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关山屹月》
关山屹月

575 陈曙之死

知道大军被包围后,上面为了让众军心安,在几个月之内,连续派了好几个钤辖、都监的,进来大军的包围圈,跑过来鼓舞士气了。这些厮们过来后,一个个脸上笑眯眯的,把上面人重复了多遍了话儿,又拿出来说了好几遍,向底下人问东问西的,装作十分关心的模样。

其实这些人这么问,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底下众人回复了什么,这些厮根本就没听见,解决问题这种事儿,更不用指望他们了。

在陈曙看来,来这些花架子能顶个屁用,都是些汲汲于名的东西,一点正事也不给办,只会添乱。他们一进来,还需要分人马过去保护他们。有这个工夫儿,哪赶上实实在在运送些辎重!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出一个“护官”的话儿来,这么说道:“越不干什么就犯错儿越少,越犯错儿少,越容易升迁。”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这个话儿确实没说错:当初做事儿磨磨蹭蹭,误了事却没被挑出错的人,到现在官儿仍旧做得好好的,没有一个受到了责罚。大军被围的这件事,责任全都在陈曙一身,弹劾陈曙的也最多。

如今好了:朝廷重新派狄青过来,陈曙的麻烦总算是到头,那些糟心的事情,终于不用他陈曙管,陈曙这厮,总算从五指山下面能出来了。

有一天晚上,趁着没有外人的时候,陈曙多喝了几杯后,这么跟丁参军说话道:“年轻的时候,我看到屈原投江的故事,很长时间都替他不值。我觉得只要人活着,就可以做事,就有能挽回败局的机会,为什么他偏偏想不开,非要走投江这条路?一死了之,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么?!

现在我就不这么看了:有一句话说:‘众口销金,愆言不验’。跟整个朝廷比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与其让他们污蔑、栽赃,还不如一死干净呢!起码死了,就不用替那些小人去顶缸了。”

一听见这话儿,丁参军立刻宽慰陈曙道:“安抚快休这么说。大军被围的这件事,大家全都有责任,哪里是你一个人的过错?官家那边,也会体谅安抚的!”陈曙只酒后失态了一次,后来就好了。他把军使们召集在一块儿,商议大军突围的事情,十分积极。那晚的事情,好像根本没发生,丁参军便渐渐忘了此事。

就在狄青的前锋杨文广,到达潭州的前一天晚上,不知道何时,陈曙把自己关起来,在大帐里直接吞了药。第二天一早,众人和以前一个样,仍过来商议军机的时候,才发现陈曙已毒发身亡了。陈安抚服毒不是个小事儿,众人一发现,立刻把消息上报了。等到杨文广赶到了潭州,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立刻火速报与了狄青。

狄青的先锋杨文广已经到达潭州的消息,各处很快就知道了。在包围圈里的这些人,立刻与杨文广联系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商议大军突围的事情。

沿路各处州府的人,一听说先锋杨文广人已经来了,新任的宣抚使马上要到,知州们登时就活泛起来,立刻派出来使者,由周边向潭州聚拢来,到杨文广的门上来打探消息,问一问狄宣抚到底啥时候来,众人都等着要见他。

这些等着见狄青的人马,有洪州知州王广信派遣来的,有长沙、衡州、鼎州、岳州过来的人马,远的连襄州、黄州、江陵等处,都有人来。除了他们,还有各处的厢禁军,都急等着要见狄元帅。此时密密匝匝的人,全都挤到了潭州来,驿馆里一下子就住满了。到的晚的,干脆都挤不进去了。众人为了能争上个位置,几乎都能动起手来。

这情景让人看不下去:八万的大军,这个时候没粮草,仍旧南边被困着呢,没一个肯过去管问的。安抚使陈曙才刚刚亡故,尸骨未寒。后事什么的,急需要周边的州府帮忙处理,也没有一个过问的。

这些厮们不顾正事,一听说新任的元帅要到了,就着急过来拍马屁了,不就是听说赵官家那边答应了狄青,南方事务都由他做主。将来升赏的时候,有他句话,以后众人能升得快么?成什么东西!

就这么放任这些厮们不理,也是不行。杨文广只好劝众人道:“各位全都回去吧,狄宣抚何时能到潭州,我也不清楚!就算他来了,肯定要商议大军突围的事情,没有时间跟大家见面!有什么事情留个话,我肯定会带到!”

众人仍旧不死心道:“杨太尉,狄宣抚既然既来了南方,同蛮军作战,肯定有用得着地方的时候!您安排安排,让我们跟宣抚见一面,也好早一日聆听教诲!”杨文广仍旧撵他们道:“行了,行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倘若需要各位的话,安抚那边肯定会召见!各位不要再等着了,都赶紧回吧!”

因为杨文广带信说,下面那些州府的人,已经把潭州的驿馆都住满了,全都等着要见狄青,在路上狄青就知道了。对这个情况,狄青吩咐底下道:“人数太多,咱们不用进潭州城,直接在城外扎寨吧!”

狄青身边跟随的人,这时候便就开口道:“我听说前任安抚使陈曙亡故,连一幅棺木都没有,周边的知州,没有一个管问的。狄宣抚如今还没到潭州,就那么多在潭州等着的,可知这事态太凉薄!倘若咱们也败了的话,恐怕际遇比陈曙还不如!”众人都道:“这一次来,咱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如京副使贾逵这厮,便与狄青说话道:“这几日下官想了想:前任陈曙之所以溃败,一则固然是陈曙的部署有问题,二则陈曙与周边州府的关系不睦,在转运事上处理不当。陈曙动辄对各处州府威逼、恫吓,倒更惹来他们的不满,为此众军也受害不浅。前车之鉴,这一次咱们绝不能再走他的老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此狄青询问道:“贾副使说一说,对此你会怎么解决?”贾逵便就回复道:“那些人为了见宣抚,好不容易到了潭州,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听见咱们在城外扎寨,那些州县的使者们,肯定会来城外集结,争着与宣抚见一见。

宣抚试想:大军与各处的州县配合,无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帮忙转运粮草。各处州府过来的漕船,押送粮草的那一班杂军,人数不多,拿饷又少,都贪生怕死、军纪松散。以前没有人能够压得住,谁也别想指挥动了他们!如今官家下了令,大军转运粮草的事情,已经由孙副使负责了。

孙副使为人性格暴虐、敢于诛杀。他对荆湖南路、江南西路等处的人马,都熟悉得很,有什么事情,他都不用去找知州,就可以把手直接伸到下面。各处州府的士卒,一听见孙副使的名字了,就没有一个不怕的。

他们跟宣抚见了面儿,互相都熟了。倘若说起来孙副使不好,宣抚管还是不管呢?一旦管了,来回搬口,宣抚跟副使有矛盾,大军的内部就容易不合。倘若不管,任由孙副使在荆湖胡为,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依下官之见,如今一切以大局为重,妇人之仁做不成事。倘若狠厉能成事的话,咱们是可以默许的,所以这个面儿不见为好!”

对于贾逵的提议,狄青沉吟了片刻道:“对下面过宽是不行,用孙沔虽然能镇得住人,可过犹不及,太过暴虐了也不行。不如这样:咱们把霍殿丞调过去,由他去负责勾官粮草。”

对于狄青的安排,众人立刻都同意:孙沔在上面也吃得开,对底下也能镇得住,连通上下没问题。殿中丞霍建中为人谨慎,又仔细周到,他与孙沔一宽一恕,在一块儿相互配合的话,那就正好了。

孙沔人懒,对小事儿他根本懒得去过问,也不会亲自去查看。寻常的事务,就由霍建中去负责。倘若霍建中有什么指挥不动的地方,那么他就上报与孙沔,由孙沔出马,底下的人,保准没一个敢推辞,粮草一事可保无虞。

粮草的事情已经定妥,狄青这边,又开始商议南面大军突围的事情。这个时候,原来大军的安抚使,陈曙已经亡故了。所有被蛮军包围的宋朝的大军,暂时由龙卫军军使罗弈、神卫军军使南成蹊这两个管辖。

既然狄青人已经到了,那一头罗弈、南成蹊那边的人,亦赶紧派出了人马来,将包围圈里面宋军的情况,全部都详细告诉了一遍。按照罗、南他们的说法,八万的宋军,这个时候,全都分布在北至全州以东及灌阳、南至恭城这一带,等到粮草一就位,就开始突围。

罗弈这个人,狄青知道。听说这一次大军被围,罗弈所率龙卫的人马,是人数保全最多的一部。为这事上,突围一事,狄青、杨文广这两个,都想亲自见一见罗弈,当面听一听罗弈的意见。

(本章完)

.

阅读关山屹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