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第28章 鸭肉与吸血鬼

“想创意如果太逻辑化,是想不出好东西的,而观众也不会对你有印象。”

教授进阶广告学的老师马克·芬斯克(MarkFenske)大踏步地走进教室,把手上的书往讲台上一放,说:“赶快,30分钟,给我做一个鸭肉的广告!”这已不是马克的第一次“突袭”,大家毫不惊奇,迅速拿出大笔记本,“刷!刷!刷!”地就埋头写起“鸭肉”的广告词来。

设计艺术中心学院的研究生可以自己挑课选修。初进设计艺术中心学院时,我修了一位华裔杨老师的初阶广告学课程,获益良多。这门课教授所有有关广告这门学问的基础,教会我们什么是广告、怎么看广告,以及怎么去想广告。

若说杨老师的教学风格如和风细雨,那马克就像是狂风暴雨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比马克更有创意的人,他对东西、事情的看法,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的创意,像一根棒槌猛敲着大鼓,“咚!咚!咚!”地把声音灌入学生脑中。即使鼓声停下来,脑子里还是有一下又一下的鼓声回响。

而他最可怕的一招就是“突袭”,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要学生发挥创意,拟好一个广告的文案。像“鸭肉”,就是一个他用来激发创意,而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记得有一次,他将同学写好的“鸭肉”广告文案一张一张抽起来看,“不好!”、“没有创意”、“你在写什么?”……随手将一张一张的广告文案撕掉。这真是一个残忍而可怕的景象,被污辱的同学们苦着脸坐在椅子上,大家一副又想咬人又想哭的表情。

“要想写出有创意的广告文案,有一个秘诀!”将所有学生的作业全部撕掉后,马克反而心平气和地教起“发挥创意的秘诀”,大家赶快竖耳倾听。

“你们先拿一大张纸,”他顿了顿,看学生们纷纷依言拿出一张纸,然后说,“将你们所有想到与‘鸭肉’无关的词统统写出来,一直写到你再也想不出来为止。”大家开始埋头在纸上奋笔疾书。

乱写!那还不简单,虽然搞不清楚他要干什么,大家开始乱写起来。而马克此时面带笑容地看着大家忙成一团。

“不错!不错!”他手里拿着其中一位学生乱写的纸张,“?很好!”他转向写出“”一词的学生说:“你可不可以把‘鸭肉’和‘’连在一起?”

“你们以前所想到和‘鸭肉’有关的词句,都是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对‘鸭肉’形成的现成印象——可口、柔软、浓郁……合乎逻辑,但是,没有创意!”

他用很严肃的语气说:“搞创意,人不能逻辑性太强,靠逻辑想不出好东西!”他用手指在空气中虚画了一个方框框,说:“你们要跳出这个逻辑框框的限制。”

“乱写”居然是突破自我设限的障碍、激发灵感和创意的方法!常规逻辑反而太顺理成章而显得无趣!脑袋似乎有“轰!”的一声,就像武侠小说上的任督二脉忽然贯通,平添了一甲子功力。

他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圆圈,在一个圆圈中写下“鸭肉”,在另一个圆圈中写下“”,停下笔,问:“鸭肉和会有什么关联?”

我的脑中马上就浮现淋漓尽致、缠绵、温柔、余韵悠长的画面。嗯!和吃鸭肉的经验连在一起……两种影像和经验的重叠,在脑中有如走马灯般地相互追逐。突然领会了发挥创意的诀窍,我几乎兴奋地要大叫出来。咦?这感觉好像也和“”可以连得起来喔!

马克另一个经典的举例教学,是要学生将所有对“吸血鬼”和“保险公司”两个主题的广告形容词全部写下来,然后,他要求我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现在,如何把用来描写吸血鬼的词句,与对保险公司保单的形容交换?”“你的保险经纪人如何像吸血鬼一样‘永生不灭’地服务于你?”

这样的教学法简直就是在玩游戏!“吸血得永生,也是一种保险”,“保险公司像吸血鬼,日夜为您赚钱不休息”……之类的妙句源源而出,让大家大呼过瘾。这些都是应用正常的逻辑思考想不出来的好东西。马克把广告变得更有趣,更好玩了。唯一的后遗症就是,我每一次看到保险公司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吸血鬼。而为了随时做类似的练习,他要我们每人都准备一个大开本的笔记本,要我们随时可以去做乱写和乱画的创意练习。

记得有一次,我们试着以星巴克咖啡为对象,设计广告及文案。不爱喝咖啡的我脑袋暂时卡住了,真的是想不出来。马克走到我手边,抓着我的手,在作业本上画了两个大圆圈,问我:“你看这像什么?”

我看了看,不就是两个圆圈,能像什么?但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像两个游泳池。”

听了我的胡言乱语后,他两眼放光,说:“对,那为什么要有两个游泳池?”我好像也受到了一点儿启发地回答:“一个是冷水,一个是温水。”

“很好,那这跟星巴克咖啡会有什么关系?”他的话才一讲完,我的灵感顿如泉涌:“一个是冰咖啡,一个是热咖啡”,“可以在热咖啡里游泳,也可以在冰咖啡里游泳”,“可以热的时候喝,也可以冷的时候喝”……

他笑着点点头,说:“包,你懂了!不要坐下来空想,要以行动回应信息。”

阅读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