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对手》
对手

正文 第十七卷 双雄对决之收复非洲_第三千二百四十二章 莫谈输赢(12)

后续补充入部队的兵种,欧美方面不如多国部队,每一次战役下来,多国部队的胜率要远远的比对手高,这样多国部队方面伤员归队,并且变成老兵的士兵就比对手又高出来一个档次了,尤其是东北军军医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前面说过了,杜晖把大量的东北军各个军医学校毕业的医生,都给派到了一线去当实习医生,是的实习生拿自己国家的人练手,一定会出现一定的医疗事故的对吧!

而拿盟军们练手呢!就算把轻伤员给医治成为了残废又能如何呢!要知道盟军的伤员也不太清楚自己的伤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对吧!

并且还有东北军的伤员都是东北军的老医生在关照跟治疗,这已经是惯例了,而所以的盟军伤员清一色的东北军实习生医治,不过由于东北军的伤员数量不多,所以治疗完了自己人之后,东北军的老医生们也会去指点自己的实习生,而将来这些实习生都回到国内给中国人民治疗的,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经验可以丰富到,基本上不会出错的地步了对吧!

所以说战争最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呢!至少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毕竟中国那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每一天都可能有很多人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事情,但是有了能力超强的医护人员坐镇的话,抢救回来的生命也比平时要多很多对吧!

多国部队在前线开战的同时,杜晖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所以他就在进一步的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上继续下功夫呢!

什么让阎锡山在进行城市基建的同时,让其派遣专门的医疗服务队到偏远的山区,免费的给人民检察跟治疗,毕竟中国这么大,基建能力在厉害,也不能一口气把中国都建设成为后世的样子对吧!

况且后世的中国也有很多地方由于交通等问题,让人民不能都住进楼房对吧!

还有就是前线的部队每打一次胜仗,就会发放一次全民福利等等,反正就是前面的部队士气有多么的高涨,后方负责生产的民众士气就有多么的高涨,并且所有人都以送自己的子女参军为荣,各行各业都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东北军在一线的战斗力,因为的确是你前线需要什么都不要紧,急需的直接就是空军运输了,不着急的可以用汽车等慢慢的输送……这些方面都是两个军事对立阵营中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当然了此时的佐佐木一郎就算什么都知道,他也是无法去解决的,因为就算在正面战场上,他不也是被赵洪生给忙乎的手忙脚乱吗!

当然了这到不是说赵洪生的智商策略还有能力一定比佐佐木一郎强,而是佐佐木一郎有好战术了又能如何呢!

人手里的东北军基层部队战斗力彪悍啊!这个差距可不是说有好的战术或者是策略就一定可以弥补的了的,有些时候在绝对的

“力量”面前,策略也必须先放一放再说了,而此时佐佐木一郎对这句话的体会也许是最深刻的了!

随着佐佐木一郎退兵到了防线之内,赵洪生这边跟其的厮杀也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唯一没有完全停止的战事,是戴安澜跟哈克顿方面的,哈克顿用自己剩余的装甲部队其他挡住戴安澜的正面攻击,然后带着剩余的部队撤退,但是让其没有想到的是,戴安澜的装甲部队倾尽全力的一击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就突破对手的防线,但是在接下来半个小时的厮杀之中,尤其是在戴安澜后方的骑兵抵达了之后,美军断后的装甲部队呈现出来了明显不敌的态势了,而罗宾逊在撤退之时死于乱军之中,并且粟裕顺势往两翼继续攻击,将其防线上的缺口不断扩张,孙立人带着所部玩命的追击跟截杀罗宾逊所部,战场上的形式对欧美部队即为不利,并且伴随着戴安澜所部将美军装甲部队彻底击溃之后,接近20万的欧美部队没有从戴安澜的突击包围之中逃走,哪怕哈克顿他们先期突围逃跑了,也都被戴安澜的机械化部队给追上了,只不过还有接近10万人的欧美部队是分散撤退的,其中也包括哈克顿,虽然这家伙指挥打仗不是那么靠谱,但是撤退的时候如果保护自己,他还是有一套的,也因为他是分散撤退的,所以戴安澜无法将对手所有撤退出去的部队都一网打尽,他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对手那10万重兵部队推进到自己部队之前,尽可能的在一块区域内,把逃跑的敌人都给圈进去,这样前面的欧美部队就逃了出去,而他截杀的也仅仅是一部分,但这已经足够了,当然了如果没有骑兵部队的配合,其实光靠戴安澜手里的机械化部队,根本就无法完成大面积的拦截,这一点想必大家也是可以猜测的到的,因为要就算要把对手20万人都给包围起来,并且对手也不是没有反抗能力的猪狗,所以这就需要兵力足够的兵力,而戴安澜跟杜聿明有一个地方是做的最好的,他们从苏联人的防线上突破了之后,根本就没有在缺口的地方留下哪怕一兵一卒,哪怕是伤员他们也都放在汽车上带走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个计划的执行程度,要的就是击败对手,并且粟裕有对外连接的通道,只要他们跟孙立人等完成了汇合,那么后援就将不是问题了,可叹对手方面呢!

在敌人从苏军的防线上全线通过了之后,他们还把本来就不足的兵力再次分配到防线上布防,此时想一想敌人已经杀入了你防线的后方,布防了缺口也要看对手的实力,对手如果想的话,一个回马枪就可以将你堵上的缺口再次的洞穿,这种做法除了分散自己的部队之后,还有什么意义吗!

也正是因为兵力足够充足,前线戴安澜跟对手装甲部队厮杀之时,杜聿明就在后面集结部队,直到戴安澜突破了对手的防线,他就命令所有的部队开始绕道撤退中的对手之间,然后进行穿插包围战术,此时东北军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的就是其骑兵部队,如果这次奔袭没有骑兵配合,就是运兵车的话,杜聿明也无法将几十万的部队一口气都送到战场上来,而到了杜聿明完成了拦截对手撤退部队的战术之后,没有被拦截的欧美部队根本就不敢回头支援,而被拦截住的欧美部队呢!

再看到了敌人又是坦克又是骑兵,同时后面还有大量的杀红眼的对手之后,表面上看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跪地投降了,但前面我们也说过了一个问题,就是支援给哈克顿的那10万部队,还是分成两个部队来支援的,距离战场还是非常近的,同时哈克顿也明白,如果让几十万联军士兵就这样被对手俘虏了,会打击接下来战役中部队的士气的,并且他在撤退的时候,得到后面反馈回来的消息,跟空中反馈回来的消息了之后,两个消息只要吻合就没有问题,是的敌人虽然完全的拦截跟包围了联军部队,但是其包围圈的外围防线还是非常巨大的,而他马上就开始集结跟自己同时撤退下来的部队,让其等待援兵的抵达,并且这还不算他再次催促了援兵部队不说,他也给被包围的部队下达了一个死命令,从现在开始进行多部集结,然后不要完全的靠在一起,因为夜幕降临之后,自己的反击部队会把他们给救援出来的,而双方忙乎了这么久,前线的部队也都相继的得到了总部的命令,死战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当然也是保护自己家园的唯一做法,如果非洲丢失,敌人一定会踏足自己祖国的。

粟裕跟孙立人他们在后面追击,而杜聿明跟戴安澜在前面阻击,理论上处于被包围状态了之后的对手,当然了如果是以往他们一定会投降的,因为他们无法突破戴安澜机械化部队跟骑兵部队组成的防线,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但是他们却一边派遣部队阻挡着后面的追兵,一边开始做着防御准备,防御着戴安澜他们的攻势,而随后空军方面反馈回来的哈克顿在集结刚刚突围出去的部队之时,以及对手后续两支机械化部队的援兵已经距离战场不远之时,粟裕就明白了,哈克顿还是准备继续开战啊!

随后他给戴安澜命令,让其将装甲部队集结起来,因为包围圈的确是太大了,绵延了几公里,这种情况之下你永远不知道对手要从哪里进行攻击,当然了正常的做法是看包围圈内敌人的动向,他们往哪边动,估计敌人就会从哪边反突击,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粟裕却不打算去猜测对手的反击地点,因为他也从赵洪生那里得到了消息,佐佐木一郎跟其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如果佐佐木一郎根据目前的情况给哈克顿支招的话,自己可能会陷入被动之中的,所以粟裕没有去想对手的主攻地点,反而是进行了两个更加有力的部署,一个是他让孙立人的步兵部队还有自己跟其会合的步兵部队,在对手集结了之后,从被包围的敌人的两翼渗透过去,马上跟戴安澜的机械化部队会合,因为他知道此时戴安澜缺少的是步兵,给他足够的步兵才是王道,然后把戴安澜的装甲部队完全的解放出来,不管哈克顿从哪里反击,只要他的装甲部队还在,就可以跟敌人进行正面碰撞,这是一个最有效的防御办法,而包围对手步兵的部队用骑兵跟步兵就足够了,并且命令自己追击中的部队先放弃追击,大家开始吃完饭,因为晚上还有一场大战要打,并且对手采取内外夹击的战术之时,自己再动效果比现在对手已经开始不断的抱团,自己还从后面单一的攻击对手效果要好很多,粟裕打仗可以完全的根据目前的战况来决定,这个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吧!

阅读对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