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331章 罗山寨变化

大明崇祯七年二月七日。

在东明港度过新年的张元彪继续向南出发,去昔日的旧战场查看罗山寨的整备情况。

罗山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片的营寨树立在山中,此地是专门给占山为王的“土匪军”提供集训的重要场地,每个月都会有数百的军士来来往往,通过这样的集训,才能最大限度地考教各地土匪军的备战情况以及思想教育,保证军队的纯粹。

那些在登莱战役中收纳的难民,在山寨修建完成后被分批遣送回去,至于那些因为战乱而被张元彪赎回来的官家小姐们,大多数没有选择会登莱投亲选择了留在罗山寨这边,少部分被张元彪挑选送到临清军本部配合黄婉薇搞工作外,大部分都被军医队和宣传队收编,成了罗山寨靓丽的风景线。

根据张元彪的指示,宣传队编排的剧目与歌曲,开始在各个山寨巡回演出,据说宣传队中扮演反派角色的演员几次遭到死亡威胁,个别的战士会在演出时跑上戏台子伸手打人。

罗山寨这边存放了整个东部区域惟一的一百杆燧发火铳和零部件,此物作为临清军的制式装备,那是被非常小心地保管着,是各地四十九个山寨军前来训练时才能使用的好东西,他们平日里使用的火铳还是老式的火绳火铳,只有到了罗山寨集训时才能使用到这样的先进武器进行射击与刺杀训练。

集训的内容主要就是火铳射击与军阵变化,这些二线三线的队伍主要练习列阵前进射击与空心方阵,其余的时间就是练习刺杀与思想教育。

这思想教育也是张元彪最为倚重的,专门从全军中选出了一些读了些书善于言辞的人,整日就是灌注民族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平日里就是给军士们讲课,还帮着他们写信,然后把那些激昂的信件通过临清军内部的信使发到各地。

这样的亲力亲为很让人热血沸腾,面对着活生生的军人们,看着那些军士和房舍,总是要好过在签押房里面对冷冰冰的数据和报告。

在这长达半年的巡视中,临清的消息不断从西边发来,各种的消息经过黄岭整理后,一封封送到远在海边的张元彪手中。

大明王朝的风雨颓势越加明显,后金军和农民军的双线挤压态势已成为压在这老大帝国身上的痛苦之源。

虽然西北民乱捷报频频,各地不停地在上报剿匪成果。

而农民军却大批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是中国最富足的地域,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这里沃野千里一览无余,人口众多也是粮仓之地,是历来政权争夺的对象。但是随着小冰河时代的持续,河南也是久旱成灾,民不聊生。农民军从西北渡河而来,饥饿的百姓本就在死亡线上挣扎,强人出来一喊,吃不上饭的人纷纷响应加入,他们没有什么理想,就是要跟着农民军攻城破府取得粮食,然后再裹挟彼处的百姓去围攻更大的城市。

城破,有粮吃可以活过饥荒年份,城不破,没有粮食要被饿死,横竖都是死,所以河南之地届时烽烟四起,顾头不顾腚的官军四处镇压不及,往往是这里刚刚杀败造反的百姓,那边又传来城破的消息。

更可怕的是,农民军居然敢于抱团与官军对战了,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

以往的战争模式是少量的官军追着农民军打,往往数百人就能撵着数千人的农民军跑,但是最近的态势发生了变化,官军在山西、山西和河南接连吃了败仗。

大明的军队却是吃不得败仗,失败一次,就意味着整个地区的糜烂,而高迎祥张献忠他们,只要天灾不缓解,这些善于拉人入伙的土匪有的是底牌可以玩下去。

东北的后金军在崇祯六年也开始袭扰大同,明军不敢出战,坐看强盗抢够了才算完。

这是很可怕的信号,证明了后金军对于蒙古的统治可以绵延到大同、宣府,通过这样的劫掠就引得西边的诸多蒙古部落蠢蠢欲动,战争的天平越来越不利于明朝。

张元彪只能在东明港遥控临清的中枢进行战争整备,除了第四次下达了为数一千的征兵令以外,还积极与临清商会的大佬们商议赚钱的事宜。

临清商会出于发展商路的需要,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刘会长为首的大佬们,发现垄断商路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实力大涨的运输公司林大头积极鼓动张元彪在整个山东省实行“占山为王”的策略。

明朝的行会制度与非常保守的地方保护主义,其实是恨不适合商业发展的,比如青州本地的行会,他们对本地人都是防范的紧,天然的就抵制所有来抢生意的外乡人。为此,青州的商会也是文武两个线路,文的就是设置各种门槛,保障自己商会的利益,总之就是不许外地人或者本地人随便加入,比较典型的就是学徒制度和敲诈勒索,想要达到入伙的级别,走文的那是要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全完了。至于武的,那就是豢养打手,城里的无外乎是地痞流氓,城外的就是大家族大商会把持下的土匪,这些土匪也是维持当地秩序的一个屏障,稍有不从的人,土匪们就可以在外边收拾了不听话的还让人找不到把柄。土匪的另一个效用就是占据商路,对其他的商队收取大额的保护费,从而让外地的商人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

这也是临清商会在做的事,不过把地区性的土匪改成了临清军剿匪。这个事的逻辑就是,有了临清军的支持,临清商会其实是在征收其他商队的保护费,否则就会派出打手扮成土匪前去劫掠,而临清军系统的“山大王”们只要按兵不动就行了,这一部分的收益会用定期运送的粮食和其他补给品实现,一来二去,比起收到的保护费那些少少的金额,把持商路获得垄断的巨大好处被临清商会拿到了手软,他们的商品只要装上马车,就能送到各个地方,其余的商号因为经营成本的上升,市场占据份额逐年下降。

别的商号也烦啊,可是临清军的正规“土匪军”那996的脱产训练,还有一部分的棉甲火铳,一般的别说是上不得台面的杂鱼土匪,就是把卫所的大明官军搬出来都讨不得好,还谈什么发大财,只能选择和临清商会合作,以期从他们手中拿到一个合适的价格。

这就是资本家和军阀的合作模式,现今的临清商会离不开临清军,而临清军更是离不开临清商会,好在大家的目标是有共同之处的,还是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下去,至于将来,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那就看谁的本事大了。

只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乱世之中,有兵才是最牛逼的事情,

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