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甲午之华夏新史》
甲午之华夏新史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目标东线!

“这是尼米兹将军的辞呈。“难道陆地上的交战就真能解决问题吗?”罗斯福对马歇尔的说法非常怀疑。“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按照原定计划美英军队和俄国军队在东欧发动进攻的话,我们是否又能力在2年以内击败对手。”

“如果华夏能够切断同盟国印度军团的退路并且配合我们在印度的驻军吃掉对手,而且可以发动对中东地区的大规模进攻的话。美英俄三国联军在战争初期还是有优势的。当然,随着推进。德国人再补给方面会逐渐获得优势,而且反抗也会更加激烈,但是只是4个大国能联手的话,我们最终能取得对同盟国的胜利。目前,除了德国还有余力之外,奥匈的战争潜力几乎已经耗尽,而土耳其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只要华夏进攻顺利,几个月之内土耳其帝国就会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马歇尔说道。

“看来在利益方面。我们需要给华夏更多的让步了。”罗斯福苦笑道。自从上次夏威夷峰会结束后,华夏和美英之间的分歧已经路人皆知。美英表示俄国应该恢复曾经的地位,而华夏则表示东欧民族应该实施民族自决,德国人的统治被推翻后。俄国人再上来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而随后美英表示在中东的利益需要充分划分,华夏一家独大是不能接受。

从此双方的关系极速恶化,除了最基本的军事合作之外。政治经济上的交流都少了很多,而且在军事上也几乎处于各顾各的情况了。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个结果。美英认为至少自己不吃亏,华夏拿走了中东这片不毛之地。(油田还没有大规模开发。)而美英则获得了丰饶的东欧和一个强大的盟国。但是现在看来,美英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似乎很困难。

美国人最终秉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方面加强在东欧的军事准备,而另外一方面则同意华夏将势力范围拓展到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地区,也就是说,只要是华夏以自己武力拿下的地区,美英原则上不会过问,而同时,美英也希望华夏能够“尊重”东欧的形势。

“呵呵,看来我们现在就要为未来赛跑了。”徐杰看着双方最终达成的协议笑着说道。这份协议说白了就是利益分配计划,谁打的是谁的。而华夏下一阶段要做的概括起来就两点,第一,尽量捞到更多的好处。第二,阻止美英从东欧捞到更多的好处,为此,华夏没有立即对伊朗南部的德国运输线实施打击。因为这一举措,德国人至少可以可以从印度撤回几十万的军队来加强欧洲和中东的防御。当然,这个口子不可能一直开着,在合适的时候会关闭的。

这招看起来是损人又损己。但是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还是有意义的。首先,华夏的军事目标是既要打惨德国同时又不能让德国彻底倒了。所以适当的给德国人手下留情有助于增加美英抵抗的难度。其次华夏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攻击目标是中东,中东毕竟不是德国人的本土,两河流域的油田相对于本土来说也不是不能放弃的,在两线同时有压力的情况下德国人一定会死保本土而不是中东。

第三,就算德国人想要在中东布置大量的军队从技术条件上看也不现实,中东铁路运输能力有限,原来的补给大头都是海上运输。如果华夏海军出击的话,印度洋海运会轻易被掐断。在补给不畅的情况下。就算德国人想要部署大军团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说,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上来说。正规的德军部署主要方向将在东欧,而中东那边吗?在华夏进入小亚细亚之前,力度不会很大。除非德国海军愿意出来再次和华夏碰撞一次。

在经过几个月准备之后,华夏陆军在中东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50万左右!拥有各型坦克6500辆,其中龙式重型坦克越1200辆。35型中型坦克3000辆。剩下的为各种自行火炮和坦克歼击车。29系列车族除了少量坦克歼击车还在一线之外,已经几乎全部更换完成。同时还拥有中口径以上身管火炮1.5万门。

在陆军大规模集结的同时,空军也不甘示弱。考虑到德国喷气式飞机已经大规模服役,华夏空军也在伊朗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喷气式飞机,经过一番调整和部署之后。华夏在伊朗南部一共部署了1.6万架各种飞机,其中4发重型轰炸机4000架,负责对包括小亚细亚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进行战略轰炸。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约8000架,负责争夺制空权,其中喷气式战斗机1200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喷气式飞机的数量会缓慢上升。而剩下的飞机则是双发轰炸机和天空袭击者式攻击机,负责前线支援和执行战役任务。

本来伴随着华夏陆空军在中东攻势的展开,华夏海军也要参加战斗的。但是德国空军的ar234型轰炸机着实也把华夏吓了一跳!美国人的贼鸥没能挡住德国人的混合动力飞机加制导炸弹,华夏的贼鸥恐怕也悬。所以徐杰要求海军大部队暂缓行动,感觉换装新式海王式喷气式舰载机,按照一艘3万吨级航母至少装备30架的标准进行搭配。务必先把防御力提高上去。

而华夏需要面对的敌人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给力。虽然对面堆出了足有220万的大军。但是德军数量只有50万上下,这还是包括了在伊朗南部的德军。而且这50万德军拥有的装备水平也比开始面对的古德里安部队要差一些,而豹式坦克数量更加稀少。除了德军之外还有70万的奥匈军队。奥匈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域外兵力。不过除了波西米亚军团之外,装备和人员素质都很一般。至于剩下的几乎都是土耳其部队。装备水平和素质更加糟糕!

在华夏和美国准备发动新的攻势的同时,德国人也在调整着自己的部署。一方面,德国人加快了从印度撤军的步伐,大量精锐重装甲单位从印度撤往中东,然后再回到欧洲。海路是不敢走了,虽然华夏舰队主力并没有来到西印度洋,但是至少也有4到6艘的航空母舰和大量的潜艇执行封锁任务,在华夏空军的重压下,德国陆基航空兵可没有余力对付这些舰队。

在美英俄三国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之前,德国陆军内部已经传出来适时放弃中东的声音。相对于数千里之外的中东,美英俄三国直指德国生存的基础!乌克兰是德国甚至同盟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如果这里没了,德奥两国就要饿肚子!波兰也是美英俄必然要拿下的。更为可怕的是,这三个国家不把德国彻底打趴下然后肢解掉是不会停手的,如果说中东是利益之争的话,即将爆发的东欧之战将是生死之战!德意志帝国能否存在下去就看东线了!

而更有人提出了能否和华夏进行谈判,以便德国能单独对抗美英等国。德皇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可惜的是德皇似乎对自己的出境很不了解,提出的条件过高!他甚至还想让中东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情况,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啊。不过通过中立的瑞士,华夏也给德皇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奥斯曼帝国必须付出两河流域和地中海西岸。意大利必须复国,而且必须从巴尔干和奥匈帝国获得补偿,这个条件对于德国来说同样无法接受。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

在美英俄三国加紧备战的同时,德国东方军团也在努力扩充着,因为战略轰炸造成的生产紊乱在施佩尔的努力下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改观,德国人一方面通过建设新的工厂,迁移某些重要设备来维持产能。另外一方面随着德国空军回师本土,以及喷气式飞机的投产。德国本土的战略防空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这一增一减之间,美英的战略轰炸效果大减。

得到喘息的德军在飞快的组建着庞大的地面军团,新式的豹式坦克大量投入现役,在美英俄三方发动进攻之前,德国陆基在东线的一线装甲部队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装甲师完成了换装!整整1500辆豹式坦克取代了已经有些过时的4号坦克成为了德国装甲部队新的主力,同时,从印度和中东战场撤回的10个重装营的虎式坦克连同驻守在欧洲本土的虎式重装坦克营被补充到了一线。

而在战争爆发之前,德国陆军在东线的一线兵力达到了200万以上。拥有各种坦克和坦克歼击车5000辆,其中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数量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还有大量的坦克歼击车和强大的炮兵部队。兵力虽然比对面三国联军要少一些,但是要论质量的反而要压对方一头,除了美国人拥有一定量的潘兴坦克之外,俄国坦克主要以29型坦克为主。而英国人则主要使用换装了新式17磅炮的谢尔曼坦克。和历史上一样,英国人将这种坦克命名为萤火虫。

不过和其它战区一样,德国空军依然处于劣势,虽然红男爵已经竭尽全力为东线筹集需要的战斗机,但是毕竟面对两线作战的重要,德国航空工业即使降低轰炸机数量,努力生产战斗机依然不够!最终,德国动线航空兵力只有5000架左右,虽然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德国东线空军总数,按时这点飞机不过是英美俄三方防空力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要算质量的话,差距就更大了。

感谢书友最强大的陆军的万赏和月票~~~,以及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的打赏~~~。感谢书友f663026、地狱皇女、禾苗苗、快风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

阅读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