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

第121章 百业模范,要上报纸了?

“???”

见两人没有解答自己的疑问,反而是指着让自己看起了后面的箩筐。

杜远波再次怔了怔,然后才转过头,向着身侧的那几个箩筐看了过去。

要说这些箩筐,在他最初的时候就打过眼了。

当时也还好奇呢。

方鸿安他们这几个人,说是这大山岭上的村民,但找了一辆卡车,就运这几個箩筐上的东西去县城……

这多少有点怪异。

这种卡车,那可不好找,价格也不便宜的。

这箩筐里得是什么东西,才值当呀。

不过这箩筐不仅是绑得严实,上面也都还盖了稻草,他一个蹭车的,也不好去看,就压下了好奇心。

而眼下,方成涛突然让他看看。

愣了一下之后,杜远波陡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脸上骤然浮现出一片震惊,他挪着屁股一点点的靠到了最边缘的一个箩筐边。

转过头,看了一眼已经抿着唇在笑的三人,杜远波伸出手,往眼前那箩筐上的稻草扒了过去。

他扒开的区域并不大,但已经足以看清那稻草下的情况。

视线之中,是透明的薄膜袋子,而袋子中,那随着的卡车的颠簸,在淌动着的液体,虽然闻不到味也看不出粘稠度,但那熟悉的,如同琥珀一般的颜色,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这个……”

心中的猜想得到证实,杜云波倒吸了一口凉气,转过头,目光骇然的紧紧盯住方鸿安他们三人。

好一会儿,才痴痴的出声:“这些箩筐里的……都是蜂蜜?”

“恩呀!”

王通昂着头,一脸的骄傲:“不仅如此!就你买的这些蜂蜜,也是我们放在胖大婶那里让他们代卖的!

还有就是……就你说的那个卖蜂蜜罐子和木勺子的方法,也都是我哥想出来的!”

“……”

杜远波再次陷入了呆愣的状态。

在花了好一会消化掉这些信息之后,他长长探出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呀!”

脸上掠过一阵尴尬的同时,很快又挤出了一阵笑容:“那也真是巧了呀!”

这感叹的功夫,已经挪着屁股又坐到了三人的旁边,拿着那罐子蜂蜜,自嘲着笑了起来:“那这东西,你们应该都吃腻了!哈哈哈!”

“不过,这蜂蜜是真是好吃,你们这是挖的野蜂蜜还是养蜂的呀?”

“你买的那个的话,是野蜂蜜!”王通道,“但这箩筐里面的,除了野蜂蜜,还有我们养殖的蜜蜂产的。”

“养殖的?”杜远波眼前一亮,“你们还养殖蜜蜂?”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杜远波这些年可算是跑过不少的地方,其中不乏大山里,但还是第一次听说潇南地区有蜜蜂养殖的。

带着好奇,杜远波靠了过去,饶有兴致的找着方鸿安他们三人聊了起来。

蜂蜜养殖的事业,在方鸿安的规划和有序推进下,到现在算是已经初步铺开。

现阶段,也就不存在需要保密的说法。

反而是,在这交通和信息都相当的闭塞的情况下,急需要把名号尽快的打响,第一时间占据潮头的位置。

这无论对于迅速打响品牌,还是为方鸿安下一步的市场拓展都至关重要。

眼下挖野蜂蜜这点量,廖叁这个鬼耗子还吃得下。

但等到后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廖叁眼下这种在鬼市里偷偷摸摸销售的渠道,或者说单纯依靠薪县鬼市这种个人的消费需求,是很难全部吃下的了。

必须尽快的拓展其他的销售渠道。

而况,除了蜂蜜,还有蜂种、蜂蜡、蜂王浆等等多种产品……

这些都很难像蜂蜜一样,通过鬼耗子的渠道去销售。

而一旦把名头打出来,以可以预见的未来极度膨胀的市场需求,那完全就可以坐在家里,等着需方自己找上门来……

所以……

在隐隐猜到杜远波跟报社有关,也应该是类似通讯员这种职业的情况下,面对杜远波这些打探,方鸿安也没有隐瞒,主动的简单介绍了一下挖蜂、养蜂的情况。

而王通和方成涛见方鸿安是这个态度,也就完全放开了。

面对的杜远波的进一步追问,也都耐心的介绍了起来。

杜远波这边,是越打探越惊讶。

要说三人有一手挖野蜂蜜的本事,这事情他还能接受。

毕竟,这种大山里,那的确也是有人多的能人。

就前不久,他就见过几个大山里的赶山人。

不仅是能辨识上百种药材,下套子打野也是一把好手。

那进了山,就好像是进入他们的世界。

别人寸步难行,他们那过得叫一个如鱼得水。

真正让杜远波震惊的是方鸿安他们那高超蜜蜂养殖能力、敢于建一个承包荒山办一个据说可以放上百箱蜂养蜂场的魄力,以及对于蜜蜂养殖整个远景那种清晰而长远的认知。

这一切的这一切,哪一点像是这种大山里的没读多少书、最多也只是到过薪县这这种落后小县城的后生仔?

这让杜远波激动不已。

正如方鸿安所推测的那样。

杜远波正是《潇南日报》社的一位通讯员,主要负责报纸一些信息和稿件的撰写。

这年头写稿和后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信息不畅的时代,很多的信息都是在获取到一些线索之后,通过像杜远波这种通讯员深入一线去了解、采访,才能获取到。

当然,因为手段相当的单一,且周期以及获取的成本都会比较高,所以一般来说,也只有在重要的信息的时候,他们才会远赴偏远的地方。

这次来千马坪,那说起来也是阴差阳错。

原本,杜远波也不是冲着千马坪来的。

而是收到一条重要线索,过来收集通讯稿信息的。

当时报社那边,领导还不大愿意他来。

杜远波是磨着报社的领导求了许久,又立下了军令状,才拿到了介绍信。

但不曾想,这到来之后,那件事出了点岔子。

导致杜远波原本的选题,完全作废。

这眼看回去就要挨批丢人了,思来想去,杜远波只能尝试利用自己的人脉和信息渠道,准备挖掘一些其他的选题或是信息带回去。

毕竟,来这一趟,也不能颗粒无收吧。

这一番挖掘之下,还真让杜远波挖掘到了一条让他很心动的信息。

杜远波这条信息,是来自于一位老同学,这位老同学现如今在薪县的教育部门工作。

两人也是很久没见面,这次杜远波来到薪县,工作失意,要找人帮忙,第一时间想到的,那自然是这位老同学了。

提了点水果,找到这位老同学家里喝酒的时候,这位同学居然拿出了一道炸鬼头蜂蜂蛹的下酒菜来。

这令杜远波不仅是有些惊讶,这玩意可是他的心头好,但他也是很清楚,这万一是相当的不好搞。

好奇之下,就向这位老同学打探了起来。

这一打探,他这位老同学也是和盘托出,告诉他说是他们薪县一个叫千马坪的中心校,饱受鬼头蜂的困扰,学校想了很久的办法都没能解决。

后来,请到了几位能清理鬼头蜂的能人,不仅是清理了那已知的鬼头蜂,还帮着学校把另一窝隐藏在学校周边的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鬼头蜂也找了出来,并用极为专业的手段给清理掉了。

这故事,在他老同学的口中,其实也就是有趣的谈资。

但落到杜远波耳中,却立即让他激动了起来。

近来,他们《潇南日报》,正巧是推出了一个名为“百业模范”的模块,旨在是挖掘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敬业、好人模范。

这模块推出之后,不仅受到了上级宣传口部门的褒奖和肯定,也很受人们群众的欢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收到了很多群众的来信表扬。

不过,在办了二十多期之后,因为内容同质化严重、一些模范故事不够典型、新颖,有了很明显的疲软现象。

渐渐又沦为一些人为了获取名声的展示台。

在这种情况下,报社那边,也是一直想挖掘一些具有独特性,别开生面的模范典型。

但可惜的是,一些发过来的稿件信息,要么一看就假大空,要么就是跟之前已经宣传过的,具有高度的重复性……

因此,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后,杜远波立即就动了心。

能挖鬼头蜂、并且很专业的挖蜂人……

这种身份,本来就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而况是为学校清除了安全隐患,往大了说,这就是守护了祖国未来的花朵!

再加上,鬼头蜂伤人这件事情,也正巧是他们《潇南日报》最近报道的重点。

起因是在双祁县,短短的两个月里连续发生了两起老人被鬼头蜂蛰死的情况。

报社这边,也是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对这两起事故进行了重点报道。

也是想引起对基层部门和人民注意加强对鬼头蜂的防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恰好涌现出了这样几位能治服鬼头蜂隐患的“模范”,那真是叫赶上趟了!

因此,在向那位老同学打探了之后,杜远波在次日就赶往了千马坪镇。

等到了千马坪之后,杜远波才知道整个事件的经过,比自己先前的了解,更具有传奇色彩。

首先那蜂就不是一般的鬼头蜂,而是毒性和凶猛程度都远超鬼头蜂的红娘胡蜂。

其次,那隐藏的那窝毒蜂,也更凶险,就在学校的围墙旁边,天天有学生在那附近打闹嬉戏,凶险至极……

最后,那三位能清理鬼头蜂的能人,居然还是刚过二十岁大山后生仔,据说这三人还不仅是帮学校清理了毒蜂隐患,还帮附近的十里八村,都清理不少鬼头蜂!

不仅是成绩显赫,专业性相当的强,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找蜂窝、清除蜂巢的本领……

这让杜远波就更激动了。

唯一可惜的事,听中心校那边介绍,那几个后生仔都是大山上小村子里的……

想采访的话,还得赶上山去才行……

最开始,还答应借车送杜远波上山去的。

但可惜的是,车最终也还是没借过来,杜远波等了大半天,实在是要赶回报社,就只能是打消了亲自采访的想法。

反正,眼下搜集的资料,也足以杜远波写出一篇相当详实的专题报道了。

凭借杜远波的经验,有这一片报道拿回去,他这次也算是可以顺利交差了。

他不曾想到的是,就在这随手拦住的车上面,居然又让他挖掘到了一个新的线索。

蜜蜂养殖……

如果刚才这三人说得都不假的话,就那种规模,以及那未来带动整个村、整个那一片大山共同发展养蜂产业的设想……

这可也是妥妥可以作为一期“百业模范”的宣传典型的。

想到这里,杜远波脑海中已经开始不断的构思,整理起了刚才获取的信息。

下意识的,他还拿出了胸口口袋别着的钢笔,有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了一本小本子,就准备再问一下把一些相关的信息记录下来。

打开小本子一只往后翻,当翻过在学校获取到的那些信息的时候,下意识的扫了一眼之后,杜远波正准备继续往后翻……

但突然的——

咯噔一声。

杜远波心头猛地一震!

大山上!

三个年级刚过二十的后生仔!

能挖蜂巢!

等等!

这些信息……

不会这么巧吧!

难道说……

杜远波猛地转过头,看向方鸿安三人的身形。

脑中很快就浮现出了那位孙副校长介绍的话。

三个人,都是年轻的后生仔,那位姓方名叫方鸿安的是主心骨,并不显山露水,但给人的感觉相当的淡定稳重且舒服、谈吐不凡……

至于剩余的两个,没有方鸿安出众,但也很有特色……

这些……

完全对应得上!

难道说……

想到这里,杜远波在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你……你……”

杜远波一个激动直接拉住了方鸿安的衣袖,问道:“你是不是就是石湾村的方鸿安兄弟?”

“嗯?”

杜远波这么一问,方鸿安三人都不由得是一惊。

因为之前没跟杜远波介绍他们自己,杜远波一直都是笼统的叫他们小兄弟的。

怎么,这陡然之间,就这么问起来了。

并且,还是一把就说出了方鸿安的名字。

一时间,两人都不由得是看向的方鸿安。

方鸿安这边,听到杜远波这么一问,也很是惊讶。

但联想到杜远波此前说来千马坪找有个单位有事,现在这么想想,这八成找的就是中心校,而且可能是从那位孙副校长或者是刘主任口中,知道了自己。

只是他一个报社的,知道自己的身份,还这么激动……

难不成……

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可能,但方鸿安又觉得这未免是太巧了。

一时间,也是有点不敢相信。

但面对杜远波那迫不及待的目光,方鸿安还是点了点头。

“真……真的是!”

杜远波一个兴奋,差点就直接站了起来。

“什么意思?”

看到他这幅激动的模样,王通是忍不住了。

“王通!王兄弟吧!”

“还有你……应该就是方成涛方兄弟!”

带着激动,杜远波接连指向了王通和方成涛两人。

“嗯!”

“???”

这一下,王通和方成涛就更傻眼了。

“巧!真是太巧了!”

激动之后,杜远波忍不住咧着嘴大笑了起来。

这兴奋的笑声持续了好几秒,他才注意到王通和方成涛都是一脸懵的看着自己。

赶紧是从怀中掏出了自己的介绍信,向着三人解释了起来:“忘给你们介绍了,我是《潇南日报》的一位通讯员,这次去千马坪就是听说了你们三兄弟为学校清除毒蜂的事情去的……”

“具体的情况,我已经从孙副校长那里都打探清楚了,原本是准备上山去找找你们的,但实在是没车……”

“没想到,这么巧居然是这样碰到了!真是缘分呀!”

一番感叹,杜远波简单的把整桩事情的缘由说了一边。

“……”

听完这话,不说王通和方成涛面面相觑。

就连方鸿安也都先是有点懵,这还能这么巧,那真是堪比里面的桥段了。

更关键的是,听着意思,杜远波这是准备把他们帮学校清理红娘胡蜂的事情要写成专题报道发在报纸上去?

就这件事情?

也值得这样大书特书吗?

也看出了方鸿安的吃惊和惊讶。

杜远波继续介绍了起来:“我们《潇南日报》这边有个新板块,主要是介绍一些各行各业的模范及英雄事迹,我觉得你们三人的为学校清理毒蜂的事情,就很符合我们这个板块的宗旨!

除此之外,还有你们养蜂的事迹还有构想,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也一起写进来,把这两样事情一起融合起来,写一个专题报道……”

在确定了方鸿安他们三人的身份后,杜远波在第一时间已经否定了自己之前已经构思好的报道腹稿。

他想到了一个更加好的方案。

为学校清理毒蜂,守护祖国未来花朵!

生于大山,依靠大山自立根生,自学成才,养殖蜜蜂,还愿意带动大山里的人一起养蜂……

这敬业、奉献、无私的精神。

如果从两方面去写,绝对比之前的那个方案更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