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
九十年代翻身记

第 93 章

成绩表贴在教室后墙壁上, 这次考试最后十名的同学只保留每科分数及总分,他们的名字被贴心地裁掉了。

同学们围成半圈看成绩,程宝菱没往人群中挤, 很快她的同桌张婉莹看完成绩回来,她一头汗水, 拿书扇风, “真热啊!”

然后说起成绩来,“我第五名, 理科考得比文科好。你第三名,程同学, 我俩都掉了一个名次。”

她记忆力很好,把程宝菱的各科分数报给她听, 最后道:“你的理科也比文科好。”

程宝菱笑道:“谢谢。”

张婉莹豪迈地一挥手,“谢什么,就是顺眼的事情, 谁让我们俩的名次排列那么近呢, 我看我自己的,再把眼睛稍稍往上那么一抬, 就能看到你的啦。”

程宝菱看着自己的各科成绩,张婉莹说得没错, 理科的成绩确实比文科好得多, 而且只从生理化三科的分数上看,任谁不会认为程宝菱不擅长理科。

可她自己心里很明白, 她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去学理科,所以才能拿到这个看起来好看的分数。张婉莹不如她花的时间多,但大部分的时候,张婉莹的理科成绩是要比她好的, 还有班长宋词,每次也能在理科上轻轻松松拿高分。

跟他们这些人比起来,再不甘心的程宝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天赋不足。

班上大部分同学文科都考的一般,因为文科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而且不少人已经打定决心选理科,对政史地基本上就是敷衍的态度,还有人光明正大在这些课上写别的科目的作业。

张婉莹自言自语道:“我大概会选理科吧,我父母也是这么说的。”

程宝菱笑道:“我还是决定选文科。”

高一的理科她现在能勉强跟上,到了高二高三可不一定。附属中学高中部的传统是高二一年要上完高二、高三两年的课程,然后高三一整年都用来复习。

家长会安排在周三上午的最后两堂课,程安国与何佩瑜分别去给两个小女儿开家长会。

这两节课学校给学生放了假,走读生一律回家待着,住宿生回宿舍。班主任单独给家长开会,不需要学

生参与。

上午第二节课下后,程宝菱转头就看到妈妈站在走廊的窗户下看自己,其他的家长也像妈妈一样在看自己的孩子。

程宝菱奔出去,“妈妈,你来了!”

然后再给凌子嫣的妈妈打招呼,“凌姆妈好啊,子嫣在帮翁老师整理家长会的资料,等会儿就出来了。”

凌姆妈笑道:“嗯,你也好啊。”

两个妈妈聊了一会天,凌子嫣出来了,凌家母女凑在一起密密说话。

何佩瑜摸摸小女儿的头,笑道:“你爸爸去楠楠的教室了,今天天气热,你们现在就回家吧,别等太阳高了。”

“好!”

那边凌子嫣也跟她妈妈说完话,她拉着程宝菱一起出来。

凌子嫣道:“我跟你一样,也报文科,这样我们还能做同班同学。”

程宝菱笑道:“我以为你会像你妈妈一样去做医生。”

凌子嫣:“我妈妈不想我当医生呢,她说当医生太累,女孩子学文科也不错。”

说着说着两人就走到校门口,程宝菱道:“我要等等程楠,你先走吧。”

“好,再见!”

过了好一会儿程楠慢吞吞地过来,脸上带着不满的神气,“爸爸非要拉着我跟老包说话,上课铃响了才放我走。”

瞧着模样,肯定是被批评了。

“老包说我散漫,不够认真。”

程宝菱爱莫能助,“那你以后就认真点吧。”

“唉!”程楠深深叹气。

“我们回家吧。”

“我先不回去,想去游戏厅玩一会儿,我们一起去吧。”

程宝菱摇头,她嫌游戏厅乌烟瘴气,不想去,要是网咖她倒是愿意去,可问题是现在没有网咖呀。

“那我自己去。”

“哎,你也别去了,老实回家待着,要是爸妈开完家长会回家发现你不在,到时候发火,你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我就不是读书的苗子,他们非得逼着我读书。”

程宝菱失笑:“不读书,你干嘛去,去工厂流水线做牛仔裤,还是去餐馆给人刷盘子?”

“你在嘲讽我。”程楠恼怒道。

程宝菱道:“我只是想劝你,我们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好时机,你不想读书,那又能做什么呢,

总不能天天待着家里吧。”

程楠道:“我天生脑袋笨,不如你学习好,但你也不用把我说的这么不堪吧。”

她的声音颇高,引着来往的路人往这边看过来,程宝菱不想姐妹俩在校门口就吵起来了。

她忍着气道:“好,三姐,刚才是我说话冲动了,我向你道歉。我们快回家吧。”

“我不回去。”程楠不为所动,“你也是不是真心想向我道歉,我知道,像二姐,还有你,你们这些人学习成绩好,根本就看不起我。你别管我,你还不是我妈呢!”

说完,她转身离开,背影特潇洒。

程宝菱哭笑不得。

“嗨!”

忽然有人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程宝菱转身,扯扯嘴巴,“梁老师,你好。”

梁慕羽穿着一身橙红色亚麻短袖衫配卡其色裤子,正笑吟吟看她。

橙红色穿在他身上竟一点也不突兀,反而有一种活泼热情在里面,很衬这个初夏。

程宝菱头疼,真是倒霉呀,不知道刚才那一幕“姐妹阖墙”的戏码,他看了多少去。

她决定先发制人,“梁老师来学校做什么?”

梁慕羽笑道:“来拿翁老师给我写的实习评价报告。”

程宝菱:“哦,评价怎么样?”

梁慕羽诧异道:“这还用问吗,我毕竟是翁老师的爱徒,怎么着她也会给写几句好话吧,再说我上课还不错,对吧,程同学?”

“嗯嗯,很好。”程宝菱敷衍道。

她自觉寒暄完毕,挥挥爪子,打算跟他再见。

梁慕羽却看向程楠的方向眨眨眼睛,“那位同学是你的姐姐?”

程宝菱吐出一大口闷气,不再装了,“梁老师,你都看见了?”

“都看见了,小大人。”

尤其是她一本一眼劝说、管教自己姐姐的样子,特别有趣。

程宝菱摊摊手,无奈道:“那让你看笑话了,我这个小大人说的话也没什么用,我三姐根本就不听我的。”

梁慕羽道:“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听的。”

“可我三姐这样做是不对,我是为了她好——”程宝菱霍然顿住了。

真是旁观者清,当局之迷,妈妈在管教程楠时,她

很明白打着“为你好”的旗帜,程楠很难听进去,可今天,她偏偏无知无觉做了跟妈妈一样的事情。

梁慕羽将她带到树荫下,等她想明白了,才道:“程同学,有一种人从生下来就是天赋秉异,不管是人情世事,还是智商学习等等,天生比别人懂得多,看得透,他们凭此指点、管教别人的生活,自以为是对别人好,可别人也许并不想要这种好。人人都是自由的啊,谁愿意自己的生活中总有一个人指手画脚。你三姐至少有一句话说对了,你不是她的妈妈,只是她的妹妹。”

程宝菱迷茫道:“可是,如果,我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知道未来的事情,他明明知道朋友亲人身上会发生不好的事情,难道不会想着改变这个人的命运吗?”

“蝴蝶效应,你知道吗?”

“是说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煽动了几下翅膀,就能引着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程宝菱背着地理课本上的一段解释。

梁慕羽笑道:“字面意思是这样。但实际意思是指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也就是说,有时候你无意中做出的改变,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程宝菱呆住了,“难道就不改变,任凭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有时候光改变外在条件没用啊,要你想改变的人真正的去改变,说得有点饶了,我举个例子,你三姐不爱读书,就想去游戏厅,你一次两次拦住她,难道能一直拦住她吗,得是她真正不想去游戏厅才行。一个人本身的性格如此,就算这次她跳过了这个坑,迟早也会掉进另外一个坑。”

梁慕羽笑道:“所以嘛,人生的路得自己走,多跳几个坑,自己就会避坑了。就像我父母,拿他们的经验教训我,我放弃做老师,以后一定会后悔。可我就是不想做老师嘛。”

“那你要做什么?”程宝菱顺着他的话问道。

“我没想好,所以我考个研究生读读,用三年的时间想清楚以后做什么。不得

了了,今天跟你说了这么多话,不说了,再见。”

梁慕羽冲她挥挥手,走了。

程宝菱回家。

这一路上,她想了很多。

从来重生回来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妈妈性格坚韧,所以她的改变是越来越好;大姐,温柔乖巧的人,在好的环境自然就能更好;二姐,学神,只要有条件继续读书,她肯定会走出自己的路;三姐,也有改变,家庭条件的变好,让小小年纪的她变得懒散,没有学习奋斗的心思了,而且性格愈发叛逆,听不进去劝。

梁慕羽说得没错,这次能拦住她,下次呢?程宝菱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她。

其实她多次提醒自己,别再过多干涉程楠的事情,可是每次都忍不住。

蝴蝶效应,她在心里念叨这四个字。

不得不承认,重生改变不了所有的事情,真正的改变要靠自己内心的彻底醒悟。

……

程楠赶在爸妈开完家长会回到家。

程宝菱坐在沙发上看书,她凑过去,把手里拎着袋子提起来,“看,我给你带了烤玉米。”

“我不会告诉爸妈你去游戏厅了。”

程楠喜笑颜开,“果然是我的好妹妹。”

“我不会主动告诉,但如果爸妈问起来,我也不会说谎帮你瞒着他们。”程宝菱认真道,“我想过了,你一直觉得我管你太多,的确,我不是妈妈,没有管你的资格,我以后不会管你了。”

程楠扁扁嘴,“不管就不管呗!”

她把烤玉米往茶几上一丢,“你自己吃,我困了,回房睡个觉。”

这个觉是注定睡不成了。

爸妈回来了,两人的脸色不太美妙,但到底没多少什么。

妈妈简单地做了个午饭,家里的规矩,吃饭不训孩子,饭桌上的气氛低沉,程楠忐忑不安扒饭。

快速扒完饭,她站起来,“我回学校了。”

“先不急。”爸爸说。

很快程宝菱也吃完饭,她询问妈妈:“我现在回学校,可以吗?”

何佩瑜去给小女儿开家长会很顺利,翁老师对程宝菱是夸了又夸,因此无须再跟她说什么,于是和蔼道:“那你回学校吧,过马路的时候小心点。”

“嗯,我

知道了。”

程楠不停地用眼神向小妹发射求救信号,程宝菱就当没看见。

等小妹一出门,爸妈两人脸色立刻沉下来。

程安国道:“楠楠,你们班主任包老师说你上课不认真,学习也不用心,你的学习态度很有问题。你现在读高中了,要好好读书,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了。”

程楠自有对付家长的一套,乖巧道:“嗯,爸爸,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

何佩瑜皱眉道:“家长会结束后,我跟你们包老师商量过了,建议你报理科。”

程楠道:“我想报文科嘛。”

“文科不是不动脑子就能学好的。你的成绩不够好,读理科可选择的专业与学校多,你们包老师说你并不是不聪明,就是太懒散了,只有沉下心来搞学习,至少进年级一百名是可以的。你初中的时成绩就还不错啊。”

“高中比初中难……”程楠嗫嚅。

“难不难,要用心学了才知道。”何佩瑜道,“还有一个多月就是暑假了,我给你报几个补习班去补习。”

程楠讨厌妈妈用这种不容置疑地语气说话,不耐烦道:“我不上补习班,就想读文科。考不上大学,我就像大姐一样去读函授,毕业后还不都是一样工作。”

“你跟你大姐能比吗?珍秀考函授那会儿是怎么用心学习,你又是怎么学习的,还考函授,你这样下去,连函授都考不上!”何佩瑜心头火气突突地往外冒。

程安国赶紧给妻子倒了一杯冰水降火,换自己上场跟女儿说话。

他作为老师,讲多了大道理,对待女儿循循善诱。

“楠楠,你大姐那会儿读书的条件跟现在不能比啊。她辍学一年后,重新捡起课本考函授,那会儿在老家,连图书馆都没有,她的学习资料只有她的课本,跟楚老师给她邮寄的资料。可你现在的条件多好,爸妈给你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你得争点气呀,不是为我们争气,而是为你自己争气,知道吗?”

爸爸的语气和蔼许多,程楠放松,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非要读书好,考上大学才是争气吗?我不想读书,做别的一样能挣钱。”

何佩瑜平静的

心再次火大,指着她问:“你能做什么挣钱?”

程楠:“奶茶店——”

“那是你二姐与小妹在打理,你出过什么力?”

程楠愣住了。

“你能做什么?”何佩瑜再次问。

程楠:“我也可以自己开店。”

何佩瑜笑起来:“营业执照,卫生、消防安全许可证,租房,水电费缴纳,员工的管理,这些你都会吗?”

程楠哑口无言。

“你们什么都不会,但你去问你的二姐与小妹,她们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个人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跑下来。你之所以能继续拿分红,这是她们看在姐妹的份上在给你分钱,实际上在商言商,要是外人的话早就把你踢出局了。”

程楠被刺激到了,口不择言道:“我可以去工厂打工,再不然去餐馆洗盘子。”

何佩瑜被气笑了,“行,这是你说的。一言为定,暑假你不用去上补习班了,你去工厂打工,你要是能坚持两个月下来,以后读不读书我也不管了。”

程楠抬起下巴,“一言为定。”

程安国在旁边就听着她们母女话赶话说定了程楠的暑假打工计划。

等女儿去学校后,他担忧地问:“这样好吗,她是孩子,不懂事,难道真让她去工厂打工?”

“这还有假,也该让她吃吃苦头了。坚持不下来两个月,她给我乖乖去上学;就算坚持的下来,工厂干活又累钱又少,这个时候她也该明白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已经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这是何佩瑜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主意。

乡下出身的孩子皮实,程安国点点头,“行,在工厂干活,晒不到太阳,比在老家种地舒服多了。”

何佩瑜叹了口气,“老三大概是忘记了以前在乡下过得苦日子了。做生意有亏有赚,谁也不能保证一直挣钱,程楠不能靠父母的,她一定要有张文凭傍身。”

作者有话要说: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也就是说,有时候你无意中做出的改变,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出自百度百科。

下一章,晚上六点钟。

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