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东方龙啸一》
东方龙啸一

第54章 神奇系统 48

文革结束了,赵达明的故事感动了新上任的军区领导,正式批准他由“预备役转为正规军”又因他是大学生,表现出色,根据他的志愿,将他保送到军事工程学院深造,专攻军事工程建设。他发誓学成后,一定他亲手把那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洞窟,建设成最尖端的军事基地。

盘古基地建成了,赵达明的愿望实现了,他也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陵墓就葬在了基地,为了继承他的遗志,他的儿子赵琦以计算机编程、军事策划双料博士的身份和黑客名誉博士的身份进入盘古,担任了计算机中心主任。

在计算机中心主控大厅,疯狂的军人们直到累了才把赵琦放了下来,赵琦揉了揉被抛晕了的头命令道:“各就各位,迅速盘整数据,然后休整三天。

是啊,为了这个即将震惊世界的重大项目,他们整整奋斗了二十个日日夜夜。一旦精力松弛下来,不睡个三天三夜才怪呢。

这是兰州市一家最好的市立医院,在一间高级病房里,一位打着点滴的中年病人,斜靠着病床摆弄着笔记本电脑,他扶着眼镜沉思了一下,低头十指如飞。如果你走过去,你会看到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沙生果志》

中文名:沙生果。英文名:Sandfruit。

起源地:中国

植物分科:有待于植物学家界定,应属于苜蓿类植物。

植物类别:三年生草本,次年根部再生。

生长地:沙漠、戈壁、含沙量60%以上的沙化土壤。

生长期:95——105天。

温度:播种温度最低10c,生长期积温1500c以上。

……………………

……………………

知识产权:中国——兰州沙漠植物实验室——无名者——主任研究员谢一林。

培育过程:沙生果不是自然界应有的植物,而是人工合成的。是基因重组技术创造的植物。主体基因树是草本植物固沙1号苜蓿和木本植物板栗二者的复合体,在另外9种植物中提取目标基因,通过对基因进行嵌接、融合而创造出了新的植物体。

生物学特性:耐低温,不怕昼夜温差大。喜干旱,夜间叶片吸湿能力强。爱养分,养分越高产量越大。每三年播种一次,每年地上部分收割一次,次年从根部重新长成植株。茎干粗壮,根系异常发达。株高150CM左右,果实形状、大小与板栗相似。

生物利用:果实为优质粮食,茎杆为优质牧草。

生物产量:超级产量,果实亩产2000公斤,茎杆亩产3000公斤。

营养价值:沙生果有粳糯之分,糯性果实含糖量高适于加工高级食品,粳性果实富含淀粉易加工成高级面粉,适于制作发酵类食品如面包馒头等。沙生果的营养成分都是按人体所需设计的,因此,各种营养成分十分齐全,人体综合吸收率高达95%以上。沙生果可以定性为世界级的超级粮食。

远景展望:通过添加或减少基因组合,可以改变沙生果的品种,培育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干果类作物等等。从理论上说,应该还具有药用价值。

写道这儿时,床头柜上早已打开盖的手机突然响了,谢一林大叫一声,迅速拿起电话一看,天哪,正是盼望着的号码,他急切的摁下了通话键:

“喂,我是谢一林。”

“谢研究员,我是国家食品安检中心主任刘义风,你的检测品沙生果已通过国家最高级别3A级检测,最高安全等级绿色。谢主任,祝贺你呀,你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大奇迹。”

“谢谢,谢谢你刘主任。”

“谢研究员,按照你的要求,我已把检测证书正本上报给了总理办公室,副本已传真到了你的实验室。”

“啊,太感谢了。”

放下电话,他傻笑了一会儿,突然大叫道:“护士,护士快来。”

高级病房的病人谁敢怠慢?于是,拔下吊针,办好出院手续,在院长的叮嘱下坐上接他的车一溜烟儿的走了。

排位第三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天字三号工程研制成功了,并通过了最关键的安全检测,这么重大的消息,让一向稳重的国务院总理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主席,天大的好消息呀,天字三号工程,噢,就是那个兰州沙漠植物实验室谢一林培育的沙生果已圆满成功了,嗯,我马上过去向你汇报。”

作为总书记、国家主席的中国掌权人当然早就知道天字三号工程和它的进展。所谓天字号工程是没有编入“863”和“973”计划的重大科研项目,它不是由国家提出来的,而是根据科研人员的偶尔发现或意外设想而立项的。

天字三号工程沙生果,就是谢一林在研究耐沙1号杨树和固沙1号苜蓿过程中的突发奇想,何不利用基因嵌接重组技术,在所有植物中选择所需要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植物物种来。于是他强迫自己分心,白天研究固沙项目,晚间进行新物种设计,他把目标锁定为粮食,因为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为了安全起见,他只从植物中抽取所需要的基因。当他把草本植物固沙1号苜蓿和木本植物板栗二者合成为了主体基因树时,他知道他的设想一定会成功,因为他再次得到了那个被他称为无名者的神秘人物的暗中指点。所以他立即把可行性报告和主体设计上报给了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被他的这种大胆的设想吓坏了,事关重大,就直接报给了总理办公室。

总理没有吃惊,而是站在战略角度来看待这个设想。他深知,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多大。沙漠不再荒凉,人类的粮食问题将会彻底解决。在得到一些生物专家的首肯之后,总理竟然从他的总理特别基金中,给谢一林特批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就这样,在固沙项目成功之后,被列为天字三号工程的研究也接近了尾声,现在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到主席办公室,一杯清香浓郁茶已沏好了,这是总理爱喝的铁观音。

“主席啊,快看看吧,唉,我们中国啊又要震惊世界一把了。”

“呵呵,”总理的话把主席逗笑了:“你这个总理啊,怎么对这个重大发明挺伤感的呀?”

“是呀,是呀,中国老是隔三差五的来这么一把,多让其他国家嫉妒呀。”总理一本正经的道:

“哈哈哈,总理,你呀,看你这心情好的?”说到这儿,主席已急切的看起了总理递过来的文件。

“咦,是盘古基地的报告,怎么送那儿去了?”

“啊,盘古系统安全检测功能要比女娲强大,也利于保密。”总理解释道:

“噢……。”

作者:不好意思今天上午有事所有写的晚了,十二点写到现在,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了啊。

第八十五章超级食品

“啊,沙生果,好听的名字,嗯,通过了国家最高级别3A级检测,最高安全等级还是绿色,哎,太好了,总理啊,我最担心的是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下儿好了,连盘古都通过了,我就放心了。”主席边看边道:

“是啊,盘古是我国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华神公司推崇它世界仅此一部,它的功能深不可测,它都确认安全当然没问题了。总理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的喝着铁观音。

“在沙漠里种植,还有这么高的产量,这是一大奇迹。科学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啊。”主席有感而发:

“这个谢一林真是个科学疯才,三年推出了三项震惊世界重大发明,看来,我们国家的最高科技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谢一林将榜上有名喽。”总理对谢一林真是称赞有加。

“呵呵,岂止啊,我看应该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前面,增加个国家重大科学奖。

因为这三项发明太重大了,它将改变世界。很可能影响这个世界几个世纪,还有我们中国也会因此而加速崛起。”主席激动的站了起来。

“好啊,主席,那我们就好好谋划谋划,让我们中国借势腾飞吧。”总理也站了起来。

一个月后,也就是“七一”刚过,一个带有战略性的农业会议,或者说是沙生果推广工作的听证会,在总理办公室的小会议室召开了。首先由农业部部长助理、首席农业专家相言成,介绍新型作物品种沙生果的推广计划。他先简略的介绍了几句准备工作过程,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简略归纳:

建立最先进的原种繁育基地,确保有足够的沙生果原种供应推广。原种的基因密码仍由发明者谢一林保管,以利于保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利用三年时间,在绿洲计划的受益地科尔沁沙地推广1000万亩。总产量达到或超过2000万吨。

立即进行沙生果栽培试验,找出最佳耕作技术。

立即进行沙生果食品研制,为占领国际高端食品市场做准备。

立即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申报沙生果的所有专利,并公布部分相关数据,让世界了解沙生果,认识沙生果,直到认同和喜欢沙生果。

十年之内禁止沙生果种子出口,只出口原粮成品如面粉,高端产品如点心、面包类。至少占领国际50%的食品市场。

三年之内禁止沙生果产品出口,所有沙生果产品只供应国内市场,让我们的国民优先品尝沙生果的美味。另一用意是制造声势,钓一钓国外消费者的口味,当然了,我们不反对国外消费者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品尝,或者组成品尝团来中国也行。总之我们要等国外消费者流出口水后,以“适当的价格”出口,一举占领国际食品市场。

立即启动沙生果及其副产品应用研究,既然沙生果是特定的人工合成的植物,相信其利用价值应该很高,如药用、化工产品。主攻方向先放在养殖业,因为沙生果除果实外,还有60%的秸秆、果皮等都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牛羊饲料。科学利用,一定会养殖出超过莱州雪花肌牛肉,萨佑旗雪里红羊肉以及竹叶鲜肉鸡和一沟香小头猪等品牌的超级禽肉类产品。同沙生果食品一道风靡国际市场。

沙生果的后续科研计划已在实施中,目的是在三到五年培育出油料、糖用、果品类别等经济用途的品种。项目主持人仍然是谢一林。

沙生果的推广要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的973计划,并且列入优先项目。

相言成介绍完了,进入实质性讨论。

首先是总理问道:“科尔沁沙地治理的工期是三年,明年主体工程就完工了,届时将有2000万亩耕地和2000万亩人工草场,为什么只推广1000万亩?”

相言成道:“有两个原因,一是原种繁育跟不上,无种可种。二是土壤要求,沙生果对土壤的要求是含沙量要超过60%以上。而科尔沁沙地的含沙量超过60%耕地在西部,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其余的含沙量低,不适于种植沙生果。另外,沙生果是新型粮食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比较高。其种植不能无序推广,必须纳入国家计划内。”

说到儿,相言成停了一下敲击着电脑道:因此我建议:无论是个人或集体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种植许可证后方可种植。”

“你这建议不错,我看行。总理表态道:其他人也赞同。

“为什么强调要繁育原种,怎么防止种子资源流失到国外?”主管轻工业的副总理问道:

“嗯,沙生果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样,需年年制种,大田收获的沙生果是不能做种子的,因此种子资源是不可能流失的。

相言成不愧是国家级农业专家,他侃侃而谈,对答如流。

这时,国家副主席提出了一个尖端的问题:沙生果是否属于基因产品,眼下世界各国都对转基因产品谈虎色变,极力排斥。我们怎么向民众解释?”

相言成刚要回答,总理办公室主任和一位工作人员,各拎着一大件食品盒进来了,对总理道:“总理,这是您在稻香村食品公司定做的食品。”说罢,放下了纸巾类的用品后退了出去。

食品盒还没有打开,一股难以形容的食品香味四溢开来。

“啊,这是什么食品哪这么香?”有人嗅着鼻子问道:

“嗯,带有巧克力味儿,还好像是栗子做的?”

“哎,总理啊,是什么意思呀?要是你请客的话就快让我们尝尝吧,别谗我们了。”都是部级领导,却抵受不住那股香味儿的诱惑。

“呵呵,主席啊,你看把他们谗的。”总理笑着,亲自把食品盒打开了。

啊,只见盒内的食品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酥口的,有软绵的,有糯性的,有带馅的。一看就知道是北京老字号稻香村的经典食品。但它的香味儿很特别很特别,这可不是稻香村的经典。

众人呼啦一下围上前伸手就抓。

“慢,”总理笑道:“我要告诉大家,这就是用沙生果制作的,百分之百的基因食品,怎么样有胆量吃吗?”

就在大家还发愣的时候,总书记已捷足先登,拿起一块轻轻的咬了一口,品了品赞叹道:“好吃的不得了,嗯,有巧克力的浓郁;板栗的甘甜;还有包谷的清香,总理呀,快尝尝吧,一会就让这帮谗鬼抢光了。”

看主席都下手了,其他人还等什么,早把总理挤到了一边。

有人边吃边道:“小相呀,副主席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我们想听听你的高论,快说说吧。”

相言成看着这些大领导们的谗相偷偷直乐,清了一下嗓子道:“沙生果是纯粹的基因合成品,但与国际上的转基因食品有所不同。国际上的大多数转基因食品含有动物基因,如一种耐寒西红柿,就被嵌入了北极鱼的防冻基因。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许多人已经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植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同时许多人坚持认为,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阅读东方龙啸一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