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民国乡村往事》
民国乡村往事

第175章 酒懵子队长

供电局的领导对着杨建国笑了笑,对他说道:“没事的,你在干活,手脏很正常。我是咱们地区供电局的,我听人家说,你对水,电,机械这些都很精通,我今天来,是带着任务来的,我们单位想把你调过去,只要你调到我们单位,我们马上就可以把你的户口问题解决掉,你以后就是我们单位的技术工人了。这可比你在公社干强多了,你在公社干的再好,他们也不能给你解决户口问题,最多就是半工半农……”

“我说你这个同志,做事不要太过份了啊!”地区供电局的领导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闻讯赶来的尹书记打断了。

“尹书记,这是我们局里的决定。”供电局领导严肃地说道。

“你们局里的决定?你们也得考虑一下我们基层的实际情况吧!我们兰溪河公社就这一个技术人才,你们把他要走了,我们怎么办?反正对于这件事我只有一句话,就是杨建国坚决不能走!”尹书记态度坚决。

“哎,老尹,你别激动嘛。”供电局领导笑着说,“这样吧,我们回去再商量商量,你看成不?”

尹书记哼了一声,“这还差不多。”他看向杨建国,“建国,你先回去干活吧。”

杨建国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尹书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自叹息。他知道,像杨建国这样的人才,留在公社的确是屈才了。可是,公社真的离不开他啊……”

杨建国心情复杂地回到工作岗位。他明白,公社确实需要他,但成为地区供电局的技术工人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稳定的生活。他一边工作,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说实话,他的内心还是想去地区供电局的,但是公社的尹书记不放人,自己也是一点办法法都没有。

这天晚上,杨建国下班后,刚准备回家,尹书记就过来对他说:“建国,走,跟我上我家吃饭去,今天你婶婶杀鸡吃。”

杨建国说:“尹书记,你们吃就是了,我就不去了。”

尹书记说:“建国,以后下班时间,你就不要叫我尹书记了,你叫叔就行,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侄子,我就是你亲叔。”

杨建国听到这话,他不好再拒绝尹书记的邀请,就跟着尹书记来到他家,婶婶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快来坐下,建国。”婶婶热情地招呼道。

杨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

杨建国刚坐下,兰溪河公社的钟主任也跟着进来了。杨建国看到钟主任来了,赶紧站起来招呼道:“钟主任,你来了,你快请坐。”

杨建国一边说着话,一边就把板凳朝钟主任面前挪挪。

钟主任朝杨建国微笑着点了点头,就在他的对面坐下,对他说道:“建国啊,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该被困在这小小的公社里。但我们兰溪河公社是真的离不开你啊。”

杨建国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尹书记拍了拍杨建国的肩膀,“建国啊,你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都希望你能有更好的发展。但公社也需要你,我们不想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你只要同意留下来,以后我和钟主任都会把你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的。”

杨建国抬起头,看着尹书记和钟主任,“尹叔,钟主任,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钟主任说:“怎么叫尹叔,钟主任,以后只要不是上班时间,就叫我叔就行,不用叫主任。我们现在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能够留在兰溪河公社,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

几天后,杨建国收到了供电局的消息。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在公社设立一个电力维修站,由杨建国负责,并提供相关培训,以提升公社的整体电力水平。杨建国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他既能为公社做出更大贡献,又能实现自身价值。

在杨建国的努力下,电力维修站顺利成立。他带领着一批年轻人,积极学习和实践,为公社的电力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公社也因为有了专业的电力支持,发展得越来越好。杨建国感到无比满足,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不久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学校里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师被打倒了,学校停课了。兰溪河公社的尹书记和钟主任都被打倒了。

就连荷叶她们生产队的队长都被夺了权,现在当队长的,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懵子。

前两年他因为喝醉了,发酒疯自己爬到房顶上跳舞,不小心摔下来,把腿摔折了,留下了残疾,现在走路一跛一跛的。他什么都不懂,领着社员去出工时候,需要干什么活都不知道,整天就是瞎指挥。

一天,杨明瑞正在卫生所里忙着整理草药,突然接到了荷叶的求救。原来,酒懵子队长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命令社员们去修一座摇摇欲坠的桥,导致有人受伤。杨明瑞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到现场。发现受伤的人中有他的好朋友王茂坤。他怒斥酒懵子队长不负责任的行为,并组织大家安全撤离后。就抓紧给受伤的人治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酒懵子队长见闯祸了,就趁机溜走了。杨明瑞给受伤的社员包扎完伤口之后,就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了。

王茂坤好些日子都没有和杨明瑞在一起聊过天了,这天,杨明瑞给他包扎好伤口之后,他们就找个安僻静的地方坐下来聊了一会。

两个曾经的好朋友坐到一起,心里都有着千言万语想要和对方说,但一时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一时间,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茂坤,你这些日子过得还好吗?”杨明瑞打破了沉默问道。

王茂坤说:“好什么?我自从和你分开后就没有好过。”

王茂坤沉默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家在解放前,家里也不算富裕,只是能解决温饱罢了,后来,我跟着你去跑马帮给人家驮货,挣了一些钱回来,我家爹就把我挣回来的那些辛苦钱,全部拿出去买又房子又置地。特别是解放前一年,人家会看风头的人,都在忙着把家里的房产田产转卖出去。我家爹什么都不懂,他还觉得机会难得,光在那一年,他就买进了两套大院子,和一百多亩田地。到了解放后,我家拥有那么多的房子和田地,就被划成了地主,那些房子和田地全部都被没收了。我家爹看着他好不容易才置办起来的家产全部都被没收了,心疼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我们一家人,一直戴着地主成分的这顶大帽子,一直都在被人针对。从解放后到现在,只要运动一来,我们就要挨整挨斗,这些年,我虽然还活着,但也和死了差不多了。有时候,我真想去找飞龙算了。”

杨明瑞听了王茂坤的话,赶紧对他说道:“茂坤,你可千万不能走飞龙那条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一定要相信我说的话。”

王茂坤苦笑道:“但愿如此吧。”两人又聊了些近况,便各自离开了。

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渐渐深入,造反派们越演越烈,他们随时随地都在斗人,整人,兰溪河街上经常都会有人被他们五花大绑的,捆着拉去游街示众。有些人受不了这份耻辱,挨批斗后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这个时期,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因为站长和火车司机都被打倒了,兰溪河车站的火车也停止了运行。

在这个让人疯狂的年代,有人提出了“亲不亲,阶级分”的口号,这个口号马上就受到了红卫兵和造反派们的认可。

阅读民国乡村往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