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67章 兄弟俩闲谈国事 孩子们忧虑人生

王莽的改制措施,不仅让汉朝廷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产生了诸多疑虑,就是下层的官吏百姓,也并不认同,看好王莽的改制措施。

那一天,刘钦、刘良兄弟俩,很难得地聚在一起,煮酒闲话。

当摆谈起哀帝继位登基、及至不幸驾崩,一直到王莽重新担任大司马以来,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一种难以言说的忧虑和担心,不由自主地在刘钦、刘良两兄弟的心里诞生了。

两兄弟谈论完往事,禁不住忧从中来,两人皆忧郁不语,沉默了很久很久。

不久,萧县令刘良,率先打破了沉寂的局面。

他带着一些凄凉忧伤的感情,用忧郁和惋惜的语气,继续跟大哥南顿令刘钦谈论了起来道:

“大哥啊,难道我们的大汉王朝,真的如江湖盛传的符命图谶所言的那样,就要衰败灭亡了吗?

看看近代几任君王和掌权大臣的表现,的确令人忧心忡忡,没有信心啊!

自元帝陛下继位以来,我大汉王朝,可谓是昏君辈出,佞臣当朝。

居然没有出现一个贤明之君,忠心之臣,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国谋事,为民谋利。

高高在上的君王大臣们,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一个比一个贪婪无耻。

我真的非常担心,非常忧虑,我们的刘氏宗族,恐怕不久以后,就要跟着国运,走上霉运了啊!

大哥啊,你看看我们朝廷,最近几代继位君王的表现,就知道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啊!

君王们一个比一个颟顸自私,纵情声色不说,而且还一个比一个刚愎自用,贪婪成性啊!

掌舵的君王,是如此目光短浅、昏庸不明,辅佐的大臣们也是假公济私、颟顸混沌。

上行下效,不可救药。长此以往,我大汉王朝不灭亡才怪呢!

说不定,我们的刘氏宗族,会永远沉沦,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呢!

大哥啊,你看看朝廷如今面临的局势,可说是岌岌可危,危机四伏啊!

如今在位的皇帝陛下(汉平帝-刘箕子),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啊!

大汉朝廷让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掌权,他能够干些什么大事呢?怎么能够从容自如地应对国事呢?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手中,形同傀儡,怎么会不大权旁落呢?

大哥啊,你说说,像陛下这么幼小无知的孩子,他怎么能够有能力处理、解决纷繁复杂的朝廷政事,带领大汉王朝度过危机,走向复兴呢?

从此以后,恐怕就只有依靠太皇太后陛下,去临朝听政,处理国事了。

太皇太后陛下,毕竟是一个女人,不能够在朝堂上处理国事。

最终大司马王莽,顺理成章地主持朝廷大局,专权理政,已经是一件明摆着的十分明显的事情了。

大司马大人的能力的确十分超群。

但小弟担心,没有制约的权利,恐怕会给我们大汉王朝带来祸患啊!

如果一切大事,都交给大司马大人去处理,朝廷文武百官,都听从大司马的一切号令,没有人能够制约大司马的权利,岂不是大司马的权利,就等同于皇帝了吗?

恐怕那时,朝廷的大权,重新集中到了以大司马为首的王氏家族的手里,就是没有疑问的事情了。

小弟我真的不明白,当初太皇太后拥立皇帝之时,为什么不以一秉大公的心态,去选拔成年的皇室近亲,去做皇位的继承人呢?

大哥你想想,其中有什么猫腻没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弟私下猜测,太皇太后虽然德高望重,一向以大公无私著称,恐怕依然不能够摆脱自私自利的心理,去谋取她们王氏家族的最大利益啊!

小弟照这样私下猜想下去,如果局势以这样的态势向前发展,我们刘氏宗族,恐怕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啊!

小弟我更加忧虑的是,我们明知道大难即将临头,却谁都躲避,也不知道究竟如何去回避。

照这样下去,我们刘氏宗族,最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恐怕就很令人担心了。

大哥啊,最近小弟我还听了不少的官场传言,听他们谈了很多的朝廷大事。

大致内容,都是朝廷即将分割我们这些宗族贵族的封地,剥夺我们的权利,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虽然小弟我,还不知道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是福是祸。

但恐怕这不是空穴来风。

大司空师丹当政时,就曾经提出过土地改革的法令,只是由于丁氏,傅氏,董氏,王氏等大族豪绅,皇亲国戚的阻挠反对,才功亏一篑。

小弟我还听人们纷纷传言,是说,不要看大司马现今对我们皇族子弟,宗室贵族,似乎好得很,赏赐有加,也许很快很快,他就将原形毕露,剥夺我们皇族子弟的权利了。

如果将来某一天,大司马为了掌控朝廷大权,化解矛盾,采取削弱皇族子弟影响力的措施,突然降低我们刘氏皇族的爵位官位,或是完全削夺我们的封地待遇,也就是完全可能的了。

如果大司马提议,让我们刘氏皇族带头示范,带头执行朝廷的旨意,把我们宗族的封土田地,分割一些出来,拿去交给那些无地少地的百姓乡亲,或者分给亲戚朋友,我们将如何去应对呢?

大司马达到了收买百姓人心,讨取百姓们欢心的目的,而我们皇族,可就要彻底遭殃了。

这就是这些日子以来,小弟我忧心忡忡,最为担心的事情。

小弟忧虑担心的是,要是朝廷把我们的职务革除,真的剥夺了我们宗族的封土田地,我们宗族一大家子人,靠什么去生存呢?

大哥啊,虽然这不过是一些江湖传言,小弟我也不能够确定,这些传言究竟是不是真的,朝廷也并没有颁布正式的土地改制法令。

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我们刘氏家族,可能就将大难临头了啊!

这可是大司马一石二鸟的歹计啊!

如果我们刘氏家族,违背朝廷法令,不愿意主动分出自己的一些封地,交给那些无地、少地的贫民,大司马就要把天下人的怨恨,统统转移到我们刘氏皇族身上啊!

像我们这些皇族的远房旁支,小小的乡侯贵族,本身就没有多少封土田地,田租收入。

如果朝廷下令,剥夺我们宗室的封地,我们没有了这些微薄的土地,及封地上的赋税田租收入,我们家族身无尺寸土地活命,就会彻底沦落为贫民贱民了啊!

多少年来,我们的儿孙们,早已经过惯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没有了进取之心。

小弟担心的是,如果孩子们没有一技之长,又不能够依靠微薄的封地收入去维生,他们以后将靠什么去维持他们自己的生活呢?恐怕家族的衰败,将无法避免了啊!

大哥啊,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也有如此的担心吗?”

刘良满心愤懑,忧心忡忡,滔滔不绝地向大哥刘钦讲述道。

“兄弟啊,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啊!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兄弟也不用太过焦虑。”

听了小弟刘良的分析,大哥刘钦频频点头称是,受到感染触动以后,心里也怨怒,悲伤,忧愁起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兄弟的担心是对的。大哥我也十分担心孩子们的未来啊!

现在主昏于上,臣作乱于下。朝中是一片阿谀奉迎,歌功颂德之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尔虞我诈之气。

大哥猜想,大汉朝廷的皇权,最终必定会再次落到外戚的手里,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现在天下各地郡县,也已经是土地兼并严重,贪腐横行,赋税沉重,民不堪命,混乱不堪了啊!

为了升官发财,地方官吏们不停地对百姓盘剥,不停地压榨他们,百姓们是惨不堪言啊!

达官贵人,官吏贵族,为了谋取他们各自最大的利益,官吏们是违法乱纪,官官相护,明目张胆地搜刮百姓,无耻地接受各种请托和贿赂。

近几年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天象变异也频频发生,可谓民不聊生啊!

一方面,朝廷赋税沉重,人们种地没有收益,农民毫无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了大量土地的荒芜。另一方面,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朝廷户口丧失,大量贫苦百姓却没有土地耕种,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凡此种种,百姓们怎么不会怨声载道呢?假如将来大乱一旦降临,天下的百姓们就更加无以为生了啊!

兄弟啊,我们这些做基层地方官的,应该最了解百姓和地方上真实的情形啊!

可叹的是,朝廷衮衮诸公,却对下层百姓们的疾苦,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大哥我担心的是,当百姓们走投无路,无法苟且偷生之时,他们必然会铤而走险,揭竿起义,反抗暴政,以求活命啊!

到了那时,大汉天下必将分崩离析,一片血腥!和平安宁的日子,最终就会成为一种记忆!黎民百姓的生活就会更加水深火热啊!

恐怕那时,我们这些皇家远房宗族,也会跟着陪葬,玉石俱焚。”

刘钦的心情,也变得越发忧郁,越发不安起来。他的眉头紧锁在了一起。

“哎呀,大哥,我们不过是一芥小民,操这些空心,管这些闲事干什么呢?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再说了,朝廷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他们家财万贯,都不忧虑遭到打劫毁灭,我们忧虑什么呢?

大不了,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就是。”萧县令刘良似乎想开了,心胸豁然地说道。

“孩子就学的事情,大哥你改变主意了吗?”刘良见大哥刘钦多愁伤悲,突然改变话题,问大哥刘钦道。

“没有改变主意啊!只要我们还没有大难临头,就都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最近,安汉公大人下令扩招太学,大哥以为,这正是一个让孩子们就学的好机会。

刘縯、刘嘉兄弟俩,已经长大了,我还是打算,让他们兄弟俩,到京城太学去看看。

即使他们兄弟俩,不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学到什么真本事,到京师长安去见见世面,认识认识几个朋友,增长点见识,磨练磨练也是好的。”刘钦对弟弟刘良说道。

“大哥言之有理,就这么决定吧!

大哥啊,我们还是少操点空心,多想想我们小百姓自己的私事吧,你说是吗?

不管安汉公大人怎么改制,他总不会不给我们这些宗室贵族一条活路吧!”

刘良劝大哥刘钦道。

“兄弟啊,你说得很对!安汉公大人再怎么改制,怎么进行土地改革,肯定也不会赶尽杀绝,把我们宗室贵族,赶上绝路的。

只要孩子们有点饭吃,哪怕苟延残喘,也只有认命了。”刘钦有点失落伤悲道。

“二叔!爹爹!娘亲叫你们吃饭了!”

突然,刘秀推开了房门,蹦蹦跳跳、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刘秀不解地大声问两人道,“二叔啊,你与爹爹在谈论些什么重要的问题啊?你们两个大人,怎么那么不开心,眼睛都是红红的呢!”

“孩儿啊,我和你二叔,不过是在闲聊一些朝廷大事罢了,我们没有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

孩儿啊,我们大人们闲聊的问题,你们这些小孩子不用操心,你们现在还不会懂得的!

孩儿啊,你们兄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多读读书,长好自己的身体。

如果你们的书读多一些,人长大一些,就会懂得一些道理,慢慢明白大人们谈论的问题的!”

父亲刘钦简洁地给小儿子刘秀解释说。

但懂事聪明,十分敏感的刘秀,一下子就猜出了二叔和爹爹谈论的事情很重要。

爹爹和二叔兄弟俩,瞒着自己的家人孩子,在屋里秘密交流,一定是在谈论着一些,可能触犯朝廷忌讳的问题。

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