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八零:家有生财俏媳妇》
重生八零:家有生财俏媳妇

第四十七章你琢磨你的人,我琢磨我的事

又是下午的自习课时间,彩霞去教室里转了一圈,就去校长办公室了。

听到说话声,陈校长只抬头看了一眼,就低头继续看桌子上的书本:“坐吧。”

彩霞足足地坐了十分钟,本打算让陈校长问,看来也指望不上了,再不说一会学生们就下课了。

“陈校长,学生们普遍地反应,上自习课的时候遇到难道没地方问。能不能协调担任重要科目的教师,到各班里转一转,这样有难题的孩子也可以问。”

就彩霞一张口,陈校长就知道是冲谁来的。

彩霞提的要求,他也想那样做。

可是。

他也只能是折中的说。

“你是班主任,你在班里多盯着点。让学生们把问题集中了,再让任课老师集中给讲解。”陈校长发现自从他当了校长,很是学会了和稀泥。

话里一听就知道陈校长偏袒着谁。

“可.....”

愤怒使得彩霞都要失控了,鼻翼在不受控制地张合着。

陈校长就像发现了什么,语气也变得缓和了:“就这样吧。你提出的要求,我也会和任课老师沟通的。”

难道这是要出卖她的节奏?

虽然她不在乎又又怎么想,可是,不能不考虑易元的感受,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全都是因为这一个人。

此时彩霞脑子里想的,说白了,也就是自己又想达到目的,还把自己撇的一面光,做了事还不想让人知道。

根据正常的规律,就没有那样的事。

“你和任课老师谈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说出是学生的想法?”彩霞不能在继续考虑周全了。

不说是学生的意思,那难不成还要说成老师的意思?

脑子里是这样想的,嘴上不能这样说。陈校长眼睛看着彩霞,发出了一串的问号。

彩霞当然明白陈校长的眼神里的意思,咧嘴一笑道:“老师不能对学生产生不利想法。学生才能安心学习”

不让说学生,更不让说她自己,那这事要贴到谁的身上。

看着陈校长不说话,眼睛只是看着彩霞,她心里就明白的紧,向前探了探身子道:“学校的领导班子,每天都在每个班级里监督检查学生的课堂纪律。这也是你们的工作,也是督促学生,老师的动力。”

连领导班子的工作都想到了。这工作够深入细致的。

“既然话说到这里了,那我也就跟学校的领导班子开个会,也算是同个气。”

听到陈校长这样说,彩霞心里提了一下,看陈校长的脸色。就算是陈校长按照他说的办,那也是会在语气上斟酌的。

想到这些,彩霞一点都不担心了。笑着站起身:“那我就先替学生们谢谢陈校长了。”

不管起不起作用,她找了校长了,她也知道校长不能当耳旁风。

果然是冲着又又来的。

此时,陈校长感觉到,从遇上又又的那一刻,他所有遇到的事情都难,求了上边的,下边的人还有想法的。

就在想到这一个点的时候,几个晚上睡不着觉的事情,貌似有了头绪,也找到了难点的绊脚石。

这让陈校长深深地陷入了沉思里。

有人在琢磨又又,而又又却在琢磨另一条挣钱的门路。

家里有了磨面机,磨草机。

并没有她想象的人流如潮,就像人们说的,习惯去一个地方了,要想改变状况,除非有吸引力。

对于庄稼人来说,能吸引他们的....又又想到了一个,带动磨面一块红火起来的事。

做麸子皮的买卖。

想到麸子皮,就想到了面粉厂。

乡里也有面粉厂。可是乡里的面粉厂,都是附近的村民来换面,而村民一年到头那里舍得吃白面。

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的主食是玉米面饼子。只有改善的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吃白面馒头。

还有一点,附近村子的村民换面,没有一户不要麸子皮的。

因为这个对他们的作用太大了,甚至比人吃的白面看的还重要。

因为他们要用麸子皮做猪饲料。

说到猪,那可是庄稼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村子里的人,主要的来钱门路,一个是喂鸡产蛋,一个就是到了年底,家家户户养的大肥猪,自家舍不得吃,都换做了抵挡一年的零花钱。

而,猪吃的饲料,也就是从田间地头割的青草,晾干了磨成的草面,加上一碗麸子皮,这就是当时的猪饲料了。

肯定有人要问,猪不是吃玉米面的吗?

你想的猪的吃食太好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玉米面还不够人吃,猪可是没有那口福的,放上一把麸子皮,再加上刷锅的水,就是猪当时的吃食。

所以在乡面粉厂找到便宜的麸子皮很难。

换取面粉的农户,巴望麸子皮比白面还紧,这就成了当时的紧俏商品。

也不难理解,庄稼人的经济基础都建立在这头猪上。

又又也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准备去一趟县面粉厂。

还有一点,城里人吃白面是不养猪的,最多养几只鸡,那也是为了吃鸡蛋才养鸡的,不像村民是为了变成现钱用的。

到了县里的面粉厂,又又没有直接的闯,而是先去了门卫的值班室。

不是有一句话叫“礼多人不怪”的话嘛。

果然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门卫不但让又又进了门,还给说了卖麸子皮位置。

车间里的工人就把她引给了车间主任。

听到是来买麸子的,车间主任还真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低于一百斤的不卖。数量越多越好,价格还可以浮动。”

听到这句话,又又立刻就想和面粉厂签下长期的合作合同。

可是,当时的人就没有这一项。

又又当场就要一手交钱,一手提货。

而车间主任这里只要交钱的收据。

又又按照车间主任指引的路线,就去开票交钱。

开票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少妇,坐在一个玻璃隔着的屋子里,只开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窗口。

听到又又要买麸子,头都没有抬地:“你要多少斤。”

“300斤。”

阅读重生八零:家有生财俏媳妇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