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
九十年代翻身记

第 113 章

期末考试的难度比上次月考有所提升, 程楠的总分比上次要低,但排名却上升了五名。

程宝菱就问她:“现在是在你的考试函授的波谷还是波峰?”

程楠纠结:“我应该画两条函数线, 一条代表成绩,另一条代表排名。这次是在成绩线的波谷上,但是在排名线的波峰上。”

虽然没有两头都占上,但总算是成绩排在了文科年级五十名以内。

下学期的文科重点班至少要招五十名学生,程楠这两次考试的成绩都进了前五十,心里松了老大一口气。

她进重点班的可能性应该非常大了吧。

妈妈看到她的成绩,提出了表扬, “不错,有进步, 我们每次考试只要能进步一小点就行。”

程宝菱的成绩是班上第二名,年级第三,何佩瑜也摸摸她的小脑袋, “嗯, 宝菱的成绩一直保持得不错,从来不让妈妈操心你学习上的事情。”

她不是那种怪兽妈妈, 务必要孩子去挣第一名。

只要孩子一直在认真学习,成绩没有下滑的很厉害就行。

要求是相互的。

父母要求孩子去挣第一名, 去考清华考北大;那么孩子是不是可以要求父母去当首富呢?

道理都是一样的。

今年的寒假计划是去海市。高中的学习只会越来越紧张, 如果今年寒假不去,那么说不定就要等到高考结束后才有机会去。

妈妈肯定要是要去的, 而且她还带了助手, 就是程宝菱熟悉的小陈。

他们这次去海市, 重点是考察市场,看看瑜记奇味鸭在海市有没有市场,顺便去观光旅游, 三姐妹则纯粹就是出去玩儿,去大城市见见世面。

爸爸这次没有去,任凭大姐怎么劝说他都没有答应。

为了方便小陈在外面应酬往来,现在小陈的头衔是副经理。

本次旅游,有了小陈方便了许多,他提前办好了订车票酒店的事情。

一夜的卧铺,次日一大早,一行人到达海市火车站。

两地之间没有动车,更加没有高铁,睡卧铺虽然比硬座好很多,但这一晚上程宝菱仍然觉得不舒服,几乎一整夜没睡着觉。

好在是

少年人的身体,即使一夜不睡,洗个冷水脸,精神立刻就恢复了。

九十年代的海市肯定比不上十几二十年后的海市,但对于一群从内陆普通城市来的游客,仍旧是看呆了。

目不暇接的高楼,交错纵横的立交桥,拥挤的南京路,时髦的年轻人,跟京市简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程楠说了一句傻话,“我觉得我们有点像乡下人进城。”

妈妈笑了,问她:“那你更喜欢哪里?”

程楠靠着妈妈,老实地说:“我喜欢家里,这里太大了,我有点害怕。”

在京市住了好几年,乡音熟悉,大街小巷都快被她转遍了,海市虽然繁华,但程楠觉得待在京市更安心。

何佩瑜又问另外两个女儿,觉得哪里好。

程珍秀不假思索道:“这里太热闹了,人们行色匆匆,就像赶着去做什么事似的,还是我们京市更加闲适。”

何佩瑜明白了,这两个女儿都是安逸的性格,没有闯荡的心思,不过没关系,留在京市待在她身边也挺好。

记得珍雪第一次去海市,打电话回来,很兴奋地说海市多么多么好,这个女儿应该是喜欢海市的,小小的京市留不住她。

“宝菱呢?”

“我也喜欢京市。”

清水镇留给程宝菱的大部分都是不好的回忆,但是搬到京市后,她的记忆里就大多是与家人的欢声笑语。

所以在她的认知中,京市才是她真正的家乡,哪里都不如京市好。

何佩瑜笑道:“咦,难道你不想跟你二姐一样,在海市大展拳脚吗?”

“想啊,但我还是更愿意住在京市。”

以后电脑办公普及,交流更加方便,就算瑜记奶茶开到天南地北,她也能通过网上办公啊。

“小陈呢?”

小陈笑得憨厚,却说了一句大实话,“看有没有钱了,有钱在海市就过得很好,没钱哪个地方都不好。”

何佩瑜笑了,“那我们就好好挣钱吧。”

先打车去了酒店安置,程珍雪来酒店跟大家回合。

她是跟孙佩一起来的。

乍然见到孙佩,程家母女都不敢相认,变化太多,她跟程珍雪一样

也是利落的短发,黑色高领毛衣,配卡其色厚大衣,脚上蹬着一双皮靴,很瘦,脊背挺得特别直,说话的嗓门比平时大了许多。

她热情地喊:“舅妈!”

又拉着三姐妹看,“真的有快两年没见面了!”

激动过后,一行人去了酒店的餐厅去吃早饭。

何佩瑜拉着孙佩说话,问她过得好吗?

“我过得很好,真的要多谢舅妈,让我来海市。”

程珍雪端着烤面包与热咖啡走过来,笑道:“我们也要谢谢佩姐,佩姐真的帮了我好大的忙。”

大学的课程其实并不轻松,寒暑假有时候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程珍雪的时间就不太够用了,幸好有孙佩在,不然很多事情她也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

吃过早饭,一行人先去逛百货商厦,十几层的高度,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小陈买了两个电饭煲,笑道:“这个牌子是外国货,京市没有卖的,比较省电,一个我自家用,一个送给老丈人家。何姐,你不如也买几个。”

何佩瑜道:“我们珍雪去年放假回家时带了一个回去。”

小陈似乎是带了任务来的,进了商场就是买买买的,还托程珍雪帮忙选了一套女护肤品与化妆品。逛街的女孩子中有穿一种海马毛的毛衣,小陈也觉得好看,于是非问人家再哪里买的,也给自家媳妇买了一件。

程珍雪感叹道:“小陈哥可真是个好老公,这次就应该带着他媳妇一起来呀。”

程珍秀道:“妈妈说了可以让小陈哥带家属,只是陈嫂的爷爷生病了,她要回娘家照顾老人,所以就没跟着过来。”

在海市几条比较繁华的街道上,商厦就有好几家,每家都生意都很不错。这么一对比,京市竟然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商厦。

妈妈不禁感叹道:“京市太落后了!”

这次的行程只安排了四天,第一天,大家重点逛商厦,逛海市最繁华的商业区,还把地铁从头坐到尾,然后再从尾坐到头。

之后大家都赞同,公共交通工具里面就属地铁最便捷了。

小陈道:“京市现在只有公交车,有时候就非常

不方便,过几年京市该有地铁了吧?”

程宝菱算了算,再等了九年吧,九年后京市就有了地铁。但是京市的地铁网要想完善好,那至少又是一个十年。

就慢慢等吧。

第二天,一行人主要逛海市的名胜古迹,以及老弄堂。第三天分头行动,妈妈、小陈、孙佩三人为一队,剩下就是四姐妹自己逛。

程珍雪说:“妈妈似乎对商厦很感兴趣,孙佩对海市比我熟,让她带着妈妈他们逛最合适了。”

四姐妹先去了瑜记茶餐厅。

对于瑜记茶餐厅程宝菱很熟悉,虽然没有去过,但是设计图纸,照片什么的,她都见过,茶餐厅的灯光装修她还提过意见。

整个餐厅布置成文艺优雅风,尽量往西洋风上靠,店内播放着浪漫的外国音乐,店里还有一个小书架,摆放着中外名著。

其实程宝菱以过来人的眼光,并不是特别喜欢店里的装修风格,但是现在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目前的这种风格才是洋气的,流行的,时髦的。

程宝菱心想,等过几年再开店时,装修一定要立足本土,布置的具有古典气息。

至于剩下的三家奶茶店,就没什么好去的了,里面的布置几乎是同京市的瑜记奶茶一模一样。

晚饭是在一家本地菜馆吃的饭。

程珍雪说:“这是我们教授推荐的,本地的老馆子,我来过一次,味道很不错。”

五香牛肉、凤尾虾、火腿土鸡汤,还有一道甜食南瓜八宝饭,都是很普通的材料,做出来的菜的味道却十分特别。

姐妹四人吃完饭买,等着收银员打票的时候。

突然有人跟程宝菱打招呼,“嗨!”

程宝菱回头,原来是梁慕羽。

两人都想不到竟然能在海市重逢。

梁慕羽还是一如既往地帅,他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女生,两人很亲昵地牵着手。

程宝菱道:“真是太巧了,原来你在海市读研究生啊。”

程宝菱给他介绍自己的姐姐们。

梁慕羽认识程珍秀与程楠,不认识程珍雪,在得知她是复大的学生后,问起一个京市的老乡会她参加过没有,程珍雪说参加过一次。

梁慕羽道:“我也去过一次,可能我们不是同一次去的。”

梁慕羽身边的女孩子显出不耐烦的神色来,挽着他的胳膊,倨傲道:“说完了没有啊,我饿了!”

“这是我女朋友。”梁慕羽介绍了一句,那女孩子拉着他的胳膊硬要往饭馆里头走。

他连忙道歉:“不好意思。”

程珍秀道:“没事,你们先进去吃饭吧,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阅读九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