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64章抵达

陆通的脸色不大好看,却不是担心孔夫子认错人、错待自己,他只问了孔夫子一句:“夫子八年前就收到了礼物,为何两年前才出来寻人?”

说到这事,孔夫子一脸便秘之色,他说:“我那年虽未参加成会试,但长了许多见识,心也静了许多。回来后就按照父母的意思娶了堂姑姑家的表妹为妻,后又专心读了两年书,认认真真的读书。我去了功利后,学问上就上来了。孔家子弟十年一试,我成绩不错,被族中长老看中,入了嫡支学堂教育族中子弟。做了家族的夫子后,我才知道这个位置是不能随意外出的。”

这话不对啊。

既不能外出,那么孔夫子又如何来这泰山书院?

孔夫子瞪了问话的柳文海一眼,说:“你没听清吗?我方才说了,孔家子弟十年一考。八年前,我得了故人送出的珍贵宝物,参加了第二个十年测试,拿了第一。又被族老额外教了三年,才得了出门的机会。”

被瞪的柳文海丝毫不在意。

他现在就一个想法,孔夫子和陆通有关系才好,这样,陆通才能安稳。是以,他不想陆通和孔夫子有任何误会。听了这话,柳文海又问孔夫子:“孔夫子好不容易出了门,怎偏偏来了泰山书院呢?”

“你怎么那么多问题!我饿了,饭菜还没好吗?”

孔夫子这话一出,负责做饭的学子,加快了速度。

陆通拍了拍不放心的柳文海,拉着他加入做饭的大军,并道:“且放心吧,孔夫子没认错人。给他送六一居士手稿的,一定是我舅兄。只有他有这能力,只有他有这机会。”

柳文海也是这么想的,但就是不踏实。

陆通知道他不踏实什么,笑了笑,道:“勿要为我担心。不能去泰山书院了,我还可以去应天书院……还可以自学,还可以跟着小哥读。”

柳文海抓住重点,一脸欢喜地问:“顾兄回来了?”

陆通颔首,道:“回来了。原本他要和我一起来书院的,只不过受了伤,家里又出了事,就留下来了。”

顾籍多疼江荻这个妹妹,柳文海心知肚明,得知江荻险些丧命后,他十分理解顾籍不跟过来的心情。思及此,柳文海和陆通确认:“弟妹身上的毒去干净了是吧?”

“嗯。”

这时,其他不敢去和孔夫子说话的人,纷纷来问二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陆通是有把握,但没有佐证,不好直说。柳文海就更不敢了,各自拿话搪塞一二。一行人用过午饭后,干等闵山长那边也不是事,孔夫子随意抽了本书、随意抽了一段,让大家做文章,他则从旁指导,把夫子这份职业,做到了淋漓尽致。

柳文海心想,这样的人,离开泰山书院,绝对是书院的损失。书院的损失他不管,他只关心自己到时候能不能跟着陆通一起蹭孔夫子的课。

什么?

留在泰山书院能有更多的同窗?这话不假。可那些向权贵卑躬屈膝的同窗,要来何用?与其要他们,不如选择陆通这样的好友,一条路走到黑。更何况,更拜孔家杰出子弟为师,不是更香?

话虽如此,柳文海眉头皱得打结。

顾籍和陆通两个人都是苦过来的人,只有他,人生顶多苦过那个把月,实在算不上苦。他的经历,使得他的文章,只能流于表面,对于疾苦、对于民生,他真的不了解。于是,他低声对身侧的陆通说:“中直,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孔夫子说的那种‘有用’的文章。”

陆通得知他的担忧后,叹道:“刘景高的心思不正,但他的主意很好。去沂河沿岸走一走,很有效。这一篇,你就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写,至于有用的文章,节后咱们抽时间走上一回,你就明白了。”

远水救不了近火,柳文海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了文章,自然又是被孔夫子下了定语:华而不实。

加上陆通在内,共计十六位。

孔夫子一一点评指导过后,天色已不早了。还没等来闵山长的孔夫子随意指了弟子去守着山门,那人领命而去没多久,闵山长的小童到了。

小童传达了闵山长的话:“孔夫子,山长有请。还有陆举人,山长也有请。”

其他人,则不在见客之列。

柳文海担忧地看向陆通,陆通和孔夫子两个,却都是一脸从容。孔夫子的倚仗、自信,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了一点。那陆通呢?陆通为何不怕?待两人离去后,才有人问柳文海:“我怎瞧着陆师兄,一副不怕退学的样子?他的倚仗,究竟是什么?”

能被闵山长点名,派去跟这刘景高巡河的,那都是会试有希望的人。

这些人中,最次的也是柳文海这种家境不上不下的,最好的乃是宋智。宋智的叔叔是去年的两榜进士,宋家颇有家资,只无人脉。砸了许多钱后,宋智的叔叔也不过是去了保定府做知县。不过,宋智的叔叔并没有在泰山书院读书,而是以落第举子的身份,从国子监考出来的。

见问话的是宋智,柳文海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陆师弟的舅兄,师从翰林学士。我与陆师弟,都是他带出来的。因陆师弟的舅兄出海了,我和陆师弟才来的泰山书院。日前,舅兄已归来。有他在,便是离了书院,离了孔夫子,也不愁好的书院。”

好不容易供出一个进士,必定要努力出人头地的,哪舍得拿来教书?

因家中有进士,懂进士之宝贵的宋智觉得不对劲,略犹豫片刻,多问了柳文海一句:“陆师兄的舅兄这般厉害,自己怎么不参加科举?”

柳文海苦笑一声,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了。我跟着顾兄读书的时候,就像方才跟着孔夫子一样。只有孔夫子不说的份,没有我追问的可能。”

这话听起来就像实话,宋智没再追问。

他不问了,十几号年轻人互相窃窃私语起来。所说之事,无外乎大家都小看了陆通。但是,也有人表示:“便是他比咱们知道的厉害,但他今天对上的二品的高官,他的腰杆子还拿什么直?”

在座之人都是有意仕途之人。

别说当官了,做官的入门券,举人、进士的功名都难的要死。便是高中,也不过是从七品的知县往上爬。三年升一级来算,升到二品,便要三十年。三十年,多么让绝望的数字。什么?三年一级太慢了?君不知,还有那十年不挪窝的么?三年,真的已经很快了。

十几人一起开口,也是相当聒噪的。

聒噪中,之前去山门那里等刘观的学子气喘喘归来,一副不得了的样子,高声宣布:“刘大人已经到了。”

他的对面,众人淡定颔首表示:“这个,我们都知道了。”

气息不稳的年轻人,继续道:“还有,还有平江伯府的伯爷、咱们山东布政司使方大人也来了!”

阅读秀才家的冲喜娘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