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高嫁》
高嫁

第115章 第 115 章

有了宫外的事要忙,太子殿下也忙活起来了,每天不是跑教坊司就是去与岑宣他们商量各项细则。

开泰帝得知太子殿下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没有阻止。

到底是他们一家人在京城正儿八经做的第一个年,要是能热闹点儿那当然是热闹点儿好。

能不花钱就更好了。

想当初开泰帝为了弄点粮草什么办法都用过,他自然是不会讲究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里子有了就行了!

小半个月过去,樊延就领着人往北边出发。

姜若皎与太子殿下一同去为他送行,回来时顺便去跟进一下烟花会的事。

烟花这玩意发展已久,花样很多,得知过年开宵禁期间御街上的摊位都搞竞标,京城的商人们都激动起来。

搞摊位能赚多少钱倒是其次,要紧的是到时候当今陛下会带着文武百官登城门观看烟花会,满京城的百姓也能知晓他们铺子的名号!

有这样的好处,就是赔本他们也乐意!

商人们不仅不觉得朝廷吃相不好,还觉得万家和岑家真是仗义,那点儿烟花值多少钱?

要是他们身处万家和岑家那位置,他们一准自己包圆了,绝不会把出风头的机会留给别家!

要知道万家和卢皇后娘家走得那么近,岑家又是东宫嫡系,他们要吃独食简直不要太方便!

一通安排下来,两边竟都有捡了便宜的感觉。

姜若皎都不得不佩服太子殿下的奇思妙想。

在核对过商贾们交上来的竞标钱后,姜若皎道:“回头父皇要是让你入朝做事,你就到户部去,一准能让户部不缺钱。”

太子殿下得了夸,自然高兴不已,让姜若皎可着劲备菜,宫宴一定要办得气气派派。

钱都从大户身上宰出来了,不花白不花!

姜若皎道:“菜都定好了,哪有改来改去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到了除夕夜这天,宫宴还是吃得十分热闹。

菜色自不必说,不少到东宫讲过课的朝臣都知晓东宫有个小厨房,且小厨房做的菜格外好吃。

得知这次是太子妃负责筹备宫宴后,东宫小厨房又被更多人知晓了。

当然,也有些人酸溜溜地说:“这可是太子妃的老本行。”

不过太子妃出身寒微这种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还有刚从西南来的考生声称去过姜家食肆,有幸尝过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娘娘做的裙带面。

那裙带面不仅面好吃,汤面更是一绝,刚端上来时他们都舍不得吃哩!

这些话一传开,那些个想拿太子妃出身做文章的人都闭嘴了:没听人说太子还亲自去食肆当帮厨吗?瞧这些考生说得绘声绘色,可不像是讲了假话!

人太子为了博得太子妃欢心,都捋起袖子去画汤面了,旁人翻来覆去地讲她出身低又有什么用?

史书之中也不是没有出身寒微的贤后,皇家反倒没寻常世家那么多讲究,后宫妃嫔不乏出身小门小户的、出身歌姬的、和离或丧夫再嫁的!

是以到场的人在宫宴上吃了顿好的,就开始夸太子妃贤良淑德;看过教坊司的表演,就开始夸太子眼光独到、欣赏水平高。

要知道这些人参加宫宴的次数怕是比开泰帝都多,横向对比之下这次确实吃得最舒心,上来的菜都是热乎乎的,还香得要命,弄得他们即便不想御前失仪,还是把陆续端上来的菜一扫而空。

有心人还看了出来,这次宫宴的菜色竟与台上的表演遥相呼应,台上演出东南的杂耍,上来的便是东南的风味;台上演出蜀中的名戏,上来的便是蜀中的风味。

一顿宫宴吃下来,竟是把五湖四海的味道都大略地尝了一遍,谁都得感慨他们大雍朝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要不怎么能孕养出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多的戏目!

很难得地,每个人都吃得肚皮滚圆。

有长得胖的,免不了要在桌下悄悄松松腰带,免得一会把腰带给崩断了。

饭饱酒足,皇后因着肚子月份大了,便没有随开泰帝一起登楼去赏烟花。

太后也推说年纪大了,不喜热闹,先回去了。

太子殿下拉着姜若皎屁颠屁颠跟在开泰帝身后,要去城楼上占个最好的视野看烟花。

开泰帝瞅了这对小儿女一眼,心情不是很好,想着等明年一定带上卢皇后登楼,要不然就只能光看着儿子儿媳在那你侬我侬了!

太子殿下是一点都不避讳旁人的,到了城楼上转悠了一会,马上拉着姜若皎跑到自己认为最适合赏烟花的位置不挪窝了。

每个武百官登楼,旁边的礼仪官就开始一个个地念花样。

第一个叫得最俗,说是什么“百花齐放”,抬头看去果然称得上是“百花”,只见砰砰砰地几声响动,天上顿时什么颜色的都有,还开得有高有低。

底下的百姓有的仰头欣赏刚绽开的烟花,有的垫脚看向城楼上的开泰帝和文武百官,不管姜若皎目光落到哪儿都能看到许多人挤在那里。

接下来花样就更多了,有说什么“三阳开泰”的,有说什么“吉祥如意”的,名头听起来个个都喜庆得很,哪怕烟花放出来只能挨到那么点边也没人会较真。

一轮轮烟花放完,真是叫人眼花缭乱。

开泰帝看着底下的百姓,虽隔得远看不见他们的神色,心里却莫名觉得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他一直挺担心自己一个大老粗当不好皇帝,现在看到百姓放松惬意地聚拢在京城街头,心才算放了大半。

开泰帝依照惯例让内侍们捧出御膳坊准备的好酒好菜随着文武百官回家,让他们家人也可以尝尝宫宴上的美味。

对于有功之臣还得多送些赏赐。

文武百官既赏了烟花又得了封赏,自都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倒是户部侍郎没走,他还拦着太子殿下和姜若皎确定最后的账目:“殿下真的没算错?殿下从户部支走一万贯,现在剩下两万贯?”

新任户部尚书还没就位,现在是户部侍郎当家。

刚才他正好站在太子殿下身后,烟花放完就随口问了句支走的钱还有没有剩。

结果太子语出惊人地说现在账上有两万贯!

要知道太子支走的一万贯他肉疼得很,若不是考虑到这一万贯还包含了给朝官们的年终福利,他都舍不得拨出去!

现在钱没花,还多了?

太子殿下给户部侍郎解释了一下,说是这些武百官还都能听说他们店铺的名号,他们在竞标时就疯狂喊价,拦都拦不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别人要花钱,他们总不能拦着对不?

最后喊价喊上来的这些商贾,可都是富得流油的人家,也算是让他们为国库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了。

户部侍郎沉默了一瞬,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这么会给国库捞钱的太子,不来户部当尚书着实可惜了。

太子殿下不知户部侍郎的心路历程,和户部侍郎交完底又拉着姜若皎追上开泰帝,和开泰帝一起去中宫看卢皇后。

搬进宫里以后他们一家人倒是住得远了,太后住一处,卢皇后住一处,他们夫妻俩又另外住一处,平日里要聚头都得约好才行。

姜若皎和太子殿下都为宫宴忙活了一天,这会儿终于放松下来,陪卢皇后说了会话就在开泰帝那“你们该走了”的明示中回东宫歇息去了。

大年初一休沐,众人开始问亲访友,姜若皎两人早早去太后和卢皇后那讨了红包,又出宫去清平县走了一趟,看望许久不见的卢家二老。

卢重英一家都在,他们平时都不能过来,难得过年休沐好些天,自然得到二老跟前尽尽孝。

姜若皎两人抵达别庄的时候,卢重英和卢应巡正蹲在田里用泥块砌土窑。

太子殿下好奇地跑过去问:“舅舅,表哥,你们在做什么?”

卢重英见太子殿下夫妻俩过来了,无奈地说道:“打牌赢太多了,他们把我们轰出来堆土窑,说一会要一起烤地瓜。”

提到这地瓜,卢重英不免又多介绍了几句,说这是福州那边刚推广没几年的一种东洋作物。

这玩意是前几年东南大旱闹饥荒时万子兴从东洋弄回来的,万子兴年底回东南一趟弄了一船回来,准备试试看在北边能不能种活。

二老早上巡看库房时看见了,就拿了一些出来准备烤着吃。

这不,刚才嫌弃他们牌打得太好就赶他们出来忙活了!

太子殿下信心满满地道:“等我去见过外祖父外祖母就来给你们帮忙,我这么聪明,外祖父他们一定也不愿意带我玩牌!”

卢重英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结果小夫妻俩一起进去没多久,姜若皎和万子兴被撵了出来。

万子兴叹着气道:“二老有了外孙就不要我了。”

卢重英笑了,招呼他和姜若皎一起找泥块堆土窑。

姜若皎见着卢重英几人,就想起了楚王和卢家二房的事,不由问道:“楚王那边万叔可有查出什么眉目?”

万子兴摇头说道:“楚王府正忙着筹备婚事,别的事都没干,楚王连外出赴会的次数都少了,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以前的事又过去太久,不太好追查不说,还容易打草惊蛇,万子兴这么个商人一时半会根本没处下手。

楚王和卢家表妹的好日子就选在正月,差不多出了元宵就该办了。

哪怕楚王当真心怀鬼胎,想来也不会在这段时间做什么。

姜若皎也不算太失望,与卢重英几人亲力亲为地把土窑搭好了,才让人去把卢家二老和太子殿下他们喊出来一起烤地瓜吃。

阅读高嫁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