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329章 卡拉克帆船

水师的检阅完毕后,下午张元彪就来到了繁忙的造船厂查看新型帆船的修建情况。

站在造船厂外边小山坡上的张元彪看着忙碌的工人们搬运木料和工具,远处船坞中铺设的三个巨大龙骨旁也都是忙碌的工人。

他们正在生产的新型船只不是什么更大的福船,而是时下不怎么先进的卡拉克帆船。

卡拉克帆船是十五世纪欧洲最为先进的帆船,是盖伦船基础款,有着复合的软帆,兼具速度与可靠性,是欧洲技术较为成熟的远洋帆船。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他们最初的探险船就是这种的卡拉克帆船。

这种帆船的好处是多多的,缺点也是很明显,过于巨大的船身和较深的吃水,使其不太适合在近海作战,很多的时候会在浅浅的礁石出事故,这也是欧洲殖民者较为头疼的事,所以这些西方的殖民者在东亚这片土地站的并不是很硬,只能和南方的郑芝龙达成了贸易协定,老老实实交着保护费在这边活动,商业经营多于劫掠。

但是这样的大船可不是善男信女,打起来还是很猛的。同时期更牛逼的船是卡拉克帆船的升级版--盖伦船,这种船的动力更为强劲,载重更大,灵活性更强,只要猛嗑这种船只,横扫整个中国沿海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生产这样的大船,张元彪那也是下了血本,不仅采买的条子全签批准,还专门让邓伯朗这个掮客在澳门高价挖了几个修船的老工匠。

盖伦船的图纸那是不可能拿得到,但是这些老维修工在澳门干了半辈子,对于这些船只的结构还是了如指掌,张元彪就打算在日照港先进行卡拉克帆船的试产,生产出来的帆船刚开始就要能达到二十米长,总吨位预计能达到一百吨,几处的关键构造还是要按照盖伦船的样式进行生产。

水手们能迅速的根据风向变换风帆的角度与大小,尽可能的让船利用风能前进。

水师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军种,这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和科学的加持。

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军,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适合远航的盖伦船,而被盖伦船取代的卡拉克船就已经是一款极为优秀的帆船。

比如哥伦布的座舰“圣玛利亚号”就是老式的卡拉克帆船,这种船就是欧洲航海技术的直接提现,大型多桅横帆帆船使用复合风帆使船只动力强劲,自然可以装更多的人员与货物,尤其是在舰首与舰尾的辅助风帆,让船只操作更加细致,有经验的水手们载运着大量的物资来往于欧洲与美洲,让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发了横财。

这种帆船如果减少载运货物,也是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安置大炮成为优秀的战舰,卡拉克高大舰身也使得传统的跳帮作战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在南海与殖民者作战的郑芝龙也只是凭借着巨量的中型和小型的船只逼退了数量奇少的西班牙帆船。

这真是一个大航海时代,若是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就会失去海上的利润。

相比较而言,这样的中国福船真的是太落后了,船只的尺寸小是一方面,能用于战争升级的空间也不大。拉着五十到一百人,再想着增加火炮那就难了。

福船硬帆的好处是耐用也便于操作,但是这样的缺点也很大,那就是不能更好地利用风力,也就无法提高船只的载重,水师的发展只能是在东明港制造新式的盖伦船,英国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凭借着对盖伦船的积极改造一步步成为新世界的霸主。

盖伦船的设计也不是最高的机密,澳门那边已经寻觅到了修船厂的工人,这些人在澳门经常维修大型盖伦船或者旧式的卡拉克帆船,比划着生产出来这样的帆船倒是不难,临清军本部对于东明港的支持一向是全盘满足,那些从登莱地区买来的大型干燥的木头都堆满了物料区,从登莱招募而来的造船匠人数多达三百,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了。

水手们也在陆地上针对着即将装备的软帆战舰进行着绳索的训练,陆地上搭建出来的训练场很是精良,各种的绳子也像树藤一样乱七八糟的悬挂着。

若是问当下时代的船长们最恶心的事,除了败血症和触礁之外,这控制船帆的绳索绝对是是首选。历史上卡拉克帆船就是以绳索操作复杂而闻名,只是这样的复杂对应的是航海业的必由之路,这些事情在蒸气动力出现之前,那是必须研究透彻并且加以熟练,一点也马虎不得。

登莱之战中救回来的西洋水手,在孔有德一帮的东江军看来都是没用的洋人,因为福船确实用不了这些善于操作软帆的水手,而张元彪要想让这些人活动起来,那必须得先造出来卡拉克帆船,以此为跳板,再去慢慢完善军舰的性能。

“加紧。”张元彪对汤敏说:“必须要在明年的夏天前造出来这三艏大船,你必须得抓紧安排,为此,可以申请更多的钱,而铁厂那边正在研发小型的火炮,在有了适合海战的火炮后,我会给你更多的火炮,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在此地收保护费了。”

汤敏点头称是,看着远处的几个西洋水师军官,低声说:“大人放心那些西洋人吗?”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元彪打住了他说话,说道:“组建海军陆战队,全部都是我们大明军人组成的单位,他们的目的是在抵近岸边时向敌人发动进攻,也要给他们分配轻型的棉甲,直接归你指挥,在船上干啥就不用我说了。”

大英帝国在控制这些海军的战争机器时,也是很小心的,专门给海军舰队配备了陆军,在马克沁机枪问世后,也及时地搬上了军舰,为的不是别的,就是要震慑船上的水兵,防止这些人一起造反带着船跑路。

“是,大人。”汤敏记下此事后,说道:“我已经在登莱二地又招募了三百余渔民,都是有些水上生活的经验,下一步打算从夷人中选几个军官全面负责训练,军舰还是要掌握在咱们自己的手上。”

比起英国海军此时在海边抓人当兵,东明港的水师是在花钱雇佣破落的穷人水手参军,作战积极性那是要好了很多。

“好好训练他们,咱们的水师那是更能打的。”张元彪毋庸置疑地说:“我们的军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

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