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
九十年代翻身记

第 70 章

次日, 一家人穿着平常穿的衣服就出门了。程安国开车,何佩瑜让他去先开去瑜记,拿了两只奇味鸭和一些别的卤味, 当做给张家父母的礼物。

张临定的是一家川菜小馆,有个小包间, 程家人到的时候, 张家的人已经到了。

张临给双方做介绍,两边的父母握手问好, 小辈们喊叔叔阿姨。

程宝菱打量张临的家人,他的父母五十多岁的年纪, 看着很亲切,就像是清水镇的那些长辈邻居一样。他们操着一口家乡话跟程安国与何佩瑜说话, 北方的方言仔细听是能听懂的,自家父母则家乡普通话,两家父母在言语沟通上没什么问题。

张母看着三姐妹, 夸道:“好俊的孩子!”

何佩瑜则夸张家的孩子, “您家的孩子也很好,张临是个有出息的, 这么一看弟弟妹妹也不错,听说今年都读初三了?”

“是啊, 孩子们成绩都不错。”张母提起自己的孩子, 语气里都是自豪。

张临父母的外貌就是普通人,并不起眼, 但他们孩子都很不错,张临的两个弟弟妹妹,年纪跟三姐差不多大,虽然行动上有些拘束, 话很少,但是看得出很有礼貌,斯斯文文的学生气。

爸爸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了,果然,程宝菱就见到爸爸在跟他们说话,兴致勃勃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何佩瑜无奈道:“珍秀爸爸是老师,职业病,看到个孩子就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学生。”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张临的弟弟名叫张峰,年纪稍大,妹妹是最小的,叫做张芳,比哥哥小一岁。不知是什么原因,两人今年同样读初三。

程安国问过两人的成绩,点点头,“不错,初三继续努力,只要保持现在的成绩,升高中一点都没有问题。”

两个孩子羞涩地笑,张峰说:“谢谢叔叔。”

张芳则小声说:“我不读高中,我要考师范中专。”

程安国道:“你的成绩读师范中专可惜了啊,读高中,才能考大学。”

张芳摇摇头,“我不考大学。”

张家父母脸上有些尴尬,张父道:“张芳以后想当老师。”

“哦,女孩子当老

师挺好,我是老师,我们珍秀也是老师,每年寒暑假都有假期。”

程安国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转移了话题。

他与张父就一些农时庄稼说起来,开始交流种棉花与小麦的技巧。

张母的话很少,夸过孩子们么大就没让我们操过什么心。”

张母的重点关注对象在程珍秀身上,见她吃得少,就给她夹了一块排骨,“珍秀多点吃,女孩子太瘦不好看,胖点有福气。”

程珍秀忙说:“谢谢阿姨,您也吃。”

张母笑眯眯地看着她,不禁道:“好姑娘!”

“你还有个妹妹是吧?”

程珍秀道:“嗯,我二妹,现在海市上大学。”

“也是聪明的孩子。”张母夸了一句,然后对何佩瑜说,“您生了四个闺女啊?”

何佩瑜笑道:“是啊,四件小棉袄。”

张母看她的神色就有点怜悯,宽慰道:“女儿也好,女儿贴心,会心疼妈妈,我家的老大与老四就更贴心。”

“别乱说话!”还没等何佩瑜回话,张父轻声斥责妻子,然后赔笑道,“现在男女平等,男孩与女孩一个样。”

何佩瑜这一幕尽收眼底,笑道:“是啊,都一样。”

张母被丈夫训斥过后,就小心翼翼不敢再说话。何佩瑜再说什么,她就“嗯”,“是啊”支吾几声。

张临在社会历练一年多,人情世故都懂,场面上的话也会说,每当气愤冷场时,他就时不时地聊几个话题。总的来说,这顿饭吃得还算和谐。

吃过饭,何佩瑜将礼物送上,“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卤味,您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张家父母送的是大枣与核桃,“都是些老家的特产,让您见笑了。”

何佩瑜道:“你们家乡的核桃与大枣很有名,张临以前给我们带过,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

“喜欢吃就好,吃完了给张临说,下次再给您带。”

“您太客气了。”

客套话说完,张临结账出来,两家人在饭馆门口分开,程家人坐上汽车离开。

张峰忍不住说:“未来嫂子家有汽车啊,好有钱!”

陈父拍拍小儿子的头,“你哥是大学生,也不差,我们家只等你再出个大学生了!”

张芳的眼神暗了暗。

他们一家人回张临的宿舍,回到住的地方,张父就开始说张母,“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你心里要有数。刚才你说什么女儿贴心,心疼妈妈的话,珍秀的父母听到了肯定不高兴。”

张母:“我就是好心劝她没有儿子想开些,女儿也很好……”

“人家用你劝?”张父问到张母脸上,“你就当不知道就行了。我叮嘱过你,不会说话少说些话,别给儿子添麻烦。”

“我没想给张临添麻烦。”张母很委屈,她真就是好意劝劝何佩瑜,没想太多。

儿子很重要,生不出儿子在婆家还怎么立足?张母第一胎生女儿,公婆就板着脸,不高兴了半个月,后来生了张临,公婆才开始把她当自己人,现在自己两儿两女,在村子里谁都不敢小看她。

“现在讲究男女平等,城里有单位的人尤其是这样,你以后别再说这样的糊涂话了。”

陈母笑起来,“知道了,我们家又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家,老四跟她哥哥们一样读书,我们就没亏待过她。”

下午张临带他们去单位,还有附近公园逛了逛,然后道:“京市有几个地方有名,明天我跟珍秀再一起带你们去,今天就先逛逛这里。”

张父感叹道:“这城里真是方便啊,就是住的地方太小了,张临,你们单位什么时候分房子?”

张临道:“我刚进单位一年,资历浅,就是分房暂时也轮不到我,先紧着单位的一些老同事分。”

张母担心起来,“你的宿舍太小了,以后结婚可怎么住啊。”

张父道:“急什么呢,该有的以后肯定会有。”

不过,虽然只是吃了一顿饭,张家父母也能看出程家家底不薄,以前只是听张临说,也是乡下人,后来在城里做点生意,他们当时还不觉得怎么样,等见面后,才知道两家经济差别太大,程家开的是小轿车!

张父问儿子,“你跟珍秀的婚事怎么弄?”

“先不急,等过个几年,我们多攒点钱再结婚。”

张父眉头皱起,“这有钱没钱都是要结婚的,难道因为没钱,就拖个十年八年不结婚吗,我和你妈等着抱孙子。”

“现在不是时候。”张临道。

张父:“

珍秀的父母嫌我们家穷?”

张临:“不是,就是结婚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张父:“我跟你妈当年结婚,什么都没有,就凭着一双手也就过来,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以前好得多。张临,你不小啦,二十五岁了吧,村子里跟你同龄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我们做父母的,也没多大心愿,就想着你早点结婚,我们能早点抱上孙子。”

张父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只有读大学后的张临才有平等的资格跟他说话,张峰与张芳都躲得远远的,唯恐波及到自己。

张临沉默了半响,道:“爸,你先别管了,我有自己的计划。”

张父摇头,颇为痛心,“你这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我是没资格再管你。”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到底什么时候结婚,给我个准话。”

“……后年。”

“不行,最晚明年。”

张临最终松口,“那就明年吧。”

张父笑:“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张母还有个更深的担忧,“珍秀妈生了四个女儿,珍秀不会像她妈一样,也只生女儿吧。”

张父叹口气,“那就是张临的命了,城里抓计划生育比我们乡下更严,一不小心就会丢掉工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

等上了车,何佩瑜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程珍秀看着妈妈的脸色忐忑不安,爸爸似乎也在想什么。

回到家,她问妈妈,“您觉得张临的父母不好吗?”

何佩瑜道:“张临的父母是朴实的人。”

她索性拉着女儿一起坐到沙发上说话,再冲丈夫招手,“你也过来。”

程宝菱凑过去,程楠挨着她坐下。

何佩瑜自己先不说,而是问丈夫,“你怎么看?”

“张临的父母其实没什么不好,只是吃饭的时候,我看得出他们家里都是张临的爸爸说了算,张临的妈妈都听他的。这样也不是不好,但是,唉,”程安国不习惯说别人的不好,斟酌道,“家里的事还是有两个人有商有量才好。珍秀,你跟张临相处,张临拿主意前会不会跟你商量?”

程珍秀顿住了,没有说话。

程安国一看就明白了,“他们家庭

是这个氛围,张临受到影响也不奇怪,不过,这不算是什么大事。”

这种场合程宝菱不好拆爸爸的台,在心里暗笑,这还不算是什么大事呢,现代社会,男女一样工作,一样挣钱,凭什么家里都听男人的,又不是封建社会!

何佩瑜看到的是另外一点,“张临的妈妈看重儿子。”

只有这一句,切中要害。

程珍秀道:“可是他们供张芳读书。”

何佩瑜道:“张临的弟弟与妹妹同时读初三,两人成绩都不错,一个准备升高中,一个打算去读免费的师范中专,这其中的差别有多大,你自己应该知道。”

程珍秀怔住了。

“珍秀,我们做父母的不是要逼你。张临家条件差,我们虽然舍不得你吃苦,但你喜欢张临,我们就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是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很大,妈妈问你,张临他自己重男轻女吗,他有没有尊重你?”

“他……”程珍秀说不出话来。

“那你就要自己好好想想与张临的关系。”何佩瑜郑重道。

程珍秀机械般地点点头,她起身回房。

何佩瑜叹气,“让她自己好好想想。”

程安国不忍道:“你慢慢跟她说嘛。”

“今天在饭桌上你也看到了,张临的爸爸当着我们的面就斥责他妈妈别乱说话,张临的妈妈都是看他爸爸的眼色行事。这样的父母关系,张临竟然无动于衷,可见这种事情在他们家里就是平常。我们珍秀是个没脾气的人,我不想看到以后珍秀伺候张临,不然我宁可她不结婚!”何佩瑜生气地说。

妈妈生气,场面自然是交给爸爸,程宝菱把程楠一拉,两人小心翼翼回房。

程楠道:“原来妈妈不喜欢张临哥啊。”

程宝菱:“你才看出来。”

“那大姐该怎么办,会跟张临哥分手吗?”

“不知道。”程宝菱干脆地说。

“谈恋爱结婚好麻烦啊。”程楠感叹一声,过后又奇怪道,“可是人为什么要结婚?”

“因为大家都要结婚。”

“为什么大家都要结婚?”

“反正大家都要结婚。”

这个问题问的可是真实好啊,颠来复去,反正都要结婚。

……

第二天早上

,程珍秀出门,她对妈妈说,“我答应张临会陪着他父母在京市逛一逛。”

何佩瑜道:“去吧。”

她与张临的关系总要她自己真正想通。

张临的父母对程珍秀很热情,就是张母时不时地提起她与张临的婚事,程珍秀含糊以对。

她把求救的目光转向张临,但张临扭头跟他父亲说话,似乎没有看见。

张母道:“珍秀啊,我听张临说,你们从大学就是开始谈朋友,这都谈了好几年了,现在两人都工作稳定,也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我和他爸爸想抱孙子了。”

程珍秀想起昨晚妈妈说过的话,于是道:“生男生女都占一般的概率,也有可能生女儿。”

张母连呸两声,“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程珍秀的心凉下来。

张父听到两人对话,连忙道:“别听你阿姨胡说八道,孙子孙女我们都喜欢。”

张母看张父的脸色,也跟着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孩也很好。”

张父道:“珍秀,我跟你阿姨都很喜欢你,也确实希望你跟张临能早点结婚,成家立业嘛,先成家再立业,家庭稳定,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程珍秀道:“我跟张临商量过,等过几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结婚。”

“你们这些年轻人哦,想的太多,婚总是要结啊,早点结婚我们还能帮你带孩子,你跟张临年纪都不小了。张临的意思,他想明年结婚,你觉得怎么样?”

程珍秀很少拒绝别人,但这个时候她真说不出同意的话,她索性不开口。

张母只当她害羞了,笑道,“这就是同意了!”

“不,我没同意。”程珍秀咬唇道,“叔叔,阿姨,我没想过这么早结婚。张临,你说对不对?”

张临为难道:“珍秀,反正我们早晚都是要结婚的,明年我觉得不错,要不明年我们就结婚吧。”

程珍秀很失望,她越发坚定道:“不,我们以前说好的,过几年再考虑结婚的事情。叔叔,阿姨,我现在有事,不好意思,不能陪你们逛了,让张临陪你们好好逛吧。”

说完,她转身就走,任凭张临在身后喊她的名字。

“这,这叫什么事啊。”张母道。

张父沉

着脸,“这姑娘太不懂事了!”

张临解释道:“珍秀平时不是这样的。”

张父道:“她为什么不肯结婚,我们张临是有哪里配不上她,这个女子心不稳,张临,你要小心,结婚后女人可不能是这个性子,不然你会吃亏。”

张峰感叹,“未来嫂子的脾气好大。”

张芳看得分明,她觉得要不是父母硬逼着珍秀姐答应结婚的事情,珍秀姐也不会离开。

未来儿媳妇脾气大,一言不合就扔下一群人走了,张家父母生气归生气,但也没办法。

游览的兴致破坏了一大半,张家人随便逛了逛,就回去了。

张临心不在焉,一方面生气珍秀不识大体,在他父母面前任性,另一方面,又担心她是真生气了,毕竟先前两人确实说好了先拼事业晚几年再结婚。

张母担心儿子,“珍秀不会生气吧?你要不要追上去,哄哄她,姑娘家脾气娇。”

张临勉强笑道:“不会,她可能是真的有事。”

张父冷哼一声,“这种家里有钱的姑娘就是脾气大。”

……

程珍秀刚离开张家人的视线,眼泪就掉下来。她打车回家,开门前,先擦擦眼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打开门,家里很安静,没人。

她不必掩饰自己的情绪,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等稍晚一点,家人们回来时,已经看不出她哭过的痕迹。

明天一家人自驾旅游,足以值得高兴的事情。程珍秀与妹妹们商量出去玩穿什么衣服,她脸上带笑,就像今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