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的红小鬼》
重生的红小鬼

百零二章 宗昌或邦昌

百零二章 宗昌或邦昌

张宗昌召集前文官们,这些都是他的追随者,也有他请来治理山东的文人志士,但都有一个身份就是罪犯,刚刚捐款赎罪的厅长、处长们。

这是在省政府的大会议厅。平时趾高气扬的文官们,现在是斯文扫地,垂头丧气。

张宗昌只是说道:“我今天来看看大家,你们做的事我是知道的。我做的事你们也知道。我们都是有愧于百姓的。但我们不在乎,我们现在也不在乎。但我们确实有罪。这个我们也不否认,有罪又怎么样?这个世道就是这样。”

他继续他的演讲。“我今天来看看你们,是我的义气。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不是说你们没有罪。我也有罪。但我们交往,就不管他们那套了。我今天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也捐款。”

张宗昌信守忠义和豪气,带头捐出抽头所得的100万大洋,给遣散士兵50万,给山东惠普慈善救济基金会50万。原来文官被抓、被劝捐助以后,有些怨气。他们认为大帅不保护他们,关键时候踹了他们,害他们没有了财路。

张宗昌还是很义气,47岁的他,现在钱财也看开了,本来就是穷人一个。得到失去得到,做人就是这么反反复复。

张宗昌眼前幻化出一个场景:那是他还的小时候。一天,下着大雪。他和父亲走在一起,去找些活干,图口饭吃。妈妈一个人在家,口粮都让父亲和自己带出来了。母亲怎么办?跟着他们也不一定就有活干。走前,他母亲看着他们的样子,即是希望他们能够活下去欣慰,也有担忧她自己失去了依靠而心慌。

他眼前又看到了一个景象:一个妇人,身材高高,穿着单薄旧衣服的漂亮夫人,倒在了雪地里,脸上还有笑容,大概这就是死前的幻觉吧,那是上天堂的预兆,是一个善良的人的回报。一个男人,看到了被冻僵了夫人,他抱起来她,放到家里的床上,脱掉了她单薄的衣服,用粗糙的大手搓着他的光滑而冰冷的身体。也脱掉了自己的衣服,用胸膛温暖那冰冷柔软的峰峦。一段时间后,男人感觉不到冰冷了。女人也从天堂的快乐中,回到了现实的快活,男人带来了她渴望的温暖。两个人的缠绵是逐渐的,试探的,颤栗的进行。”

这是张宗昌想象母亲和继父两个人相见的场合。他自己是一个**不羁,经历无数男女之事的男人。他能想象作为一个光棍男人,突然上天给他一个任意自己轻薄的少妇,会采取什么样的救援行动,这行动充满了爱怜,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人比继父更希望母亲醒来。张宗昌从来不忌讳这一点,他从来没有觉得两个人结合有什么错。他始终尊敬继父,感恩继父救了他的母亲。作为一个男人的感谢。母亲需要的什么,成年男人的儿子是知道的,那么他做么希望有人能够给予母亲这种浪漫的感觉。生命当然也很重要,两者合在一起,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合适的么。与生命合在一起的浪漫,这就是张宗昌能够想到的,当然自己是没有机会遇到了了。

父亲回来,看到此种局面,也就娶了一个回来。这种现实看不到什么浪漫。张宗昌也觉得很美,普通男女结合,就会是两个人,另外两个相关的人,还有子女老人心里都稳定下来。就是这么平淡的结合,心里效果的意义就这么大。

现在两家人都自己照顾,他对继父很好。母亲改嫁的不情愿,但是觉得日子还行。她就是有些霸道。个子高大她,长像也好,但有时候过来骂继母,什么“驴入的东西”之类的土话,说继母占了她的地方。弄得很是大方的继母总是泪汪汪,好在父亲护着,哄着,说这个就是冻死的那个鬼,还魂了,回来看看,你别跟她计较。可是母亲偶尔还是来,继母也看不出什么委屈,然后就像父亲转述,泪汪汪。父亲接着哄着,他也不给前妻好脸色,但也不愿意反骂前妻,毕竟在他们家时候冻死的,还是对不起人家。几个人总是这样互相提醒着,谁也别忘记了谁。

张宗昌想着,自己是不是随母亲?高大霸气。自己的妻子袁氏也很漂亮高大,是个大洋马一样的女人。可是自己的小姨子却不是个好东西,勾引自己这个姐夫还非要做二姨太。

姐妹两个都嫁给自己了,但在山东这个地方就不太好听了。正妻袁氏气不过,自己还找个小白脸副官,也不避家人。自己接到小姨子二太太告状,就回来抓奸。看到跳墙的黑影,打了一枪,竟然没中。让那个李参谋跑了,参加了南方军。以后自己的老婆虽然不再找了,但毫无歉意。估计是出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什么家庭呢?按照基督教会的人们说法,这是自由。按照山东说法,这就不是个正经家庭。可是自己想有个正经家庭,但哪个是自己主动惹得的呢?自己占地盘,那也不是天生的,是因为江苏那个督军不给军饷,自己前线可是跟南军打得难解难分。职业军人?本来我就是一个北洋职业军人,你们把我弄这样的?不养军队行么?地盘早就没了。

我的军队军纪还是不错。孙殿英带土匪军来投,自己就帮他清理了不听指挥惯匪。孙殿英这才有个像样的军队,听指挥,守纪律。山东就是收税太多。收税多了,但建设太少,看来负效果出来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中间都有官员抽头,天下哪里不一样。

张宗昌又想到自己的姨太太,多数都是妓女,还有几个不是妓女,却带着孩子。几个处女却都是别人送给自己的。男人女人就是图个快活,女人主要是图过日子,与处女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理学家怎么研究的。30来个太太,这还是家庭么?看来还是遣散吧。留下姐俩陪自己。

张宗昌是个通达的人,人情练达,但不信神佛。所以,做事没有个目的,只是图高兴,也让别人高兴。就是没有建设好经济,让百姓对自己没有信心了。自己还是没有经验啊,大学办的那么好,有什么用。将来也都是贪官,不如多照顾工人和农民,让他们对生活有信心。

张宗昌现在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觉得没有滋味。还是人家教徒们活得开心,他们觉得钱太多就是罪恶,这点倒是合乎红党的剥削逻辑。自己47岁,龙虎之年,还能干个十年。就在山东吧,也不去找张大帅了,吴大帅了,段大总理。

自己还是干回老本行,工程团,白俄工程团。本来自己就是给俄国打工的修铁路的。这帮人是自己的老朋友,也是一帮无生活目标的人。军纪败坏,抓住南方军俘虏兵使劲的虐待,结果南方军不干了,抓住他们也是零碎的割死。和施从滨老将军一起战败的白俄部队,不敢投降,就点火把自己烧死在铁甲车里,70多人,还有女眷。他们知道活着被俘,比死了还难受,作孽多了自己也知道。

自己带着他们吧,修路架桥盖房子,修行做好人。用工程机械,这帮人比中国人拿手。铁甲车他们就用的很是自如。

他把军务交给参谋长王翰鸣等人,自己就回家休假。他把太太们找到一个院子,说:”我当初娶你们,就是给她们一个活路。现在我下台了,养不起这么一大家子人。或者说过不那么舒服了。到时候有怨言,反而不好。你们都走吧。找人嫁了。有孩子的,可以把孩子交给我养着。

他见众人不说话,就大声说:“留下袁家姐俩,你们都自由了。有什么条件就提出来,反正不算这个家的人了。住在这里也算客人。好吃好招待。“说完就走了,也不管后面一片哭声。

出门奔省政府,却见到了山东日本领事来找他。只好回屋里招待。领事叫麻田正一,30多岁,早稻田大学毕业8年左右。能做到这个位置,对日本人也算不错了。

麻田中文不错,说:”这么多哭声,要遣散家人?我听说少帅夺了你的兵权,这很是不公平。我们一直合作很好,希望你能东山再起,合作大大的。”

张宗昌说:“合作我还是很愿意的。我想开一个做工程的公司,你给我贷款进口一些工程设备。兵权是没有了,不过少帅没有夺走,是裁军,走和平发展。对日本也没有什么坏处。”

麻田说:“你对山东的建设不好,被追究责任,不公平。你没有军队,怎么保住地盘?没有地盘,就没有少帅。”

张宗昌感动了,拍着麻田的肩膀,我没有白交你这个朋友。可是少帅这次做的很公平。他宁可不要地盘,也要让地盘上的百姓吃好饭。我们占着地盘,难民却往南方跑,少帅脸面受不了。“

麻田也拍了拍张宗昌的肩膀,没有说话。其实他担忧南方革命军会来山东,那样日本人就的面对那帮民族激进分子。他还是对张宗昌说:";少帅裁剪军队,引入别的部队进鲁南,对日本人不是好消息。如果你出山,我们还支持你。”

张宗昌说:“这个我保证,没有人愿意惹你们日本人,尤其是现在大家都不稳定。”

麻田说:“就是这样才让人担忧。他们强大了,就会往外赶我们走。这帮激进分子很是麻烦。所以有的时候,不是我们日本人惹事。是我们日本人害怕你们将来的政策。他们那些人不管什么历史原因。只有主义理想,早稻田的毕业生里,日本学生,也有红党分子。”

张宗昌笑道:";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你们日本现在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大家暂时先和平相处吧。田中内阁有些强硬了,你也要注意与上面沟通山东没有人去惹日本。让他们放心的过日子。“

麻田很是高兴:”我会给上面反映的。我们是好朋友。我对这种外交很感兴趣,占领中国地盘都是租借的,也不算侵略,中国战败也不可耻,德国也战败了。但很多中国人总想改变这个实事,却没有任何实力。你们没有实力,为什么日本放弃战争利益?德国强大吧?还不是一样被英法管制。“

张宗昌说,”你的意思我听懂了。我要去省府,你也可以跟我去,见见少帅吗,就是交个朋友。“

麻田没有答应,毕竟少帅职务很正式,要得到外交批准才行。否则不好说话。

张宗昌送走麻田正一。但他自己倒是觉得,很多人认为自己就是张邦昌的堂弟、后代,听自己的名字就不是好人。以后还是改成张效坤,以字行天下。

他在省府,看到张学良正在研究黄河地图,大善人朱庆澜也在。大家都是奉军老人,所以也都不客气。大家坐下,张宗昌说:”少帅,我以后名字改成字,就叫张效坤。我要重新做人。”

朱庆澜点头说,“不再宗昌,而是效坤,不错,意思不一样了,有些革命党的意思。”

张效坤没有想到有这个效果,哈哈大笑起来。“我就是不喜欢张邦昌这个联系人,我的姨太太也开始遣散,就留下两个”

两个人都是很是赞成,说他大彻大悟。

他最后才说,“自己要成立一个工程团,带着白俄兵团,做工程项目”。两个人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改名字和驱散姨太太,原来是要大干一场,先摆脱名声和家人的拖累。

朱庆澜说,”你这个团准备要多少人。”张宗昌说:“先准备500人的工程队,工程设备会从日本进口一些,也希望从上海进口一些,还需要土木工程师”

两个人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也不惊奇。都知道他聪明好学,在铁路工地很受白俄的喜欢,负责翻译等高层面的工作,自然知道工程的一般知识。

张学良说:“你那是一个公司,私人的,跟我的兵团不一样。你叫效坤工程集团吧。给你一个营的武装护卫队编制,保护你和白俄们。由政府开工资。”

朱庆澜也觉得不错:“效坤,你最近就组织起来,也开到黄河上游,工程估计先从那里来,修一个蓄水的水库,上游有水涌来,可以先进入水库。这样人们至少有时间跑出来。以后你的活少不了,要有设计能力。”

张效坤觉得自己又活了一回人。马上就着手组建效坤工程集团和护卫队,就从自己的警卫团里抽吧,估计这个警卫团也得裁撤。自己开不起工资啊。少帅给了一个营的公家编制,还是看在地盘上。

张效坤自己回家去开公司的事,才刚刚开始,就已经传开了。结果被缴械整编的旁系,如孙殿英们,都觉得自己时代确实过去了。接着纷纷在编遣费上讨价还价。等着拿到钱自己做公司,没有人关心整编的进展,整天乱哄哄的,都找门子,找合伙人,商量做生意。结果五花八门。

孙殿英直接辞去军长,带着储蓄,几个亲信卫兵,去鲁北找金矿。说是找到再回来领遣散费。这让主持遣散工作的王明翰很是吃惊。

几个月后,张学良总算整编完毕,5万新编边防军兵强马壮,装备活力翻了几倍。有10万兵力组建了工程建设部队,负责黄金挖掘、黄河整修、水库建设、河道整理、国防工事修建等等。

给了红军朱德部10万兵力,朱德也先改成10万红军建设兵团,负责几个港口码头建设、农田水渠建设、国防工事建设等等。

10万兵员给了江西赣州作为建设工人,直接进入几个大的建筑公司。包括袁文才的赣新建筑集团,他们的工程很多,主要是工厂建设,农民新村建设,城市给排水建设,水电站建设,道路建设。

张效坤后来也接受了1万人,他们现在的工程主要是筑路,修桥。山东水系复杂,桥梁不多,战争还破坏了不少。现在他们的工程量很大。

等到少帅改编结束,他们的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几个月了。张效坤是个自由的人,总是活在前面。

;?推荐一本好书?绝对值得看

阅读重生的红小鬼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