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59章 安汉公降服盗贼 车师王投奔单于

前些年,天下灾难频繁,旱灾不断。

饥民成重等二百余人,无法求活,只好啸聚山林,打劫为生,危害附近郡县,汉朝廷君臣,深为忧虑。

如今,旱灾饥荒终于得以过去,饥民纷纷返乡,天下也渐渐安宁下来。

大司马王莽,遂以太皇太后和皇帝的旨意,派遣执金吾侯陈茂等,前去劝说饥民首领成重等二百余人,希望叛民洗心革面,放弃反抗朝廷,重做良民。

执金吾侯,是执金吾部下的属官。

执金吾侯陈茂等官员,接到皇帝旨意之后,遂亲自前往饥民的山寨中,去说服成重等。

陈茂竭力称颂安汉公治理天下的功绩,为首领成重等人分析朝廷的局势和祸福利害等。

饥民首领成重等,信服执金吾侯陈茂的意见,向陈茂许诺道:

“安汉公大人以天下为公,爱护百姓,治理天下的种种功绩,我们都十分清楚。

我们向陈大人承诺,重新归顺朝廷,不再危害百姓,并率领自己的部下,全部出来向朝廷自首。”

安汉公王莽,得到陈茂的报告,十分高兴。

安汉公王莽当即下令,命令把成重部下的饥民,统统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妥善安置,并下令官府出钱,为他们免去官府的劳役,购买农具耕牛等。

成重等饥民首领,也被朝廷迁移,安顿到了云阳等地。

汉朝廷赐给首领成重等公田和屋宅,对他们竭力安抚。

饥民成重等盗贼造成的反叛隐患,被大司马王莽轻易化解,天下重归太平。

朝会上,群臣见大司马王莽,轻而易举就安抚好了成重等盗贼,纷纷向王莽祝贺。

王莽十分谦逊,向大家推辞道:

“诸君:

这些业绩,都是皇帝陛下和太皇太后陛下英明领导和诸君努力的结果,吾王莽不过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协助指导而已,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往日的盗贼叛逆,如今都自愿回归,这都是太皇太后陛下的威望和恩德所致啊!

由此可见,太皇太后的威望和恩德已达至盛,远远超过了前代。

大家要恭贺的,首先应该是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天地祖宗神灵的护佑。”

太皇太后听了王莽这些谦逊的话语,非常高兴,对胡宝宝等人说道:

“宝宝啊:

巨君真是大度谦逊,令人称颂

哀家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朝廷的治理,都是祖宗神灵的护佑,安汉公以及四辅三公等诸位大臣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哀家怎么能够贪天之功为己有呢?”

不久,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派遣栾提助等小单于做使节,前来大汉朝廷朝觐恭贺。

王莽派人,去接见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使节,告诉栾提助等使节说道:

“使节大人阁下:

汉朝廷年高德劭、德高望重的太皇太后陛下,是你们匈奴汗国的大恩人,一向受到两国君臣的爱戴。

如果贵单于能够派遣须卜居次云夫妻,到长安去侍奉太皇太后的话,太皇太后陛下定会十分高兴。

贵汗国也会受到大汉朝廷的厚重恩赐。”

栾提助承诺道:

“太皇太后陛下是我们的恩人,对我们有再生之德。我们汗国君臣,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怎么能够忘记太皇太后陛下的大恩呢?”

须卜居次云夫妻,是王昭君的女儿,女婿。

栾提助回去以后,急忙向单于汇报。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不敢拒绝王莽的建议,答应了安汉公王莽的要求,同意派遣须卜居次云夫妻,亲自到长安,去侍奉太皇太后。

果然不久,须卜居次云夫妻,就顺利到达了长安。

太皇太后见须卜居次云夫妻前来侍奉,高兴异常。

王莽见太皇太后欣喜,心里非常满意,下令大汉朝廷,给予单于栾提知君臣丰厚的赏赐。

单于栾提知君臣得到汉朝廷的厚重赏赐以后,心里非常高兴。

大汉朝廷与匈奴汗国的边塞得以安宁。

不料,正当大司马王莽,感觉国事顺利,一切如意之时,西域的局势,却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变。

大司马王莽,再次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当时,大汉王朝戊己校尉徐普等将领,率军驻扎在车师后王国的首都高昌城。

戊己校尉徐普,打算在车师后王国,重新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京师,直通玉门关,方便与汉朝廷京师长安的来往。

这一条计划开辟的新道路,往来交通更加便利,比原先的道路,要近许多许多。

车师后王姑句,听到汉王朝戊己校尉徐普的修路计划以后,却忧心忡忡,很不高兴,对臣子们抱怨说道:

“诸君:

我们车师后王国,正当戊己校尉规划的新道之中。

如果戊己校尉这一条新开辟的道路一旦修通,大汉朝廷派往西域的使者及其随从的旅途供给等,势必将由我们车师后王国的百姓,去全力负担。

我们车师后王国,是一个小国,一个穷国,怎么能够承受这些巨额的负担呢?”

群臣深以为然。

车师后王姑句,忧心忡忡,深感车师后王国难以承受沉重的负担,准备向戊己校尉徐普,表明自己反对的态度。

戊己校尉徐普,却想邀功,想要勘明新道的路线分界,以便与大汉朝廷京师来往。

于是,戊己校尉徐普就派人,去召来车师后王姑句君臣,让车师后王姑句君臣,对这一条新道的路线走向,给以确切的证实。

车师后王姑句,却不肯配合戊己校尉徐普的行动,大声声辩说道:

“戊己校尉大人:

新开道路,必将加剧我们这些小国的负担,我们实在难以承受。

况且,本王也并不清楚,新道具体的路线走向,无法向大人证实。”

戊己校尉徐普认为,车师后王姑句,搅了自己立功的好事,故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大怒道:

“姑句啊:

你违背朝廷旨意,不肯配合本校尉做事。

来人啊,把姑句这个家伙给我抓起来关押。”

戊己校尉徐普十分愤怒,就下令自己的部下将士,把车师后王姑句关押了起来。

戊己校尉徐普对姑句严加折磨,想要车师后王姑句屈服,配合自己修路的计划。

车师后王姑句的妻子王后股紫陬,得到丈夫被关押的消息,非常担心。

王后股紫陬,寻找机会,贿赂监狱的看守,秘密去看望自己的丈夫车师后王姑句。

王后股紫陬,看见丈夫车师后王姑句遍体鳞伤,非常痛心,对戊己校尉徐普,折磨自己的丈夫车师后王姑句的行为,十分愤怒。

王后股紫陬就对丈夫车师后王姑句说道:

“大王啊:

大汉朝廷不讲信用,不体恤车师王国的君臣百姓。

从前车师前王姑逅,就是被都护司马设计杀死的。

如今,大王你被囚禁这么久,必死无疑。

我们不如秘密出逃,前去投降匈奴汗国,祈求匈奴汗国单于的庇护。”

车师后王姑句同意妻子的建议道:

“夫人言之有理。

本王被戊己校尉囚禁已久,一直不肯答应他的无理要求,最终必死无疑。

归顺匈奴汗国单于,也许还有一丝活路。”

夫妻两人计议已定。

王后妻子股紫陬出狱以后,立即与车师后王姑句的部属将士商议劫狱。

在妻子王后股紫陬与车师大臣将领的配合下,劫狱成功实施。

车师后王姑句夫妻,率领效忠自己的车师部属将士,逃出监狱,骑马突围,最后冲出了高昌城,逃到了匈奴汗国谋生。

戊己校尉徐普,得到车师后王姑句夫妻逃亡的消息以后,大吃一惊,后悔不已。

戊己校尉徐普,急忙向朝廷诬告,声称车师后王姑句夫妻,反叛汉朝廷,投靠匈奴汗国,请求朝廷派军征伐。

汉朝廷大司马王莽,得到车师后王姑句夫妻背叛汉朝廷,投奔匈奴汗国的报告以后,担心西域诸国生变,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不料,大汉朝廷对车师后王姑句叛离之事还没有妥善处理,汉朝廷边塞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当时,去胡来王唐兜君臣,与居住赤水一带的羌部落,争夺地盘,相互侵犯,多次相互攻击。

渐渐地,赤水羌部落占了上风,去胡来王唐兜,被赤水羌部落偷袭,打了大败仗,面临灭族之灾,形势非常危急。

无奈之下,去胡来王唐兜君臣,只得向西域都护但钦告急,请求西域都护但钦,出军救援去胡来王唐兜君臣。

西域都护但钦,颟顸糊涂,对去胡来王唐兜的求援置之不理,并没有及时出军,去救助唐兜君臣。

去胡来王唐兜,被困危急,对西域都护但钦不派兵来救援自己,产生了怨恨。

于是,去胡来王唐兜,率领自己的部众往东退走,想退守到玉门关一带,暂时躲避赤水羌部落的侵扰。

守卫玉门关的汉将但药,担心去胡来王唐兜兵临边塞,会趁机侵扰边塞,引起灾祸,命令将士,不准许去胡来王唐兜率众入关自保。

当时,赤水羌部落人多势众,攻势十分猛烈。

去胡来王唐兜无力抵抗,最终走投无路,便只好率领自己的妻儿、部落百姓一千余人,向北逃亡,投降了匈奴汗国,请求匈奴汗国单于的庇护。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接纳了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把他们安置在了匈奴汗国的左谷蠡王所居地区。

单于栾提知,还派遣栾提云彩等臣子做使者,到汉朝廷京师长安向皇帝上书,讲明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归降匈奴汗国的情况,并为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求情道:

“皇帝陛下:

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被人逼迫,才到我们匈奴汗国投奔,可说是情有可原。

他们两王,并不是存心想要背叛大汉朝廷。

本单于也不是贪图他们的人众和财富。

本单于已经暂时接纳安置了他们,请求大汉朝廷,饶恕他们的罪行。

让他们戴罪立功,继续为汉朝廷守卫边塞,防止蛮夷入侵。”

安汉公王莽,得到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报告,却勃然大怒,对司马府部属说道:

“诸君:

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犯下过失,却不知道悔过,居然要投靠匈奴汗国,去寻求单于的庇护。

这将大汉朝廷的约定和朝廷的脸面,放至何处呢?

吾绝对不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伤害汉朝廷的威信。

如果不对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背叛大汉朝廷、投靠匈奴汗国单于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处,势必在边塞蛮夷之中群起效仿,给边塞带来更大的灾难。

吾要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太皇太后陛下,请求太皇太后的处理旨意。”

司马府属下见大司马王莽此议已决,不敢反对。

王莽说完,布置好司马府工作,急急忙忙地赶往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禀告。

王莽当政多年,通晓政务,太皇太后一向十分信服王莽的意见和主张。

听完王莽的意见,太皇太后深以为然,下诏派遣中郎将韩隆等做使节,出使匈奴汗国,责备单于栾提知,违背当初与大汉朝廷的规定,收容汉朝廷叛徒的行为。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迫于大汉朝廷的强大压力,只得叩头谢罪,同意把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送回大汉朝廷去受审。

单于栾提知翻脸不认人,立即拘捕了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将他们交付给中郎将韩隆等大汉使者处置。

太皇太后下诏,派中郎将王萌等人,到了西域的恶都奴边界上,等待接收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这两个汉朝廷叛徒,以便将他们押回长安审判。

汉使中郎将韩隆等人,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后,跟随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派遣的匈奴使者一道,押送着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回朝。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很为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抱不平,乘机上书朝廷,为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鸣冤叫屈。

单于栾提知,不仅详详细细地说明了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不得已投奔匈奴汗国的苦衷,还言辞恳切地请求大汉朝廷,宽恕两王的背叛之罪。

中郎将韩隆等汉使返回到长安以后,立即向大司马王莽,报告了单于栾提知的请求。

不料,王莽一口拒绝,不仅拒不接受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求情请求,而且还准备斩杀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两人示众。

王莽下令,陈列皇家军队,以皇帝刘衎的名义下诏,召集西域各国在长安的王国使节臣僚等,到京师长安西面的皇家大法场,去观看行刑,观看斩杀叛徒姑句、唐兜的情形,以警示欲想背叛的蛮夷。

眼见汉朝廷君臣,不顾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求情,当众斩杀车师后王姑句、去胡来王唐兜,西域诸国使节,无不忐忑不安、惊恐不已。

王莽又专门重新制定了四条新的规定,准备派遣使节,交给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勒令匈奴汗国遵守,以约束匈奴汗国以及西域诸国。

这四条规定分别是:

凡逃亡到匈奴的中国人,凡逃亡到匈奴的乌孙国人,凡投降匈奴的西域诸国佩带中国印信绶带者,凡投降匈奴的乌桓人,匈奴汗国一律不准接纳。

四条规定制定好之后,王莽立即派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等做使节,再次出使匈奴汗国,向单于栾提知,颁布大汉朝廷给匈奴汗国制定的四条规定。

中郎将王骏等,到了匈奴汗国以后,立即把四条规定的文件与诏书同函封好,交给了单于栾提知,命令单于栾提知按照新的规矩执行。

中郎将王骏等使节,还按照王莽的命令,收回了当初汉宣帝时代时,汉朝廷所制定的约束匈奴汗国的诏令,封好带回。

在大汉朝廷的强大压力之下,匈奴汗国单于单于栾提知,不得不表示屈服。

无奈之下,单于栾提知只好接受了王莽所制定的四项新的规定。

但此时此刻,单于栾提知已经心存芥蒂,对大汉朝廷有了不满和怨恨。

当初,王莽欲革新弊政,实施改制,但害怕阻力重重,于是决定,从更改人的姓名开始,试探天下人心。

大司马王莽,于是上奏小皇帝刘衎(刘箕子)道:

“陛下:

上古以来,无论国君,臣僚,官吏百姓,借以姓氏命名。

圣贤周公,贤明的武王无不如此。

臣请求皇帝陛下下旨,恢复古制,命令国人的名字中,不准有两个字的情况出现,以符合儒家经典的教义。”

小皇帝下旨道:

“安汉公大人言之有理,准奏,着令立即施行。”

一直以来,王莽就欲将大汉皇帝的恩德和威望,推向远方蛮夷,彰显汉朝廷的声望。

王莽遂让出使匈奴汗国的中郎将王骏等汉使者,暗示单于栾提知说道:

“单于陛下:

如果单于陛下,愿意上书大汉皇帝,表示自己仰慕中原古代的文化风俗习惯,自愿改成一个字的名字,大汉朝廷必定会给以单于优厚的赏赐,以奖赏单于的忠诚。”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囊知牙斯,贪图汉朝廷的赏赐,对这样求之不得的好事,哪里能够不同意呢?

听了中郎将王骏等汉使者的建议之后,单于栾提囊知牙斯十分乐意地接受了。

单于栾提囊知牙斯,于是就上书大汉太皇太后和皇帝说道:

“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本单于有幸能充当中国的藩国臣属,对太平圣制一直十分喜欢,极度仰慕。

臣原来的姓名,叫做栾提囊知牙斯,现在谨改姓名,为‘栾提知’,请两位陛下批准。”

接到单于栾提知愿意改名的上书以后,王莽大为高兴,认为自己的威望起了作用。

于是,王莽急急忙忙进宫,奏报太皇太后,向太皇太后祝贺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发现,太皇太后的盛德,已经感动了塞外蛮夷。

就连匈奴汗国单于,也自愿改名,接受圣朝的教化。

真是可喜可贺啊!

请陛下派遣使者,到匈奴汗国致以答辞,给予单于栾提知以丰厚的赏赐,以宣扬太平圣制的伟大治理。”

太皇太后听了,喜笑颜开,爽快谦逊地答应道:

“巨君啊:

哀家一个老太婆,有什么能耐呢?还不是安汉公大人治国有方,感动了蛮夷。

准你所奏!”

王莽得到了塞外大国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的顺服,认为边塞蛮夷,已经不足为惧,边疆太平无事,更加踌躇满志,欲大展拳脚。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