权监视青州,官军大将王智兴还在努力为彻底平定淄州而努力,王济探听得很清楚,李愬帐下现在只有本部第五十五军,郦定进部近卫第一军,侯惟清部第五十二军,以及其他各部少许兵马,号称五万,实际只有不到四万人,而且这几个月从兖州打到曹州,从曹州又一路推进到东阿,远道而來,立足未稳。

而王济虽然麾下只有三万人,却大都是在郓州养精蓄锐许久的精锐,而且有主场优势,背后有李师道和刘悟、聂锋随时可以抵达的数万精锐,王济觉得可以和李愬搏一把。

“齐王殿下,臣想即使不能击退李愬,也可以重创其军,挫其锐气,不然等李愬站住了脚跟,再想打他就很难了,那时官军四面合围,我军再想争取主动就不容易了!”

王济自信满满地对李师道建议道,已经很压抑的李师道果然精神为之一振,对王济道:

“王卿果然是大将,这个提议本王以为甚是可行,王卿可先回去东阿准备,等待本王号令!”

李师道还对王济道:

“三天之内,本王必定亲自率领八千牙兵前往东阿和爱卿并肩作战,一举击败李愬,那时本王必定重重有赏!”

王济踌躇满志地回到东阿准备去了,结果李师道的命令他足足等了五天,而且先后还等到的是三道不一样的命令,

阅读大唐顺宗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