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122章 赵伯圭意图中兴

上章说到宋夏达成议和,代宗令各藩王率领各自藩军返回封地。

随即众藩王陆续率领各自藩军撤回封地,但是岳家军与燕军则继续留在京城,主要是岳家军与燕军乃是众藩军中实力最强,目前京城原有守军在凤凰岭全部损失,现急于补充汴京守军及宫中禁军,所以先留下岳家军与燕军,待汴京守军与禁军人数恢复后,再令岳飞与浩成各自率部返回各自封地。

一日,代宗与吴太后、浩成、岳飞以及曲端、陈俊卿、曹勋在垂拱殿议事。代宗先问道:“诸位,眼下和议已成,但朕为了防止西夏撕毁和约,所以朕令各藩王回封地后,速速招兵买马,不知众卿家有何意见?。”

观文殿大学士陈俊卿说道:“陛下,臣认为,眼下应我朝理应实行,远交近攻,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代宗接着问:“陈爱卿,请详细说一说。”陈俊卿便侃侃道来:“陛下,首先虽然我朝损失了陕西,但是我朝除云南、贵州、及山西大同一部,广西南宁一部外,其余疆土并未受到兵灾。

之前先帝改革兵制,建立卫所制,即卫所要有三分的士兵担负守备任务,余下的七分士兵则进行耕作,军屯所收获的粮食全部供给士兵,如今我河南府兵员紧缺,所以河南府应大量召集兵丁,首先将河南府的卫所由原本的三分士兵守,七分耕作备改成十分守备。

鼓励河南省农民多垦荒种粮;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其次我朝商业发达,虽然我朝此番征战消耗不少钱粮,且又赔款西夏不少银两,但是我朝可以利用贸易的优势,将西夏耗死,为什么这么说呢,陛下,请看地图,陕西关中地区自唐末以来就遭到很大的破坏,而且关中地区的恢复速度本身就很慢,加之我朝从太祖太宗至今,凡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

之后及金人占据关中,长安一带再遭受兵燹。正所谓“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我朝目前疆域大多富庶,而西夏国本身主要依靠的是原有丝绸之路的陆地贸易,但我朝又开辟了海上贸易,足以与之抗衡。所以时间越久只会对我大宋有利。

再者除河南府外及边关几个重要卫所、藩王封地外,其余卫所应实行一分的士兵担负守备任务,余下的九分士兵进行耕作,先有粮才能有兵,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就不必加重,只需养好自家即可。就算发生战事,也可让河南之兵及藩王军出征,说白了就是以全国的财力,民力,兵力供养河南府军马及藩军。

全国其余卫所,州府,则不必有多余的守备军,一心发展农业、商业以及向朝廷提供兵员即可。”

说罢,众人也举得陈俊卿此议甚好,毕竟除河南及边关,藩王封地外,其余州府的卫所只需留下少数维持守备的军士,而大部分军士即可自给自足,百姓也可安居乐业,农民也可温饱有余,甚至会向富农发展。毕竟用全国养一隅,还是绰绰有余,战时只需动用藩军及京城禁军即可。

众人对此均无异议,代宗见众人无异议,便又让陈俊卿说远交近攻之策。陈俊卿接着说:“所谓远交近攻,顾名思义就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我朝可派出几路使团,前往高丽牵制辽东完颜亮,使完颜亮不敢妄动。

再派使团出使吐蕃诸部,虽然自从吐蕃帝国崩溃,分裂为许多个各自为政的小国,但是目前吐蕃诸部中势力最强的当属古格王朝,拉萨王朝以及以及甘肃、青海一带的唃厮啰政权。我朝只需拉拢是吐蕃三部不与西夏结盟即可,适当时我朝也可扶持吐蕃一部,为我朝所用。再派使团出使蒲甘王朝(古代缅甸),与之交好,牵制大理国。”

说罢,代宗频频点头说道:“陈爱卿所言甚和朕意,以前只听说陈爱卿正直敢言,没想到陈爱卿今日一番高论,让朕觉得爱卿乃是辅国良臣呢,诸位对陈爱卿之言可有异议,如无异议就命内阁拟旨!。”

众人也觉得陈俊卿所言有理,纷纷同意陈俊卿之言。

随即代宗又封陈俊卿为丞相,重组内阁,辅助代宗处理国事(这里稍微补充下,虽然当年赵构听从浩成的建议,将制度改革成明朝制度,包括地名等等,保留了一些宋朝好的制度,所谓宋承明制,但在有些地方还是略做了修改,并且稍微参考了一些清朝好的制度,之后章节会一一出现,此处丞相即位内阁首辅,且权力与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之前一样)。

这时,代宗又受收到工部尚书虞允文的奏折,说是“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建议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及疏浚松江府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并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吴淞江下游河床,进而可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代宗问道众臣此议可否,陈俊卿及众人觉得虞允文此议甚好。于是代宗便准了虞允文的奏折,并且加封虞允文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兼任南直隶总督,统领军民政务,及内阁次辅。

代宗又说:“如今京城要招募新军,燕王与岳王爷都是统兵打仗之人,不知可有好的提议能迅速在短时间内练出一支精锐的京城守军?。”岳飞先说道:“陛下,我大宋人多地广,招兵不难,但是士兵的好坏很大的因素取决于后天的训练以及战场上的实战经验,臣建议目前折、种两军驻扎在石州辖县附近经补充兵员已经有二十万之众,可从种浤的种家军、折彦质折家军中抽调原西军十万编入京城卫戍军加强京城新军的力量,再令种浤、折彦质两位将军再征募十万新军进行补充本部,已备将来反攻陕西。”浩成也附和道:“陛下,臣也认为岳王爷所言有理。”

但是一旁的太尉兼兵部尚书曹勋却说:“陛下,倘若抽调原来的老西军主力编入京城卫戍军,倘若西夏撕毁协议,偷渡黄河,攻入山西,怎么办?。”不等代宗回答,浩成说道:“陛下与曹大人大可放心,山西有大同总兵李继威,李继威乃我朝开国名将李继隆之后,本王亲自见过李继威将军的作战能力,一旦西夏军偷渡黄河,李将军即可率部驰援,再说了只要种浤、折彦质两位将军坚守不出,西夏军也无可奈何,再加上种浤、折彦质两位将军乃是练兵行家,时间一久,新军变强军,到时西夏军再攻过来,但便是我军大捷之时,请陛下与曹大人放心吧。”

代宗满意道:“是啊,燕王与岳王爷乃是我朝成名已久的名将,曹大人就无须多虑了,待抽调折、种的十万老西军抵达汴京后,燕王和岳王爷即可率本部军马返回封地,但是可别忘了,两位王爷要时时刻刻整顿军马,朕他日要收复陕西,扫平西夏时,还要仰仗两位王爷。”

说罢,浩成与岳飞跪下齐声答道:“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代宗命两人免礼之后,随即又说:“对了,日前朕听闻北京的灵光寺灵验的很,但是年久失修,如今国家多事之秋,且皇弟又身在敌国,朕本想亲自前往灵光寺为天下苍生及皇弟祈福,奈何如今国事繁忙,朕无法离开,不知太后可否替朕去灵光寺祈福?朕再命户部拨出银两修缮灵光寺,待朕将皇弟迎回汴京之后,再命人通知太后回京,到时也好与皇弟、朕,一家团聚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其实心里都明白,如今朝政虽然是代宗主持,但毕竟代宗之上还有吴太后,当初赵构留给孝宗顾命大臣,如今只剩下曹勋、燕王及太后,而史浩、张浚、秦桧、王次翁、刘光世不是死的死就是随孝宗身在敌国,目前燕王势力最大,但因还须用到燕王平定外患,所以不宜先动浩成,至于曹勋嘛,忠心耿耿,确为能臣,并且目前也忠于自己,所以暂不动他,唯一一个就是吴太后,因吴太后与孝宗母子感情甚好,且吴太后时不时就在自己耳边说“希望代宗能早日派人迎回孝宗”。

加上吴太后有先帝赵构御赐的龙头拐杖,代宗不能明着来,只能先想法支开吴太后,待自己在朝中势力成熟之后,那时便可独坐南面。”

浩成虽然也想到了代宗玩这一手,但是代宗此举却也正中浩成下怀,倘若吴瑜在自己手中,一来也可与吴瑜朝夕相处,二来倘若日后孝宗回朝,汴京必然会发生变故,那么浩成手里握着太后这张牌,也可名正言顺相机起事,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吴太后心中虽然愤怒代宗这个提议,知是支开自己,但是心中也是矛盾重重,虽然自己前往灵光寺,可与浩成朝夕相处,但是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离开,代宗培养自己势力,到时就是孝宗回来,恐代宗对其不利。但是如果拒绝,又会被说太后不顾天下臣民的苍生以及孝宗安危。左思右想,太后还是同意了代宗的提议,替代宗前往北京灵光寺替代宗祈福。

代宗又说:“最后一件事,如今准备送往西夏的赔款,粮草都已经准备妥当,不知派何人为使前往西夏。”陈俊卿先说:“臣提议福州知府王之望可以担任,此人为官正直,清廉。早年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并且此人博古通今,乃是词学大家。其“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谈论英发,听者忘倦。为词章下笔立成,豪赡宏博,切于事理”。

派此人出使,定可迎回陛下”天眷”孝宗太上皇,完成我朝重任。”陈俊卿这一句“天眷”说得好,说到代宗心里去了,所谓天眷就是天子的眷属、亲人。想当年岳飞为了北伐上书赵构时,就说到“迎天眷还朝”,巧妙了避免了皇帝的心结。

代宗准奏,又恐王之望身份不够高,又升王之望为礼部尚书,让其身份足以担任使节,出使西夏。又任命原国子监太学正陈康伯为吏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士。任命原浙江巡抚朱倬为户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任命原崇阳县知县包永年,为官清廉,且治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颇有祖父包拯遗风,升为刑部尚书兼任开封府府尹,拜华盖殿大学士。

如此代宗朝内阁已初步成形,以丞相陈俊卿为首,吏部尚书陈康伯,户部尚书朱倬,刑部尚书包永年,工部尚书虞允文,兵部尚书曹勋,礼部尚书王之望。

随后代宗与众人处理完政事之后,众人便各自离开垂拱殿,各司其事。

阅读宋朝第一名帅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