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1926之崛起》
1926之崛起

第186章 大战序曲 顺水推舟一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战序曲 顺水推舟(一)

回到涞源的宋哲武只是礼节性地简单拜访了赵丕廉,就借口还有军务离开,只是在离开前告诉赵丕廉,晚上在北盛楼给他设宴洗尘。

当天晚上,宋哲武在县城里的北盛楼宴请赵丕廉,上次宴请卢佐就是在这里。

为了有意让赵丕廉感到受到怠慢,宋哲武没有像卢佐来时那样,把全体高级军官都找来陪客,这次只有箫国栋和陶蓉两人作陪。他这次是既要赵丕廉感觉到宋哲武对阎锡山有怨言,又不能让阎锡山对他死心,那样会招来阎锡山的报复,他还要让阎锡山觉得他宋哲武是一个可以拉拢过来的巨多闻,哲武受教了,我们今天一是为麓台先生先生接风,二是给麓台先生赔怠慢之罪,来,我们共同敬麓台先生一杯。”

赵丕廉一边谦让一边和宋哲武等人一起喝干了杯中的酒。随后众人推杯换盏不断,宋哲武、箫国栋、陶蓉又连连给赵丕廉敬酒,赵丕廉酒量很大,杯杯见底,三巡之后,酒量较差的箫国栋和陶蓉两人就不敢再敬酒了,只有宋哲武还是谈笑风声地和赵丕廉天南地北地说着些不痛不痒的闲话。

赵丕廉在和宋哲武对干一杯后,咋着嘴说:“山西汾酒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历史上,汾酒曾经有过了两次辉煌:?15oo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汾酒应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名酒,据史料记载,贵州的‘茅台’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陕西的‘西凤’是山西酒坊迁入,始创‘西凤酒’。至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名酒中仍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

赵丕廉放下酒杯,不经意的扫了宋哲武一眼,话锋一转又对几人说:“山西汾酒之所以好,芷青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山西的水好,只有山西的水才可以酿造出汾酒,即使有人在江浙一带以相同的工艺和原料,也绝不可能酿造出汾酒来。这就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民风古朴,据有北方人的坦率真诚,这是江浙一带比不了的。”

宋哲武心说:“这是要说到正题了。”

不过他可不想现在就接过这个话题,装着糊涂说:“麓台先生所言不虚,水质的好坏的确对酿出的酒的优劣有决定性的影响。南方的黄酒就很不错,比如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之一的绍兴黄酒,它采用被唐代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二泉的惠泉之水酿酒,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1ou与内涵之间,它那醇和馥郁的香气沁入肺腑、清凉宜人,也是别具风味。”

赵丕廉不介意地笑了笑说:“南方的米酒的确也是别具风味,只是他并不适合文戈你这样的北方人,太行山的冬季可是寒风凛冽,只有山西汾酒的辛辣才可以为文戈却寒暖身,黄酒是不行的。”

虽然两人都打着哑谜,可赵丕廉话中的劝诫警告之意,不仅宋哲武听明白了,箫国栋和陶蓉也都听得明白。

箫国栋笑着说:“麓台先生所言不差,在太行山这山沟里的确需要汾酒这样的烈酒来却寒,可是我和陶参谋长都是南方人,我们更喜欢喝南方的米酒,就是我们司令他也要照顾我们的习惯,平素我们在一起可是都喝米酒的。”

箫国栋指着陶蓉说:“原本我们第四路军南方人很少,在司令部里只有我这个参谋长喜欢黄酒,可是陶参谋长这个广西人,自从加入我们第四路军后,喜欢喝米酒的人就再不是我一个了。”

对于赵丕廉关于南北水土好坏的说法,箫国栋怕宋哲武不好回答,主动接过话题,是想告诉赵丕廉虽然宋哲武是北方人,可他和陶蓉这两个举足轻重的人可都是南方人,宋哲武的决定也要考虑他们的意见。

宋哲武自然明白箫国栋的意思,指着陶蓉对赵丕廉说:“麓台先生不知道吧?陶参谋长是原桂系十九军胡宗铎的参谋长,在湖北加入我们第四路军,现在是我们第四路军分管作战的副参谋长。”

宋哲武这话不禁让赵丕廉一愣,桂系胡宗铎的参谋长现在竟然是宋哲武第四路军分管作战的副参谋长,这么重要的位置竟然交给一个刚刚过来的降将,这的确令他惊奇,他惊奇的是宋哲武这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心胸竟然如此宽广,仅凭这一点,这个人就不能小看。

赵丕廉看了看宋哲武,笑着对陶蓉说:“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陶老弟好选择啊。”

赵丕廉端起侍者给他添上的酒,略一示意,一饮而尽,然后摆弄着手中的杯子说:“桂系已经完了,李宗仁要想恢复昔日的荣光很难很难,陶参谋长能毅然加入第四路军实在是高明之举。只不过,以我的看法,陶参谋长应该加入中央军,而不是第四路军。”

陶蓉没想到赵丕廉突然如此说,略微一愣问赵丕廉:“麓台先生,此话怎讲?”

赵丕廉看了一眼宋哲武说:“蒋介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武力收复各个地方实力派,收拾桂系只是他的第一步,紧跟着他又盯上了冯玉祥,逼得冯玉祥只好下野,自己去华山闭门读书。现在的问题是只要在陕、甘、青、宁的西北军接受中央整编后,蒋介石就会马上去寻找下一个他要对付的目标。而下一个目标。。。。。。”

赵丕廉说到这里,故意装作去掏烟,其实是在观察宋哲武的反应。

宋哲武面无表情地掏出香烟递给赵丕廉。赵丕廉点燃一支烟说:“这下一个会是谁呢?”

吸了口烟,赵丕廉接着说:“这下一个不用想大家也知道,这就是阎主席和晋绥军。蒋介石既然可以轻易地就逼得兵强马壮的冯玉祥上山读书,要对付阎主席就更是轻而易举,然后接下来他就会逐个收拾中央军以外的各路势力。当然,蒋介石不会每一个都用武力解决,他只要收复几个实力最强的就可以了,不怕别人敢不就范。在这些地方实力派里,四川的刘湘和刘文辉叔侄两人实力最强,另一个就是第四路军。”

赵丕廉也不看宋哲武,自顾自自地继续说:“其实,刘氏叔侄矛盾很深,他们绝不会联合到一起去,这一点蒋介石很清楚,更何况四川军阀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他们轻易不会出川,对蒋介石没有威胁。所以他最先要收拾的一定是第四路军,当然,如果文戈把第四路军主动交派给中央,凭借第四路军的实力和文戈为他蒋某人立下的汗马功劳,蒋介石绝不会亏待文戈,是一定会给文戈一个不错的位置的。”

赵丕廉见宋哲武没有出声,又补充了一句说:“一个军政部次长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阅读1926之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