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
我竟然是白骨精

第769章 美与丑

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它就是完整的,有生命的。”

这里,他强调了“丑艺术”呈现于欣赏者的是一种“显出特征”的艺术风格。

歌德于“丑”的贡献也就在于:他从审丑角度出发提出了“显出特征的艺术”这样一个极富理论价值的观点,这是对“丑艺术”最独到的评价。

还有就是黑格尔,因为黑格尔认为“丑总是一种歪曲。”

这种歪曲包括几个层面,首先是事物自身的外观形式歪曲着此事物所属的类概念时,即构成畸形的丑。

其次是一类事物违背了人的实际目的,违背了一定时代、一定群体的人的审美标准,即构成一般意义上的丑。

这里,黑格尔对于“丑”的认识,并没有上升到丑的本质高度,而是侧重于在“丑与常规、丑与美”的等观比照中厘定丑。

在黑格尔看来,丑是一种对现行美的标准的歪曲与反拨。

以及罗森克兰茨,需要说明,在西方美学史上,罗森克兰茨是第一个把“丑学”提到独立的学科高度的人。

比如他认为丑是一种轮廓鲜明的对象材料,不在美的范围以内,因而需要另外加以论述。

“丑本身是美的否定”,“作为美的否定,它必须是崇高的积极的倒错(倒错为粗恶的或平凡的东西‘gemin’),必须是悦人的东西(‘gef?llig’)的积极的倒错(倒令人嫌厌的东西,‘widrig’),或者必须是单纯的美的积极的倒错(倒错为畸形)。”

“有缺点的形式和自然真实或历史真实的缺乏(‘无形式’或‘不正确’)是丑的倾向显现出来的较低的两个级别??只有??在一个能够保持自由的存在物中找到了非自由的属性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的丑或者说实在的丑,而且这种非自由的属性还是在本来应该由美占据的地方积极地显现出来的”。

如此,在西方美学的舞台上,“丑”终于争得了一个与美平起平坐、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一些工具书上找到关于“丑”的权威定义。

比如《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丑的解释为:“表现负面审美价值或审美反面价值的普通词。

而在《美学小辞典》则这样解释:“丑是事物本身具备的令人不快、反感的自然属性或精神行为。它是对美的否定,同美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歪曲、畸形、变态的形象体现,是与社会发展、人的实践目的、需要、愿望以及生理感受力相背反的事物特性。??丑与假、恶有着内在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否定价值,但丑的不一定虚假,也不一定凶恶,它们又有程度的区别。

同时在美的创造中,可以通过典型化,真实地表现丑和揭露、否定丑,或以丑为背景烘托、反衬美,间接地肯定美,也可以在美的理想指导下,通过艺术加工,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创造有个性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美的形象、意境。”

显而易见,上述种种对“丑”的认识,从各个侧面触及了“丑”的内核、本质,对我们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丑”的问题有着难以估量的启发作用。

因此许多人赞同这样的看法:认为丑,可以分为自然丑、社会丑和艺术丑。

艺术丑来源于自然丑和社会丑。

就丑的历史发展来看,是先有自然丑,随着社会文明产生才逐渐有了社会丑的内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丑不等于恶,只是当社会丑产生的时候,丑才在发展中与恶渐渐合流,最终在宗教兴盛后达到了二者的完全一致。

这种伦理化了的“丑-恶”,在西方文明史上存在过,在华夏文明中更是长时期地主宰着人们的头脑,甚至到了今天,仍有许多人没有自觉地区分过“丑”与“恶”。

然而事实上,“恶”是伦理学范畴,“丑”则是美学概念。

实践美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个概念是在广义层面上对美的界定,从这个层面上讲,美包含着丑,所以丑也应当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如果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顺势、完满的显现,体现出人在改造认识世界时自身行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契合一致,那么“丑”则是这样一类事物。

也就是现实事物暂时不能符合人的目的意愿,从而呈现出与人的实践目的不相契合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恰恰是人的实践以追求绝对中国自古重伦理,三纲五常就曾作为政治标准融入到文化、宗教中,成为人们处世的行动指南。

完善、完满为目的自身使然。正如王庆卫先生说:丑即主体的目的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背离。

当我们更具体地考察丑时,我们可以看到,丑,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角力的结果,是主体要求与客体满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当客体强大于主体,呈压倒之势迎面而来时,主体体验到无能为力感和不可预知感,产生出因觉得客体不可企及而导致的幻灭、虚无和失落之感,这就形成了悲剧性的丑。

当主体压倒客体,对客体获得相对完全的认识与掌控时,客体于主体面前显露出其拙劣、弱小的一面,给人以滑稽、可笑之感,这就产生了喜剧性的丑。

由此看来,丑理应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它与滑稽、崇高有着内在深刻的联系,这一点早在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和朗吉弩斯就认识到并有过精辟的论述了。

并且滑稽与丑的内在联系已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所以我们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丑与崇高的关系”。

《美学词典》上对“崇高”是这样界定的:崇高的事物“在形式上表现为高大、广阔、粗犷、挺拔等形态和磅礴、突兀等不可阻抑的气势,往往突破了均衡、比例、节奏、和谐等形式美规律;在性质上表现为刚强、有力、坚韧、超凡的物质力量,使人震慑、惊惧。”

这本身就和“丑”的形式特征、内在本质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

此外,崇高之物,总是“使人意识到外物虽巨大有力,却对人有益无害”,外物威力越大,愈显出人本质力量的强大,崇高的魅力即在于此——审美的无利害。

然而,当这种强大的外在力量超过一定界限,呈压倒之势威胁、超过主体的情感承受能力,即人的内心遭遇粗暴的伤害时,它便不再是崇高,而是“丑”的了。

可以说,崇高是由美——丑的临界,是美中的至丑,也是丑的至美之境,是美丑的中间值。

由此,可以说,“丑”它包含着全部的滑稽态和部分的崇高态,丑在艺术中从而呈现为悲剧和喜剧两种形态。

所以丑的范畴应当包含:一、倾向客观外在的丑:畸形、反常、衰朽;二、倾向主观内在的丑:悲、鄙陋、卑劣(属悲剧性的丑)和滑稽、幽默、揶揄、戏谑、讽刺(属喜剧性的丑)。

总而言之,丑,就其本质而言,具有不合规律性(即反本真)、不合目的性的特征;就其形式而言,则体现出一种反和谐的倾向。

对于人来说,最大的丑莫过于死亡了:丑,“是时间施展淫威的显隐纸,是时光对生命的消磨和腐蚀,是稀释过的死亡”,丑是一种生命力的残缺、不自由伸张。

由此而言,鬼怪与“丑”的密切的亲缘关系则不言而喻了。

具体阐释如下(鬼怪与丑的关系一节中展开。)

至于鬼、怪与丑的关系的话,怎么说呢,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鬼怪的确与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以说鬼怪是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

首先,从文化传统来看,华夏文明中向来有鬼与丑相连的心理认知意向。汉字“丑”最初的造形即“丑”。

像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丑”为:“可恶也。从鬼,酉声。”造成“鬼”

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朗吉弩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崇高与丑的联系,但他已觉得美之外尚有一个急需厘清的范畴。直到今天这一传统思想仍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影响。

“丑”相连的传统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哲学是以“德”为重心的伦理哲学,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

华夏族精神处处彰显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倾向,自古人们就把“丑”与“生命力”相联系。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德化》中说过“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说长寿而作古就是美好的,而夭折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

当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也促成了这种以生命力为核心来言说的哲学传统。

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质上始终在强调一种生命力。

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管子在《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提出的“精气说”,从东汉王充的“万物皆禀气”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集气说的大成,道家哲学对于“精、气”的强调,表征了中国哲学的生命特质与生命精神。

道家哲学认为:精气下生为地、为五谷,上为天、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

其次,从本质内涵上看,“鬼、怪”本身是一种反本真(不合规律性)、不合目的性的存在,这与“丑”是内在地相通的。

鬼怪之反本真、不合规律性表现为:鬼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能用现实逻辑证实的存在物,它不符合事物的客观存在方式、生存规律。

比如说,鬼作为另一种存在方式的人的延续,有着异于人的诸多特征:呼风唤雨、化为青烟、没有重量、不能见光等;怪则能延寿数千年、吃人、幻化为人、腾云驾雾等。

如此种种,都呈现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违反,对当下现实、现存理性的背离。

不合目的性,即人的求善、求美的实践目的不被满足、不能达到。

人希望周边的自然物是能被穷尽地认识和完满地掌控的,然而鬼怪世界却呈现出对人的生命的蹂躏、对人的自信心的践踏。

这就是丑,是早期人类毕生不断努力以图破除却一直无法实现又不能回避的丑。

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尽管科学在不断地破译鬼怪这种丑类之所以产生的“密码”,但新一轮的实践又会产生出新的疑团来。

于是,包括鬼怪在内的丑的精神性现象永远不会消失,而只会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而转化。

再次,从形象上看,鬼怪更显得具备“丑”的特征——无序、不和谐以至令人恐惧的特征。

鬼怪形象大多无比例的协调、线条的优美可言,更谈不上行为举止合乎社会准则了;多数鬼怪青面獠牙、形相怪异,或长舌示人或枯骨翻生,或千年不死或屡杀不亡。

但凡鬼怪之域皆阴森幽暗、寒气逼人,只要是鬼怪就有可能给人带来灾祸。

总之,鬼怪皆是一种反常、不可以常理推断、不能以人力掌控的异类存在物。

当然,后期鬼怪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鬼怪形象都有被美化的倾向,这是中国宗**理传统浸染的结果,是被有意识而乔装了的鬼怪形象,而多数鬼怪形象则往往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依此,无怪乎人们通常断定:鬼怪是丑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很多鬼怪形象和鬼怪故事,这诸多的鬼怪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审丑特征?

这诸多的鬼怪故事具有什么样的审丑意义?

这是咱们在下面所要探讨的地方了,嘻嘻。

……

……

……

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