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施今墨医案解读》
施今墨医案解读

第29章 糖尿病 2

第六章糖尿病(2)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胃,行其津液以濡养之。若阴衰则阳必盛,虚热伤津,遂觉胸中灼热,口干渴,www.youxs.org,五脏六腑、四肢不得濡养,故有形瘦体倦,精神不振之象。脉豁大而空为津不足气亦亏矣。证属气阴两伤,燥热内生,拟滋阴清热佐以益气治之。

【处方】

鲜石斛

生地各10克

酒黄连10克

芩5克

绿豆衣12克

天花粉12克

五味子5克

生黄芪30克

怀山药60克

寸麦冬10克

润玄参12克

野党参10克

生薏苡仁10克引:鸡、鸭胰子各1条,煮汤代水煎药。

【解读】

本案与前数案又属不同类型,以滋阴生津为主,佐以补气健脾。用石斛汤加减养胃阴,加芩、连以清其心肺之热,用党参、生芪、山药益气健脾恢复运化输布之功能,则五脏六腑胥得濡养。

鲜生地——鲜石斛(见第26页)。

黄芩——黄连(见第12页)。

第五节阴虚阳亢

陈某男68岁病历号61、3、26

由20余岁即有口干,多饮,尿频,善饥诸症,40年来求治各地,均诊断为糖尿病,时好时重,迄未根除。近年来血压增高,又患白内障,视物不清,大便秘结,空腹尿糖()。

脉象弦沉,舌质黯苔白。

【辨证立法】

糖尿病日久,多有血压增高,是属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下元愈虚,血压愈增。肝肾阴亏,久则及目。脉现弦沉,本元虚损已显,病久年高,宜用丸方图治,拟宣明黄芪汤加味。

【处方】

紫河车60克

淡苁蓉60克

晚蚕沙60克

火麻

郁李仁60克

30克

磁朱丸30克

干石斛60克

野於术30克

谷精草30克

何首乌

白蒺藜各60克

炒枳壳30克

寸麦冬

天冬各30克

东白薇30克台党参60克

生地黄60克

川牛膝30克

杭菊花60克

杭白芍60克

绵黄芪30克

五味子30克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9克,白开水送服。

二诊:前药连服3个月,屡检尿糖,均为阴性。血压已趋正常,惟视物常觉模糊。再用丸方治之。

【处方】

鹿胎膏30克甘枸杞60克干石斛60克

谷精草60克杭菊花30克大生地60克

白蒺藜60克决明子60克紫河车60克

淡苁蓉60克磁朱丸30克杭白芍30克

生黄芪60克寸麦冬30克葳蕤仁60克

全当归3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服。

【解读】

糖尿病常兼有高血压病,病机多为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本例糖尿病病史极长,下元虚损至极,故血压高,便秘,视物模糊诸症均现,施师以丸药滋肾养肝以潜浮阳,服药3个月,不但尿糖消失,大便通畅,血压亦平,再进丸药3个月,以竟全功。中医之特点在于辨证,本案最为典型。

何首乌——白蒺藜(见第44页)。

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甘寒性润,色赤入走血分,善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体质轻清主升,入金水阳分,为祛风清热,平肝明目之要品。二药伍用,滋肾养肝、清热明目之力增强。

枸杞子、菊花伍用,出自《医级》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迎风流泪,久视昏花,眼干涩痛等症。

笔者体会:此组对药对糖尿病之肝肾不足,头晕、视物不明诸症均有良效。

刺蒺藜——白薇(见第48页)。

谷精草——密蒙花

谷精草又叫谷精珠,为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赛谷精草的全草或花序。本品味甘性平,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密蒙花为马钱科落叶灌木密蒙花树的花蕾。本品味甘性寒,养血明目,清肝消翳。二药伍用,散风清肝、退翳明目之力益彰。

谷精草、密蒙花伍用,为祝氏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而设。亦是与降糖对药方合用,方能获其良效。风热较甚者,与桑叶、菊花伍用;肝肾阴虚者,与女贞子、墨旱莲参合。

天冬——麦冬(见第92页)。

第六节气虚膏淋

顾某男56岁病历号54、6、450

病已经年,口干思饮,食不知饱,小溲如膏,精神不振,身倦体乏,经唐山某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诊断为糖尿病。

舌质红不润,脉豁大三部皆然。

【辨证立法】

燥热为害,三消全备,缘以平素恣欲,喜食膏腴,郁热上蒸,则口干欲饮,胃热则消谷善饥,病及下焦,则小溲如膏。脉豁大,元气已伤,本实先拔毒,气阴两亏,故寸关尺三部均现如是脉象。拟益气为主,佐以养阴生津为法。

【处方】

西党参15克

薏苡仁10克

五味子10克

绿豆衣12克生黄芪30克

怀山药60克

金石斛10克

南花粉18克天

麦冬各10克

熟地黄各10克二诊:服药7剂,诸症均减,小便已清,食量渐趋正常,惟仍易疲倦,大便时见干燥,仍遵前法。【处方】

西党参15克

天冬各6克

五味子10克

肉苁蓉18克

生黄芪60克

晚蚕沙

炒皂角子各10克(同布包)

火麻仁12克

油当归12克

怀山药60克

绿豆衣12克

天花根

瓜蒌子各10克

熟地黄各10克三诊:服药6剂,诸症均减,血糖、尿糖均已恢复正常,精神健旺,但多劳则疲乏无力。回乡在即,拟用丸方常服1~2个月巩固。

【处方】

早、晚各服金匮肾气丸10克;午服大补阴丸10克。

【解读】

本案三消具备之糖尿病,以气虚表现为主,“有是证,用是药”,虽为汤剂,重用黄芪、山药补气健脾加强运化功能。治消渴病要注意补气和滋阴的比重,本例以益气为主,用麦冬饮子为主方加减,两诊共服汤剂13剂,血糖尿糖均恢复正常,用丸药收功。

膏淋又名内淋。多由脾肾虚弱,不能制约脂液所致。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鼻涕,或如脂膏,溲行不畅等症。病情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肾虚弱,不能制约脂液,尿出时无灼热,涩痛亦轻,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气短倦怠等。实证多因湿热蕴结下焦,以致气化不利,清浊相混,脂液失约,尿时灼热涩痛等症。

黄芪——山药(见第226页)。

党参——黄芪(见第109页)。

瓜蒌子——天花粉(见第24页)。

生地黄——熟地黄(见第48页)。

天冬——麦冬(见第92页)。

油当归——肉苁蓉(见第101页)。

晚蚕沙——皂角子(见第16页)。

第七节心肾两虚,阴阳失调

陈某男66岁病历号52、12、236

患糖尿病15年,时轻时重。近五六年来兼患失眠,赖服安眠药始能入睡。最近服安眠药亦无济于事,症现心跳、气短、头晕、失眠、纳差。

舌淡黯,脉象来去少神。

【辨证立法】

病历15年之久,年龄又过六旬,气血两衰,心肾并损,阴阳失调,厥气上逆,以致夜不成寐,精力消耗,脉来去少神是属胃气已衰。证属心肾两虚,阴阳失调,当用强心肾,安神志,兼健脾胃之法为治。

【处方】

生龙骨

牡蛎各10克(同打先煎)

大生地各10克

白蒺藜12克

朱茯神

寸冬各10克

生黄芪30克怀山药18克

野於术10克

酸枣

生栀仁12克

10克(同捣)

野百合12克

炒远志10克

五味子6克

【解读】

患者只诊1次未再来,追访始知服药后稍能安眠,患者以挂号不易,遂连服月余,睡眠竟能连续6小时,饮食亦佳,精神日趋健旺,再检尿糖亦转阴性,后以此方常服。

本案糖尿病患者病史达15年,三消之症不明显,而以失眠为重,患者深以此为苦,治之维艰,恢复匪易。施师重视病人年老体弱,气血两衰,心肾不足的特点,标本兼顾,服药月余,睡眠已能达6小时,尿糖也随之消退,取得满意疗效。中医之精髓为辨证施治,由本案可见一斑,实为诱掖后学矣。

生龙骨——生牡蛎(见第46页)。

鲜生地——鲜石斛(见第26页)。

茯神——麦冬(见第26页)。

酸枣仁——栀子(见第164页)。

黄芪——山药(见第226页)。

第八节肝胃不和

孙某男50岁教师病历号56、7、30

患糖尿病10余年,近2个月来加重,纳谷不多,食后心下逆满,时见呕吐,经常泛酸,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身疲体弱,疲乏无力,自觉气短,睡眠欠佳,睡而不宁。

舌淡苔少,脉弦细,重取无力。

【辨证立法】

久病体弱,脾胃不健,纳谷虽少,运化无权,遂致食后胀满,胃气上逆,时见呕吐,属寒热错杂,胃灼热反酸,气阴不足,则神疲乏力,燥热伤津,故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证属脾胃不和,先拟和胃降逆,润燥通便为治。

【处方】

旋覆花10克

赭石6克(同布包)

炒枳实5克

野於术10克

云茯神

苓各10克

紫油朴5克

北沙参12克

蔻仁各3克

火麻仁15克

郁李仁6克(同捣)

天花粉

瓜蒌子各10克

莱菔缨

子各10克

生黄芪24克

炒远志10克

绿豆衣10克二诊:服药4剂,饮食有增,脘腹胀满大减,睡眠亦有好转,大便1~2日一行,仍守原法加力施治。

【处方】

炒苍术10克

生薏苡仁10克

党参10克

云茯神

苓各10克

玄参10克

生黄芪24克

木香10克

炒枳实6克

麦冬10克

绿豆衣10克

山药10克

砂仁5克

天花粉

瓜蒌子各10克三诊:服药7剂,诸恙均减,拟原方加大10倍量,水泛为丸,早、晚各服9克,白开水送服。

【解读】

糖尿病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症状不明显者亦非少见。本案患者近月余来反见不能食,食后脘满腹胀,施师先以补虚润燥、和胃行气法治之,待脾胃功能恢复,纳食运化正常,痼疾将会随之而愈。

糖尿病职是痼疾,施师治之,先用汤药调理,后以丸剂收功,以资巩固疗效。

旋覆花——赭石(见第39页)。

枳实——白术(见第178页)。

玄参(元参)——麦冬(见第230页)。

莱菔子——莱菔缨(见第17页)。

火麻仁——郁李仁(见第93页)。

瓜蒌子——天花粉(见第24页)。

砂仁——白豆蔻(见第17页)。

茯苓——茯神(见第29页)。

第九节糖尿病燥热伤阴

李某女40岁病历号56、3、66

病已半年,口渴恣饮,小便频多,浮如膏脂,面部时觉发热而赤,头如冒火,大便干,有时阴痒,闭经已1年,据检尿糖()。

舌苔淡黄,脉数。

【辨证立法】

口渴恣饮,为燥热伤津。面赤而热,为血中伏火。津枯不润,大便干结。热伤肾阴,肾失封藏,溲如膏脂。血燥阴伤,冲任失调,年四十而经闭。脉数是属胃阴将竭,虚火独炽之象。证属燥热伤津,当以养血、滋阴、生津、降火法治之。

【处方】

生黄芪30克

沙苑子

白蒺藜各10克

五味子10克

绿豆衣12克

怀山药30克

金石斛15克朱寸冬10克

野党参10克

熟地黄各10克(酒炒)

润玄参12克

天花粉15克

引:猪胰子1条煮汤代水煎药。

二诊:服药12剂,诸症均大减轻,拟添加调血药味常服。

【处方】

厚朴

玫瑰花各6克(后下)

怀山药30克

生黄芪30克

全当归10克

泽兰叶6克

茺蔚子10克

东白薇6克

白蒺藜10克

五味子10克

熟地黄各10克(酒炒)

酒川芎5克

台党参12克

润玄参12克

桑寄生24克【解读】

妇女患病,多与经血有关。本案患者不满40岁即已闭经,显系血燥阴亏,气血双损,新患糖尿病半年,先以生地黄、石斛、麦冬、天花粉、玄参、绿豆衣养阴生津,清热泻火;黄芪、山药,党参补脾益气;白蒺藜、沙苑子补益肝肾、平肝抑木;继以圣愈汤、生脉散益气补血、强心扶正固本收功,实乃缓急有别,先后分明治之是也。

注:泽兰苦、辛、微温。入肝、脾经。活血、行水。治经闭,痛经,腹中包块,产后腹痛,身面浮肿,跌打损伤。本案用之取其活血化瘀,对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颇有益也。

厚朴花——玫瑰花(见第30页)。

黄芪——山药(见第226页)。

生地黄——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见第48页)。

白蒺藜——沙蒺藜(见第47页)。

白蒺藜——白薇(见第48页)。

绿豆衣——薏苡仁(见第227页)。

第十节气阴两伤案

孙某男69岁病历号53、6、56

体态素丰,精力充沛,近两个月来,消瘦甚速,疲乏无力,烦渴多饮,半夜干渴致醒,饮后才能再睡,尿量极多,稍一行动即觉出汗,纳少无食欲。

苔白而糙,脉象虚数。

【辨证立法】

饮一溲二是属下消,脾阳虚则易汗,津伤则恣饮。胃主卫,卫气不固,胃弱不食,以致日渐消瘦,体倦无力,脉象虚数,证属气阴两伤,法当补中,生津,兼助消化法。年近古稀,行动不便,本方可作常服。

【处方】

生黄芪30克

黑玄参10克

生石膏18克

知母10克(同打)

生白果12枚(连皮打)

大生地10克

炒苍术6克

西党参10克

生薏苡仁10克

佩兰叶10克

天花粉12克

黄柏6克

鲜石斛6克

绿豆衣12克【解读】

烦渴多饮为之上消,饮一溲二职是下消,历时2个月,气阴两伤,方用知母、石膏,清泻肺胃实热,降低血糖;知母、黄柏,滋肾泻火;生地黄、天花粉、玄参、绿豆衣,养阴清热、止渴;黄芪、党参、薏苡仁,益气健脾;生白果《纲目》:“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又能杀虫消毒。”寓有益水之上源,缩水之下源止漏之意也。

知母——石膏(见第25页)。

知母——黄柏(见第163页)。

注:党参药材由于产地不同,有西党参、东党参、潞党参等三种。西党参是指产于陕西、甘肃的党参。以根条肥大、粗实、皮紧,横纹多,味甜者为佳。故施老所喜用也。

阅读施今墨医案解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