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287章 七月七日晴

最近几天工作繁忙,更新被延缓,周四家里的崽又感冒去医院打点滴,我在外等到周五晚上才回家,现在的医院陪护也要做核酸检测,现在的检测只要三十元而且结果也能很快出来,结果当然是阴性,周五晚上就开始陪护打针,小朋友血管小不易分辨,静脉注射很是折磨,所幸近日来恢复很好,晚上给崽洗刷之后,就有时间写点东西。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感谢读者“起个名真难”的关注与支持。

·········································以下是正文``······························································································

莱州战役在崇祯五年一月份开始,叛军从登州杀来气势如虹,一路上攻城拔寨,接连打破了莱州城周边的招远、黄县等小县城,兵锋所指那是势如破竹,也在二月份时击败了前来救援的山东南部卫所军,在完成合围之后更是不断攻城,先是在战斗中打死了莱州巡抚徐从治,后期更是几次差点攻下莱州。

时间来到了七月份,随着围剿队伍的集结,叛军久攻不下莱州城,败像已趋明显。莱州被围数月,但明政府的一些官员却并不急于解莱州之围,而是一直采用招抚的手段对待孔有德。由于莱州城防坚固,叛军一时也难以得手。

明军中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作为莱州城外援军的监军王道纯看得明白,他是临危上任,来到登莱前线时已经是相持阶段,王道纯敦促莱州城外的明军进攻,缺乏粮饷没人鸟他,王道纯也知道指望着家国大义感化这些**很难,就一直反对招抚,来到他这边乞降的叛军使者直接就被砍了,还说出了名言:“贼日以抚愚我,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亡,三抚而黄县失,今四抚而莱州被围。我军屡挫,安能复战?乞速发大军,拯此危土。”

可惜莱州城外总督军事的刘宇烈听不进去监军的话,大概是这刘宇烈了解明军的德行,没钱没粮控制不了那些**,就打算与叛军和谈招抚,这也是上头的大人们期望的结果,数位中央干部都公开表示要来劝降孔有德反正,毕竟是打下去不一定赢,但是劝降成了可是大功一件。

孔有德见攻莱州不下心下也是十分着急,能不着急吗?登州城看似雄伟,确实被明军势力包夹,登州的三面陆地都是慢慢集结而来的明军,虽然成色复杂,有垃圾卫所军也有零零散散的募军,更可怕的是明朝兵部为了应对这次作战,还调来了关宁军前来作战,这些关宁军别看和建奴打仗不出工不出力,但是对付流寇叛军下手相当狠,可谓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北边的大海上还有忠于明朝的东江军,他们分布于海岛上,有着强大的水军。以此看来,登州就是一个坐吃山空的死地,也不怪乎明朝的大人们都不急不躁,因为登州的叛军只是瓮中之鳖,根本跑不了,只要莱州不失,这些造反都是破坏力有限。急于打下莱州城的孔有德给明军总督刘宇烈写信,表示愿受抚归降,但要面见登莱巡抚谢琏谈判。刘宇烈派人去了莱州城通知,谢琏信以为真,先让莱州知府朱万年出南门面见孔有德,孔有德告诉朱万年,表示愿意投诚。朱万年回城将情况告知谢琏,谢琏与朱万年出城与孔有德见面,斥责孔有德瞎胡搞,命令他赶紧投降。

孔有德早有准备,立即让部下将几人捉住,乘城门大开,急令攻城。朱万年见势危急,大喊关闭城门,被孔有德杀死。明军紧急关闭城门,孔有德破城计谋未能得逞。

此事后,莱州城中的话事人巡抚谢链被孔有德捉住,知府朱万年被叛军击杀,接洽招降的总督刘宇烈知道大事不好,堂堂的大军统帅居然制造了一些假的军情要带兵逃跑,莱州城再次陷入空前的危局,也多亏了天气炎热,莱州城下死者甚多无人收尸,腐臭的环境摧残双方军士的心智,攻城战被迫停滞,莱州城才没有失陷。

此事后,崇祯帝大是愤怒下令严查,刘宇烈被抓,就开始攀咬王道纯,说是劝降的事是二人一起所为,逆向淘汰的大明官场也是纷纷给王道纯上黑材料,崇祯帝又是大怒,在莱州战役结束前把这个正直的明白人就被召回北京对质,开始反驳与被反驳,直到最后也被贬为庶人下放回家。

经此事后,皇帝与内阁达成了共识,开始调集钱饷去山东,同时严加督促关宁军进攻,那些观望的各地卫所军与募军也知道招抚不可能,开始跟在关宁军的屁股后边进攻,哪知道对付山东诸路大军近乎无敌的叛军跟吴三桂、吴襄的关宁军一照面就被打得丢盔弃甲,短短十余日就被明军打下了招远、黄县,那陈兵莱州城下的孔有德也是被打得屁滚尿流退往登州城闭门不出,面对着关宁军的压力,登州城陷入包围之中,形势反转之快,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清闲的张元彪每日与手下商议如何夺占山头以外,剩下的时间多是和朱大志坐在一起喝茶闲聊,两个人一起研究各地传来的战报与陈浩南花大价钱收买的特务在莱州城外收集的情报,也逐渐对眼下的莱州城战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看着关宁军摧枯拉巧地进攻,看着慌慌张张的叛军,张元彪又开始把队伍从后方调运到前线,即便是撤走了护厂队和“土匪军”,在七月份呆在前线大营的临清军也高达七百余人,这样的对峙下张元彪也没有派人越过壕沟去宣战或者劝降,对面的叛军没有怪张元彪,一个夏日的夜里,东江军的主力四百余人趁夜逃向登州后,失去了军官约束的山东籍新兵炸了锅一般四散奔逃,原本齐整的三千人大军作鸟兽散,小部分消失在小路和树林中,大部分没饭吃的叛军基于对临清军不杀战俘的传闻,一堆一堆地越过树林和壕沟向张元彪部投降,总数大约有一千四百人。

这些战俘都被张元彪分散收拢于阵外搭建的栅栏之中,新的战俘的加入就意味着老的战俘被改造成功,使用老战俘管新战俘,在战俘中设置高低身份地位是张元彪的拿手好戏,作为临清军战俘管理处的首长,原本管着数十人的董姚现在手下光战俘就有接近三千人,其数量堪比临清军的全部人员,一大堆的青州左卫老兵油子都是水涨船高成了队长,那些投降早点的战俘也基本上用劳役和服务洗去了身上的战争罪成为这支战俘大军的“军官”。

在崇祯五年的七月七日,一个热辣辣的夏日,临清军动员了前线大营中的七百余“归顺”战俘开始填平壕沟向登莱大道前进,在五里的小路上接收了七座空荡荡的叛军营地,那些抛弃的帐篷和损坏的小车到处都是,时不时还有饥饿的叛军小队从树林中走出来投降。这些人的选择是对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壮汉在树林中走不出去也缺乏食物,一个昼夜就会被折腾成弱鸡,不投降只能饿死在山里喂狼。

据白马义从的侦查,远处的登莱大道上,更是一群一群衣衫褴褛的叛军队伍在从莱州城下仓惶向北撤退,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北边的登州城。

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