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323章 朱元璋说这样的,大不大?

新型屋舍的建造,在十余天内就完成了施工,两种屋型一个有顶一个没顶,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张元彪带着铁厂的高层来参观时,那些管理岗位的人都是惊讶无比。根据顺序先看了没有起顶的平房,这就是传统的平房,是现代中国很常见的建筑,靠着预制板的堆积,很快就能完成建造,缺点是隔热御寒能力差,这些都可以忍受,平房的最大问题是抗震性能差,一旦地震房顶上的预制板砸下来,里边人必死无疑。

当然,这也是后世现浇混凝土建筑技术成熟后才慢慢地淘汰,明朝末年一旦发生大的地震,除非茅草屋,否则一半地屋梁倒塌也是凶多吉少,只能说是致死率低不能说危险全无。

所以考虑起来造价和时间,这样的平房还是很有优势的。

一行人进入就是这房屋的地面,全是混凝土浇筑的,很是整洁,因为明朝的老百姓一般就是土质的地面,一扫地都是尘土飞扬很难受,有钱人家也不过是铺些砖石,那造价可是很高的,这样的混凝土地面简直是要逼格有逼格,要干净有干净。

再看那些墙上,都是厚厚的白石灰刷浆,看起来就让人舒服。

至于那房顶,更是稀奇,居然是平的,在张元彪的设计者,一侧还留有楼梯,可以让人上房顶上观看,这么轻轻松松地就能上到房顶上,不管是修理还是晾晒东西都很方便,如果再加个围栏,那样的效果简直是更好啊。

当然,为了防止这预制板的断裂,张元彪也只是让大家轮流上去看看。

当然这样的房顶还是要加工的,这个年代没有良好的防渗材料,虽然这些人也都习惯了下雨天房子漏水,但是张元彪还是打算在上边铺设厚厚的油毡,然后再糊上一层的水泥找平,至于这房顶,还是不建议人上去踩踏,免得把那些防水材料给破坏了。

“这屋子平平整整,五天就能建起来,真的是神速啊。”铁厂的负责人颜洪龙赞道:“尤其是这预制板,简直是张元彪大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想法,这样一来,只要按照大人的图形制作,就算是从南京运过来也能给北京的房子用,简直是方便至极方便至极啊。”

“我看这预制板的名字太一般。”一个年老点的掌柜捻着胡子说:“不如就叫张公石吧,以此来命名,我看,一定能让百姓们都记得张元彪大人的英明神武。”

然后就是一堆彩虹屁,在此不表,反正就是当个大人物或者有钱人,想听到彩虹屁易如反掌。

众人说了一会,刚才彩虹屁的一个老者突然话锋一转,说“:只是这平顶的屋子,恐怕于理不合,不知道这风水的布局是否得当。”

我尼玛,又是风水。

一帮人刚才还彩虹屁,这会都不吭声了,看着这个四四方方的房子陷入沉思。

“我说各位。”张元彪清清嗓子说:“四方形的房子,自古就有,各位都是饱读圣贤书的道理,岂不知天方地圆的说法,我们大明朝的龙脉起于南方,借着水龙才克复中原,打跑了蒙元,正好印证了这四方安定的说法,我们的帽子还有四方平定巾,那是太祖皇爷为了我华夏国祚制定的风水秘术,读书人带的越多,越能为我大明积攒龙气,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几个掌柜的附庸风雅带的就是明朝国民级的帽子--四方平定巾,纷纷相互看看,直道威武霸气。

这四方平定巾亦名“方巾”,明初颁行的一种方形软帽。为职官、儒士所戴的便帽,以黑色纱罗制成,其形四角皆方,所以又名“四角方巾”。四方平定巾初兴时,高矮大小适中,其后总在变化,到明末则变得十分高大,故民间常用“头顶一个书橱”来形容。

“哦,大人的创作灵感来至四方平定巾。”眼疾手快且机智的史家二郎抢白道:“大人的意思是这个四四方方的房子其实也是对于国朝有较大的好处,我说怎么看见这个四四方方的房子就特别的安心,原来是太祖皇爷的风水秘术在其中,太祖皇爷为了大明思虑这么多,怪不得读书人走到哪里都是带着这个帽子,人家说报平安我还不信,现在我算是明白了,这些上头有太祖皇爷的庇护,啥鬼怪敢近身,这要是搬到了屋里住,风水上都是好的啊。怪不得怪不得。”

一帮人听到这个解释,也都是彩虹屁不要钱的飞来,对付风水的办法就得靠风水,太祖朱元璋这个号称得国最正的民族大英雄都站出来背书了,谁还能说这四四方方的房子有问题,是脑子有问题还是身体有问题?

张元彪对着史家二郎笑了笑表示赞许,心想以后得提拔提拔这个二郎,倒是个有脑子的人,知道啥叫见风使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第一时间表态,只要大方向对,其余的都是小问题,自然会有人给他补上。

果不其然,几个老书生纷纷表示这个设计好,从风水到文化,一致证明了这样的房子不仅好,而且是大好。

张元彪听了一会,觉得这些人再聊下去会把房子定性为上古三代时期的贤者之屋,怕他们说出来什么贤者时间的话,就赶紧打住,带着他们去参观另一个起顶的传统房屋。

这个房屋采用的就是框架结构的屋顶,用混凝土现浇而成的房梁成三角形,主要的房梁外就是一群工人在放置侧梁和屋顶草席,最后再上边设置瓦,防水性能更上一个台阶。

这个房子就中规中矩了,和当时的房屋没有什么区别,还是要大量的木头与瓦片,但是好在主要的房梁都是用混凝土钢筋浇筑而成,其实是剩下了主要的建筑费用,因为随着人们的滥砍滥伐,明朝末年的植被保护做的很差,大的房梁要从南方的山区运来,小点的木头倒是不少,所以造价要少了很多。

一群人都是高兴地说这个房屋好,纷纷要现场交钱预定。

一场愉快地建筑展示后,兖州铁厂把附近的矿匪头目和当地的胥吏官绅都喊来观摩,向大家阐述了兴建新村的必要性,号召大家投资买房子。

这些外人看着眼热,但是房子的第一期规划已经被铁厂的员工和管理人员给定完了,推出的半山别墅更是被铁厂的高层都拿下,这些人就嚷着要开发第二期,光定金就收了五千多两。

“张大人文曲星下凡。”一个铁厂卫队的老兄弟喊道:“大人给换个名字啊,我们这些人在村子里住的时间长了,想让住的地方更霸气一些。”

一群人也是跟着起哄,纷纷表示名字不够霸气。

“就叫山巅新城吧。”张元彪喊道。

一群人跟着说彩虹屁。

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