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354粮食与铁料

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通报说即墨章家的掌柜周从哲拿着章泽天的名贴求见。他一听章家就来气,他这里连铸造枪炮的铁料都不够用,可是听说章家那边还在拿着从南方采购回来的优质铁料在打造什么农具,这不是跟他捣乱么?

他有心说不见,但是想到那章泽天是恩师徐光启的准女婿,如果一点面子都不给,将来见了恩师面上需不好看,算了,还是见一见吧,看那章家又要求他做什么。

周从哲是一个三十岁左右,身体强壮的中年人,身上穿着细布面的厚羊皮袍子,一副标准的买卖人打扮,给人一种殷实端庄而又不张扬的感觉。

见面之后,周从哲殷勤地朝孙元化行礼问安,随即送上礼物和徐阁老写给他的信,所说是年前章泽天去上海时帮他带回来的。孙元化心中稍稍有些不满:徐阁老的信,你竟然拖到年后才给我送来,再说了,我一个堂堂的巡抚之尊,你一介白身,亲自过来一趟难道还会辱没了你不成!

只听那周掌柜代章泽天解释道:“我家三老爷返回山东之后,庄子里面的事情压身,连春节都没有加庄子过,一直在码头上忙碌。他让小的代他向孙大人请罪,实在是抽不开身,不能当面聆听孙大人的教诲。”

孙元化重重地哼了一声,这种不痛不痒的场面话说得倒是顺溜,他没好气地问道:“周掌柜此来,不知有什么事情?不会就是专门帮本官送信吧。”

孙元化语含讥讽,但那周从哲仿佛没有听出他话中的不满之意,说道:“秉孙大人,小人确实有一件买卖要与大人商谈。”

听说此语,孙元化越发不喜,这里是堂堂的巡抚衙门,不是什么买卖铺子,可是你这种重利轻义的商人谈买卖的地方吗?他强忍怒气说道:“本官不懂什么买卖之事,这些事情你便与我那管家说吧,本官公务繁忙,就先失陪了。”说着就要起身。

周从哲仍旧不急不躁地说道:“孙大人请留步!这数千石粮食买卖的事情,恐怕贵属难以作主啊。”

听到数千二石粮食这样的字眼,孙元化的脚步一下子停了下来,他转身问道:“你说什么?有数千石粮食?不会是你们有几千石粮食要卖给我们吧?”

周从哲仍旧是那副低眉顺眼的样子,躬身说道:“不敢欺瞒大人,的确是有几千石粮食,想与大人商议一下交易的事情。”

孙元化已经顾不得什么仪态风度的事情了,一旦断粮,他手下的那些兵大爷肯定会闹起来,他正为此发愁,没想到这章家竟然在此时送了粮食上门来,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他连忙问道:“你家竟然有如此多的存粮?你们打算以什么样的价钱卖出这批粮食?”

周从哲道:“秋天的时候,我家三老爷从苏北采购到了一批稻谷,便想着孙大人你对我家一直照顾,让小的过来问一声,如果大人这边有需要的话,就是不赚钱也要优先卖给大人。”

对于周从哲说什么不赚钱的话,孙元化是完全不信的。不过他还是再次问道:“这些粮食的价格如何?品质如何?”

周从哲道:“这批稻谷都是去年和今年所产的新稻,并没有那种陈年旧粮掺杂在内。至于价格么,去年我们东三府风调雨顺,粮食收成好,今年的粮价便不高,稻谷虽然少见,也只要一两八钱银子一石。如果是碾好的糙米的话,价钱也只有二两六钱,实在是不算高了。”

孙元化在山东为官这几年,对这边的粮食行情也算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春节后稻米卖到这样的价钱,的确不算太高。

也是到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这批粮食竟然是山东这边不能出产的稻米,稻米口感好,价格当然比当地出产的粮食要高出一块。只是作为军粮给手下那帮粗胚吃,哪里用得着这高价的稻米,只要有些高粱小米之类的杂粮,能够填饱他们的肚子便足够了。再说,他手头现在银子相当紧张,又哪里有银子来买这些高价的稻米?

“只有稻谷可以卖么?不能换成本地所产的高粱或小米么?”孙元化有些惙惙地问道。“稻米并不适合那些军户吃,价钱高还不挡饥。”

周从哲道:“我们三老爷也想到了这一点,说孙大人如果不想要稻谷,也可以换成高粱或小米。那些高价的稻米,大不了留下自己吃就是了。高粱价格是一两四钱,小米是一两六钱,都比市面上的价格稍低了。我们三老爷说,如果再低的话,恐怕其中的转运费用就摊不上来了,还望孙大人见谅。”

孙元化稍一思索就明白了,章家这次真的是没有赚他们多少银子,周从哲报出的价格的确比市面上更低一些。此时大文朝多处遭灾,东三府今年的粮价已经比北直隶及济南府那边低,比起灾情严重的中原或山西陕西来更是低得没边,报出这样的价格,已经是一份人情了。

想到这里,孙元化努力赔出一副笑脸说道:“泽天贤弟此举果然高义,令我辈军人在为国戍边时感到百姓的拥戴,本官感激不胜。不知这些粮食的具体数量有多少?如果太多的话,我这里的现银恐怕不足以支付啊。”

周从哲说道:“稻谷总共有七千石,如果换成高粱和小米就没有这么多库存了,总共只有五千一百石,其中小米和高粱各半。”

孙元化有些疑虑,他手中的银子并非买不起这么多粮食,只是这银子如果都买了粮食,那硫磺和火硝可就要没钱采购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犹豫起来。

周从哲见孙元化沉吟不语,道:“孙大人可是因为银子之事为难么?临出门之前我家三老爷吩咐小的,说孙大人这里如果实在周转不方便,也可以使用一部分用不上的铁料抵偿。”

听到章家肯要铁料抵偿粮价,孙元化心中先是一喜,那些铁料无法锻造成精铁使用,便无法用来铸造火炮或打造火铳,还不如用来抵偿了粮价。

但是他随即便不满起来:“你家要这许多铁料做什么?须知道这铁料可是重要物资,朝廷有明文规定私人不准大批买卖的。”他越想越来气,接着说道:“你们前一段时间将佛山的铁料搜罗一空,用来打造铁制农具,不是浪费么?那么多铁料如果用来铸造新式火炮,后金鞑子恐怕已经被轰得不成模样了。你们与国争铁,简直是不识大局。”

周从哲道:“大不息怒。我章家用铁,其实未必非要南方优质铁料才行。只是这山东所产铁料虽然质脆,但是我们仍旧买不到,不得不到南方去购买高价铁料。如果孙大人肯将你用不完的本地劣铁抵给我们,小的作主,可以按所购铁料三分之一的数量卖给大人一些优质铁料,同样只按市价计算,如何?”

这个提议实在是诱人,让孙元化根本无法拒绝。章家打造农具所用的铁料自不会比他铸炮需要的质量好,如果能拿这些他无法用的铁料换些好铁料或粮食回来,对他的好处也不会小,所以他稍一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阅读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