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第五十四章黄台歌辞

李贤这几天意志相当的消沉,不知道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上朝无精打采,时常迟来,下朝又早早地走了,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这天我刚从宫里出来,我见天色还早,就到一家茶寮里去坐坐,当然我坐的地方是雅间。

“你们都坐下吧!”我对蓝韬三人说道。

“谢王爷!”

我说:“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喝茶聊天了!今天没有什么王爷、仆人,只有朋友!来,大家随便吧!”

“多谢王爷!”

司马岩说:“王爷,末将听说太子殿下这些日子意志消沉,不似从前了。这可是真的?”

我点点头,冯布说:“这些日子末将和司马兄在市井间听到了一些传闻,或许和那件事有关。”

我说:“是什么事儿?”

蓝韬说:“小人也听说了。这件事听说是太**里的一个叫赵道生的人听人说的。”

“到底是什么事情?”

冯布道:“京中传言太子李贤并非天后娘娘所生,而是已故的韩国夫人生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

司马岩道:“据说当年韩国夫人与皇上有染,而且还怀了龙种,当时天后娘娘也坏了龙种。为了掩盖这件丑闻,天后娘娘想出了移花接木的方法,据说太子李贤是生在前往昭陵的马车上的,而且韩国夫人也是在当时生下了婴孩,于是后来开了有人传言太子李贤乃是已故的韩国夫人所生。”

我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太子李贤乃是武后亲生,怎么会有这等传言!对了,难怪这些日子李贤这样,我想他一定是听信了这个传言,这就对了,这就对了!这就糟糕了!”

调露四年,不不,是永隆元年,东都洛阳米面缺乏,所有粮食都变得很少,这样出现了唐代历史上的通货膨胀,百姓倍受饥寒。

可是皇宫只拿出糙米救济百姓,看着那些百姓饥寒交迫,每天我的轿子面前都有不少人拦轿叫苦。

我几次向武后请旨,看能不能拿出精米赈济百姓可答案一律是‘不行’。没办法,只有靠我了。

我回到府上,立刻察看了我府上的账簿,还好,我家中和米铺还有几万石大米,可是我一个人也不能管完全城的百姓啊。

刘叶说:“王爷,如今物价昂贵,家中存粮虽说不少,但也得开销一大家子的日常饮食。”

我说:“我这一大家子要说吃能吃多少!这样,明天,不,马上开设粥棚,每日早中晚向洛阳城的百姓开仓放粥。每日还要准备面点,赈济灾民!”

刘叶说:“这…这恐怕不太好吧!”

我说:“这你不用管!立刻去找做!”

刘叶说:“小人遵命!”

我接着说:“从今天开始,王府中所有开销从简!全力赈济饥民!”

“是!小人遵命!”

从这天开始,每日在我的府门前都排起了长长队伍,看着那些老弱病残饿的面黄肌瘦的样子,有些还生了病我真的很伤心。于是我除了施粥之外,还让人准备棉衣药品,好让那些灾民坚持下去。

每天听着他们一面喝粥,一面吃着馒头包子,一面还要喊道:“谢谢王爷!王爷是大好人啊!”

他们那里知道我每天都要拿出几百两银子出来。

好在灾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要不然我就要破产了。

不过这件事之后,武后对我大大赞赏一番,还赏了我不少金银珠宝。

武后为了给高宗治病,在民间请了一位有名的偃师明崇俨,这人还真有些本事,这人应该是会硬气功的人,而且他也懂一点药理,他研制的丹药对高宗有很好的帮助,高宗吃了这些药,病情明显有所改观。

明崇俨也被授予了四品正谏议大夫,从一个平头老百姓一下变成了四品高官。

这人花言巧语,逗得武后、高宗十分开心。

这样一个弄臣的出现,让本来就濒临边缘的武后和李贤的关系,进一步的恶化。

这天上朝,天空中飘了三天的雪虽然停了,不过气温还是异常的寒冷。

武后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天气晴和,散朝之后,诸位爱卿可陪同本宫到上苑游玩一番。”

我心想:“游上苑,难道是那件事!”

下朝之后,我们陪同着武后来到了御花园上苑,只见这里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片冰封之景。

我满怀着好奇,真的很想看看武则天是不是真的能令百花在严寒之中全部盛开。

来到上苑,我登时被眼前的景色给惊住了,只见冰封的上苑之内,百花齐放,一派南国风光,七色花朵,争奇斗艳,就连那些自认为的饱学之士也都惊住了。

“啊!这简直是神迹啊!太不可思议了!”

“天呐!寒冬腊月竟然百花齐放,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唉!你们看!那上面贴着什么东西?”

众人顺着那人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块巨大的太湖石上,贴着一块黄绢。

‘这难道是真的?不行,我得去看看!’我走上前,只见黄绢上面写着我熟知的那首诗‘明朝游上苑,公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裴炎站在我边上,他捋着胡子说:“这…这…这时天后的笔记,难道……”‘难道这女人真的是顺应天命吗?’他赶紧走过去,跪在武后面前,其他人也都跪了下来,“天后上应天命,是为天人,百花隆冬而放,臣等闻所未闻,自开天辟地至今,旷古未有,,此乃空前绝后之盛事!更是我大唐的祥瑞之事,臣等恭贺天皇、天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后笑着环顾了一下,只看见太子李贤直愣愣的站在那里,他看着自己,眼神冷冰冰的。

游过上苑之后,武后将我和明崇俨单独留了下来,来到上苑之中一个秘密的暖阁之内。

“王弟,明卿,本宫一生生有三子,无奈长子弘英年早逝,如今只剩下太子李贤、英王离线、相王李旦,明崇俨,你看这三人之中谁有帝王之象?”

明崇俨早就想在朝堂上有些建树,现在武后来问自己,自己正好可以为以后平步青云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后,这事干系重大,,微臣实不敢妄言!”

我心想:‘哼!看你尖嘴猴腮的样子,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知道什么,历史在我的脑子里。看你能说些什么!’武后说:“实话实说,本宫信得过你,现在三人之中,洛阳王弟乃是我心腹之人,你不必介怀。你与三位皇子没有丝毫关系,你可直言无妨!”

明崇俨道:“是!据微臣看来,三位皇子之中,英王殿下的相貌与先帝太宗最为相似,英武中透着贵重,不过在三位皇子之中,相王殿下的相貌最为高贵,眉宇只见特别酷似天后娘娘,着实贵不可言。”

“那么以先生看来,太子的样貌如何?”

明崇俨说:“至于太子殿下,恕微臣大胆,太子殿下虽英武俊雅,身材伟岸,文武全才,不过却命相不佳,不堪……不堪承继大统!”

武后看看我,我摇摇头。

武后也明白了,她说:“这话只能你我三人得知,对谁都不能说!你明白吗?”

明崇俨赶紧说:“微臣知道厉害!天后请放心!”

过了几天,长安城内开始传唱这样的一首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为可,四摘抱蔓归。”

这谁都知道这是太子李贤所作的《黄台歌辞》,这首诗充分的表明了李贤的立场,他已经相信了一切传言,他不是武后生的,他是韩国夫人的儿子,他的兄弟贺兰敏之,妹妹贺兰敏若都死在了这个女人的手上。他要报仇!

武后的心都凉了,她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结果!你难道真的认为我摘了李弘,又要摘你,那我何必把你扶上太子之位?

唉,算了!李贤,你好自为之吧。

阅读大唐寻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