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文东会》
文东会

第一百三十章

原来内家拳需以太极拳为基础,自己到还是第一次听说,谢天虽然没练过太极拳,但看其身法以及招式也能感觉得到太极其精妙之处,不过太极拳不适用于格斗,到很适合修身,没想到,张三丰创出太极拳,是为习练内家拳而作,谢天感叹,张三丰果然不简单。

翻开第二本书,则为《内家拳》谱,内有一百单八张小人图,每幅图的小人都持有一种特有的招式,前三十二招上皆有详细备注,想必是老人这几年修炼之心得,瞧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相信老人已经将他们研究得十分透彻。

谢天照着老人说的,将太极拳从头到尾打了数遍,每一遍练习都甚感其精妙,原来太极之中含有如此精妙的拳术,实在让谢天吃惊不小,太极拳和自己修炼的‘南拳’完全不同,‘南拳’属外拳,注重拳法的力道与速度,所以十年来,谢天苦练力度与速度,而习练太极拳时则屏弃了速度和力道,讲究合天地之气,以御万斤之力。

翻开《内家拳》第一页,小字上所是所书:抬虚气,挑二脉,小俯仰,大俯仰,审势牢记二桥,明动静,知有无,知进退。步要稳,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弓而曲膝,隐而不发,侧羽虚环,撩而击之……

瞧着这些注解,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恐怕连理解都有困难,更不用说要运用到拳术上,谢天早年就精读二十四路拳法,知道许多拳法都出自古人之手,只有懂古文,方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从而习练出更高境界的拳术。

黑夜下,破落的妈祖庙内静的可怕,犹如孤魂野鬼栖身之所。

从外面看,俨然看不出地道内竟然有一丝微亮,一直亮到天明。

天边渐渐泛出红日,谢天一夜未眠,兴奋的他一直修炼着拳法,由于老人的注解,加上自己天生的睿智,一个晚上,就已经练到了第九式,想想如果是一般人,这九式少说也得练个七、八年。

谢天感叹,这内家拳确实精道,每招每式看似平淡无奇,运用起来却内涵天地之气,人鬼之术,不愧为二十四路拳法之宝典拳术,可惜数百年来,未能有人将内家拳一百零八式全部参透,莫怀云苦修几十年,也只领悟了三十二式,而自己一个晚上就已经习得九式,兴奋之感油然而生。

谢天出了地道,寻着老人之前的地洞的入口,相信老人应该就在那里每日研习拳法,寻着大致的位置,谢天在墙壁上摸索着,可怎么也找不到入口的机关,正当自己打算放弃时,忽然瞟见庙堂上的妈祖像一只耳朵好象有道裂缝,抱着一试的心态,谢天跳上庙台,轻轻扭动了一下妈祖像的耳朵,果然,那耳朵可以活动,而且在谢天扭动那耳朵之后,墙壁上缓缓开出一道石门。

石门后是一个不到五平方的一个石洞,洞内十分简陋,只有一张草席和一个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的麻袋,打开一看,竟是干果。洞顶还有滴水声,谢天寻声瞧去,才发现角落里有个小水潭。

不管那么多,这里的环境已经比地道好上数倍。

谢天足不出户,每日修炼二十二个小时,仅两个小时睡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谢天只知道自己练完第三十二式,正琢磨第三十三式的时候,异常困惑,照图修炼,也不得要领,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招肯定有何玄妙,否则为什么老人也只琢磨到第三十二招呢,无奈,谢天缓缓收气。

收气之时,令谢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自己的丹田之气又重新回来了,原来气并未被‘大尸老’打散,最近几日练功,气又缓缓聚集到了一起。

讲到‘丹田之气’,不得不讲一下,天下拳法人人可以练习,但练拳法需先练气,气为何物?气乃催动招数之动力,藏于丹田之内,气纯,则招数快,气强,则招数狠,此气不同于一般武侠小说里的内力,没有什么内功心法,也不可以传授,习练武功时自然而生,但是气可以自我调配,自我移位,甚至浓缩,提炼,使之变得更纯,更强。根据不同的拳法,气或可以成为尖锐的利韧,或可以成为坚硬的盾牌,但所以天下习武者,体内气的性质都是一样的。

不知为何,谢天觉得自己的气好象有点杂,以前可能还没有这种感觉,习练‘南拳’时义父就告知自己,气不要练得太纯、要注重速度与强度的完美搭配,所以习练‘南拳’,气需要浑厚一点,只是现在练了这内家拳,内家拳注重以合天地之气御敌,对气的纯度要求特别高,气杂不易与天地之气结合,招式容易脱节,甚至影响整体的连贯性,于是谢天又试图运气,缓缓地觉得自己的脑门发烫,蒸汽从头顶冒出,许久,才感觉气血畅通,精神也好了很多。

这几天一直以干果充饥,干果虽然能充饥,但是味道平淡,吃了几天,实在不怎么好吃,谢天走出山洞,洗了个澡,找了一套老人身前穿过的白褂子,将就着穿上,一穿还挺合身,便进入地道,向外走去。

此时已夕阳西沉,暮色渐浓,谢天虽步伐缓慢,但不难看出,脚步轻盈,踮地即起,仿佛整个人都飘浮着,径直向小巷走去。

找了半天,谢天发现之前的那家面馆已经改了门面,店门被木片裹着,顶上还挂着几盏红纸糊的灯笼,上面写的都是日文,一家普通面馆摇身一变,竟成了一间具有日本风味的特色餐厅。

面馆门口正坐着个人,朝着自己笑

“郭非铭!”谢天暗叹一声,这人怎么还在这,背着手谢天向面馆走来。

原来那天郭非铭吃完面并没有走,而是留了下来,替老人出了主意,拿阳明山的木头重新装修了一下店面,将原本普通的面馆改成赋有日本特色的风味面馆,还取了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一休哥”

阅读文东会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