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陛下,想学我教你啊》
大唐:陛下,想学我教你啊

第十九章 对付蝗灾的策略

“去年关内道、陇右道蝗虫灾害影响甚大。”

“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一直到今年都传来乱象。”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李世明望着殿下这个十六岁的青年,虽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

但是心中还是时隐时现的有着些期待感。

一旁的李婉娴听到自己父皇的提问,明白了这是帮自己报仇呢!

这个问题困扰父皇许久。

朝堂上的大臣也都跟父皇兜圈子,没有一个提出有用意见的,都怕担责任!

蝗虫的灾祸自古难以解决,就算李川才智不凡,又有什么用?

两旁的太监和侍卫听了都微微摇头。

这个问题,他们早就知晓,但是有什么用呢?

李川看到自己未来老婆的想法,让你见识见识未来老公的厉害。

看法?

扯淡!

李二你不就是想要我出招解难吗?

“圣上,微臣没有看法。”

李世民叹了口气,果然。

他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已!

“但是,微臣有对付蝗灾的办法。”

李世民听到李川的回答,立刻瞪圆了眼睛,挺直了身体。

急忙说道:“你真的有办法?”

一向古井无波的黄门侍郎兼起居郎——褚遂良都对他投来了目光。

作为记录皇帝起居言行、传达圣上命令的从二品官员。

褚遂良见过了很多的天才起起落落。

这个少年当日庆典之上,诗才、书法惊人不已。

但是那些对国家而言,不过是小道。

若是真如他所说有办法,那么这个右相的儿子,恐怕要快速崛起了!

“微臣不敢欺瞒圣上。”

“微臣从小体弱多病,难以出远门,平常看过不少书籍。”

“这些方法都是微臣确定可行。”

李川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随便扯一个理由。

就算是别人再来询问,自己也有对外的说法。

“好!”

“别说是对付蝗灾,只要是对蝗灾有用,朕定然赏你。”

李世民听到李川肯定的答复,内心激荡。

蝗灾不是只发生一次,而是每三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

若是真能有效对付蝗灾,那么天下从今往后,将会有无数平民受益。

自己也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他不自觉的看了一眼褚遂良,你丫的可得给我写漂亮一点。

褚遂良对皇帝投来的目光没有任何表情。

“对付蝗灾,无非两方面。”

“一方面减少蝗虫,另一方面增加粮食。”

众人都静静的听着没有表示,这说的算是常识。

“减少蝗虫方面,微臣有四点方法。”

“其一,火烧蝗虫法”

“蝗虫的幼虫在还没有长翅膀之前,为了生存,它们会拼命地咬食植物叶茎活命。”

“在蝗虫幼虫密集处放火焚烧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蝗虫爆发的地方,也可以燃烧作物,牺牲一部分粮食,避免更多粮食被糟蹋。”

“其二,以蝗易粮法”

“让灾民捕获蝗虫和挖掘虫卵,用之到官商对换粮食。若是不愿意,蝗虫也是非常好的食物。”

“其三,蝗虫天敌法”

“对于蝗灾多河南道、山南道、陇右道实行禁捕令,禁制捕捉蛙类、鸟类等蝗虫天敌。”

“其四:种植预防蝗虫的植物。”

“譬如豌豆,绿豆、豇豆、芝麻、薯蓣以及桑、菱,都是蝗虫不吃的,可以推广。”

李川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看见褚遂良正在提笔急书。

褚遂良在李川开始说具体的方案时,就开始记录了。

千万不能写漏掉了,这可是救世良方啊!

他体谅这个为官不偏不倚的起居郎!

前世历史,有一个关于他的趣闻。

有一天李世民想看看起居录,但是他拒绝不让。

若是皇帝看了起居录,那么起居郎就会起私心。

会怕皇帝看见起居录记录了他不好的行为和话语,从而偏离真实的历史信息。

尽管李世民以皇帝身份压制,最后也没有看到起居录。

就这么一份坚持,多少珍贵历史得以避免篡改!

所以这个起居郎,值得他等待!

褚遂良抬起头来,看见李川看他的眼神,他不禁笑着点了点头。

于是李川继续说道:“增加粮食方面。”

“臣有亩产千斤的水稻、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亩产五千斤左右的红薯。”

“什么?”

李世民激动的直接窜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

李川随即说:“臣有亩产千斤的水稻、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亩产五千斤左右的红薯。”

“你可没有骗朕?”李世民直直盯着李川。

“臣说的都是实话!”

李川能够预料到,李二此刻心中难以一下相信。

要知道,唐朝水稻良田的产量才三百斤左右。

缺水的地方更是亩产只有一百多斤。

若李川说的是真的,那意味着全国的粮食将会至少翻五倍以上。

“你可知欺君之罪?”

“微臣知道,所以微臣说的都是实话!”

PS:筒子们,请猛烈的砸我!手中的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都猛烈的砸我。

阅读大唐:陛下,想学我教你啊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