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核舰队入主清朝》
核舰队入主清朝

第27章 剑指台湾府

第8章 剑指台湾府

刘凯峰继续鼓励道:“对!你们是好样的,不愧是祖国的精英,大家说的对!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做出反应。不施霹雳手段难显我中华大国之怒,我们将充分利用领先这个时代180年的军事力量,彻底的把以英国为首的殖民入侵者打疼、打怕、打得再也不能在中华民族面前翻起身来!”

“同志们!我们是祖国的军人,同我们的敌人血战到底是我军的军魂,这个不朽的军魂是什么力量都无法压制的。我们就要以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保护中国人民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是我们共和国军人的使命所在!”

“反清灭洋,振兴中华!”参谋长胡泽义不失时机的大声吼道!

“反清灭洋,振兴中华!”各舰官兵大声吼道!

“反清灭洋,振兴中华!”嘹亮的口号声回响在舰队的每一个角落。

“反清灭洋,振兴中华!”这是华夏民族之魂在向世界发出怒吼!

……

视频会议结束后,舰队指挥中心召开了中高级军官参加的作战计划会议,对台湾府和大清藩属国之一的琉球两个攻占目标的筛选,确定台湾为第一攻占目标(因为台湾的原住民皆为华人,训练出来的新兵对中国更具有归属感),攻击手段为海狼突击队空降清廷驻台军政要地实施斩首行动。

任命原“长征十号”潜艇副艇长邓荣光为“诛倭”号潜艇艇长,抽调几名精干人员随行驾驶。三艘潜艇主要负责对航行路线探明礁区并在电子海图上标识后传回数据中心共享。

“兴华”号航母的航行暂时由副司令徐瑞率领精干航海系统人员驾驶,任命工作将在大局定下来之后讨论决定。

海军航空兵大队负责对台湾府的先行侦察、空中投送、掩护和配合部队必要时进行火力打击的任务。

两栖攻击舰将在收到斩首行动结束信号之后,担任军政首府接管成功后首批登陆的先头部队。

后继舰队在收到成功信号后,安全跟进,停靠安平港。

一切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台湾在远古时代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另有宝岛、鲲岛、福尔摩沙等别称。

隋代旅行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说台湾:“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土润田沃,宜稼穑。气候渐暖,地产沙金,黍子、硫磺、黄腊、鹿豹……海外诸国,盖始于此。”

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米、砂糖、茶叶、樟脑、煮盐等,台湾的自产能源主要有煤、石油、硫磺、金、银、铜、铁等矿藏。

后世的金属冶炼厂主要有高雄铝业工厂(铝)、东邦金属精炼(含镍铣铁)、高雄制铁(铣铁);矿厂主要有金瓜石矿山(金矿)、大丰炭矿(煤);油田主要是竹东油田、冻仔脚油田(石油)。

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三个县;后来应汉人拓垦范围扩张又于雍正年间(18世纪初)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并将原隶属台湾府之澎湖改设为澎湖厅;到嘉庆年间,宜兰地区开垦之和人已达数万之多,应居民要求故又增设噶玛兰厅。

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台湾的统治机关为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设置于1791年,前身为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是台湾道的主官正式官职,即台湾的实际统治者。此官职名称又称为台道或亦可称为台湾道、分巡台湾道。

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姚莹(1785年-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广西按察使。姚莹为姚鼐侄孙。以文见长,为桐城派学者之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联捷进士。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被派往台湾担任海防同知。道光元年(1821年)因故贬至噶玛兰(今宜兰)任通判。他将从台南一路前往噶玛兰就任旅途之见闻、记述成《台北道里记》一书。道光十二年(1832年)调江苏武进知县。道光十八年(1838年)擢升台湾兵备道,成为台湾最高军政官员。姚莹上任台湾道之后,治绩颇佳。是少数能洞悉乱源,并提出解决之道、建立事功的清朝驻台官吏。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他奉命严加镇守台湾,与英军激战,并在大安之役立下战功。

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又称台湾南路理番同知或台湾理番同知或台防同知,前身为台湾府海防捕盗同知。该官职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始设置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官职品等则为正五品。台防同知主管船政治安业务及南台湾台湾原住民事务。1874年台湾筹建建省,南路理番同知移驻卑南,并加“抚民”二字,业务缩减为治理台湾东部,称台湾府南路抚民理番同知。

台湾府知府熊一本,中国清朝翰林官员。字以贯,号介臣,安徽六安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为政简严,吏不敢欺,暇治儒术,声华籍甚。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台湾知府,二十二年任兵备道。英人之难,疮痍未复,一本整顿书院,宏扬忠义,筹固边陲。二十七年一月卸职,十二月再任,二十八年解组。

未时时分,台湾兵备道衙上空,一架武直10直升机正在高空悬停,长长的缆绳从舱门垂下,仅离屋顶十米左右。

闹市的喧嚣让高空中直升机的轰鸣声几不可闻,四周的守卫正是昏昏欲睡之时,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此时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姚莹正召集下属在大厅议事。台湾的洪门天地会“五年一小反,十年一大反”让姚莹十分头疼。清代台湾俗称罗汉脚的游民充斥,常有游民以反清抗官名义起事。

“诸位,看看有何良策?但说无妨!”姚莹喝了一口茶,向下属问道。

“游民抗官,首因抗税。台湾民间赋税,较之内地毫不轻减。而询其底蕴,全系绅士包揽。若某处有田可垦,先由垦首递禀,承揽包垦,然后分给垦户。垦首不费一钱,仅递一禀,垦熟之后,每年抽租一成,名曰大租,又有屯租、隘租各项名目,而粮课正供毫无续报升科。如台北淡水田园三百余里,仅征粮一万三千余石,私升隐匿,不可胜计,卑职认为当上奏福建巡抚,清理田赋为宜。”台湾府知府熊一本首先发言。

“依卑职看来,治下官吏中有极少之人粗口劣行,加之官民间语言隔阂沟通不顺亦是主因。”台湾镇总兵叶绍春也说道。

众人正待再说,十几名一脸油彩、一身迷彩的海狼突击队队员迅捷的冲了进来,大厅门口值勤的守卫早已被守在厅外的几名队员放倒拖进了花木丛。

“尔等何人?意欲何为?”姚莹一脸威严,沉声喝道。

但是,还没等大厅众人有所反应,突击队员们眼花缭乱的动作起来,十几秒的时间,所有人束手就擒,包括一众武将,没人能在现代特种兵的面前躲过一招。

“我等乃是大清朝廷命官,尔等将为今日之所为后悔的!”台湾镇挂印总兵官明保叫道。随着突击队员的一记手刀,明保很快垂下了头。

“汝欲何为?”姚莹无奈的问道。

“你就是兵备道姚莹吧?”海狼突击队大队长龙彪施施然走过来问道。

“不错,正是老夫!你是何人?”

“历史记载,你还算一个好官。”龙彪语气一正,严肃的说道,“我们是皇帝秘密训练的新军,从现在开始,台湾已经被我们接管了。至于在座的各位,在台湾期间的所做所为是善行还是恶举,将交由台湾民意来决定是生是死。命令你们的人放下武器,赶快投降吧!”

“皇帝秘密训练的新军?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姚莹一脸迷惑的说道。

阅读核舰队入主清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