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

第280章生意人

荀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墨林点头,说道:“你们的这些担忧也是对的,不过我听到一些风声,这个矿是能一直开采下去的。”

“至于这里面煤矿含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是这里开采难度大不大。”

“话说回来,给工人建个集体宿舍也花不了多少钱,该建还是要建的。”

卢和旭点头:“这个事,我到时候找人商量一下。”

“李老板,我们先去办公室那边,咱们另外还有两个合伙人都在。”

李墨林点点头,一行人朝着前面走去。

去矿场倒是有许多小路,毕竟工人上下班都是抄近道走的,居住区又比较分散,走的多了,小路也就多了。

但运煤都是用车,哪怕是牛车,也得走大道。

大道沿着山体通到矿洞口,矿洞外有一大片空地,空地都是开矿时挖的土和采煤挖出的矸石填出来的。矸石就是混在煤层里的石头,有少量的可燃物,基本就是废料,在洗煤的时候都会挑出来,有的在矿山上就会挑出来。

当然,矸石也可以拉去做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也可以烧石灰,但基本没什么用,现在都是用来填路了。

矿洞外的平地上,堆着大堆大堆的原煤,有些原煤像块大石头,这样的煤不好用,必须要先拉去洗。

洗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水把混在原煤里的矸石和杂质洗出来,顺便分级,因为原煤里面各种成分的密度不一样,根据分层就能分出矸石、中等煤、精煤,但洗过煤炭的水特别脏,而且里面还含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和水域影响很大。

沿着“大道”往上走,快要到囤放原煤的大平地时,有一个关卡,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里面坐着一个人,放着一张桌子,上面还有一个灯泡。

矿区都是通电的,就算采矿的方式再原始,多少还是有些机器的,而且矿洞里面黑乎乎的,总不能用火把照明呀!

不管怎么说,这里面也是煤矿,煤可是可燃物。

卢和旭笑着解释道:“李老板,这就是我们的大门了,不管是我们自己送煤下去,还是被人来拉煤,都要拿单据才给过。”

李墨林问道:“这里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吗?”

卢和旭点头:“对,一天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矿洞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挖矿的。”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办公室”。

煤矿的办公室在煤矿入口百米外,是一栋木屋,占地估摸有四五十平米,四面有窗户,还装了玻璃,屋顶虽然也是用杉树皮盖住的,但做工明显更好。

但整个办公室看起来似乎都是黑乎乎的,毕竟是煤矿,不黑才怪了。

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偶尔还有人出入。

有人看到卢和旭都会叫一声“卢老板”。

卢和旭也会回一声。

走进办公室,外面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小房间,靠里面的位置,有一张带抽屉的办公桌,这时刚好有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一手夹烟,一手打算盘,正算着什么。

卢和旭指了指那办公桌说道:“李老板,这就是开单、记账的地方,每天出了多少煤都是这开单。”

“我们送煤炭出去,或者有人来拿煤,在走之前,都要来这拿一张收据,然后给外面那个看守的人看。”

李墨林点点头:“挺好!”

另外一面,则有四个房间,卢和旭指了指第二间:“这就是我的办公室。”

又指了指第四间:“这一间暂时当做休息区。”

正说着,第一个房间里走出一个男子,三十出头的样子:“和旭,回来了呀!”

卢和旭立刻笑着介绍:“李老板,他叫方远,跟我一样,帮家里来这里看煤矿的,高材生,读过大学,专门管钱的,我们的财神爷。”

“方远,这位就是李墨林,李老板。”

李墨林有些吃惊,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完全就是稀有保护动物,要么想尽办法出国,要么削尖脑袋往国家单位里面钻,跑到外面来干事业的,几乎就是别人眼里的傻子。

而且,方远应该是三十左右,按照年龄推断,他应该是1977年之前读的大学,那时大学是不考的,而是推荐的,上大学跟成绩没有关系,而是看成分、看关系。

方远能去读大学,家里成分、关系肯定是不错的,给国家打工,前途肯定比较“稳定”。

退一步说,即便煤矿能赚钱,那有给国家打工稳定吗?有给国家打工有前途吗?

现在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开矿,都是前途渺茫的事。

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做生意?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挖矿?毕竟国家搞计划经济几十年了,现在只是稍微放开了一点点。

要是明天做生意被严打,私人开矿也不被允许,又丢了原本的铁饭碗,肠子都要悔青。

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一切似乎都是合情合理,一切的发展似乎都是必然的。

但实际上,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未来,根本就没有一条明确的路线。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大学生放着给国家打工这条稳定的路不走,反而来矿山上做财务,如何不让李墨林吃惊?

方远听到李墨林三个字,稍微一愣神,然后整个人就兴奋起来:“李先生,您好!您好!我……我特别敬佩您。”

说着,方远激动的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李墨林的手。

李墨林微微有些错愕,笑着说道:“方先生客气了,我就一普通商人,没什么值得敬佩的。”

卢和旭在一旁解释说道:“李老板,他毕业以后,在市里的银行工作,听说你的事情以后,死活要出来做生意。”

“他们家里拗不过,他堂客都被气哭跑回娘家去了。”

方远略有些尴尬的接过话,说道:“我自己原本存了一些钱,想要做点小生意,谁知道现在做什么都不容易。”

“我当时琢磨了很久,想过很多生意,发现都不好做。”

“最后,我去乡下收了几百斤瓜子,想卖炒瓜子嘛。”

“瓜子是收到了,运到城里来可把我折腾坏了,很多村子里都没有公路,只能用人挑或者用牛马驮。”

“千辛万苦找到人,把瓜子送到公路边,又找牛车拉拉回来,当时为了这些瓜子我至少走了一两百里路,脚上全是泡。”

现在的公路确实是很不方便,后来村村通路,但八十年代很多村子是没有公路的,根本不能通车。

这里又是南方,本就山多,这样的村子就更多了。

瓜子这玩意,没有谁会一种一大片,都是在田坎边种一排,或者在菜园子边上种一排,当零食吃的。

还不是人人都种,很多人有一点地方都要种一棵水瓜、南瓜,或者种一排豆角。

很多水田边都是有一排豆角、一排苦瓜之类的,可不像后来,田坎直接就荒废了,大片土地没人种。

现在土地都是要用来稻谷、种菜的,吃的都不够,谁会去种瓜子?

方远要收几百斤瓜子,要走的地方就很多了。

李墨林笑了笑,说道:“做生意确实很累,也没在银行工作稳定。”

卢和旭笑道:“可不是嘛?他知道李老板是农村人,一个人单打独斗拼出来的,他以李老板为榜样,硬是不用家里的关系。”

“原本他只要把瓜子放到路边,用一点家里的关系,就可以叫车去拉回来,他偏不,自己想尽办法,最后用牛车拉回来的。”

“拉回来以后要炒呀!他不会,炒废了十几斤瓜子,瓜子里面都有糊味了。”

“后来,他媳妇看不过眼,过来帮他炒。”

“他媳妇在市供销社上班,李老板可能还见过,只是您不记得了。”

李墨林经常去市供销社买东西,试着问道:“方先生的夫人叫什么名字?说不定我有印象。”

“陈颖!”方远又说道:“是市供销社一个小领导,跟徐姑娘认识。”

方远说的徐姑娘是徐雅宁。

李墨林想了一下,说道:“是不是头发烫过?”

“对对对!”方远连连点头:“就是她,没想到李老板还记得。”

“记得,雅宁经常会跟方夫人来往,现在她们关系还挺好的。”李墨林说道。

徐雅宁在市供销社上过班,当时就在陈颖手下,陈颖知道徐雅宁有关系,所以特别照顾。

方远说道:“当时我卖瓜子,徐姑娘还给出了不少主意呢。也多亏徐姑娘,要不然我那些瓜子得自己吃。”

“怎么了?”李墨林也好奇方远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方远说道:“卖不动呀!瓜子炒出来了,我就出去卖,刚开始还挺不好意思的。”

“要是别人不主动问,我都不好意思张口叫卖,毕竟这年头,很多人都觉得做生意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李墨林点头:“然后呢?”

“当是一天我就赚几毛一块钱,多的时候也就两三块,我在银行上班一个月都有五六十,多少还能捞点外水。”方远叹了口气,说道:“我当时就觉得,我没有做生意的天赋。”

“后来徐姑娘给我出了一主意,让我去找那些小店,小商贩,把瓜子卖给他们,便宜一点嘛。”

现在很少有商店,主要是你开了商店也没有太多东西可卖,没进货的地方。

方远脸色微微有些兴奋:“我就听徐姑娘的,一家家去问,理发店、修车铺、修鞋铺子,我都去问。”

“一开始人家也不愿意要,觉得卖不掉。”

“徐姑娘又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继续去谈,如果卖不掉,我可以原价回收。”

“这次卖出去了,但很多退货的。”

“我刚开始还以为退货是因为卖不掉,后来发现,那些人把好瓜子卖掉了,然后掺一些陈年瓜子或者没炒的进来,就是坑我钱的。”

“我去找他们理论,他们不承认,我差点跟他们打起来。”

“其实我当时赚的也不多,还被搞得焦头烂额,又要收瓜子、炒瓜子、送货,一天还赚不了几块钱。”

“我都快不想做了,徐姑娘又给我出了个主意,把瓜子做成一包一包的,多少钱一包,退货只退整包,这样别人就不能动手脚了。”

“我当时做了两种,一种半斤的,一种一斤的,他们要散卖的话,自己拆开一包散卖,这一包我不退,但其他的卖不掉依然可以退。”

“这样一来,生意又好了起来。”

“但瓜子跟不上了,市周围的村子都被我收完了,种瓜子的太少,我又想着卖花生,种这个的倒是多些,但也辛苦。”

“我当时已经请了三个工人,一个月还能赚百来块钱,但太累了,早上天没亮就要起来,天黑了,别人都睡觉了,我才下班。”

“我媳妇也怨气连天,天天在抱怨我。”

“去年家里不是开了这个矿么?我当时也不愿意来,后来卖瓜子花生的生意遇到了瓶颈,一是有人开始跟我做一样的,竞争大了;二是市场就这么大,确实也累,家里就劝我来这,我考虑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生意,来这了。”荀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墨林点头,说道:“你们的这些担忧也是对的,不过我听到一些风声,这个矿是能一直开采下去的。”

“至于这里面煤矿含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是这里开采难度大不大。”

“话说回来,给工人建个集体宿舍也花不了多少钱,该建还是要建的。”

卢和旭点头:“这个事,我到时候找人商量一下。”

“李老板,我们先去办公室那边,咱们另外还有两个合伙人都在。”

李墨林点点头,一行人朝着前面走去。

去矿场倒是有许多小路,毕竟工人上下班都是抄近道走的,居住区又比较分散,走的多了,小路也就多了。

但运煤都是用车,哪怕是牛车,也得走大道。

大道沿着山体通到矿洞口,矿洞外有一大片空地,空地都是开矿时挖的土和采煤挖出的矸石填出来的。矸石就是混在煤层里的石头,有少量的可燃物,基本就是废料,在洗煤的时候都会挑出来,有的在矿山上就会挑出来。

当然,矸石也可以拉去做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也可以烧石灰,但基本没什么用,现在都是用来填路了。

矿洞外的平地上,堆着大堆大堆的原煤,有些原煤像块大石头,这样的煤不好用,必须要先拉去洗。

洗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水把混在原煤里的矸石和杂质洗出来,顺便分级,因为原煤里面各种成分的密度不一样,根据分层就能分出矸石、中等煤、精煤,但洗过煤炭的水特别脏,而且里面还含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和水域影响很大。

沿着“大道”往上走,快要到囤放原煤的大平地时,有一个关卡,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里面坐着一个人,放着一张桌子,上面还有一个灯泡。

矿区都是通电的,就算采矿的方式再原始,多少还是有些机器的,而且矿洞里面黑乎乎的,总不能用火把照明呀!

不管怎么说,这里面也是煤矿,煤可是可燃物。

卢和旭笑着解释道:“李老板,这就是我们的大门了,不管是我们自己送煤下去,还是被人来拉煤,都要拿单据才给过。”

李墨林问道:“这里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吗?”

卢和旭点头:“对,一天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矿洞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挖矿的。”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办公室”。

煤矿的办公室在煤矿入口百米外,是一栋木屋,占地估摸有四五十平米,四面有窗户,还装了玻璃,屋顶虽然也是用杉树皮盖住的,但做工明显更好。

但整个办公室看起来似乎都是黑乎乎的,毕竟是煤矿,不黑才怪了。

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偶尔还有人出入。

有人看到卢和旭都会叫一声“卢老板”。

卢和旭也会回一声。

走进办公室,外面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小房间,靠里面的位置,有一张带抽屉的办公桌,这时刚好有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一手夹烟,一手打算盘,正算着什么。

卢和旭指了指那办公桌说道:“李老板,这就是开单、记账的地方,每天出了多少煤都是这开单。”

“我们送煤炭出去,或者有人来拿煤,在走之前,都要来这拿一张收据,然后给外面那个看守的人看。”

李墨林点点头:“挺好!”

另外一面,则有四个房间,卢和旭指了指第二间:“这就是我的办公室。”

又指了指第四间:“这一间暂时当做休息区。”

正说着,第一个房间里走出一个男子,三十出头的样子:“和旭,回来了呀!”

卢和旭立刻笑着介绍:“李老板,他叫方远,跟我一样,帮家里来这里看煤矿的,高材生,读过大学,专门管钱的,我们的财神爷。”

“方远,这位就是李墨林,李老板。”

李墨林有些吃惊,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完全就是稀有保护动物,要么想尽办法出国,要么削尖脑袋往国家单位里面钻,跑到外面来干事业的,几乎就是别人眼里的傻子。

而且,方远应该是三十左右,按照年龄推断,他应该是1977年之前读的大学,那时大学是不考的,而是推荐的,上大学跟成绩没有关系,而是看成分、看关系。

方远能去读大学,家里成分、关系肯定是不错的,给国家打工,前途肯定比较“稳定”。

退一步说,即便煤矿能赚钱,那有给国家打工稳定吗?有给国家打工有前途吗?

现在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开矿,都是前途渺茫的事。

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做生意?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挖矿?毕竟国家搞计划经济几十年了,现在只是稍微放开了一点点。

要是明天做生意被严打,私人开矿也不被允许,又丢了原本的铁饭碗,肠子都要悔青。

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一切似乎都是合情合理,一切的发展似乎都是必然的。

但实际上,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未来,根本就没有一条明确的路线。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大学生放着给国家打工这条稳定的路不走,反而来矿山上做财务,如何不让李墨林吃惊?

方远听到李墨林三个字,稍微一愣神,然后整个人就兴奋起来:“李先生,您好!您好!我……我特别敬佩您。”

说着,方远激动的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李墨林的手。

李墨林微微有些错愕,笑着说道:“方先生客气了,我就一普通商人,没什么值得敬佩的。”

卢和旭在一旁解释说道:“李老板,他毕业以后,在市里的银行工作,听说你的事情以后,死活要出来做生意。”

“他们家里拗不过,他堂客都被气哭跑回娘家去了。”

方远略有些尴尬的接过话,说道:“我自己原本存了一些钱,想要做点小生意,谁知道现在做什么都不容易。”

“我当时琢磨了很久,想过很多生意,发现都不好做。”

“最后,我去乡下收了几百斤瓜子,想卖炒瓜子嘛。”

“瓜子是收到了,运到城里来可把我折腾坏了,很多村子里都没有公路,只能用人挑或者用牛马驮。”

“千辛万苦找到人,把瓜子送到公路边,又找牛车拉拉回来,当时为了这些瓜子我至少走了一两百里路,脚上全是泡。”

现在的公路确实是很不方便,后来村村通路,但八十年代很多村子是没有公路的,根本不能通车。

这里又是南方,本就山多,这样的村子就更多了。

瓜子这玩意,没有谁会一种一大片,都是在田坎边种一排,或者在菜园子边上种一排,当零食吃的。

还不是人人都种,很多人有一点地方都要种一棵水瓜、南瓜,或者种一排豆角。

很多水田边都是有一排豆角、一排苦瓜之类的,可不像后来,田坎直接就荒废了,大片土地没人种。

现在土地都是要用来稻谷、种菜的,吃的都不够,谁会去种瓜子?

方远要收几百斤瓜子,要走的地方就很多了。

李墨林笑了笑,说道:“做生意确实很累,也没在银行工作稳定。”

卢和旭笑道:“可不是嘛?他知道李老板是农村人,一个人单打独斗拼出来的,他以李老板为榜样,硬是不用家里的关系。”

“原本他只要把瓜子放到路边,用一点家里的关系,就可以叫车去拉回来,他偏不,自己想尽办法,最后用牛车拉回来的。”

“拉回来以后要炒呀!他不会,炒废了十几斤瓜子,瓜子里面都有糊味了。”

“后来,他媳妇看不过眼,过来帮他炒。”

“他媳妇在市供销社上班,李老板可能还见过,只是您不记得了。”

李墨林经常去市供销社买东西,试着问道:“方先生的夫人叫什么名字?说不定我有印象。”

“陈颖!”方远又说道:“是市供销社一个小领导,跟徐姑娘认识。”

方远说的徐姑娘是徐雅宁。

李墨林想了一下,说道:“是不是头发烫过?”

“对对对!”方远连连点头:“就是她,没想到李老板还记得。”

“记得,雅宁经常会跟方夫人来往,现在她们关系还挺好的。”李墨林说道。

徐雅宁在市供销社上过班,当时就在陈颖手下,陈颖知道徐雅宁有关系,所以特别照顾。

方远说道:“当时我卖瓜子,徐姑娘还给出了不少主意呢。也多亏徐姑娘,要不然我那些瓜子得自己吃。”

“怎么了?”李墨林也好奇方远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方远说道:“卖不动呀!瓜子炒出来了,我就出去卖,刚开始还挺不好意思的。”

“要是别人不主动问,我都不好意思张口叫卖,毕竟这年头,很多人都觉得做生意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李墨林点头:“然后呢?”

“当是一天我就赚几毛一块钱,多的时候也就两三块,我在银行上班一个月都有五六十,多少还能捞点外水。”方远叹了口气,说道:“我当时就觉得,我没有做生意的天赋。”

“后来徐姑娘给我出了一主意,让我去找那些小店,小商贩,把瓜子卖给他们,便宜一点嘛。”

现在很少有商店,主要是你开了商店也没有太多东西可卖,没进货的地方。

方远脸色微微有些兴奋:“我就听徐姑娘的,一家家去问,理发店、修车铺、修鞋铺子,我都去问。”

“一开始人家也不愿意要,觉得卖不掉。”

“徐姑娘又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继续去谈,如果卖不掉,我可以原价回收。”

“这次卖出去了,但很多退货的。”

“我刚开始还以为退货是因为卖不掉,后来发现,那些人把好瓜子卖掉了,然后掺一些陈年瓜子或者没炒的进来,就是坑我钱的。”

“我去找他们理论,他们不承认,我差点跟他们打起来。”

“其实我当时赚的也不多,还被搞得焦头烂额,又要收瓜子、炒瓜子、送货,一天还赚不了几块钱。”

“我都快不想做了,徐姑娘又给我出了个主意,把瓜子做成一包一包的,多少钱一包,退货只退整包,这样别人就不能动手脚了。”

“我当时做了两种,一种半斤的,一种一斤的,他们要散卖的话,自己拆开一包散卖,这一包我不退,但其他的卖不掉依然可以退。”

“这样一来,生意又好了起来。”

“但瓜子跟不上了,市周围的村子都被我收完了,种瓜子的太少,我又想着卖花生,种这个的倒是多些,但也辛苦。”

“我当时已经请了三个工人,一个月还能赚百来块钱,但太累了,早上天没亮就要起来,天黑了,别人都睡觉了,我才下班。”

“我媳妇也怨气连天,天天在抱怨我。”

“去年家里不是开了这个矿么?我当时也不愿意来,后来卖瓜子花生的生意遇到了瓶颈,一是有人开始跟我做一样的,竞争大了;二是市场就这么大,确实也累,家里就劝我来这,我考虑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生意,来这了。”

阅读重生1980之激荡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