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东方龙啸一》
东方龙啸一

第58章 神奇系统 52

美国男人有两样离不开的东西,一个是女人,另一个就是啤酒,在德国,不喝啤酒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美国著名啤酒商维博公司总裁皮维博,在品尝了玉浆牌啤酒后,被其口味惊呆了,醒过腔来大叫道:“NO、NO,这不是来自人间的酒。”看到带来的品酒师把应该是品地酒贪婪的倒入喉咙时,皮维博一头冲进订货洽谈室,扔下一份合同叫道:“啤酒我全包了。”扭头就回去继续“品酒”去了,弄得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德国啤酒商更绝,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买断玉浆牌啤酒的生产工艺。

一对法国老夫妇是法国最大的葡萄酒行业的投资商,在品尝完三款晚霞牌金品红酒后,又每样买了一瓶就匆匆离开,回到宾馆就上网通知经纪人,抛出全部的还处于高位的有关葡萄酒的股票。结果,引发了法国股市大动荡。华神公司的晚霞牌红酒还没有登陆法国呢,法国的红酒行业就不攻自灭。

展示华神公司的酒不是唯一的目的,用华神公司老总的话说,“酒是种媒介,古人能把酒吟诗,今天,我们要用酒来抛洒中国文化,要让世界知道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是多么内涵丰富、绚丽多彩。努力促进中国软实力的提高,也是华神公司以后的经营方向。”

在展会上针对二十多万外国游客,华神公司以酒文化为基点,精心准备了猜酒迷,朗读写酒的诗与答出诗的作者等项活动,当然,答对的会获得酒的奖赏,这些外国游客们没有想到,酒在中国竟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流连忘返。甚至为了参与活动,现场学起了汉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标准的汉语,昂扬顿挫、节奏分明的朗读,颇有些中国著名播音员夏青的风格。

一位典型的英格兰青年朗读完了手舞着标签兴奋的大叫,“我知道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猜谜主持人高兴的表扬道:“你很棒,朗读的非常专业。诗的作者与创作时代你也猜对了,那么,你能不能说出杏花村里酿的是什么酒?”

这位英国青年思维活跃,性格开朗。他调皮的问道:“主持人小姐,如果我答出来了,我的奖品是不是该升级换代了?”

哗……场中一片欢笑声,一些特许的中国观众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早已有所准备顺口道:“那是当然,至少将你是本届展会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一个酒诗猜谜状元。”

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传来,“不仅如此,你还将是华神公司在英国的酒类产品的代言人,并获得三种酒每年各一箱的奖励。”一位男子拿过话筒突然道:

刷……,场上静了,观众们被这诱人的奖赏惊呆了。好半天才响起了掌声。

主持人忙介绍道:“这是华神公司企划部副部长李晨光先生。”

那位英国青年有些不知所措,没想到这么大的荣誉将落到自己的头上。

主持人咯咯一笑鼓励道:“喂,帅小伙,勇敢些,你离成功只一步之遥。”

英国青年红着脸鼓足勇气道:“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好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巷头揭翠帘。这是古代酒都杏花村的真实写照。”他从皮包里拿出两瓶酒举起来道:“这就是我的答案,此前,是我最喜爱的酒中珍品汾酒、竹叶青。”

“啊,他答对了。”主持人脱口叫道:

李晨光抓住他的手举起来道:“各位女士、先生们,这位英格兰小伙不但答对了,而且答得非常棒。今天的酒诗猜谜状元他当之无愧。”

在一片掌声中李晨光接着道:“华神公司将兑现我刚才的承诺,他现在已是华神公司在英国的酒类产品的代言人了。”

“露丝,”“吉尔,”这位叫吉尔的英格兰小伙与女友兴奋的拥抱在一起。

这是展会第三天酒诗猜谜活动出现的一个,酒诗猜谜状元吉尔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到痴迷的地步,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超过了许多中国人,渊博的中国知识配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汉语,使他成为了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汉语教师。但仅仅是一名讲师而已,并不出名。没想到他在酒诗猜谜现场的表现使他在英国一炮走红。而华神公司也没想到吉尔不但是酒类产品的代言人,更是成了在英国宣扬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带动了许多英国青少年,从了解中国文化到喜欢中华文化,使其中许多人成为了中英人民友好的使者。

华神公司酒类产品品尝订货会对外阶段结束了,美国啤酒商维博公司,德国啤酒商施劳得,丹麦的比利萨及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分割了华神公司的三种酒类销售代理权。中国啤酒协会的下属厂家也获得了近500万吨的销售合同,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占据了全国啤酒产量的六分之一多。可谓是一会定江山。

酒类产业在西方也是支柱产业,华神公司进军酒类产业也是打击西方经济的战略手段之一,而国家制定的《龙啸计划》中的强国战略也通过华神公司得到了落实,华神公司的经营战略已把打击西方经济当成了主项。

第九十一章世卫会议

日内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莱蒙湖畔,是西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当然也是瑞士的钟表之都。

世界卫生组织大厦在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中十分显眼,最醒目的标志是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由蛇盘绕的权杖既是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也体现了医学界的权利和义务。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专门机构。

中国是世卫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国和巴西代表在参加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于旧金山召开的关于国际组织问题的大会上,提交的“建立一个国际性卫生组织的宣言”,为创建世界卫生组织奠定了基础。

世卫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与保健。说白了就是想让人们远离疾病。然而死亡率最高的十大疾病还是在严重的威胁着人们,尤其是艾滋病,不但没有被遏制住,反而每年以10—15%的速度在增加。

如今从中国传来了好消息,全球最难缠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疾病的治疗药物面世了。“嗯,这也是我们亚洲人的骄傲。”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顺郁博士心中这样感慨,却又高兴不起来,因为世卫组织高层会议辩论的结果让他烦恼。

在具有西欧风格,装饰典雅古朴的会议大厅里,一个重要的会议已辩论了两个多小时,分歧依然严重。

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的三大药物发明后,世卫组织如何应对。”

“癌症、艾滋病和糖尿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疾病,中国人既然研制出了特效药,就应该向国际药物联盟公布配方和生产工艺,以便大量生产用于治疗,造福于人类,这是中国人的义务。”这霸道又毫不讲理的话,出自于欧洲区办公室主任马克·次宗,这位握有欧洲最大制药企业华氏纳公司20%股份的大亨,从骨子里仇视中国,认为连上帝都不信的人不配待在地球。他想打击中国,更想把配方和生产工艺据为己有。因为华氏纳公司为研制抗艾滋病药物,已投入了20亿美元,并已接近成功。而中国华神公司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就让华氏纳的20亿美元灰飞烟灭。他想利用世卫组织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公布药方,从而使华氏纳获得最大利益。当然这是他的妄想。

身为西太平洋区主任的尾身茂博士倒是为中国说了话,当然也是为了亚洲的荣誉。

“不。不,马克·次宗主任,你这种要求是无理的,不合乎逻辑的,对中国不公平。西太平洋区全体成员国表示反对。”尾身茂博士有些激动地道:

“尾身茂博士,对中国这样独裁者统治的国家用不着讲什么公平,为了人类健康,为了阻止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必须这么做。”马克·次宗蛮横的叫道:

尾身茂博士冷笑道:“马克先生,你不认为话太直接了,是隐藏不住目地的了吗?”

“不要吵下去了,”总干事李顺郁博士敲了敲桌子厌恶地道:我们休会十天,各区之间再磋商一下,十天之后一定要拿出一个意见统一的年度报告,十月份在中国召开的年度会议上别让世人失望。

年度报告意见是否统一并不重要,而在中国召开的2005年度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会议却十分重要。因为随着中国三种特效药的面世,世界上每年将有一千多万人的生命得以保存,人类的健康状况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金秋十月,中国大地一片丰收景象。下了飞机的李顺郁一行人深受感染,在中国卫生部部长张卫河的陪同下乘车赶往宾馆,这是一款电动型豪华大客车,无声无息、平稳高速的行驶着,让世卫组织的官员们无不感到惊奇。他们这儿看看,哪儿问问,话题自然引到了这一年中国的表现上,一位官员感慨地道:“不可思议,这一年中国让世界不知震惊了多少次。”

张卫河微笑道:“谢谢你的赞誉,其实世界各国都在进步,每年的重大发明有数百项之多。中国的发展体现了全人类的进步,和平与发展、科学与进步,这是人类不可阻挡的进程。”在友好的气氛中,他们的交谈持续到宾馆停车之时。

10月8日,世卫组织2005年度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会议厅准时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健康与历史共进”的主题演讲,获得了长时间的掌声。同时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遵守世界抗艾滋病大会宣言,向世卫组织捐献刚发明的抗艾滋病药物“清艾1号”50万人份。这份捐赠让总干事李顺郁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官员们大喜过望,而2004年全世界得到治疗的爱滋病患者不过100万,并且只是控制病情而已,而中国的捐赠将使这一人数超过一半,还是真真正正的救命药。他们很可能就此远离了艾滋病。

李顺郁甚至有些纳闷儿,中国政府是怎么了,这么快就屈服了世卫组织某些人的压力,一下子捐了这么多。

其实即使是没有某些压力中国政府也要捐的,因为这是中国政府刚制定的提高软实力的战略步骤之一。中国也够可以的了,利用华神公司进军酒类产业打压西方一些企业,回手又用救命的药品收买人心。当然这是一些人背后分析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政府是真心要挽救爱滋病患者的生命,不但今年无偿提供,以后每年都要无偿提供不低于50万人份的药物,还承诺迅速扩大治疗癌症、糖尿病药物的生产能力,满足全球患者的治疗需求。这一手儿绝对大大的提高了中国的人气儿,许多国家的政府纷纷感谢中国政府挽救了他们的国民,一些被治愈了的患者一提起中国就高呼LongliveChina,对中国的感激之情不宜言表。

不过,天生就对中国有恐惧感的欧洲人,不会放弃一切打压中国的机会,即使你在挽救他的生命或是在中国获得了巨大利益,他也会回过头来反咬你一口。

以欧洲区办公室主任马克·次宗为首的,世卫组织内的一些****人士,不顾总干事李顺郁的反对,坚持对中国提出了无理的要求。气得李顺郁带领大部分人打道回府了,马克·次宗愿意自讨没趣就闹去吧,身为韩国人的李顺郁深知中国人的秉性,马克·次宗无理取闹是吃不到好饼子的。

果不其然,一开始马克·次宗就盛气凌人地提出,“要与中国总理就药品生产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谈判。”说罢,还以鄙视的眼光看着对手,满以为这是一个下马威。

不料,张卫河直直的看了他一眼,不卑不亢的道:“马克·次宗先生,在国际交往中,谈判的双方级别要对等,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你不会不懂吧?”

张卫河简单的一句话,马克·次宗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就像打了一个窝心嗝,噎得胸口这个疼啊,却无法反驳,也感到遇到了对手。

他定了一下心神重新进攻道:“部长先生,对于谈判结果你我都要负责任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很高兴与部长先生会谈。”他的意思是你能做主就行。

张卫河哈哈一笑道:“我是卫生部长,份外的事儿我当然是不会做主的。”言外之意你想谈的问题非我莫属。

马克·次宗明白,想与中国进行更高级别的会谈是不可能了,只好与这个难缠的对手斗下去了。便道:“好,很高兴与您会谈,部长先生,我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我担心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保证全球患者治疗的需求,是否能够保证药品的绝对安全。要知道癌症、艾滋病和糖尿病患者全球有两亿多人在等待治疗,还有药品的安全性更是人命关天。二是中国既然声称这三种药品的发明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为了尽快造福全人类,中国政府就有责任向全球医药界公开药方和生产工艺,以便更快的用于治疗。这就是我的议题,部长先生,你认为如何?”

张卫河不假思索道:“马克先生,中国有句俗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不妨到药品的生产厂去看一看,在哪里或许你能得到答案,怎么样,有兴趣吗?”

中方的提议让马克·次宗心里一动,暗道:“上帝啊,真是天赐良机。”他不由得看了一眼自己的助手,在他身上藏有微型全自动摄像机。再看己方十几名成员两眼放光,那贪婪的模样自己都有些作呕。不对呀,中国人不会这样傻吧?可他却装傻道:“这、这不合适吧,这可是企业的最高机密。”

张卫河竟然随意的道:“没关系,我们注意一下就是了。这也是为了打消世卫组织的疑虑嘛。如果你们不嫌累的话,三种药品的生产车间都可以看看,还可以提一些你们想问的问题。”

阅读东方龙啸一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