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13章 傅昭仪耿耿于怀 汉帝国再起波澜

想到这些陈年旧事,太皇太后(王政君)心内闷闷不乐,多愁善感,不免有些心情不顺,怨天尤人。

太皇太后烦闷恼怒地自语道:

“真是因果报应!朕当初一念之慈,一念之差,终于酿成大错。

都怪朕当初以社稷为重,太过仁慈,没有听从巨君的谏言,耳根太软,听了王根这个老糊涂的话,拥立傅佳慧的逆孙为帝,如今开始受制于人,不能够称心如意。

朕真的没有想到,傅佳慧这个老妖精,狐媚子,居然会不顾社稷大计,祸乱朝廷,妄想鹞子翻身,青云直上,凌驾于朕之上。

朕怎么能够置大汉帝国的江山社稷、大汉皇室和我们家族的利益于不顾,向朕当年的情敌傅昭仪这个老妖婆低头认输,放弃朕手中的权力呢?

朕与大司马,已经多次向欣儿阐明了皇家大宗的立场和原则。

既然欣儿这个新皇帝如此不识大节,至迷不悟,不讲信用,欣儿一直不肯接受,不肯听从朕和大司马的劝告,依然苦苦坚持要承认他的定陶亲属,背弃入继大宗的原则。

既然欣儿在如何确立新皇与他的亲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姬等亲人的礼制关系上,始终不肯坚持原则,做出妥协,朕也不能够让步了。

何况,欣儿不以国家为重,不坚守原则,不去兴利除弊,革新弊政,而是一心谋求家族利益,背弃入籍大宗的原则,追求至上的权利为家族戚属谋私,理屈在先呢?

欣儿这个乳臭小儿,不以社稷为重,真是不识抬举,忘恩负义,让人唾弃!

这些个棘手的问题,既然如今已经摆到了案上,朕与巨君已经无路可走,怎么能够不见招拆招呢?

既然他们已经率先出招,挑战哀家的威信,朕这个老太婆,怎么能够向这个幼弱的新帝示弱认输呢?”

太皇太后王政君越想越生气,不得不认真考虑起应对之策来。

太皇太后王政君一向办事果断。思忖一会之后,太皇太后立即招来侍臣胡宝宝,下诏道:

“宝宝啊,麻烦你亲自帮朕跑一趟,去请大司马入宫,朕想与大司马商讨大事。

朕的身边,有胡都管,颖儿等奴婢侍候就行了,你不要太过操心!”

“谨遵太皇太后陛下懿旨!乖宝宝立即就去!”

正在太皇太后身边侍候,给太皇太后说笑话解闷的侏儒胡宝宝,动作敏捷,一个跟头就从自己的座位上翻了下去,跑去办差。

胡宝宝滑稽敏捷的动作,逗得太皇太后王政君笑了起来,郁闷的心情大为舒缓:

“宝宝啊,你以为你自己还很年轻吗?小心闪坏了你的老腰啊!你快去快回,不要让朕挂念,朕真的一刻也离不开你啊!”

“宝宝要侍候太皇太后陛下活到一千岁,一万岁呢,这一把年纪,怎么不年青呢?”

侏儒胡宝宝一边回答太皇太后,一边紧急出宫,前去通知太皇太后的侄子-大司马王莽进宫商量国事。

今天,像往常那样,大司马王莽,一听见太皇太后的召见,就迅速跟着弄臣胡宝宝,来到了太皇太后居住的长乐宫里。

见姑侄二人准备商讨国家大事,胡宝宝知趣地回避退下,躲进旁边的宫室偷闲,与侍臣宫女们说笑谈天。

王莽踏进长乐宫以后,姑侄二人,也没有讲究什么客气的规矩,就急切地抓住主题,交谈了起来。

见王莽坐好,太皇太后轻轻地挥了挥手。大太监都管胡逊,侍女王颖儿等侍从宫女,也很知趣地趁机溜了出去,偷闲玩耍。

姑侄二人,轻松自在地交谈了起来。

“巨君啊,如今哀家,真的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了!

也怪哀家,当初私心作祟,听了王根这些老糊涂的话,把宝押到了定陶这个烂蟹子的身上!

皇帝陛下太忘恩负义,不明是非了,就知道听傅佳慧那个老妖婆的话语。

登基没有多少日子,皇帝的屁股还没有坐热,欣儿这个没有头脑的愣小子,就忘记了当初与我们的秘密约定,忘记了入继大宗应该坚守的原则了!

哀家今天召见巨君,就是准备与巨君一道,好好地磋商一下,欣儿一直苦苦纠缠的问题,最后确定一下如何与大臣们商讨,处理欣儿祖母和母亲的地位问题。”

太皇太后一脸懊丧,十分后悔,对侄儿大司马王莽抱怨提议道。

见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生气,王莽也深有同感。他长叹了一口气,安慰姑姑太皇太后道:

“唉!太皇太后陛下啊,臣侄也有如此的感觉。

陛下啊,请您不要着急和生气了。臣侄感同身受,郁闷也是同样的强烈。

臣侄一直以为,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入继大宗,成为了先帝的继承人,理所应当,以大宗的利益为上。

皇帝陛下理所应当,全心全意地维护大宗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利益。

臣侄没有想到,陛下太过自私,不以国家大局为重,只想到自己定陶家族和自己戚属的利益。

前两天,臣曾经专门入宫,与陛下探讨土地,赋税,币制,奴婢,军制,边塞等国家大事。

不想,陛下不以为意,漠不关心地让臣与太皇太后陛下去研讨,完全没有把兴利除弊,造福苍生的国家大事,放在自己的心上,完全不像一个有德之君的形象。

所以为今之计,臣以为,我们还是应该教导教导皇帝,教会陛下遵守大宗的原则,让他清楚社稷为重的原则。

希望陛下谨言慎行,不要太放肆了。

臣非常赞同太皇太后陛下的意见。

皇帝既然已经由小宗入继大宗,由藩王继承皇统,作为先帝陛下的后嗣,就应该以大汉江山社稷为重,怎么能够背弃当初立下的盟约,不为社稷大计着想,而只为他们定陶家族及其外戚谋取私利呢?

臣侄认为,应当立即隔断皇帝与定陶家族及其外戚的亲情,斩断皇帝陛下与他的祖母,母亲等外戚的亲密联系,以免皇权旁移,外戚专政,最终受制于人,祸乱社稷。

只有引导陛下以社稷为上,以国家为上,一秉大公,摒弃私利,才是兴邦治国,镇服万民的上策!”

王莽慷慨激昂地说到这里,太皇太后王政君立即点头称是,赞扬起来:

“孩子啊,你说得没错!如今别无良计,就照此办理!我们暂时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果我们不及时教导皇帝,让他走上正轨,而是处处忍让,事事让步,让他肆无忌惮地为自己的家族谋私利,今后皇帝翅膀硬了,岂不是更加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看在他的眼里了吗?”

见侄儿王莽的主意与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里踏实了一些。

姑侄两人,又接着聊了一会家事,国事,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情,好了许多,也更加胸有成竹了。

姑侄商议妥当以后,王莽就准备向太皇太后告辞,回到自己的司马府。

此时,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没有丝毫犹豫,有了自己的主意。

太皇太后王政君立即口述懿旨,向侄儿大司马王莽传达自己的旨意道:

“巨君啊,你立即下去,向三公九卿传朕的懿旨。”太皇太后王政君颁布懿旨说道:

“先帝突然离世,吏民惶恐不宁,社稷不稳。新皇登基,内外纷扰,四海不宁,弊政未除,百姓不安。朝廷事务繁多,君臣理当日理万机,国事为上。

为了社稷安定大计,特诏命,皇帝祖母定陶傅太后、母亲丁姬等诸长辈,亲戚人等,无需天天进宫,去朝见皇帝,以免影响皇帝心情,有碍国事处理。

如若定陶亲人们,实在思念皇帝陛下不过,只需每十天一次,到未央宫中,去探望皇帝一下就行。钦此!”

“臣接旨!臣告辞!”大司马王莽拿着姑姑王政君的懿旨,兴冲冲地走了出去。

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一纸诏书,如同晴天霹雳,一下子把新皇帝刘欣的新贵家族傅氏家族、丁氏家族震蒙了。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