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第450章 小孩望过年,大人盼种田

农村有句俗话:小孩望过年,大人盼种田",其实大人也喜欢过年的,过年大人们能歇一歇,种田是自己本质工作,也没有盼和不盼,到了什么时节就种什么。?每年进入腊月,年就近了,孩子们放罢寒假后,田里的活就少了,家中的副业会慢慢放下,农家会花上一整天时间来打扫家中卫生,确保过年干净整洁。腊月二十三,献罢灶神后,便开始准备过年吃的东西了,做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炸干豆筋(馓子)、炸圆子。炒米糖中的炒米是烟米(音)饭炒的,用甑将浸泡好的米不放水直接蒸熟,蒸出的饭粒晶莹透亮,互不相粘,入口极有嚼劲,吃些来有些粽香,孩子们极爱此饭。大人们怕孩子不好消化,总是蒸熟后盛很少的饭给孩子点点胃口,农家称这种蒸熟的硬饭为烟(音)米。冷却后的烟米放入窝匾(一种篾制的匾)中晒干,晒干后将饭碾搓回米粒状,投入锅中炒透炒黄,便是炒米了,炒米是农家干粮之一,有时农家会将炒米和锅巴拌在一起,加入炒熟的芝麻,用磨碾成粉(类似北方油茶),下午饥饿时,用勺将粉舀入碗里,还会舀勺白糖掺入,用开水边冲边搅,搅匀后便是芝麻糊了,芝麻糊常作下午点心,其口感比泡过炒米细腻,香气也足。炒米虽硬脆,但香气不足,孩子不爱吃,最喜欢吃的便是爆米,用铅罐爆出的那种。

农家备好各式各样的菜后,就等着除夕了。除夕日早早起床,孩子们吃完早饭会去玩,但多数会帮大人们打下手,下灶烧火、摘菜、洗洗碗碟,大人孩子忙到中午也不觉得饿,农家有句俗话叫"年饱",年饱其实是吃零食所致,哪有不吃东西就饱得。下午时分,在门上贴上前几日写好的春联、灶肚贴上福字,仓门贴上丰字,等贴好这些红纸黑字后,年的味道就有了,此时饭菜也准备好了,年夜饭以前都是天擦黑才吃得,如今也改了,有些人家中午刚过,就吃罢年夜饭了。吃饭前必先"请祖宗":煮熟的公鸡一只、煎黄的豆腐一碟、煎好的鲫鱼两尾,圆子一盘、鸡蛋糕数块,熟肉块一碗,六个菜,摆在八仙桌上,放数双筷,置上酒斟好,外面开始放爆竹,大人们带着孩子去稻床或塘边烧纸钱,一边烧一边让孩子们对着火处磕头,大人们念念有词,多是慰问、许愿、吉利的话。而家中也从锅里盛上大米饭,碗中大米饭是用一只碗盛满后,翻转碗底盖入桌子上碗中,碗饭表面更光、更圆,请祖宗饭都是这样的。每年清明、中元,祭祀都是如此,鸡、鱼、豆腐、肉、鸡蛋糕五种菜是不可少的。

爆竹响罢稍停一会儿,菜饭每碗夹去一些扔在稻床上,以酒酹地,即为仪式结束,撤下祭祀饭菜,端上准备好的饭菜,家中人便可以就餐了。平时农家伙食一般,过年时节,菜还是挺丰盛的,总是堆满一桌。大人孩子开始推杯把盏,大人喝白酒,孩子们喝葡萄酒,不一刻都面红耳赤、酒足饭饱。

阅读韶光易逝莫负芳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